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工匠年度人物评选事迹

| 徐球

大国工匠事迹往往展现出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4大国工匠年度人物评选事迹(通用1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需要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大国工匠年度人物评选事迹

大国工匠年度人物评选事迹精选篇1

四月的海盐草长莺飞,依山傍海的秦山核电基地,新绿环绕,青翠欲滴。19日上午,我们在何少华技能大师工作室门口见到了一身休闲服,风风火火朝我们快步走来的何少华。朝他挥手打了个招呼,他边笑着回应,边抱歉改了时间,打破了想象中严肃少言的“工人院士”形象。

说了句“等我一下,换个工装”后,便不见人影。两分钟后,身着中国核电藏蓝色工装的何少华出现,浑身散发出的活力和能量,让人难以想象四小时前,他刚从秦山第三核电厂出来,经历了一整夜的高强度工作。

为了保证20日碳-14同位素的顺利出堆,18日下午四点,已经工作了8小时的何少华进厂,做最后的调整安装。“给我24小时,但我省出来了12个小时,今天早上5点出厂,所以可以和你们聊天了。”

与时间赛跑,迅速响应,是核反应堆维修技术工人何少华工作的日常。

1995年,22岁的年轻人何少华毕业后,来到了被誉为“国之光荣”的秦山核电,但这并非机械制造系出身的他第一选择,“因为担心有辐射,当时我对放射性还不理解”。

在机械制造方向找到工作后,他告诉了系主任,“他打电话问了(我工作的)情况后,说‘你还是去秦山吧’。”何少华所在的南京工业学校(南京工程学院前身之一)有核工业的传统,受到家国情怀与核电行业师兄们的影响,他决定听系主任的话,投身核电事业。但作决定前,“经历了一个克服恐惧,主要是克服无知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无知而生畏,是大多数和何少华一样不了解核的人的心情,但在核电站工作近三十年后的他表示,“很骄傲能成为‘国之光荣’的捍卫者”。

大国工匠年度人物评选事迹精选篇2

梁启超说:“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这种“敬”,可谓是匠人精神的核心。它不仅是一种工作态度,也是一种人生态度:坚定、踏实、严谨、专注、精益求精。

他们中有火药“雕刻师”、有弹药精度的把关人、有液体火箭“心脏”的钻刻师、有筑梦太空的数控铣工……他们数十年如一日地追求职业技能的极致化,靠着传承和钻研,凭着专注和坚守,缔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他们用“偏执”的心对抗时间,用专注的精神灌注技艺,用精湛的手艺镌刻永恒。

徐立平是航天四院7416厂固体发动机药面修理工,2021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他为国铸“箭”,行走在生死边缘;他静默无言,却深藏报国雄心。在崇山峻岭的车间,以堪称完美的药面整形技术,让固体发动机的心脏充满活力。从青涩少年奋斗至满头华发,每一次挥刀,都犹如在峭壁独舞;每一寸切割,都可能激起雷霆之力,淡定从容、执着坚守、无畏前行的背后是他拳拳的赤子心和浓浓的爱国情。

大国工匠年度人物评选事迹精选篇3

张新停是西北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钳工,2015年“大国工匠”,他以兵工赤子之心,立报国一技之长。凭“毫厘”之功,给弹药“立规矩”。用指尖触碰冰冷的金属,赋予弹丸精准制导的法则,在毫厘之间演绎精准的艺术,捍卫疆场,掷地有声。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以时光为砂轮,以匠心为纽带,在枯燥与繁复中孕育卓越,于坚持与创新中开凿未来。

大国工匠年度人物评选事迹精选篇4

今天我看了中央电视台系列片《大国工匠》,看后感触颇深。

大国工匠,匠心筑梦。有能在牛皮纸一样薄的钢板上焊接而不出现一点漏点的高凤林,有能密封精度控制到头发丝的五十分之一的顾秋亮,有创造了打磨过的零件百分之百合格的惊人纪录的胡双钱……他们创造着中国史上的一个一个的奇迹,但他们都有一个特点:对专业执着,甚至是痴迷。

我是电气自动化的一名学生,当时报这个专业的时候我并没有什么长的打算,最近一年的学习使我对这个专业没有一点的兴趣,因为我们3年后是要到本科院校学习的.所以我们上的课程都是理论课程,以致我甚至不知道以后我的专业到底是干什么的。这使我有些迷茫:未来到底要干什么?

现在我忽然有了一点点的明白了,我今后要一直坚持自己当初的选择。那些大国工匠们就是我的目标。我要向他们看齐,努力做好自己能做的该做的,不求向他们一样那么出神入化,但一定要对得起自己的选择。从现在起我将重新认识自己的专业,培养专业兴趣,确立明确的目标。在今后的大学生活中我要认真听好每一节课,积极学习理论知识,为以后的专业课打好坚实的基础。在课下认真复习每一门功课,阅读相关的文献。在空闲的时间我要多多的参加专业活动,培养我的专业兴趣和专业素质。

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也成为本专业的一名顶尖人才!

大国工匠年度人物评选事迹精选篇5

有这样一个岗位,要为火箭发动机里危险的火药做整形。在这个危险岗位上,坚持三十年不失误不出次品,需要怎样的力量和勇气。今天的时代先锋,我们来认识这样一位天天和火药打交道的.人:徐立平。

这是我国最大的固体火箭发动机,是未来中国运载火箭的心脏。而要保证飞行精度,一道特殊的工艺必不可少。

固体发动机里装满了橡胶一样的燃料,徐立平的工作就是用刀具为燃料整形。

经徐立平之手雕刻出的火药药面误差不超过0。2毫米。但更大的挑战来自于燃料的危险性。几克的燃料就能剧烈燃烧,而徐立平却要近距离地为几百公斤的燃料整形。

89年,一台重点型号发动机出现内部缺陷。为彻查原因,厂里决定成立突击队,把燃料全部挖出来。这需要徐立平进入发动机内部工作。

就这样,徐立平和同事们挖出了几百公斤的燃料,研制工作如期完成。这样的惊险时刻,徐立平经历过不止一次。三十年来,他参加制造的载人火箭逃逸塔一次次守护着航天员的生命安全,而阅兵式中许多导弹武器,也装备着徐立平亲手修整过的发动机。

大国工匠年度人物评选事迹精选篇6

“在故宫从事古书画修复35年,可以充分感受到宣纸的膨胀与收缩”,这是单嘉玖。

“修复陶瓷33年,快要退休了,故宫很多地方都没去过”,这是王五胜。今时今日,提起工匠精神,《我在故宫修文物》中这些“平凡人”的言行似乎有些“不经意”。其实,早在我们注意之前,他们已经在专业、勤恳地守护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历史很多年了。“工匠精神”其实一直都在。互联网视频的传播,将他们推至台前,年轻人得以对他们更了解也更佩服。

在这个问题下,确实勤勤恳恳、技艺高超又安贫乐道的传统匠人们获得了高赞,然而这就足够吗?“恰饭”怎么办?或许有些人不敢说,我就说出来了吧。而且,更重要的是,只有对传统文化盘活创新,才能持续发展。最有创造性的人才可以把传统保护的.最为精致——这一点我们早年在NHK的各种纪录片中也领教过,为什么他们可以把一瓶酱油、一把剪刀做得那么极致。

而现在,从《我在故宫修文物》《了不起的匠人》等优质IP开始,网生一代开始把传统精神变成了生活的潮流,这个潮流将越来越大,影响更深和更远。

修复文物的匠人保护的都是人类的文化遗产,那么非遗呢?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定义,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大国工匠年度人物评选事迹精选篇7

昨天晚上班主任组织我们全班看了央视系列《大国工匠》,深受感动。

伟大的乡村工匠,匠心打造梦想。有的人可以在薄如牛皮纸的钢板上焊接,不会有任何渗漏,有的人可以把密封精度控制到发际线的五十分之一。高超的艺术创造了中国历史上的奇迹,但都有一个特点:执着,甚至执着于专业。

大国工匠各种岗位的高级技师生产的'飞机、火箭、高铁、轮船,都是质量要求非常高的产品。如果0.1%的质量问题。飞机可能坠落;高铁可能出轨;船可能会沉。在他们看来,这些100%有保证的质量是从8篇关于伟大国家工匠的感知的精选文章中获得的。成为小菜一碟;经过30年的快速发展,中国经济。经济总量明显提高,居世界第二位。这些都离不开他们日夜加班。别人休息的时候还在一线。别人和家人团聚,只能一个人在前线奋斗。

高凤林,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一研究院首都航天机械公司特种熔焊机高级技师,从事火箭发动机焊接工作。哈尔滨东北汽轮机厂大型机车换热器生产技术人员在承担国家“七五”攻关项目中,已有一年多没有攻克焊接难关。凭借多年的实践经验和反复探索,高凤林已成功交付两套压制生产单位一年多的18款产品。

此时此刻,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坚韧不拔的精神,努力成为我们国家的支柱。我不是制造专业的,是烹饪专业的。我们需要不断了解烹饪艺术的学习,烹饪并不难,但做好并不容易。掌握烹饪技巧真的很难。专业老师也很关注我。虽然学习很辛苦,环境很热,但苦中有乐。每当我学一道菜,听到老师同学的夸奖,我都会很开心,很自豪,但还是有很多不足,很多细节需要修饰。不能安于现状,要更精,掌握更多技能,突破一个难度,用心去练。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现在的社会专家如云,我要制定自己的目标。我要做的就是不断进步,上一段楼梯!

在那里,这种后体验几乎走到了尽头,然而,我真正的行动才刚刚开始。我此刻想做的,就是向着技能大赛的目标迈出艰难的一步,以饱满的热情赢得最后的胜利。

大国工匠年度人物评选事迹精选篇8

马德明,循化县群众称“哈三”。于1968年9月出生在循化县清水乡大寺古村。他是群众眼中的技能大师,技术明星……他以自己20多年对农机具的钻研、维修制造,生动诠释了工匠精神的深刻内涵,展示了草根企业家锲而不舍,艰苦奋斗的创业风范。

目前马德明创立的青海哈三工贸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占地6亩,员工约60人,从事农机具的研发、生产、推广、销售、技能培训等。主要加工制造谷物脱粒机系列、小型割晒机、卧式锅炉系列、双层面高效节能热循环采暖炉、家用小型核桃剥皮机、玉米蚕豆两用脱粒机、粉碎机等产品。在短时间内铸就了品牌,赢得了市场,多年来产品市场供不应求。

精致精细、执着专一。马德明说“他不论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都是完美主义者,凡事都做到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说起自己的这一路,马德明一扫脸上的腼腆,开始滔滔不绝——头顶似火骄阳,有时候一干就是一天,一整夜,忙起来都顾不上喝一口水;滚烫的铁水不时会溅到胳膊、脖子上,工作服和贴身衣服被焊花烫出大大小小的洞……,这些事迹从马德明的口中说出来,显得异常的平淡。

“做人要踏实,做事要认真,我今天的成绩,离不开我父亲的教育,在我印象当中,我父亲是全村二百来户近1500人中唯一会驾驶和修理青海手扶拖拉机的人,是全村的能人。”马德明说,小时候由于家境贫寒,放弃了继续上学。在父亲的影响下他将村民的播种机,脱粒机、喷雾器等各种用具一一修理好,在修理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并了解到当时很多用具并不适用于西部山区实际需求,想为我们老百姓做出一份力,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需求。但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由于贫穷,马德明就去出门赚钱。

20多年来,他没少吃苦头,但也并未放弃,一路披荆斩棘,摸索,钻研,开始他的制造之路。1994年带着几件自制的修理工具,在循化县城环城路一间简易的铺面里电焊及农机修理铺。当时,县内手扶拖拉机除了耕种庄稼,最重要的用途就是到外地去淘金挣钱。手扶拖拉机成了长途跋涉的交通工具和种地拉运不可或缺的重要机械。因此,在出发前修理或保养一下自己的手扶拖拉机是拖拉机手们的最大心愿。很多客户都找他捣鼓。他们说是马德明修理收拾过的拖拉机从出门到回来的几个月里从来不出任何故障。就这样,马德明的家名—“哈三”在循化基本上家喻户晓了。

马德明深刻体会农民之苦,尽他所能为农民排忧解难,解决“疑难杂症”。相比种田,收获时更辛苦,因天气多变,抢收稻麦,缺少劳动力,不能及时进行脱粒入仓,这成为百姓的一大烦恼,西部山区稻麦成熟周期长、麦秆长,脱粒季节气候已变凉,当时市场中的脱粒机是根据内地环境而设计制造,用于这边明显不太理想,麦秆多、喂入稻麦时滚筒很容易缠草,而无法从机子中排出,工作效率和精选效果很低、村民保养意识和故障排除能力不足,于是马德明深入各村去解决、排除机器故障,为民解忧。在此期间,总结出当下百姓最需要的是一种适合西北山区可移动和维修方便及精选工作效率高的、能够较理想地解决实际需求的多用脱粒机。于是,他找一台报废了的脱粒机,用2年时间,不断拆卸、组装、摸索、改进、试用、创新,最终设计制造出一种工作效率在原有基础上提高4倍以上的脱粒机,此机子不管稻麦怎样喂入工作,都能利索地进行脱粒,不出现滚筒缠草现象,能真正解决百姓在脱粒中的所急,所想问题。

产品创造成功后,很多百姓开始找他订购脱粒机,但因缺乏厂房、设备和技术队伍,供不应求,收到100多台订单,他找几个人自己在当年麦子收获前只完成了30多台脱粒机的制造,使30户人受益,百姓赞声不断。万事开头难,这30多台机子对我来说很难得,创作过程更是艰难,不停地想、看、拆、装、磨……亲力亲为,力求“完美”,却也觉得不满意。马德明觉得当时要想解决百姓的脱粒问题及需求,最重要的还是缺乏一定的技术,于是他又踏上寻求技术的道路,找大企业无偿工作,在期间,通过自己的努力,短时间内企业管理人员看到他的优势能力,将重要工作交予他,并获得一定报酬,同时,也使他收获颇多,学会了操作车床、铣床、刨床等机器,并了解了企业管理和运行模式。因马德明工作踏实认真,工作能力强,很快被祁连县农机修造厂负责人聘请,并担任技术指导。在期间,不断的充实自己的技能,并学习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

两年后,他带着积累的资金和经验,在循化县城郊区买了六百多个平方的地皮,盖了简易车间,想办起自己的农机研发和生产厂地,却因资金、设备等因素,无法满足老百姓缺乏先进产品的需求。于是,他再次出门找企业合作,用自己所掌握的技术开发设计谷物扬场风扇。在此过程中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其他时间看到的都是马德明在车间工作捣鼓的身影,他对这份事业的热衷已无法形容。

3年后回到家乡循化县,办起了“循化县农机修造厂”,制造销售他制造的新型精选脱粒机、锅炉等。从严格选料、下料、精加工、焊接、组装、打磨、喷漆、检测、到出厂,每一关都亲力亲为,直到每一个细节都毫无问题才出售。他研发的多用脱粒机可以脱粒小麦、青稞、油菜、玉米、豌豆、藜麦、粉草等,得到了村民的欢迎,也解决了稻麦收获时,抢收抢打、粮食及时入仓等问题。在短时间内得到群众的欢迎,还不断地销往省内外,产品供不应求,规模也越来越大。

马德明深刻体会到冬季取暖效果不理想,一进屋都抢坐在炉子边,才能感受到热度。他想到要改造炉具,因为我们高原气候冬季长达6-8个月且寒冷耗煤,于是他不断地思索和研究,根据老百姓生活取暖方式,于2010年研发出双层炉面热循环取暖炉,产品功能理想,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和国家科技成果证书,该产品比传统燃料节约30%-50%燃料,室内温度比传统炉提高1-2倍,使火焰在双层炉面内强制循环,提高了室内温度和热量面积,吸入烟筒的火焰和灰尘降低70-80%,技术先进,购买的客户络绎不绝。根据本地实际,少数民族丧事喜事和餐饮都离不开烧水锅炉,他从小看到的都是立式锅炉,市场上烧水锅炉也都是传统的立式锅炉,不便移动、烧水时间长,致使炉内水变浑浊、耗燃料、烟筒排放火焰和灰尘太多,污染环境、炉内水垢很难清理等,根据这些不足因素,他就开始研究和设计,设计出一种新型可移动卧式锅炉。传统立式锅炉烧开200斤水需1-1.5小时左右,耗煤30斤左右而马德明开发的卧式锅炉烧开200斤水需要20-25分钟左右,耗煤4-5斤左右,排放在大气灰尘和火焰降低60-70%,并将排放到烟筒内的火焰再次利用起来可烧水,大大改善了传统锅炉中所存在的问题,易清理水垢、节能环保、便于移动,该锅炉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不放弃努力成为马德明的任务,在现有的基础上争取再争取更是他的职责。为了扩大市场,他将研发的产品推广到外州县,亲自操作机器、手把手教农户正确使用,并让农户先试用,试用待满意后才付款。他生产的产品年年供不应求,收到群众好评。并且各类产品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登上了《青海日报》《青海农民报》《青海科技报》等。群众抢购产品,称赞不断,笑颜连连……马德明说:“这一切,就是我最大的收获,也是我最大的喜悦,群众满意我的产品,就是我最大的快乐”。

马德明生产的脱粒机于2013年被列入“青海省农机购置补贴项目”;“哈三”品牌先后获“循化县好商标”、“海东市知名商标”、“青海省著名商标”等;近几年来,企业先后被各相关部门评定为“年度文明诚信私营企业”、“年度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省级产业化扶贫龙头企业”、“科普示范基地”、“循化县先进基层工会”、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班组”、“青海省科技型企业”、“全省培育和发展市场主体创业奖”、“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诚信经营示范单位”等。2012年中共海东地委、海东行政公署评为“海东地区就业创业先进个人”;2015年获“青海省科学技术成果证书”。2016年,本厂名称变更为“青海省哈三工贸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创业”有着太多的心酸历程,不断钻研,不断发明,不断试验,亲自与农户进行产品试验,亲自用本厂脱粒机脱粒,亲自用本厂小型收割机收割,做实验,一遍又一遍,不停地改善,不停的研究,最终达到最完善效果。

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却凭借自身的努力干出了一番不普通的事业。从十几岁在村里维修家电、手扶拖拉机,到县城电焊铺,到第一个以他名字命名的品牌、修造厂,再到国家发明专利获得者,马德明二十多年如一日,在工作中精益求精,从一名普通农民成长为一名技能大师,他的成功,源自于对生活工作的那一份踏实、认真、热爱”。

大国工匠年度人物评选事迹精选篇9

欧阳植竹,男,1977年1月5日出生,大专学历,现年39岁,现任太平镇坪石头村党支部书记,宁远县鑫农淮山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2003年2月至今已连续担任该村党支部书记十三年整,工作期间履职尽责,实绩突出,群众公认。

欧阳植竹先后获得省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市优秀村支部书记、省农民科技骨干、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头人、全省农民脱贫致富带头人、全国优秀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理事长、县优秀人大代表、永州市劳动模范、全县道德模范、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全省“先富带后富”先进典型人物、湖南省科技精英等46项荣誉称号。2016年4月被县委推荐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人选。在县委、县政府关心和支持下,2010年创办的宁远县鑫农淮山种植专业合作社,成为全市唯一跻身进入“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

欧阳植竹充分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在产业扶贫攻坚中,帮扶困难群众686户、1828名贫困人口脱贫,解决了近千名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2015年5月29日全国副主席、民革中央主席齐续春等省、市、县领导亲临合作社指导,并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认可。

1、带头实行土地流转,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经济,带动农民脱贫致富。近五年来,他脚踏实地,当好群众致富的“领头羊”。他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创办鑫农农民专业合作社,做大做强种植、养殖事业,辐射带动了坪石头、杨家坪、李家库、清水岭、神旺、上下留、沙螺塘等22个村和1400多户走上致富的道路,流转农村土地11868亩,用于种植蔬菜花草树木,绿化荒山2800亩,为我县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作出了贡献。

2、创办____基地维护社会稳定和谐。在省司法部的关心下,与县司法局联和创办了社区矫正____基地,安置了120名无家可归,无亲可投,无业可就的“三无人员”,318名____人员,____600余人次,为社会的稳定和谐作出了极大贡献。

3、积极带头捐赠,关心农民疾苦。他致富不忘群众,真诚回报社会,他无偿支助困难学生,捐资四川汶山大地震等抗灾救灾,当时光交纳特殊党费就达3000元,无偿出资修路架桥,李家库、坪石头、土桥头、龙眠洞等16个村的环村公路修建都进行了捐资。无偿为上、下留村等82户困难群众提供种苗、化肥等生产资料,对龙眠洞等村的5名孤儿进行了资助扶持,据不完全统计,5年来各项捐献资金在40万元以上。

4、敢于讲实话,敢为民代言。他是县教育行业行风监督员,至今已两届当选为县人大代表,不管是当村干部,行风监督员,还是人大代表,他不忘自己的使命,认真履行职责,经常深入农村群众了解民意社情,并将得到的民意信息及时反馈到相关单位,在人大代表期间,每年都有4-6件提案、议案,为农村发展,社会和谐作出了极大贡献。

大国工匠年度人物评选事迹精选篇10

身为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淮海工业集团量具钳工、中国兵器首席技师、“三晋工匠”的周建民,从业39年来共完成1.6万余套专用量具,没有出现一次质量问题。他制作量具不借助任何机器设备,全凭眼看、耳听和手感,就能使量具达到微米级精度。而今,他的任务就是将自己的技艺传承下去。

“带徒弟是一个技术分享的过程,是快乐的。教徒弟能够促使师傅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徒弟的成功也是师傅的成功。”多年来,在该集团工会组织开展的师带徒活动中,周建民总是毫无保留地手把手教徒弟,凭借特殊的带徒体系,成为大家争相追逐的“明星”,不同班组、不同工种的职工纷纷想要拜他为师。

严要求、敢放手。在带徒弟的过程中,周建民是出了名的严格。量具是产品的“先行官”。周建民所在班组生产的专用量规,大多用来检测军工零件是否符合标准,所以对量规的精度要求极高。“量规的精度最高可达头发丝的六十分之一,比绣花还细。”周建民说,虽然对徒弟要求严格,但也要让他们放手去干活。周建民在教授一些理论知识后,会让每一个“新手小白”尽快上手实践,大胆尝试。

一人一册一方案。周建民会根据每名徒弟存在的不同问题,因人而异,制订出适合其实际的目标,并将自己多年来归纳、总结出的“三要诀加工法”“冷热配合法” “基准转换法”等生产中的绝技绝活、先进操作法编写成册发给每一个徒弟,帮助他们在工作中少走弯路,快速成长为公司生产的骨干力量。

2018年,周建民的徒弟刘希以优异的成绩入选第六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山西集训队,但高强度的训练让他有点吃不消,想要放弃集训。周建民看出了刘希的心思,说了一句让刘希至今难忘的话:“天道酬勤。”师傅的这句话一直激励着刘希。最终,在此次大赛中他取得个人第五名的成绩,荣获全国技术能手称号。

大国工匠年度人物评选事迹精选篇11

  近前,观看央视首播的“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发布晚会,感触颇深,那些受到隆重表彰的“大国工匠”,个个技艺精湛、匠心筑梦,而他们最令人叹为观止的是择一事,终一生。李万君,独创一枪三焊新方法,用柔情呵护“复兴号”的筋骨;夏立,组装妙至毫巅,铺就嫦娥奔月星途;王进,在“电波”上起舞,守护着万家灯火通明……他们是一个个普通的人,在普通的岗位上干着普通的事,而他们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重复的干,最终铸就不普通的事业。

  细节决定质量。“大国工匠”中的几位都是负责把控飞机、火箭、高铁等技术质量的,从他们手里加工出来的都是一批质量要求相当高的产品,如有0.01%的质量问题,飞机、火箭可能坠落、高铁可能脱轨。这让我想到在平时设备维修中,遇到小问题、小毛病时,常以“差不多”、“还凑合”来解释,殊不知“差之毫厘,谬之千里”,我们要学习他们的“工匠精神”,将本职工作做到分毫不差,哪怕再小的细节,也要全心专注,全力以赴,不断修炼自身“内功”,秉持精益求精、刻苦钻研、甘于奉献的工匠精神,只有这样我们的企业才会不断发展壮大,大家才能过上越来越幸福的生活。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但是,我们的制造业大而不精,因此,需要大量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才。我们单位作为全路最大的机务段,历经蒸汽、内燃、电力多次转型,现在正逐步迈向高铁时代,今年段职代会上鲜明提出“推动大段向强段转型”,坚持目标导向,坚定不移的走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实现从“体量优势”到“质量优势”的根本性转变。这就要求我们的一线职工要提高自身素养,学习先进技术,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把本职工作做好,自我约束和要求,把自己培养成高技能人才,技术水平提高了,才会大有作为。

大国工匠年度人物评选事迹精选篇12

郑__,今年45岁,年纪并不老,但因为技能水平高,是集车、钳、刨、铣等技能于一身的全能型工匠,大家都亲切地叫他“郑老师傅”。

1997年,郑志明从职高毕业,进入广西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成为一名钳工学徒。

学徒时期,他每天早出晚归,在生产一线磨炼技能,日复一日的刻苦练习让他的钳工技能炉火纯青——手工锉削平面可将零件尺寸误差控制在0.003毫米以内,手工画线钻孔的.位置误差能控制在0.05毫米以内。

勤奋的郑志明还挤出时间自学了ug三维建模技术,工余时间,他总会找到企业的工程师请教电机转数、扭矩、机械动力等方面的专业知识。

郑志明调侃说,觉得自己“有点笨”,“今天学会了,过几天又忘了,又要去请教,只能反复学。”

理论知识和复合技能的储备,让郑志明对于工艺改进有了全新的认知。

在一次设备工艺改造中,他发现,公司花大价钱购入的进口设备看似“高大上”,但实用性却不强。

于是,他瞄准前沿新技术,从机器人编程、控制技术学起,后来又开始探索机器人设计制造,硬是“啃”下了《机器人编程》等十几本专业书籍,成了自动化技术领域小有名气的“土专家”。郑志明带领创新团队展开攻关,最终,他们研发出的专业设备投入使用后,性能实用性比进口设备更好。

“一个班下来再不会像从前那样腰酸背痛了,我们自己研发的设备好使。”工人们纷纷夸赞。看着工人们操控自己参与研发的设备,生产效率提升,劳动强度降低,优质零部件有序下线。郑志明在车间凝视许久,这是属于“智慧”工匠独享的成就时刻。

大国工匠年度人物评选事迹精选篇13

我国现代化发展迅猛,各行各业如雨后春笋般,向世界展现出了一个复兴大国的傲然雄姿。这自然是个人之骄傲、社会之幸事、国家之富强。

如果说屠呦呦率领团队一举跻身国际学术最前沿,是勉励我们笃学创新的最强音;如果说余光中帮我们留住美丽乡愁,是扣住我们怀念乡愁的最亮星。那么,我们内心最底处最不会被升华飘走的血脉,就是黄大发的“大国工匠”之路。他,是新时代造就的勇恒者。

大国工匠,是勇敢恒定的弄潮儿不渝的宏志。因为精益求精,“中国天眼”在探寻着人类遨游太空的更长航道。未来得及FAST盈出成功之喜泪,勇敢恒定的大国工匠南仁东的恪尽职守的精忠报国汗便已流干。“中国天眼之父”虽已长眠于祖国气势非凡的崔巍群山的怀抱之中,但FAST却以它经鬼斧神工智造出的强悍身躯顶起中国太空进步事业的一片天。

大国工匠的目光是国人展望未来复兴的希望之眸。

艰苦奋斗,是的受苦者紧抓成功衣袂的强手,最终奏响的凯歌将歌颂他们苦尽甘来的'历史。若不是锲而不舍的赵以炯对浩如烟海的“圣贤书”孜孜不倦地探究,那么“西南第一状元郎”的耀祖光宗成才报国史,怎会时时刻刻鼓舞着坚持不懈的寒门学子报国为民的英才志气!不忘历史,并勇敢接受命运满注厚望的锻打,苦练绝技,成功的光辉必将能够照耀奋斗的逐梦者像星星那样闪烁!

大国工匠,就在这股不怕困难、不认输的勇敢无畏向前冲的劲头儿上,造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才。

大国工匠,是一种的惊天动地的强大带动性力量,能在最关键时刻助风流人物绝处逢生,造就伟业。这其中的智慧就在于刘邦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中,而这种至关重要的智慧的成功性实践,就在于这种带动性力量的辅助。一位大国工匠之所以能出类拔萃,是因为摒弃了闭门造车的陋习。只有当我们打破固步自封的为积习所造成的桎梏后,才有望于成为共和国高技术创新人才团队中的一员。而这其中的原动力,正是来源于大国工匠智慧的创新与实践。

我们要做能创造历史并能为历史做贡献的祖国创新型人才——大国工匠!

大国工匠年度人物评选事迹精选篇14

张冬伟是个80后,但手里的活儿却让老师傅们竖起大拇指。他是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总装二部围护系统车间电焊二组班组长、高级技师,主要从事LNG(液化天然气)船围护系统的焊接工作。虽然年纪不大,却已是个明星工人,所获奖励无数:2005年度中央企业职业技能大赛焊工比赛铜奖、2006年第二十届中国焊接博览会优秀焊工表演赛一等奖,是当今世界最先进、建造难度最大的45000吨集装箱滚装船的建造骨干工人。

LNG船是国际上公认的高技术、高难度、高附加值的“三高”船舶。作为LNG船核心的围护系统,焊接是重中之重。围护系统使用的殷瓦大部分为0.7mm厚,殷瓦焊接犹如在钢板上“绣花”,对操作人员的技术、耐心和责任心要求非常高。面对肩上的重担,张冬伟不断地磨练自己的心性,培养专注度,潜心研究焊接工艺。为了攻破技术难关,他与技术人员放弃休息时间,日夜埋头图纸堆中,潜心钻研技术突破。最终,他主持的实验取得成功,得到专利方的认可,并用于LNG船实船生产,收到良好成效。

张冬伟特别注意经验的积累总结,国内没有现成的'作业标准,他就不断摸索完善各类焊接工艺,先后参与编写了多部作业指导书,为提高LNG船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发挥了积极作用。

张冬伟,是中国广大“造船工匠”的杰出代表,他用自己火红的青春谱写了一曲执着于国家海洋装备建设的奉献之歌。

大国工匠年度人物评选事迹精选篇15

孟剑锋是北京工美集团的一名錾刻工艺师,他用纯银精雕细琢錾刻的“和美”纯银丝巾,在去年北京APEC会议上,作为国礼之一赠送给外国领导人及夫人。从业二十年来,他追求极致,对作品负责,对口碑负责,对自己的良心负责,将诚实劳动内化于心,这是大国工匠的立身之本,中国制造的品质保障。

纯手工国礼 出自我手

北京APEC会议上送给外国领导人和夫人的国礼中有一件看起来是草藤编织的果盘,里面有一条柔软的银色丝巾,丝巾上的图案清晰自然,赏心悦目。为了分别作出果盘的粗糙感和丝巾的光感,孟剑锋反复琢磨、试验,亲手制作了近30把錾子,最小的一把在放大镜下做了5天。

追求极致 超越自我

追求极致,这是孟剑锋给自己提的标准。支撑果盘还需要4个中国结作为托儿,工艺标准并没有规定它们必须是手工加工。技师们准备用机械铸造出来,再焊接到果盘上,但是,铸造出来的银丝上有砂眼,尽管极其微小,孟剑锋心里却怎么也过不去这道坎。在他心目中,没有瑕疵,并且是纯手工,这才配得上做国礼。

如今,已经是国家高级工艺美术技师的孟剑锋,对自己还有更高的要求,他觉得要干好工艺美术这行还应该懂绘画,现在有时间就和爱人一起出去写生、练素描。孟剑锋说,有一天,他一定会拿出一个像样的绘画作品,就像做錾刻那样,他就是要超越自己,追求极致。

一句话概括

北京APEC会议上,我国送给外国领导人及夫人国礼之一——“和美”纯银丝巾果盘,是孟师傅在只有0.6毫米的银片上,经过上百万次的精雕细琢才打造出的“丝巾”。航天英雄、奥运优秀运动员、汶川地震纪念等奖章都是出自孟剑锋之手。

207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