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模范成卫东个人事迹
成卫东曾获青年岗位能手、“十五”立功先进个人的劳动荣誉,成卫东劳模事迹大家知道有哪些吗?他的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全国劳动模范成卫东个人事迹(精选7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劳动模范成卫东个人事迹精选篇1
“我不仅仅是带出更多机器人的徒弟,而且是要带出更多能够带机器人的师傅。”成卫东说,希望能有更多的高技能人才进行一个很好的转化,从过去的传统的从业人员到新时代的从业人员的转化。
如今,成卫东还在和他的同事们继续在不断攻克智能化发展中的难题,让新时代的产业工人成为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迈进的实践者。
徒弟王君说:“我们一公司3349米海岸线、15个泊位、126万平方米货场,哪段路面不平、哪个路口爱堵车、哪个转弯有难度,师傅门儿清,只要有运输任务,他准能最快设计出一条路况最好、距离最近的行车路线。”
成为名副其实的“拖车王”,成卫东又琢磨着要带出一支技术“铁军”。因为一枝花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一方面,以“成卫东劳模创新工作室”为平台,将所学所获毫无保留倾囊相授,培养出一批“倒车王”“修车王”“安全王”“高产王”等王牌骨干,示范引领培育高素质高技能“王牌军”;另一方面,设计出“拖车倒车打靶”等特色技术比武活动,成为一线员工挑战极限、追求卓越的舞台,每年为员工开展技能培训60余次,开展座谈研讨、技术比武竞赛活动40余次,培训技术人才200余人……
劳动模范成卫东个人事迹精选篇2
曾教过他的老师傅武兴中回忆道:“从前维修环境不是很好,但卫东不叫苦不叫累,杂活、累活他都抢着干,他随身带个小本子,走到哪儿记到哪儿,本子被写得密密麻麻。”天津港一公司员工杨凤玺说:“成队观察视角独特,总能抓住别人抓不住的点,想出别人想不出来的好点子,是厂里的‘点子大王’。”
“2019年,________在天津港视察时勉励我们,要志在万里,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智慧港口、绿色港口,更好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共建‘一带一路’。这让我们有了明确的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浑身充满了干劲儿。”成卫东说,“几年来,我们牢记____的殷切嘱托,攻克了多项世界性难题,首创了中国方案,让智慧、绿色的天津港蓬勃兴盛。
“我做的就是努力把人的经验数据化、标准化,复制到‘机器人’身上,以人工技能赋能人工智能,让它们发挥出更大效能。”成卫东说,“比如,ART什么时候减速、遇到障碍物如何躲避、怎样转弯半径和角度最合适等,我总结了40多个驾驶技巧和操作方法,都详细提供给程序员,他们再编入程序写成指令反复测试。”
如今,这些机器人“徒弟”实现了一个又一个新突破,变得身手矫捷。在天津港,ART已实现超L4级无人驾驶,在全世界首屈一指。
劳动模范成卫东个人事迹精选篇3
“在智慧港口、绿色港口的建设中,更需要关注前沿科技的实际应用、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等问题。”全国人大代表、天津港第一港埠有限公司拖头队副队长成卫东对记者说。今年1月,天津港新一代智能化集装箱码头管控系统正式投入使用,春节前后,成卫东在码头上忙碌着,关注着新系统的运行情况。全国两会临近,他也忙着整理各类调研资料、完善建议,为参会履职做准备。
19岁时,成卫东成为天津港的一名拖车司机。有志于“学最好的技术、当最好的司机、做最好的职工”的他,在一线岗位练就出一身过硬本领,成为天津港的“拖车王”,先后被授予“全国技术能手”、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当选2022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马不停蹄是他过去一年的履职状态。进班组、进企业、进学校,成卫东结合个人感受和履职情况,在全国各地进行了50余次宣讲,将全国两会精神送到职工群众身边。作为新当选的全国人大代表,他积极参加各类培训和调研活动,积累履职经验、提高履职水平。
劳动模范成卫东个人事迹精选篇4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成卫东始终牢记自己的职责与使命,坚持在一线调查研究,以始终如一的“匠心”精心打磨每一份建议,切实担当起人大代表的光荣使命和责任。
“用心用情履行代表职责,努力做一名让人民满意的全国人大代表。”他经常在生产一线与工人促膝长谈,倾听他们的心声。同时,他将来自基层的创新举措写入人大代表建议之中。
每周五下午的代表开放日,成卫东总是热情接待来提意见建议的人。他还走进科研院所、大中小学、口岸部门等单位,梳理问题脉络,全力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
最让成卫东感到高兴的是,去年全国人大会议期间,他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京津冀组合港建设》的建议, 得到了交通运输部的积极推进。
“过去一年,我在全国各地进行了50多场宣讲。”成卫东感慨道,“我深入全国各地的一线产业工人中间,征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这些工作有助于我提高站位,从全局视角提出更具针对性的建议。”
劳动模范成卫东个人事迹精选篇5
在天津港全球首个“智慧零碳”码头,近百辆无人驾驶的人工智能运输机器人正大显身手。它们背着10几米长的集装箱往来穿梭,精准又迅速地抵达自动化岸桥,送集装箱吊装上船。远在百米开外的观景廊道上,全国劳模、天津港第一港埠有限公司拖头队副队长成卫东密切注视着这些“机器人徒弟”的表现。
成卫东:一个再优秀的司机,可能每天多拉几百吨的货物也就到头了。但对于天津港5亿吨吞吐量,这么庞大的体量来说是杯水车薪。这时候我们将我们的技能复制到先进机械设备上后,我们的作业效率又得到一次翻倍提升。
作为首批港口行业AI训练师,成卫东正在调试智能水平运输机器人的技术参数。他将拖车驾驶的40多个动作要素和驾驶技巧编入程序、写成指令,包括何时减速、怎样转弯、如何躲避障碍物等,让这些机器人“徒弟”们依靠5G、北斗等自主技术,高效安全地完成运输任务。
成卫东:这些先进的车虽然它们精度能够达到厘米级,但来到码头现场,它们不会作业,比如说行车路线、车速控制,甚至几十台运输机器人在一起协同互相配合,不互相影响,这是我们人操作时如数家珍的一些宝贝,我们要把我们的经验技能转变成为数据,要以人工技能赋能人工智能,指导这些先进的机械设备更好地进行运转。
劳动模范成卫东个人事迹精选篇6
有人说,成卫东是匠心于行的智慧型产业工人的典型代表,此话并不为过。采访一见面,他便笑言自己刚给智能机器人当“师傅”回来。
这几年,天津港不断加快绿色智慧枢纽港口建设,一批首创性、标志性成果惊艳亮相。将人的经验技能与智慧科技深度融合探索科技创新发展新路径,成为成卫东肩负起的又一项新重任。
这回成卫东“操作法”再次派上用场。勇担新重任的“拖车王”求知钻研,继续领跑在以科技创新赋能智慧港口、绿色港口建设的新赛道上。
在天津港全球首个“智慧零碳”码头,十几个人操控的智能系统,就能轻松指挥几十台甚至上百台无人驾驶设备同时作业。成卫东便是其中人工智能运输机器人(ART)的“师傅”。
“ART是‘智慧零碳’码头众多高科技的集中体现,能够自动实现厘米级的精准定位,而且能够不知疲倦地保持全天候最佳作业状态。这是它的优势,但它还需要能像人一样灵活。”成卫东坦言。
劳动模范成卫东个人事迹精选篇7
“职工利益无小事,他们提出来的问题,很多都是产业和行业发展中的共性问题,应该大量地去倾听和搜集,形成高质量的建议,推动相关问题被关注和解决。”成卫东说。
去年,他提出的3个建议都得到了相关部门的答复。“看到建议落地见效,我觉得非常有意义。”成卫东告诉记者,在去年的全国两会上,他提出了《关于更好加强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建议》,得到了很多代表委员的关注。这一年来,他也看到社会各层面在合力推动。
去年11月30日至12月1日,参加吉林省“大国工匠进企业”活动的经历让成卫东感受颇深。当时,他和几位大国工匠来到吉林省四平市顺邦农机制造有限公司,一起解决了该企业在生产时面临的技术难题。
“这个平台搭建得特别好。”成卫东说,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一名大国工匠,他觉得自己的技术技能有了更多的“用武之地”,也通过活动与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大国工匠和职工朋友进行交流。
近年来,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推动着产业加速转型和发展。作为首批港口“AI训练师”的成卫东已经在拥抱新科学、新技术,他和团队成员一起,将多年研究出的操作方法和驾驶技巧“翻译”成代码和指令,带出了一批智能水平运输机器人“徒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