胡先骕个人重要事迹

| 思恩

借助事迹可以很好地体现先进对象的先进思想、精神,以及特定的时代特征。既然这样,那么胡先骕个人重要事迹有哪些?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胡先骕个人重要事迹,供大家参考!

胡先骕个人重要事迹

胡先骕个人重要事迹【篇1】

胡先骕先生,生于清光绪二十年四月二十日(公元1894年5月24日),卒于1968年7月16日,享年75岁。从岁数看,胡先生过了古稀,却未至耄耋之年,按现在的健康水平看,他去世有些早。究其学术贡献,却很了得。

纵观其一生,他始终未脱离花草树木之干系,他是地道的植物学科班出身,辛亥革命后赴美留学,1913年19周岁时入加州Berkeley大学学习农艺,后改为植物学;1923年再度赴美,于哈佛攻读植物分类学博士学位,1925年荣膺学位后归国。除了钟观光先生可与其媲美外,他可谓最早大量采集植物标本的中国人;继而系统研究中国的植物分类学,一生发表植物学论文140余篇,发现1个新科6个新属和一百几十个新种,最著名的是他与门生郑万钧先生描述的水杉新种;他还与邹秉文、钱崇澍先生合编中国第一部植物学教科书,以及编撰各类植物学领域的开拓性专著十余部。

胡先骕个人重要事迹【篇2】

胡先骕(1894-1968)先生是中国植物学的奠基人,在中国近代科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同时也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在新文化浪潮汹涌澎湃的年代,他始终坚持文化保守主义的立场,创作了大量诗词古文。

此外,他还是一位教育家和有高度责任感的社会评论家。2023年5月24日,时值胡先骕一百三十岁虚岁诞辰,《胡先骕全集》在国家植物园举行了首发式。《全集》主编、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胡晓江是胡先骕的孙女。在接受《上海书评》专访时,她讲述了《全集》的编纂过程,并对祖父胡先骕的生平及学术做了介绍。

胡先骕个人重要事迹【篇3】

胡先骕,以及他所代表的一批人,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段传奇。他们是最后一代深得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又是第一代接受西方现代科学教育的群体。在知识训练上,他们“博通中西,文理兼擅”;在道德情操上,他们矢志报国,坚守真理。在古老中国向现代世界转型的探索之路上,他们不仅担负了为中国现代科学奠基的历史责任,而且以自身耀眼的才华与人格魅力,为世界文明谱写了一曲华章。这一辈人本应被叹羡、被称颂、被效仿,但却遭到了长期的被遮蔽、被篡改、被遗忘,以致后人在面对他们的名字时,会感到断崖式的陌生。他们是今天的老年人的父辈、中年人的祖父和年轻人的曾祖父,年代并不久远,本应触手可及,但今天的年轻人对他们的了解却远不及对千年前的古人。

幸有众多历史学人,钩沉索隐,把他们拉回到后人面前。胡先骕就是被“重新找到”的人之一。最早是《胡先骕文存》(1995)的问世,给研究者提供了基础性材料;在随后陆续问世的多部著作中,胡宗刚的《不该遗忘的胡 先骕》(2005)和《胡先骕先生年谱长编》(2008)提供了最为全面和详细的资料。此外,学术界和教育界涌现了大批学术文章和学位论文,更有相关文章不断见诸报端和网络。这些研究勾勒出了一个轮廓鲜明的人物形象,让年轻一代不由惊叹“世间曾有胡先骕”!

这个惊叹蕴含着两个不解。第一是不解那个时代如何成就了一代人的奇迹。在后人眼里,祖父辈的时代明明是世界历史和中国历史上最动荡不安的时代:两次世界大战,数次改朝换代,兵连祸结,经年的颠沛流离,千万人口的死亡……明明是不适合做学问的一代人,为什么却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采集的标本被烧了,正在印刷的著作被炸了,研究机构被占领了,研究人员被杀了,手稿与资料遗失了,同行转眼就成了敌人……种种在和平年代看来匪夷所思的事情统统发生在这一代人身上。那么,到底是什么样的种子,长在什么样的土壤里,以至于不管条件如何恶劣都要发芽,并能结出如此美丽的果实? 第二是不解胡先骕这个个体如何得以生成。在他身上,传统与现代、中国与世界、科学与文学、书斋与社会,这些看上去明显相互矛盾的特质,如何得以完美地共存? 不仅如此,即使在同样出类拔萃的大科学家中,胡先骕仍然有其特别之处。而这点“特别”,让即使与他毫无历史瓜葛或者专业联系的年轻人也被他吸引。

胡先骕个人重要事迹【篇4】

北京西郊,国家植物园樱桃沟。在这幽静的一隅坐落着一座亭子,名为“水杉亭”。亭旁有座石碑,上面刻着一首古体长诗《水杉歌》,洋洋洒洒、气势磅礴。这首诗的作者就是一手创建了中国植物分类学的著名植物学家胡先骕。

胡先骕,生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江西新建人。1912年,胡先骕被江西省官派至美国加州大学留学。留学期间他看到西方科学发达,深感只有发展科学、推动实业才能使中国变得强大。其间他还结识了怀揣同样理想的留美中国学生秉志、任鸿隽等人,并于1915年加入了刚刚创建的中国科学社,踏上了科学救国的道路。1916年胡先骕学成回国,后来二次赴美并于1925年取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之后,胡先骕便成就了一番大事业。

胡先骕个人重要事迹【篇5】

胡先骕(1894-1968),生于江西南昌,字步曾,号忏盦,博士,教授,1948年入选中央研究院院士。

1912年进入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和哈佛大学,学习农业和植物学,回国后先后受聘为江西省庐山森林局副局长、国立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农林专修科植物学教授。植物学家和教育家。中国植物分类学的奠基人。与秉志联合创办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静生生物调查所,还创办了庐山森林植物园、云南农林植物研究所。发起筹建中国植物学会。继钟观光之后,在中国开展大规模野外采集和调查中国植物资源的工作。在教育上,倡导“科学救国、学以致用;独立创建、不仰外人”的教育思想。与钱崇澍、邹秉文合编我国第一部中文《高等植物学》。首次鉴定并与郑万钧联合命名“水杉”和建立“水杉科”。提出并发表中国植物分类学家首次创立的“被子植物分类的一个多元系统”和被子植物亲缘关系系统图。  1968年7月16日突发心肌梗塞逝世,终年74岁。  出版有《植物分类学简编》《胡先骕诗文集》《忏庵诗选注》《胡先骕全集》(预计在2018年5月正式出版)等。

胡先骕个人重要事迹【篇6】

胡先骕,字步曾,号忏盦,江西省新建县人。生于1894年5月24日,卒于1968年7月16日,享年74岁。植物分类学家,中国近现代植物分类学的奠基人之一。

胡先骕3岁读私塾,6岁已学完《四书》和《诗经》,且晓反切、通训诂,被视为神童。1906年被送至南昌府办洪都中学堂学习,开始接受现代自然科学教育。1909年考入京师大学堂预科。1913年2月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农学院森林系攻读森林植物学和农学。1916年11月获得农学学士学位后回国。1923年秋再次赴美国深造,入哈佛大学攻读植物分类学,并于1924年和1925年分别获得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1928年,他与秉志等人在北平创办了静生生物调查所,任植物部主任。1930年后历任北平静生生物调查所所长,中国植物学学会理事长,中央研究院第一、二届评议会评议员,中央研究院院士等职。1949年,华北大学农学院接管北平静生生物调查所,他被聘为教授。1950年后,他历任中国科学院植物分类研究所(1953年更名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一级研究员等职。

胡先骕个人重要事迹【篇7】

被称为“中国生物学界的老祖宗”的胡先骕(1894—1968),江西新建人,出身世家,读京师大学堂后两度留学美国,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归国后在东南大学、北京大

学和清华大学等高校任教,是民国时期的中央研究院院士,领导和参与创办中国第一个大学生物系、第一个生物研究所,是中国植物分类学之父。1948年与合作者联合发布“活化石”水杉新种,轰动国际。

在新文化思潮的激荡中,胡先骕坚守传统理念,作为《学衡》主将,与胡适展开论战。他的诗稿由钱钟书代为编订,而《水杉歌》长韵得到陈毅元帅的推荐发表。胡先骕率真执拗,放言无忌。1949年后曾因为反对李森科的伪科学而遭遇不公正的对待。“”中复遭批斗、查抄,1968年猝死。该书以大量历史档案材料和历史照片为胡先骕先生和生物学的师院开拓者留下了珍贵的记录。该书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

208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