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模范代表秦世俊个人事迹

| 徐球

劳模秦世俊事迹体现了敢于攻坚克难,富有改革实效的工作精神,秦世俊事迹有哪些呢?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4劳动模范代表秦世俊个人事迹(7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劳动模范代表秦世俊个人事迹

劳动模范代表秦世俊个人事迹(篇1)

面对不留情面的批评,年轻人像霜打的茄子,蔫了好几天。此时,父亲的话点醒了他:“一口吃不成个胖子,一天能练成的,也不叫本事。”

第二天下班后,秦世俊一头钻进砂轮间里。粉尘漫天,呛得眼泪哗哗流;盯着飞速旋转的砂轮几个小时,一抬头,天旋地转……

半个多月后,从老师傅再看刀时惊诧的眼神中,秦世俊知道,自己“成了”。

“小子,观察你一段时间了,挺有韧性啊,想不想跟我学?”一天,车间一位姓宋的师傅主动找到秦世俊。他终于如愿当上了学徒。

机会来之不易,秦世俊格外珍惜,“不能给师傅掉链子”。一下班,同龄的小年轻都想着去哪玩儿,秦世俊却在琢磨“怎么让夹具更紧实”。专业书啃了十几本,学习笔记堆起半米高。数控机床加工常用到制图和编程技术,他干脆报考东北农业大学计算机专业,跑去系统学习。

“作为80后的产业工人,秦世俊不仅懂技术,还善创新。”与他共事13年的段秀军说。

劳动模范代表秦世俊个人事迹(篇2)

秦世俊带领的班组,担负着车间近60%的关重件产品生产任务,连续近五年无超差报废品,是车间公认的“尖刀班”。班组先后荣获公司“TPM优秀班组”“青年文明号”“6S青年先锋示范岗”和“争当模范、创新发展”竞赛模范集体等多项荣誉称号。

为进一步将创新理念和成果融入到科研生产实际,2014年,在他的带动下,公司在他原有班组的基础上,成立了以他名字命名的劳模创新工作室,将来自车间各个领域的20余名技术能手和青年骨干吸纳到团队中来。作为工作室负责人他深知,一花独放不是春,只有技能工人的队伍真正强大了,“航空梦”“中国梦”才能早日实现。他一方面积极开展技术创新、技术攻关活动;一方面传绝技、带高徒,引领整个团队朝着高素质、高技能的方向成长。

他像一面旗帜,不仅用高超的技术帮带团队成员,更用人格魅力影响着团队中的每一个人。自工作室成立至今,他带领工作室成员共完成车间级技术、技能创新攻关百余项,创造经济效益400多万元。其中申请国家专利28项,撰写科技成果9项;自制工装、夹具40余套;编制16项操作标准作业手册,优化各机型加工程序70余种,提高生产效率1到6倍;立项解决《直9直升机升力系统关键件“旋转盘”加工改进》等48项关键技术攻关课题,其中三项课题被评选为国家级资金补助项目。秦世俊劳模(大师)创新工作室被授予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全国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全国质量信得过班组、全国“工人先锋号”、黑龙江省“工人先锋号”等多项荣誉称号。

劳动模范代表秦世俊个人事迹(篇3)

2014年,哈飞公司以秦世俊的名字命名了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以来,工作室以团队名义申报国家专利40项,20项已发授权号,自制工装夹具100余套,实现小改小革1000多项,创效过千万元。

2019年,作为“秦世俊劳模创新工作室”负责人,秦世俊向企业负责人提出,要建立一个配备专用机床的实训基地,用于人才培养和技术攻关。这个建议得到了哈飞公司负责人的重视和支持。“现在,同事们可以随时利用专用的机床学习、训练,不会影响正常的生产。”秦世俊说。

近年来,秦世俊劳模创新工作室先后走出了12位高级技师,航空工业集团级特级技师2名,哈飞公司级首席技师2名,特级技师3名。“只有凝聚更多力量,我们才能更好更快实现‘航空梦’。”秦世俊说。

从2001年9月参加工作,一直从事直升机升力系统和起落架系统零部件研制和批产工作,累计自制工装、夹具400多套,实现技术创新、产品改革715项,为公司节约成本700余万元,申报国家专利8项。率领以他名字命名的劳模创新工作室团队,共获得6项国家专利授权,创造经济效益400多万元,解决了《Z9机升力系统关键件“旋转盘”加工改进》《某型机机身中段铆接重要连接件加工》等攻关课题25项,保障了亚丁湾护航、国庆阅兵、科考护航等重要项目,被授予全国和省级工人先锋号、市劳动模范集体等荣誉称号。

劳动模范代表秦世俊个人事迹(篇4)

秦世俊他在工作中注重每一个细节的精准,力求让每一个零件都成为精品,让每一项工作都成为标杆。他善于钻研,精益求精。成功试验镗削铝合金达到镜面级Ra0.18的方法,彻底解决了多年困扰车间的难题,也超越了理论极限值。某机型零件关键件升力系统配合面表面精度要求高,粗糙度需保证在Ra0.4以上。多年来,该类精度面加工方式基本采用镗削后再进行钳工研磨才能达到精度,费时费力且质量稳定性较差。针对这一问题,秦世俊主动提出质量提升方案,查找书籍资料,结合历史超差数据进行分析,并试验了多种可能提升质量的方法。经过一个月的时间,他多次分析机床精度、加工参数、原材料、刀具等因素,最终找到最优工艺方案,实现了铣削加工精度面粗糙度达到Ra0.13至Ra0.18,零件一次交检合格率100%,加工效率提高近3倍。他将该加工方法进行标准化,并在行业内推广。

秦世俊始终身体力行践行着一名新时代产业工人的使命和担当。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大国工匠”的内涵和“航空报国”的精神,展现了中国航空工业阵线上“金蓝领”的风采。秦世俊经常讲,组织给予了他本领和很多荣誉,他一定不辜负组织的信任和期望,带动更多的技能工人钻研技术、提高本领,为中国制造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劳动模范代表秦世俊个人事迹(篇5)

如今,秦世俊更加注重对年轻技能人才的培养。作为集团级首席技能专家,十几年来,秦世俊在攻坚克难之余,每年都要培养新人,帮助新人提升技能等级,为航空装备制造业输送新鲜血液。其间,也有企业以高薪向秦世俊抛出橄榄枝,但他从未动摇。

“我满足于在哈飞的待遇,无论是薪资还是荣誉。近年来,黑龙江着力实施技能龙江行动,尤其是去年出台的《新时代龙江人才振兴60条》中,尤其关注技能人才成长成才,组建各种培训班,让更多年轻人、农民工掌握技能加入我省全面建设生产大军。龙江的企业本身就是大学堂,像哈飞这样的大型企业,国家给的科研任务可以使我们不断充实丰富自己,不断向上。作为一名新时代产业工人,我感到非常幸福。”

秦世俊认真地告诉记者。秦世俊有个梦想,就是希望自己的儿子将来报考军校,可以驾驶自己生产的直升机在祖国的蓝天翱翔。他,将像父亲一样,把航空强国的信念,传承下去。

劳动模范代表秦世俊个人事迹(篇6)

中华民族是勤于劳动、善于创造的民族,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培育形成了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2021年9月,“工匠精神”更是第一批被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

为帮助广大青年学生深入领会工匠精神的丰富内涵,成为工匠精神的弘扬者、传承者,学院特设“学习工匠精神”专栏,邀请2022年度计算机学院院长奖章获得者作为领学人,带领大家共同学习历年来“大国工匠年度人物”的事迹精神,以榜样引领成长,力求将工匠精神转化为青年学生的情感认同和日常行为习惯,坚守“匠心”和“创新”。

1982年6月,秦世俊出生在哈尔滨市南郊一个以工业著称的老城区,父亲和很多亲人都是这里一所大型军工企业——中航工业哈飞的职工。在这样一个有着浓厚“航空报国”氛围的环境里,秦世俊最喜欢听爸爸讲哈飞的故事。“我也要像爸爸一样,长大以后造飞机。”这个念头像一粒种子,播种在了秦世俊幼小的心头。19岁那年,心怀航空梦想的秦世俊从哈飞技校模具钳工专业毕业,被安排到哈飞数控铣工岗位。

数控是个新兴专业,初进公司。毫无基础的他只能帮师傅打下手。为了尽快练好自己的技能,秦世俊总是在结束一天的工作后继续留在单位,向夜班师傅学习。日复一日的苦学是对身心的双重挑战,知难不言退,受挫不服输的性格让秦世俊度过了那段苦乐相伴的日子。

劳动模范代表秦世俊个人事迹(篇7)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____精神,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团结引领广大职工群众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发挥主力军作用,由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举办的2022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发布活动,2月28日揭晓评选结果。航空工业哈飞数控铣工、高级技师秦世俊获评“大国工匠年度人物”。

当选2022年10位“大国工匠年度人物”,从北京领奖刚刚归来,秦世俊便马上投入到工作中。

“生产计划是早就排好了的,按节点去完成。”现阶段,秦世俊申报了7个车间级攻关项目,“都是在去年生产中发现的问题,我们正着力去解决。只有技术技能上的‘卡脖子’问题和短板弱项攻克了,我国才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秦世俊说。

在实干中成就事业。从技校毕业生,一步步成长为优秀的技能工人,直至成为航空工业首席技能专家、大国工匠,秦世俊用了22年。

父亲是哈飞的一名老工人、老劳模,对秦世俊的影响非常大。在“航空报国,航空强国”的浓厚氛围中,秦世俊进入航空工业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开始了职业生涯。

208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