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刘玲琍事迹

| 李金

衡阳特教老师刘玲琍,用尽所有为生命解锁,让20多名听障学生考上大学。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刘玲琍事迹(7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刘玲琍事迹

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刘玲琍事迹篇1

刘玲琍先后获得“全国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全国特教园丁奖”“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30多项。2023年,她当选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这次获评为‘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这是国家和人民对我的鼓励和鞭策。”刘玲琍表示,她在特殊教育这个平凡的岗位上,更加努力工作。用爱照亮特殊孩子前进的道路,用爱温暖特殊孩子的心灵。

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刘玲琍事迹篇2

在衡阳市特殊教育学校,孩子们的父母多数在外务工,这里的教师们,成了和孩子们相处时间最多的人。刘玲琍的微信朋友圈曾写下了这样一句话,“希望你可以像星星一样,有棱有角,熠熠生光”。33年里,刘玲琍就像妈妈一样,把自己的爱给了他们。

师者如心灯,温暖孩子心。刘玲琍先后教过80多名残障学生,让他们能和正常人一样工作、生活、结婚、生子,拥有美好的前途和家庭。

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刘玲琍事迹篇3

特教老师刘玲琍,33年来让孩子摸着自己的喉咙上课,为听障孩子打开有声世界,她所教的80多名听障学生中,有20多名考上了大学。让这些孩子们有机会一步步改写自己的人生,实现自己的梦想。

这一摞厚厚的作业本,是刘玲琍曾教过的学生罗栋鑫的奶奶收藏的。密密麻麻的手写语训教材,倾注了刘玲琍的心血。2009年,6岁的罗栋鑫来到衡阳市特教学校,刘玲琍用自编的教材、自创的“唇舌操”,给他一对一教学。不到一年的时间,罗栋鑫就学会了发音。现在,罗栋鑫不仅性格开朗,还被评为班里的“三好学生”。

学生家长 张肖妹:开口讲话的第一句话,奶奶。他就这样叫我一句,当时我那个眼泪不经意就掉下来了,我永远刻骨铭心,记得这样的好老师。

刘玲琍教过的这些孩子们,有的自己创业开店、有的成为设计师、舞蹈演员......也有学生选择重返特教课堂,成为一名特教老师。

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刘玲琍事迹篇4

“她从命运那里夺回一副又一副翅膀,带领孩子们飞离寂静的牢笼,听每一个新的发音都打开一个新的世界……”4月8日20时,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一套)播出《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盛典》。其中有衡阳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刘玲琍30多年如一日,扎根特教讲台,用爱心和坚守点亮特殊孩子心灵感人的故事。

刘玲琍先后获得“全国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全国特教园丁奖”“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30多项。2023年,她当选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这次获评为‘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这是国家和人民对我的鼓励和鞭策。”刘玲琍表示,她在特殊教育这个平凡的岗位上,更加努力工作。用爱照亮特殊孩子前进的道路,用爱温暖特殊孩子的心灵。

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刘玲琍事迹篇5

1991年7月,刘玲琍从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校聋教育专业毕业后,分配到原衡阳市聋哑学校(现衡阳市特殊教育学校)。她先后从事语文教学和听力语言康复等,一直担任班主任、语文教研组组长。

“选择特教,意味着选择敬业与奉献。”33年来,刘玲琍用诚挚的心,握着孩子怯懦的手;用无私的爱,照亮孩子孤独的心。她经过长期探索实践,为听障孩子找到打开有声世界的钥匙,让30多名听障孩子开口说话。其中,有15名孩子进入普校随班就读。她还先后资助4名家庭贫困的听障学生完成学业,利用周末时间为重度残疾孩子送教上门。刘玲琍培养的学生中,很多成为社会有用之才。有的考上了大学,有的成为设计师、教师,还有的通过职业教育,成长为糕点师、园艺师……学生经过特殊教育,和正常人一样工作、生活、结婚、生子,拥有美好的前途和家庭。她被学生称为“刘妈妈”。

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刘玲琍事迹篇6

刘玲琍是湖南衡阳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2023年中组部优秀共产党员榜样人物,她扎根特教讲台,坚持做一件事,就是让听障孩子在有爱的环境中,学习开口说话。

面对这群先天性听障儿童,刘玲琍是老师,更是妈妈。当并不标准的“谢谢你”“我爱你”从听障孩子的口中说出,这便是世间最好的语音。

33年来,刘玲琍所教的80多名学生中,有20多名考上了大学,她让这些被命运抛弃的孩子,一步步实现自己的梦想,改写自己的人生。

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刘玲琍事迹篇7

人生无常,2005年,是刘玲琍人生中最寒冷的一年。

陪伴着一批批孩子长大离开,32岁的她终于有了自己的孩子。然而,儿子7个多月时被诊断为先天性神经性耳聋。

校长和同事都劝刘玲琍工作先放一放,带孩子去长沙做康复治疗。“治疗时间很长,可能是一年半载,也可能是三年五年。”当时,刘玲琍刚刚接手一个听障班,望着懵懂的孩子们、满眼期盼的家长,刘玲琍还是放心不下,“都是我的孩子,丢下他们不管,我做不到。”前思后想,她决心把儿子留在身边,一边带班教学,一边给孩子进行康复训练。

听障孩子由于听力缺陷,没有有声语言思维,学习说话比常人学习外语还要困难。在此之前,刘玲琍主要从事语文教学,让孩子们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提高生活自理能力,能更好地适应社会,融入社会。

当了母亲后,她更加懂得听障儿童家庭的辛酸,“突然觉得自己以前做得不够多、不够好,没有解决孩子们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如果提前打好基础,让孩子们能够开口说话,他们的未来会拥有更多可能。”刘玲琍暗下决心,要在无声世界里让孩子们拥有打开有声之门的钥匙。

白天,她上好每一节课、细心守护着每一个学生;下班后对儿子进行听力和发音训练;夜深人静时,翻阅专业书籍,自学听障语训方法。

为了让孩子们学会发声,刘玲琍把嘴唇贴近他们的手背,让孩子感受气流的有无与大小;示范发声时,把孩子们的小手放在自己的脖子上、鼻旁,感受声带的振动,找准发音部位。

除了集体课,她和每位学生每天至少有15至20分钟的面对面单训时间。一天下来,她总是声音嘶哑,咽喉肿痛。

功夫不负有心人。儿子在1岁多时能正常发音了,班上的孩子也有了很大进步。“当孩子们第一次开口叫‘爸爸、妈妈’时,我听到了世上最动听的声音。”刘玲琍的笑容盈满母爱。

“事实证明,天生听力障碍的孩子也是能够学会说话的。但这个过程非常艰难,越早进行康复训练越好。”2008年,学校开设了听障语训班,第一届招收了7个孩子。基于刘玲琍听障语训教学的成功经验,学校特意安排她带这个班。

205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