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工匠劳模刘伯鸣事迹
刘伯鸣担任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铸锻钢事业部水压机锻造厂万吨水压机大班长,他的身上有着数不清的劳模事迹,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4大国工匠劳模刘伯鸣事迹(精选6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大国工匠劳模刘伯鸣事迹精选篇1
在位于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的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水压机锻造厂内,刘伯鸣正手持对讲机,指挥着1.5万吨水压机,把数百吨重烫得发红的大钢锭,巧妙变形为轴、辊、筒、环等各类锻件。这些锻件将被应用到核电、石油、化工等重大国计民生领域。水压机每一次锻压的时间、强度、角度,都分毫不差。三十多年来,从一名产业工人逐渐成长为技术能手、大国工匠,获得中华技能大奖,刘伯鸣带领团队突破外国技术封锁,见证了国家超大锻件国产化、产业化的历程。
“从前,我国锻造行业只能生产制造一些常规的产品,而且品种较为单一。”刘伯鸣说,不少核心锻造技术都被国外垄断。过去,蒸发器锥形筒体和常规岛整锻低压转子一直依赖进口,常规岛整锻低压转子一度只有日本掌握成熟的制造技术。没有任何技术资料可借鉴,于是,刘伯鸣苦心钻研,全身心投入攻关,终于找到了锥形筒体锻造过程的关键控制点,让锥形筒体顺利锻造成功,彻底扭转了这类核电产品关键锻件全部依赖进口的被动局面。在刘伯鸣团队的努力下,中国一重接连破了超大钢锭中心压实、超大截锻件面晶粒细化、机械性能均匀性等诸多国产化技术瓶颈。最终,715吨整锻低压转子锻造成功。这个世界最大钢锭锻造用于“华龙一号”核电机组,实现了1000兆瓦级核电机组常规岛整锻低压转子锻件的国产化,让产品进口价格由原先的8000万元/支降到2000万元/支。
大国工匠劳模刘伯鸣事迹精选篇2
近年来,许多国家重点项目的攻坚工作,刘伯鸣都冲锋在前,在一次次抗住高压、不断突破极限后,许多产品实现了国产替代。
因工作业绩突出,刘伯鸣先后荣获全国技术能手、国务院特殊津贴,2019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刘伯鸣劳模创新工作室”被评为“全国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刘伯鸣说:“我和工友们见证了国家超大锻件国产化、产业化的历程。我们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为公司发展不遗余力的奉献精神永远不会变。”
刘伯鸣感到非常光荣,心情无比激动。他说:“这体现了党对装备制造业和产业工人的高度重视。”
刘伯鸣表示,作为劳动模范、大国工匠,要认真聆听大会报告,领会会议精神。会议结束后,把大会精神带回来,做好宣传工作,在工作岗位上,要用实际行动书写忠诚担当,用创新求实增强核心动力。同时,也希望国家不断完善优秀技能人才脱颖而出的激励机制,全面落实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政策措施,营造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的社会氛围。树立宣传工匠人物,对于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广大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至关重要。希望国家提供更多的舞台开展劳动竞赛,为产业工人切磋技艺、比学赶超提供宽广的平台。
大国工匠劳模刘伯鸣事迹精选篇3
刘伯鸣的履历表很简单,在锻造这个行当一干就是30多年,但他的心路历程却大不简单。
锻工苦啊!锻件通常要加热到800度以上才能锻制,高温炙烤的工作环境,要穿厚厚的工作服,夏日里不干活都是一身汗,何况还要到通红的锻件前量尺。有时遇上迸溅的氧化铁皮,还有烫伤的风险。
责任重啊!需要用万吨水压机,特别是用2006年中国一重自主研制的当时世界最大、最先进的15000吨自由锻造水压机的锻件都是大锻件,多为超宽、超高、超重的“国之重器”,如果给锻废了,不仅是几百、几千万元经济损失的事儿,还要算耽误国家重点工程项目建设的政治账、用户质疑的信誉账。因此,锻工干活都要格外的细心、小心。
诱惑大啊!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公司发展步入低谷,生产经营一度陷入困境,员工每月只能拿到200元生活费。一时间,人心浮动,公司高技能工人也出现了外流,并且有的还挣到了“大钱”。其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薪酬等诱惑从未间断。
精益难啊!锻工是“打铁的”,过去的“铁匠”就是粗放的代名词,想在这个行当进行技术创新、精益管理、降本增效,干出成绩,难!
大国工匠劳模刘伯鸣事迹精选篇4
揉着面团反复模拟锻件形状、深夜两三点打电话和技术人员讨论模拟结果、反复计算板坯厚度和直径……刘伯鸣“着了魔”,在火花和热浪的“陪伴”下修炼着“铁上绣花”的功夫。
终于,当重锤最后一次落下,硕大的锤头精确地控制着锻件的每一丝形变,核电锻件一次锻造成功!刘伯鸣和工友们首创了同步变形技术,填补了国内行业空白。
随之而来的,是一段凯歌频传的日子。世界最大715吨百万千瓦整锻低压转子、“华龙一号”主泵泵壳锻件、三代核电蒸汽发生器水室封头……伴随着一项项成果产生,刘伯鸣团队也探索出了刘伯鸣不同步走步法、关键点控制法等核电锻件制造技术,保证锻件制造一次合格。
近年来,刘伯鸣团队已设计创新课题86项,研究成果为中国一重降本增效2亿元以上。中国一重制造的锻件远销国内外,锻件制造水平迈向世界前列。
大国工匠劳模刘伯鸣事迹精选篇5
刘伯鸣深知,只有通过传承和发展,才能保证一项专业技术不断进步。为此,刘伯鸣创建了国家级劳模创新工作室。工作室从成立之初的12人,发展到现在的39名成员,其中,一些年轻人已经开始崭露头角,工作室的成绩也可圈可点。在刘伯鸣的带领下,工作室攻克了三代核电锥形筒体、水室封头、核电常规岛转子等超大超难核电锻件锻造难关,独创40种锻造方法,填补国内行业空白40多项。
锻造核电锻件就是要处理好大与小、繁与简的关系,把这个庞大的毛坯变成形状和结构复杂的精品,毫厘之差就可能造成千万元的损失。在第三代百万千瓦核电核心装备生产中,有不少形状复杂、锻造难度极高的超大型锻件,这种个性化、小批量、大吨位的锻件,属于核电装备的高端产品,是对制造企业锻造水平和极端制造能力的严苛考验,也是第三代百万千瓦核电装备国产化进程中必须突破的生产操作型难关。三代核电蒸汽发生器的水室封头就是其中重要的一件,整体锻件毛坯尺寸巨大、结构形状复杂、性能要求苛刻,制造难度极高。不仅要历经封头板锻造、冲型、封头两次管嘴翻边等工序,还要经过4次最关键的变形,每一次的结果直接影响下一次的成型效果。
为保证水室封头每一个关键工序都达到这个严苛标准,刘伯鸣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反复计算板坯的厚度和直径,精确计算锻件旋转角度,一次次测量辅具和封头,精细调整水压机控制变形,在百吨锻件上做足“绣花”功夫。凭借严谨精细的工匠精神、丰富扎实的经验积累和锻造技术,刘伯鸣指挥锻造的核电锻件产品全部一次合格,每一件都是精品,不仅一举突破了世界性难题,而且将我国核电产品使用寿命提高了20年。“现在,我们已经能生产种类齐全的高端装备,很多产品打破国外垄断,有的产品已经领先世界。”刘伯鸣说。
大国工匠劳模刘伯鸣事迹精选篇6
作为一名重型装备制造业的锻造工人和基层管理者,刘伯鸣凭借过硬的本领和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完成多项关键技术攻关,参与和推动了我国核电、石化等产业的国产化进程,他本人和他所在的团队,也从“一代匠人”跃进为“一代匠神”。
加氢反应器是有机化学实验室和实际生产过程中一件非常重要的设备,常用于将石油工业中最难利用的重质部分——渣油加氢转化为轻质油,从而生产出汽油、柴油等。过渡段是加氢反应器中主要构件,由两部分组成。传统制造方法为单独制造,然后将两部分进行焊接,材料利用率低、生产周期长,并且增加了一道焊缝。2019年5月,刘伯鸣带领团队发起“过渡段筒节一体化”课题攻关,其成果解决了过渡段一体化面临形状特殊、扩孔前两段壁厚不均、扩孔时走料不同步等诸多情况和难题,使锦州、锦西8台渣油加氢反应器16件一体化筒节过渡段锻造圆满完成,并一次合格发出。该技术的成功开发,体现了中国一重大型加氢反应器制造研发的雄厚实力,实现了“国际领跑”。
一路走来,刘伯鸣深深地感到,一个合格的工匠不仅要坚守匠心、精进匠艺,还要有爱国报国之志、爱党忠企之心。要坚定扛起“中国制造业第一重地”的历史使命,弘扬“以一为重、永争第一”的一重精神,打造出更多“杀手锏”装备,为实现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