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郑成功英雄的主要事迹

| 思恩

事迹是指对本单位具有突出事迹的集体和个人整理出的文字宣传材料。既然这样,那么有关郑成功英雄的主要事迹有哪些?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有关郑成功英雄的主要事迹,供大家参考!

有关郑成功英雄的主要事迹

有关郑成功英雄的主要事迹精选篇1

郑成功,明清之际收复台湾之名将。福建南安人,郑芝龙子。出生于日本,初名福松;七岁归国就学,塾师奇之,为他取名曰森,指为可造之材;十五岁后入太 学,为监生;仰慕钱谦益,因执贽为弟子;钱谦益甚重之,乃号其字曰大木,许其将为栋梁之选。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四月,太学解散,郑森归闽。

同年闰六月,皇裔朱聿键依郑芝龙而建国福州,改元为隆武元年(1645年)。郑芝龙即“命其子郑森为隆武帝侍卫”。当时,郑芝龙的弟弟“鸿逵引其子肇基 见于王,王赐之姓。芝龙闻之,亦引森入见,王奇其貌,与语,大悦之,抚森背曰:‘恨朕无女妻卿;当尽忠吾家,无相忘也’。赐国姓,名成功,命为御营中军都 督,仪同附马都尉,宗人府宗正;自此中外称之为国姓”。其时,“日本国王闻芝龙贵宠,亦送翁氏(即田川氏)至安平”;“田川氏遂痛舍七左卫门(郑成功 弟),于隆武元年(西元1645年)十月得至福建安海镇安平城。成功还里省母,其母以事君秉诚竭忠教之。成功因立大志,以中兴明室为己任,乃彻夜写作《恢 复大业治兵筹饷锐精兵器之要策》一疏,送上隆武帝阅览”(台湾“三军大学”1972年编著《中国历代战争史?卷十七》)。

有关郑成功英雄的主要事迹精选篇2

1565年,西班牙殖民统治菲律宾,菲律宾这个名字,就是来自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的名字。1603年和1639年,西班牙殖民者二次屠杀在菲律宾的华侨华商,死亡人数达五万余众。

在得知菲律宾华侨的处境后,1657年,郑成功曾经致函给爪哇岛巴达维亚的一位华侨甲必丹,要求他停止与菲律宾的西班牙殖民者进行贸易往来。郑成功曾多次对菲律宾华侨表示关切,并提出要率兵攻取菲律宾,以惩罚西班牙人。1662年,郑成功攻下台湾后,遣使到菲律宾向西班牙总督递交国书,谴责其杀戮掠夺华侨的罪行,严令其改邪归正,俯首纳贡,但西班牙人反而因此在马尼拉进行了第三次对华侨的屠杀。

郑成功闻讯大怒,决定挥师征讨,为华侨报仇。他一面抚恤安置从菲律宾逃到台湾的华侨,一方面组织筹备军队,派人暗中与在菲律宾的华侨联络,以到时可里应外合,但还没出兵,他得知儿子郑经在厦门跟奶妈陈氏通奸,郑成功勃然大怒,命部将郑泰杀郑经,郑泰因不忍而抗命,又患疟疾,不久病危,1662年6月23日病逝。后来,其郑经也于1670年和1671年两次准备派舰队征讨马尼拉,但最终没有出兵。

有关郑成功英雄的主要事迹精选篇3

自郑芝龙起,纵观郑氏家族四世传承,郑成功的功业最为后世称赏。

回顾他的一生,为人处世坚毅果敢,以忠孝节义为人生信条,身处明清易代之际,面对南明王朝摇摇欲坠的危险局面,他忠心耿耿、一心报国,始终奉南明正朔,至死而无二心,这种忠肝义胆的精神气节得到后世的高度肯定。特别是他率军横渡台湾海峡,赶走了盘踞多年的荷兰殖民者,将台湾重新收回中华版图,为国家统一立下千秋伟业,成为国人景仰的民族英雄。

有关郑成功英雄的主要事迹精选篇4

荷兰侵略军听说郑军要攻台湾,十分惊慌。他们把军队集中在台湾(在今台湾东平地区)和赤嵌(在今台南地区)两座城堡,还在港口沉了好多破船,想阻挡郑成功的船队登岸。

郑成功叫何延斌领航,利用海水涨潮的时机,驶进了鹿耳门,登上台湾岛。

台湾人民听到郑军来到,成群结队推着小车,提水端茶,迎接亲人。躲在城堡里的荷兰侵略军头目气色败坏地派了一百多个兵士冲来,郑成功一声号令,把敌军紧紧围住,杀了一个敌将,敌兵也溃散了。

侵略军又调动一艘最大的军舰“赫克托”号,张牙舞爪地开了过来,阻止郑军的船只继续登岸。郑成功沉着镇定,指挥他的六十艘战船把赫克托号围住。郑军的战船小,行动灵活。郑成功号令一下,六十多只战船一齐发炮,把赫克托号打中起了火。大火熊熊燃烧,把海面照得通红。赫克托号渐渐沉没下去,还有三艘荷兰船一看形势不妙,吓得掉头就逃。

荷兰侵略军遭到惨败,龟缩在两座城里不敢应战。他们一面偷偷派人到巴达维亚(今爪哇)去搬救兵,一面派使者到郑军大营求和,说只要郑军肯退出台湾,他们宁愿献上十万两白银慰劳。

郑成功扬起眉毛,威严地说:“台湾本来是我国的领土,我们收回这地方,是理所当然的事,你们如果赖着不走,就把你们赶出去!”

郑成功喝退荷兰使者,派兵猛攻赤嵌。赤嵌的敌军还想顽抗,一时攻不下来。有个当地人给郑军出个主意说,赤嵌城的水都是从城外高地流下来的,只要切断水源,敌人就不战自乱。郑成功照这个办法做了,不出三天,赤嵌的荷兰人果然乖乖地投降。

盘踞台湾城的侵略军企图顽抗,等待救兵。郑成功决定采取长期围困的办法逼他们投降。在围困八个月之后,郑成功下令向台湾城发起强攻。荷兰侵略军走投无路,只好扯起白旗投降。公元1662年初,侵略军头目被迫到郑成功大营,在投降书上签了字后,灰溜溜地离开了台湾。

郑成功从荷兰侵略者手里收复了我国神圣领土台湾,成为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民族英雄。

有关郑成功英雄的主要事迹精选篇5

郑成功幼名福松,又名森,字明俨,号大木,公元1624年8月27日出生于日本平户市。

郑成功7岁时回国,从小便聪颖好学,文思敏捷,有识之士“皆异口同声赞许,预料必成大器”。郑成功8岁通晓四书五经,10岁能写八股文,15岁考中南安县秀才,21岁进入南京国子监读书,在对儒学的研读中树立了忠君爱国的思想。

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清兵入关,攻克北京。1646年,郑成功父亲郑芝龙降清,郑成功修信与父决裂。郑成功的母亲田川氏也不堪受辱身亡。

郑成功愤父降敌,痛母命丧,家破国亡之际,他决然地前往南安文庙焚烧自己所穿儒衣青巾,写下《焚衣词》以明志:“昔为孺子,今为孤臣。向背去留,各行其是,谨谢儒服,惟先师昭鉴。” 至此投笔从戎,决意起兵抗清。

有关郑成功英雄的主要事迹精选篇6

郑成功接收父亲的兵力,成员多是盗贼出身,于是郑成功一直是“强人统治”,“严刑峻法”,极少接受属下的意见。然而他的文人背景却也能让他以德服众,同时也有助于他对商业方面的经营,创造出胜过他父亲的局面。因郑成功为汉和混血,日本人亦视之为大和英雄,如今日本平户(今长崎县平户市)海滨尚有“儿诞石”,相传郑成功即在此出生。日本作家近松门左卫门曾写了一部名为《国姓爷合战》的净琉璃剧,风靡一时。

台湾日治时期,日人拆除为数不少的汉人庙宇。但位于台南,清代设立祭拜郑成功的延平郡王祠所幸被保存。并另在旁兴建和风建筑“开山神社”,亦供奉郑氏,形成双庙格局。直至战后,开山神社遭拆除,延平郡王祠则将原先闽式建筑整修为北方朝廷式。

中国把郑成功看作从荷兰人手上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日本则把郑成功看成第一个日裔子孙经营台湾的例子,而台独分子则把郑成功看成汉人脱离中国统治,移民台湾,建立新天地的典范。

有关郑成功英雄的主要事迹精选篇7

明末民族英雄郑成功小时候,既爱习武,又迷读书。可是,他的父亲、福建总兵邓芝龙,却一心一意要把他培养成武将,以便将来能承袭爵位。

一次,邓芝龙父子在幕僚宾友的陪同下,乘着一只官船,在五马江上游览。船内吹箫弹琴,猜拳行令,好不热闹!郑成功却无心玩赏。他坐在角落里,聚精会神地读书。郑芝龙看了,不便直说,吆喝一声:“升帆!”

帆升起来了,风儿将它鼓得满满的,船就像一支离弦之箭,“嗖嗖”地向前飞去。邓芝龙又叫了声儿子,说:“我出个对子,你对对看。”

“请父亲出上联。”郑成功抬起头来。

“你看对面那只舢板,尽管渔民拼命摇橹,可怎么也赶不上我们,所以我以为:‘两舟并行,橹速不如帆快’--这就是上联。”

邓芝龙出的这个上联,实在不好对呀!原来他语带双关,表面上说是拼命摇橹不如升起船帆,实际上“橹速”是影射周瑜的谋士鲁肃,“帆快”是隐喻刘邦的参将 樊哙,其真意是“文官不如武将”。要找到两个历史人物,又利用谐音,完成这个对偶句,实在不易呀!但郑成功聪敏过人,很快就想出了下联:“八音齐奏,笛清 难比箫和。”

语音一落,满座叫绝。原来这也是个双关语,表面上说是笛声清脆但比不上萧声和谐,实际上“笛清”暗指宋仁宗驾下的大元帅狄青,“箫和”暗指协助刘邦治国平天下的丞相萧何。其真意是“武将难比文官”。

在众人的赞叹声中,邓芝龙暗暗感到自己以前的做法似有不妥。从此,他再也不干涉郑成功攻读诗书了。郑成功一边读书,一边习武,终于成为赫赫有名的文武全才。

有关郑成功英雄的主要事迹精选篇8

为反清复明,郑成功一生中进行了不计其数的战斗。他早年在闽地进行了数年的招兵、操练和征战。

永历五年(1651年),在陆续收编郑彩、郑联和郑鸿逵等人的兵马后,郑成功终于完全将郑氏军团纳于麾下。以厦门、金门为抗清基地,永历十一年(1657年)起,郑成功率军北上,数次辗转,陆续收复江浙“四府三州二十二县”。直至永历十三年(1659年)7月,郑军包围南京,呈现出光复东南半壁之势。可惜南京一战中郑成功中了敌人的缓兵之计,损失惨重,不得不退居厦门。

“抗清斗争是反抗民族压迫的正义斗争。郑成功坚持抗清斗争,迫使清统治者调整民族压迫政策, 促进满汉和谐,推动了中华民族的统一和发展。”郑栋梁会长如是说。

有关郑成功英雄的主要事迹精选篇9

郑成功墓在南安市沿着福厦公路的水头镇附近的康店村复船山,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郑成功于永历十六年(公元1662年)农历五月初八病逝台湾,享年39岁,墓葬于台湾的台南州仔尾。历经三十多年,其孙郑克塽降清后,于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5月22日卯时迁柩归葬于南安县,拊葬于康店村的郑氏祖莹,随同迁葬的还有其子郑经的灵柩。当时康熙帝除下敕遣官兵护柩外,还赐挽联一对,日:“四镇多二心两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壁;诸王无守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尔后还派御林军护陵守墓。同时迁葬于祖莹乐斋公内还有其父郑芝龙,其母和其妻墓氏,迁墓后重立墓碑。

1929年,郑陵被盗,即时抢救石质墓志铭两块,一为郑经1674年回乡修祖坟时所立的(橄榄山墓志)。另一是迁葬时郑克爽之《郑氏归墓祖文墓志》。郑成功灵柩用棺廓两层,里面一层油漆朱红鲜先泽,棺内布满水银,骨骼完好,取出将盔一项,龙袍一件,腰围玉带镶玉十七块,靴鞋各一双,还有头发等珍贵一级文物,由南安石井郑成功纪念馆收藏。

郑成功墓采用水灰三合土构筑土堆墓,墓碑墓道皆用花岗石雕砌成,墓碑高75厘米,长15.8厘米,呈“山”字形,整座墓域占地997平方米,墓前石质华表一对,相距15米,高14米,呈八角形,径52厘米,顶端雕一座狮,保存完好。墓前两侧还有石板旗杆夹九对,左五右四,其中一板刻有“戍子年解元”五个字。目前,扩大保护范围,建筑陵园大围墙建立文物保管所,修筑墓道和专线公道,绿化林木花草,建置碑亭,环境宽敞,风景优美,为海内外游览和祭拜“国姓爷”的好地方。

有关郑成功英雄的主要事迹精选篇10

郑成功自幼头脑就清楚,读书写文章,绝不拘古人的陈见,他写的作文,往往都是自己的思想,有时候,他老师都会感到惊讶。现在我们举一个他十一岁的作文,就可以的看出,他在少年时代是多么的特殊了。

有一天,老师给十一岁的郑成功,出了一个作文题目:“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像这样的作文题目,对现年十一岁的小学生来说,可能不懂得如何去下笔,即使是叫现在的大学生来写,恐怕也抓耳挠腮,搜索枯肠大半天,还是写不出几句话来。可是十一岁的郑成功,他不但是一挥而就,而且气势万钧,他在文章中很简洁的说:“汤武之征诛,一洒扫也;尧舜之揖让,一进退应对也。”这样的文章,不但令他老师惊讶,即使是现代的人,看了也会感到自叹弗如。一篇文章的好坏,最重要的,就是他的思想。

我们可以在这篇文章中看出,郑成功从小就有很高的政治敏感度。即使是家居生活的洒扫应对,他都能做一番政治的联想。

有关郑成功英雄的主要事迹精选篇11

公元1624年,荷兰殖民者入侵中国台湾。1661年,郑成功带领大军约25000人、舰船400余艘集结海上东征台湾,但东征之行并非一路坦途。

郑栋梁会长谈及,郑成功东征台,主要历经了三重难关: 渡海登台、历经两场海战、历经三场陆战。横跨160海里、有“黑水沟”之称的台海峡,与有“海上马车夫”之称、拥有世界一流海军舰队的荷兰殖民者对战,东征台的每一步都异常艰险。

然而,郑军凭借“火攻战术”“狼群战术”等高明的对战策略和英勇顽强、奋不顾身的精神,在台岛上杀出了一条血路。永历十六年(1662年),荷兰终于签订投降书,结束对台的占领。

郑栋梁会长说到,“收复台湾,这是郑成功反抗外来侵略的伟大斗争,也是郑成功对中华民族的一个杰出贡献。”

有关郑成功英雄的主要事迹精选篇12

郑成功享寿38个春秋,一生短暂,却做了两件大事,就是举兵抗清和收复台湾。

在郑芝龙降清之下,郑成功亲笔手书致函父亲,表明自古忠孝难两全,坚决不归顺清廷,以“抗清复明”履行儒家文化所赋予的伦理信仰。而后,他又率兵收复台湾,结束了荷兰对台湾人民的殖民统治,为自己赢得了爱国主义的崇高荣誉,同时也书写了中国人民抗击西方殖民者的光辉篇章。

有关郑成功英雄的主要事迹精选篇13

公元1624年(也就是明思宗在煤山自缢前二十年)七月十四日,日本九州岛西部长崎县松浦郡(原名平户)河内浦的海滨----千里滨,就像平常一样,海天一色,风景明媚,和相距不远的繁华市镇比较起来,这里算是一个闹中取静的好地方。

一个大腹便便的孕妇,正在海边散步,她蹲下身来,捡拾沙滩上可爱的贝壳。忽然,乌云四合,下起一阵大雨,平静的海面,顿时波涛汹涌,白浪翻腾。正在这个时候,田川氏忽然感到肚子一阵阵剧痛,她知道马上就要分娩了,但一时却找不到地方避雨,只好踉跄地倚在一块巨石旁边坐下,就在这里,她平安地生下了一个男孩。

这块石头,因郑成功而成名,被称为“儿诞石”。现在这块石头,仍在平户千里滨的海滩,高八十公分,宽三公尺。如今这块石上刻着“郑延平郡王庆诞芳址”九个字,成为当地的名胜古迹。据说,目前已经被海沙埋陷,满潮时没入波浪中仅得见其尖端。在千里滨的东侧,有一块碑文,全文约一千五百字,记录着郑成功母亲田川氏生郑成功之事,以及郑成功一生的功业事迹。

根据传说,在田川氏生产的时候,很多人看到郑家的屋子,红光满天,起先以为失火,大家忙着赶来救火的时候,才知道是添了一个男孩。随着郑成功的出生,有着许许多多的传说,也许这些传说都是子虚乌有,却可以反映出,在人的心目中,郑成功是一代英雄。

有关郑成功英雄的主要事迹精选篇14

郑成功的功绩可歌可泣,在他的故乡南安市石井镇西侧,有一处郑成功纪念馆;台湾省所有尊奉郑成功的庙宇及各地郑氏宗亲会,都视南安石井镇上的“延平郡王祠”为郑氏祖祠发源地;郑成功墓则位于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水头镇康店村覆船山;水头镇上亦建有“民族英雄郑成功文化中心”。

在泉州大坪山郑成功公园的牌坊上,正反面分别刻着一副楹联:“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除荷虏一代英雄。”“赤手曾扶明日月,丹心犹照汉乾坤。”这两副对联对郑成功的历史功绩作出了生动的评价。

如今,郑成功所代表的精忠爱国、拼搏济世、求新求变、时尚包容的精神内涵经过数百年的沉淀,已成闽台两岸同胞共有的文化基因,深深扎根于民众的精神沃土之中,并将世代传承下去。

有关郑成功英雄的主要事迹精选篇15

在日本平户海滩上,一块“郑成功儿诞”石碑矗立至今。相传,1624年8月的一天,身怀六甲的田川氏到海边散步,突然发觉腹部疼痛,就生下了郑成功。

7岁那年,郑成功回到故乡,开始接受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在私塾里,先生经常给郑成功讲述英雄豪杰的故事,比如屈原、岳飞、文天祥等。受此影响,他早早就萌生了精忠报国的爱国思想。

1645年,朱聿键在福州称帝。在父亲的引荐下,郑成功走上了抗清的道路。1646年,

郑芝龙投降清廷,听闻此事,郑成功十分气愤,寄去信函,说:“从来父教子以忠,未闻教子以贰。今父不听儿言,后倘有不测,儿只有缟素而已。”如今,在南安孔庙旁有一处石碑,写着“郑成功焚青衣处”,这就是郑成功当年发誓恢复大明的地方。

从广东南澳招兵到夺取厦门,从建立抗清基地到攻占舟山,从南下勤王到北上包围南京,前后15年间,郑成功转战浙江、江苏、广东等数个省份,打了上百场仗。但在南京之战失败后,郑成功一方由盛转衰。为了保住实力,实现报国理想,在荷兰通事何斌的劝说下,郑成功决定驱逐荷兰侵略者,收复台湾。

1660年,何斌向郑成功分析了台湾的重要战略地位,并献上地图。他说:“台湾沃野数千里,实霸王之区。若得此地,可以雄其国。使人耕种,可以足其食。上至鸡笼、淡水,硝磺有焉。且横绝大海,肆通外国,置船兴贩,桅舵铜铁不忧乏用。移诸镇兵士眷口其间,十年生聚,十年教养,而国可富,兵可强!”这一建议,得到郑成功的采纳,遂下了渡海收台的决心。

208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