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技能大师刘伯鸣劳模事迹

| 徐球

刘伯鸣从事锻造工作30多年来,他用匠心锻造大国重器,其中的劳模事迹数不胜数,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4首席技能大师刘伯鸣劳模事迹7篇(精选),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首席技能大师刘伯鸣劳模事迹

首席技能大师刘伯鸣劳模事迹篇1

“创新无处不在,只要用心去观察,用心去琢磨,就没有什么咱攻克不了的东西!”接受完采访,刘伯鸣又重新迈进重锤起落、铁臂穿梭的厂房。那里记录着他的创新与坚守,也见证着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壮大的火热年华。

刘伯鸣,是共产党员,是打铁的人,更是“铁打的”人。

“看一百遍不如你亲手干一遍!”刘伯鸣说,要给青年技能人才创造机会,让他们去冲、去闯,把技术和经验传授给他们,尽快地让他们成长起来!

刘伯鸣是我国第一台万吨水压机和世界先进的15000吨自由锻造水压机操作者。从业30多年来,他独创50余种锻造方法,开发31项锻造技术,先后攻克核电、石化等产品锻造工艺难关100余项,填补国内行业空白50多项,为促进核电、石化、专项产品国产化和进口替代,提升我国超大型锻件极端制造整体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做出了突出贡献。

首席技能大师刘伯鸣劳模事迹篇2

刘伯鸣,男,汉族,1971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大专学历。1990年8月参加工作,中共____代表,现任中国一重水压机锻造厂副厂长。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央企楷模”“龙江工匠”等称号,被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授予“中华技能大奖”称号,享受省部级表彰奖励获得者待遇。2020年11月,获得2019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荣誉称号。

32年前,年轻的刘伯鸣走进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的厂房;如今,已是一重水压机锻造厂副厂长的刘伯鸣,依然奋战在厂房里的国产1.5万吨水压机前。

32年,他只做了一件事:和团队专心打造大国重器。

刘伯鸣是我国第一台12500吨自由锻造水压机和世界先进的15000吨级自由锻造水压机的操作者。“我的工作,就是用15000吨的‘大锤’把1200℃高温的特种钢锭捶打成各种形状的产品。”刘伯鸣说。

首席技能大师刘伯鸣劳模事迹篇3

作为技能人员来说,传承是刘伯鸣他们的职责所在,企业的发展需要刘伯鸣这些人去支撑。就像班组长,一般都是团队的灵魂人物,所有的重要活件儿的主操手的都是班组长,他们担负的责任也非常大。

刘伯鸣说到自己的师傅,他们每天一起工作,他带自己的时候,他的手势以及操作技能,一开始学得都很片面,只能学一些花架子,感觉他的手势就像一种舞蹈,或是交通警察的指挥的一种程序。但其中的内涵是很深刻的,比如一点点地比划一下,就是操作量要轻,要光的活件,大压量需要重落锤,压下量需要大,压实锻件的心部组织。这些手势当时觉得很简单,其实这里的内涵是要用几十年去消化的。

刘伯鸣是1971年生人,18岁就进厂当学徒了,那时候还比较小,很多东西就只能看,也不会去深问为什么这么干,为什么那么干。后来刘伯鸣总问师傅,操作用一台设备,为什么你和别人比划得不一样。

师傅就说,前进的过程中,要给操作者(司机)一个粗显的概念:要进这么大、还是这么大(用双手比划了大小两种尺寸长度),这是操作一种套路,操作的精度很不容易掌控,都是靠人的经验和技能,我让设备前进10厘米,他可能呼啦一下子进了半米,那你对生产的节奏就不易掌控。

首席技能大师刘伯鸣劳模事迹篇4

过去,我国核电和石化装备的关键核心设备一直受制于人。刘伯鸣和其团队多年来努力钻研反复论证,不仅填补了国内锻造技术的空白,也彻底打破了核电关键锻件依赖进口的被动局面。32年间,刘伯鸣和工友们也见证了国家超大锻件自主化、批量化、产业化的全部历程。

刘伯鸣:这份荣光的背后,是我和工友们走过的艰辛曲折而又备感自豪的难忘历程。因为我们的创新突破,解决了关键核心产品不再受制于人,从制造走向创造。刘伯鸣说,未来会和团队一起,继续为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贡献新的力量。

他扎根锻造岗位29年,用匠心锻造大国重器,攻克90余项核电、石化产品工艺难关,填补了40项行业空白,出色完成三代核电锥形筒体、水室封头、世界最大715吨核电常规岛转子等20余项超大超难核电锻件锻造任务,为促进核电、石化产品国产化,提升我国超大型铸锻件极端制造核心竞争力作出突出贡献。

首席技能大师刘伯鸣劳模事迹篇5

2000年前后,企业在发展中遇到困境,刘伯鸣每个月只能领到200元的生活费。此时,外面的企业纷纷抛来橄榄枝,一些人离开了。29岁的刘伯鸣也有些心动。

“你的技术是一重给你的,一重的平台很大,足够你大显身手。”正当刘伯鸣为“去和留”而困惑时,师傅的一番话,让他意识到了身为一重人的责任,也坚定了留下的决心。

在他师傅范友国眼里,“伯鸣是个急性子,肯钻研,天生就是个‘打铁人’”;他的徒弟张欣宇说,师傅“胆大心细”,毫无保留地把知识传授给青年职工。

“把分内的工作专心致志、踏踏实实地做到极致,这才是真正的本事,要做就做最优秀的锻工!”这是父亲在刘伯鸣走上工作岗位后对他说的一句“至理名言”。追求极致,意味着专注持久的努力,意味着要耐得住寂寞、稳得住心神,在一琢一磨中锻炼意志、培养耐心、积累经验、提高能力。刘伯鸣做到了。“他锻起活来上心,动脑,不惜力,所以进步快,有能耐。”熟悉刘伯鸣的工友这样评价。

首席技能大师刘伯鸣劳模事迹篇6

整锻低压转子是核电常规岛装备的核心部件,最能代表热加工的综合技术水平。此前,国际上只有日本具有成熟的制造技术,每只进口价高达8000万元。为尽快摆脱国内超大锻件自主制造能力不强、受制于人的困境,刘伯鸣与研制团队立志挣脱“枷锁”,全身心投入技术攻关。那段时间,他满脑子都是工艺参数、锻件成形过程,近乎处于“着魔”状态。一天下班回家,看见妈妈正在揉面,就赶紧接过来,边陪妈妈说话边干活儿,不知不觉竟然把面团揉成中间粗、两端细的低压转子形状。妈妈惊讶地看着他手里的“面团”说道:“孩子,你是不是‘魔怔’了?”

几经努力,整锻低压转子锻件自主化制造取得成功,技术居于国际领先水平,不仅填补了国内锻造技术的空白,也彻底打破了此类核电关键锻件全部依赖进口的被动局面,促使该产品进口价格由原来每只8000万元降至每只2000万元。

刘伯鸣的履历表很简单,在锻造这个行当一干就是30多年,但他的心路历程却大不简单。

锻工苦啊!锻件通常要加热到800度以上才能锻制,高温炙烤的工作环境,要穿厚厚的工作服,夏日里不干活都是一身汗,何况还要到通红的锻件前量尺。有时遇上迸溅的氧化铁皮,还有烫伤的风险。

首席技能大师刘伯鸣劳模事迹篇7

刘伯鸣见证了中国超大锻件国产化、产业化的历程。他说:“我热爱中国一重,热爱与我朝夕相伴的1.5万吨水压机。没有一重这片沃土,没有万吨水压机,就没有我的今天,水压机就是我的第二生命。我要把毕生精力献给共和国的锻造事业。”

在中国一重水压机锻造厂生产车间内,刘伯鸣穿着整洁的工服,眼睛紧盯着水压机下正在不断锻打的国内最大的5.5米支承辊,并时刻用手中的对讲机与工友们沟通下一步的具体操作。

从一名产业工人逐渐成长为技术能手、大国工匠,这一路走来,刘伯鸣感慨良多。尤其是在打造核电锻件时,因受种种因素制约,要使核电锻件国产化,对于当时的刘伯鸣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为了锻造出第三代核电装备核心部件的锥形筒体,刘伯鸣几乎“走火入魔”。上班时,满脑子想的是锻件变形过程和工艺参数。一碰到工艺技术人员,他就拉住讨论最新的方案构想和改进措施。回到家里,刘伯鸣找来面团反复模拟锥形筒体的变形,借此来体悟锻压操作中的关键点。为了将某些关键点做细、做实,确保变形过程更有说服力,刘伯鸣还买来橡皮泥模拟锻造过程。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大量的准备工作,他终于找到了锥形筒体在专用芯棒拔长、专用马杠扩孔叠片增减时机等锻造过程的关键控制点,并且提出了更具针对性的筒体拔长优化方案。

208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