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技术能手”刘伯鸣事迹故事

| 徐球

刘伯鸣是土生土长的高级技师锻造工,全国技术能手刘伯鸣事迹大家知道多少呢?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4“全国技术能手”刘伯鸣事迹故事(通用8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全国技术能手”刘伯鸣事迹故事

“全国技术能手”刘伯鸣事迹故事【篇1】

刘伯鸣带着十几个人吃住在单位,进行夜以继日的技术攻关。在水压机锻造厂车间里,加热炉内最高温度可达1250摄氏度。高温炙烤下,刘伯鸣常常大汗淋漓,有一天下班他发现当天体重减了好几斤。

揉着面团反复模拟锻件形状、深夜两三点打电话和技术人员讨论模拟结果、反复计算板坯厚度和直径……刘伯鸣“着了魔”,在火花和热浪的“陪伴”下修炼着“铁上绣花”的功夫。

终于,当重锤最后一次落下,硕大的锤头精确地控制着锻件的每一丝形变,核电锻件一次锻造成功!刘伯鸣和工友们首创了同步变形技术,填补了国内行业空白。

随之而来的,是一段凯歌频传的日子。世界最大715吨百万千瓦整锻低压转子、“华龙一号”主泵泵壳锻件、三代核电蒸汽发生器水室封头……伴随着一项项成果产生,刘伯鸣团队也探索出了刘伯鸣不同步走步法、关键点控制法等核电锻件制造技术,保证锻件制造一次合格。

“全国技术能手”刘伯鸣事迹故事【篇2】

2014年,刘伯鸣因为生产需要,成立了创新工作室,最早的时候进行小改小革,也就是大家常说的“五小发明”,为节能增效提供新思路,比如说快取料、快装、快吊,就算是精简了坯料的运输过程,也能带来效益提升。有了这些小创新、小改革,没准儿就会有个大创新。

2019年的时候,我们获得了中国机械工业技术协会二等奖,这是一个最典型的课题,它创造了非常大的效益。加氢反应器过渡段与邻近筒体合锻,最早生产这个产品需要237吨钢锭,通过这几年的总结,我们生产部门和研发部门一起研究,产生了新的思路——“合锻”,以前要锻造这个产品,加工余量非常大,因为活件是斜锻的,直锻部分再加工成斜锻,加工余量很大,切削量很大,生产周期也长,通过合锻这个技术创新,这个活件就接近了产品尺寸,加工余量非常小,生产周期还缩短了,而且一件变两件。

我们提出思路后,跟研发部门商量它的可行性,大家互相取长补短,在实验中反复尝试,最终把这个事儿干成了。后来锻造这个产品就从237吨钢水锻造一只,变成了270吨钢水锻造两只,节省了大量的钢水和工时,这就是创新和创效。截至去年,仅此一项创新产品,为公司增加1.23亿元生产效益。

“全国技术能手”刘伯鸣事迹故事【篇3】

在中国一重集团,有一位大国重器的“锻造者”,每天操控着一万五千6吨水压机,把几百吨重的大钢锭巧妙地变形各类大锻件,他就是“大国工匠”刘伯鸣。

这种超大锻件从出炉到冷却回炉的3个小时内,每一秒,他们都要和温度赛跑。为此,刘伯鸣改善工艺流程,指挥三个工位、十几名工人配合联动,打破了此项超大锻件国产化极限制造瓶颈。

30多年来,刘伯鸣和他的团队先后攻克90多项锻造工艺难关,刘伯鸣被授予大国工匠、全国技术能手、全国劳动模范等称号。以他名字命名的劳模创新工作室,被评为“全国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现在,他更希望把自己的毕生所学毫无保留地传给更多青年技工。

刘伯鸣说,质检中心跟我们说,各项指标均满足或优于用户的要求,这种自豪感肯定是油然而生的。国内国外没有任何一个厂家给它干出来,我们中国一重给它干出来了。现在又接到了订单。

“全国技术能手”刘伯鸣事迹故事【篇4】

1990年8月刘伯鸣技校毕业进入中国一重,来到水压机锻造厂从事锻造工作。面对眼前这台相当于当年全中国人民每人出1元钱制造的新中国第一台万吨水压机,刘伯鸣感慨万千。这个20多米高的“钢铁巨人”就像一个巨大的“揉面机”,数百吨钢锭在它手中,就像小面团一样被揉成需要的形状,联系到它为我国民族工业立下了汗马功劳,刘伯鸣心中充满了成为一重人的自豪,从此立志做一个锻造大国重器的光荣匠人。

他被锻造行业难以限量的发展前景和中国一重无可比拟的影响力深深吸引,暗下决心,一定要学好本领,干出名堂,对得起父母的养育和学校的培养,对得起中国一重这样的国家脊梁!从那以后,他像换了个人,上课全神贯注,课余主动找些相关图书资料,如饥似渴地吸纳着知识养分,使机械制图和锻造工艺学这两门主科一跃名列前茅。

刘伯鸣的父亲曾在沈阳军区军营里摸爬滚打十多年。上世纪60年代全军大比武时,他父亲枪法精准,是位响当当的武状元。复员转业后父亲在一重武装部工作,在一次枪法比赛中,10发子弹打出98环,成绩遥遥领先!刘伯鸣问父亲,为什么打得这么好,父亲意味深长地说:“只要肯动脑肯流汗,就没有做不好的事儿。”这句话从此沉淀在刘伯鸣内心深处,对他的成长成才产生了深刻影响。

“全国技术能手”刘伯鸣事迹故事【篇5】

核电锻件是核电机组建设的关键部件。彼时,核电锻件制造是世界范围内绝对的高精尖科技,也是我国急缺的关键技术。

“造出来,我们不仅能突破封锁,更能降低成本,赢得广大的市场!”刘伯鸣和工友们立志要为撑起中国制造业脊梁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为支撑国家重要核电项目的关键部分,核电锻件吨位大、质量要求高,制造工序相当复杂,从冶炼、锻造、热处理到机加工、无损检测、性能检验……每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将前功尽弃。

刘伯鸣带着十几个人吃住在单位,进行夜以继日的技术攻关。在水压机锻造厂车间里,加热炉内最高温度可达1250摄氏度。高温炙烤下,刘伯鸣常常大汗淋漓,有一天下班他发现当天体重减了好几斤。

揉着面团反复模拟锻件形状、深夜两三点打电话和技术人员讨论模拟结果、反复计算板坯厚度和直径……刘伯鸣“着了魔”,在火花和热浪的“陪伴”下修炼着“铁上绣花”的功夫。

终于,当重锤最后一次落下,硕大的锤头精确地控制着锻件的每一丝形变,核电锻件一次锻造成功!刘伯鸣和工友们首创了同步变形技术,填补了国内行业空白。

“全国技术能手”刘伯鸣事迹故事【篇6】

刘伯鸣见证了中国超大锻件国产化、产业化的历程。他说:“我热爱中国一重,热爱与我朝夕相伴的1.5万吨水压机。没有一重这片沃土,没有万吨水压机,就没有我的今天,水压机就是我的第二生命。我要把毕生精力献给共和国的锻造事业。”

在中国一重水压机锻造厂生产车间内,刘伯鸣穿着整洁的工服,眼睛紧盯着水压机下正在不断锻打的国内最大的5.5米支承辊,并时刻用手中的对讲机与工友们沟通下一步的具体操作。

从一名产业工人逐渐成长为技术能手、大国工匠,这一路走来,刘伯鸣感慨良多。尤其是在打造核电锻件时,因受种种因素制约,要使核电锻件国产化,对于当时的刘伯鸣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为了锻造出第三代核电装备核心部件的锥形筒体,刘伯鸣几乎“走火入魔”。上班时,满脑子想的是锻件变形过程和工艺参数。一碰到工艺技术人员,他就拉住讨论最新的方案构想和改进措施。回到家里,刘伯鸣找来面团反复模拟锥形筒体的变形,借此来体悟锻压操作中的关键点。为了将某些关键点做细、做实,确保变形过程更有说服力,刘伯鸣还买来橡皮泥模拟锻造过程。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大量的准备工作,他终于找到了锥形筒体在专用芯棒拔长、专用马杠扩孔叠片增减时机等锻造过程的关键控制点,并且提出了更具针对性的筒体拔长优化方案。

“全国技术能手”刘伯鸣事迹故事【篇7】

刘伯鸣,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铸锻钢事业部水压机锻造厂副厂长、高级技师,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在32年职业生涯中,刘伯鸣独创40种锻造方法,开发31项锻造技术,先后攻克核电、石化等产品锻造工艺难关90余项,填补国内行业空白40多项,先后获得“全国技术能手”、2019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2020年“全国劳动模范”、“黑龙江省首届龙江大工匠”、“黑龙江省第十二届劳动模范”、“龙江楷模”等荣誉称号。

人生有很多难以忘怀的记忆,而我最难忘的一件事,是2018年9月26日那天,来到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一重)考察并与工人代表们交流时的情景。当时,我站在队伍的第一排,第一个和握手,心情无比激动。与在场的工人们亲切交谈后,语重心长地说:“中国是有着近14亿人口、960万平方公里土地的大国,粮食要靠自己,实体经济要靠自己,制造业要靠自己。”的一番话如同一股暖流,让大家充满了干劲,也让我更加坚定了打造“国之重器”、实现产业报国的决心。

自党的以来,作为一名重型装备制造业产业工人,我能够参与很多大型锻件锻造,推动“中国制造”的飞跃,目睹中国一重的飞速成长,亲历中国一重等一大批大型国有企业涅槃重生并为共和国挺起工业脊梁贡献龙江力量,可以说是我一生的幸运。

“全国技术能手”刘伯鸣事迹故事【篇8】

因工作业绩突出,刘伯鸣先后荣获全国技术能手、国务院特殊津贴,2019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刘伯鸣劳模创新工作室”被评为“全国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刘伯鸣说:“我和工友们见证了国家超大锻件国产化、产业化的历程。我们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为公司发展不遗余力的奉献精神永远不会变。”

当选党的代表,刘伯鸣感到非常光荣,心情无比激动。他说:“这体现了党对装备制造业和产业工人的高度重视。”

在党的即将召开之际,刘伯鸣表示,作为劳动模范、大国工匠,要认真聆听大会报告,领会会议精神。会议结束后,把大会精神带回来,做好宣传工作,在工作岗位上,要用实际行动书写忠诚担当,用创新求实增强核心动力。同时,也希望国家不断完善优秀技能人才脱颖而出的激励机制,全面落实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政策措施,营造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的社会氛围。树立宣传工匠人物,对于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广大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至关重要。希望国家提供更多的舞台开展劳动竞赛,为产业工人切磋技艺、比学赶超提供宽广的平台。

208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