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模范”秦世俊事迹故事

| 徐球

劳模秦世俊第十四届航空航天月桂奖中被授予大国工匠奖,劳模秦世俊事迹有哪些大家知道吗?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4“劳动模范”秦世俊事迹故事(通用7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劳动模范”秦世俊事迹故事

“劳动模范”秦世俊事迹故事【篇1】

“要说加工的零件合格率达到100%吧,有点不谦虚。但这么多年,经我手没出过报废品。”面对记者,秦世俊憨憨地说。

有谁想到,秦世俊这一身功夫,竟是从“偷学”开始的。

“造飞机”是秦世俊儿时的梦想。他的父亲是哈飞的劳模,上小学时,父亲胸带红花的巨幅照片在街上展出,他神气地向同学介绍:“那是我爸,造飞机的!以后我也要像我爸一样!”

2001年技校毕业后,秦世俊满心期待来到哈飞。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学的是模具钳工,却被分到数控铣工岗位,每天干些搬搬抬抬、收拾打扫的“杂活”。秦世俊感觉“没劲”,想拜师学艺。但和车间里的大专生比,底子薄,老师傅瞧不上。

“没人教,就自己偷着学!”心里憋着气,秦世俊瞄上了磨削镗刀:手艺活,技术高,车间里没几个人会。“把它学会了,大伙儿一定对我刮目相看!”

秦世俊观察老师傅的磨刀动作,“看着也没啥难的”。他依葫芦画瓢,忙活了大半天,一比对,挺像!兴冲冲拿给老师傅看,没承想,刀被直接扔到一边:“你磨的那是刀吗?能干活吗?”

面对不留情面的批评,年轻人像霜打的茄子,蔫了好几天。此时,父亲的话点醒了他:“一口吃不成个胖子,一天能练成的,也不叫本事。”

“劳动模范”秦世俊事迹故事【篇2】

20多年来,秦世俊从一名普通岗位工人成长为我国航空领域旋翼、起落架、数控加工零件制造的知名专家型技能人才和航空工业首席技能专家。

2014年,以秦世俊领衔的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成立,他带领团队获得了一次又一次技术性突破。他说,希望可以培养出更多的年轻人,在航空装备上注入新鲜的血液,让我们的航空梦能早日实现,让中国制造业在世界上更有话语权。

2019年,作为“秦世俊劳模创新工作室”负责人,秦世俊向企业负责人提出,要建立一个配备专用机床的实训基地,用于人才培养和技术攻关。这个建议得到了哈飞公司负责人的重视和支持。“现在,同事们可以随时利用专用的机床学习、训练,不会影响正常的生产。”秦世俊说。

近年来,秦世俊劳模创新工作室先后走出了12位高级技师,航空工业集团级特级技师2名,哈飞公司级首席技师2名,特级技师3名。“只有凝聚更多力量,我们才能更好更快实现‘航空梦’。”秦世俊说。

“劳动模范”秦世俊事迹故事【篇3】

从2001年9月参加工作,一直从事直升机升力系统和起落架系统零部件研制和批产工作,累计自制工装、夹具400多套,实现技术创新、产品改革715项,为公司节约成本700余万元,申报国家专利8项。率领以他名字命名的劳模创新工作室团队,共获得6项国家专利授权,创造经济效益400多万元,解决了《Z9机升力系统关键件“旋转盘”加工改进》《某型机机身中段铆接重要连接件加工》等攻关课题25项,保障了亚丁湾护航、国庆阅兵、科考护航等重要项目,被授予全国和省级工人先锋号、市劳动模范集体等荣誉称号。

他钻研技术一丝不苟,参与了生产加工Z、EC、YF系列机型生产及新机型C919、AG600零部件科研任务等重大项目,累计自制工装夹具400多套,实现技术创新715项,申报国家专利8项。解决多项重大攻关课题。曾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最美职工、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60余项荣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秦世俊政治立场坚定,在工作中自觉服从改革发展大局。面对繁重的科研生产任务,主动承担急难险重任务,一心扑在工作上,充分彰显了航空人的航空报国、航空强国情怀。曾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最美职工、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华技能大奖、国务院特殊津贴、全国技术能手、全国“质量信得过班组”突出贡献奖、中央企业优秀党员、中国五四青年奖章、航空航天月桂奖及大国工匠奖、省、市劳动模范、省级首席技师、龙江工匠、技术能手等市级以上60余项荣誉。

“劳动模范”秦世俊事迹故事【篇4】

当选2022年10位“大国工匠年度人物”,从北京领奖刚刚归来,秦世俊便马上投入到工作中。

“生产计划是早就排好了的,按节点去完成。”现阶段,秦世俊申报了7个车间级攻关项目,“都是在去年生产中发现的问题,我们正着力去解决。只有技术技能上的‘卡脖子’问题和短板弱项攻克了,我国才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秦世俊说。

在实干中成就事业。从技校毕业生,一步步成长为优秀的技能工人,直至成为航空工业首席技能专家、大国工匠,秦世俊用了22年。

父亲是哈飞的一名老工人、老劳模,对秦世俊的影响非常大。在“航空报国,航空强国”的浓厚氛围中,秦世俊进入航空工业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开始了职业生涯。

当时,数控加工还是全新的工种,秦世俊从零学起。结束一天的工作后,他会继续留在车间,向赶制新零件的夜班师傅学习,学习刀具的准备、刀具长度的测量、工装的选用、加工原点的找正、程序的修改、参数的调整等等一系列数控加工前的准备工作。

“劳动模范”秦世俊事迹故事【篇5】

一把量尺,一个零件,一台机床,一隅天地。作为一名基层产业工人,秦世俊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严细精实、刻苦钻研的创新精神,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进取精神,恪尽职守、无悔担当的奋斗精神,他在传承和弘扬“工匠精神”中,以奋斗的青春书写着产业工人的英雄传奇。

2001年,19岁的秦世俊从哈飞技校模具钳工专业毕业,被安排到哈飞数控铣工岗位。由于数控是个新兴专业,毫无基础的他只能帮师傅打下手。秦世俊曾抱怨:“我来哈飞是为了造飞机,不是干些没有技术含量的体力活。”身为劳模的父亲开导他:“不要怕改专业,数控技术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是新时期产业工人必须掌握的本事。”父亲的话坚定了他的信心,使他渐渐喜欢上了数控铣工这个岗位。秦世俊开始从普通铣床练起,在实践中细心体会加工要领。此后,他转战数控机床,认真学习零件装夹、机床操作等基础知识。为了尽快练好自己的技能,他经常下班后留在单位,向夜班师傅学习。慢慢地,他喜欢上了数控加工,迷上了这项奇妙强大的技术,机床成了他最亲密的伙伴。

技术逐渐熟练后,秦世俊对工作有了自己的思考。当时,他接到了一个零件加工任务,因为数模和锻造的外形有很大的差异不能用编程加工,多年来只能采取手动加工。秦世俊心想这个活批量大,每次加工都需要耗费很多精力而且质量还不稳定,他决定自己琢磨编程方法。去机床采集点位,汇编程序,反复试验,秦世俊得出了他“自创”的加工方案。大家惊奇地发现他研究的加工方案比以往的加工效率提高了8倍,零件的一次交检合格率更是达到了百分之百。入职不满一年,秦世俊就在哈尔滨市数控工人技术比武中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晋升为高级工。

“劳动模范”秦世俊事迹故事【篇6】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技术能手、首席技能专家、省市劳动模范,这样一系列的头衔集合在一个人身上,已经是光彩照人了,如果和八零后的年龄放到一起,就更显得有些耀眼了。2001年加入航空工业哈飞公司以来,秦世俊一直从事直升机升力系统和起落架零部件研制工作,累计实现技术创新、产品改革715项,申报国家专利8项。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劳模创新工作室,攻克了二十多项课题,保障了亚丁湾护航、国庆阅兵、科考护航等重要项目。

2001年9月参加工作,一直从事直升机升力系统和起落架系统零部件研制和批产工作,累计自制工装、夹具400多套,实现技术创新、产品改革715项,为公司节约成本700余万元,申报国家专利8项。率领以他名字命名的劳模创新工作室团队,共获得6项国家专利授权,创造经济效益400多万元,解决了《Z9机升力系统关键件“旋转盘”加工改进》《某型机机身中段铆接重要连接件加工》等攻关课题25项,保障了亚丁湾护航、国庆阅兵、科考护航等重要项目,被授予全国和省级工人先锋号、市劳动模范集体等荣誉称号。

“劳动模范”秦世俊事迹故事【篇7】

秦世俊认为,新一代产业工人要有技术,能发明会创新。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一个有创造力的技能专家,代表中国产业工人参与世界竞争,让中国制造工业在世界拥有话语权。“而这,正是我作为一名产业工人内心最真实的劳动梦想。”

作为一名产业工人中的优秀代表,秦世俊为所有的蓝领工人发言:“希望国家可以提高蓝领工人的待遇和社会地位。”

2001年从技校毕业至今,20多年悄然而过,秦世俊航空报国的初心从未改变。如今,他带着一支队伍践行着初心。

打破传统、勇于创新已经成为秦世俊的思维习惯,多年来他实现技术创新、小改小革1000余项,创经济效益超1000万元。《逆向思维、反向采点加工腹板法》《为两台不同型号的车铣中心机床制作转换夹具》《某型机主浆旋翼泡沫提效》等一个个大型技术攻关项目成为秦世俊创新精神的最好写照。

208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