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事迹及感悟
每位年度人物身上的闪光点,都足够真实、足够动人。获取精神滋养,汲取奋进力量,这是对他们的最好致敬。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事迹及感悟(15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事迹及感悟篇1
从抗美援朝一战成名,到新时代上高原、跨远洋,不同的任务,相同的使命。
__大以来,飞行二大队深刻领悟统帅号令,结合使命任务,对接实战要求,锻造出制衡强敌的过硬本领,战巡南海、前出西太、绕岛巡航,快速成长为我军一支重要的空中战略性进攻力量,先后被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表彰,被所在战区评为备战打仗先进典型,被空军授予集体一等功。
在飞行二大队,队员们不断地刷新自己的航迹和里程,解锁着未曾到达的区域和距离。
从单打独斗,到成体系作战,中国空军越飞越高,越飞越强!
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事迹及感悟篇2
王威,29岁,现在是北京煤炭总医院的一名护士。
王威8岁时被确诊患有甲状腺癌,16岁时癌细胞转移到全身。全家辗转就医多家医院,但均因病情过重而被拒之门外。在20岁生命将走到尽头时,她写信给央视《星光大道》栏目组,打算死后把角膜献给需要的人,遗体献给医学院解剖研究。
她的事感动了很多人,煤炭总医院组织专家为王威进行了手术,长达6.5个小时的高难度手术,摘除肿瘤十余个,最大的有成人的拳头那么大。她奇迹般地康复了。2012年,25岁的她成为煤炭总医院的一名护士。
因为爱,王威活了下来,现在她要尽己所能,把这份爱传递下去,并告诉大家,癌症是可以战胜的。
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事迹及感悟篇3
萧凯恩是一个90后,出生三个月因眼癌摘除眼球。5岁的时候,她问爸爸:“看不见是不是就没有用?”如今20多年过去了,她已经找到了答案:“天生我材必有用!”她是首位考入香港中文大学音乐系和英国皇家音乐学院的视障人士,20岁时她已赢得超70个音乐比赛奖项。
多年来,即使身体残疾,她依旧经常参加义演筹集善款,甚至不怕艰苦去贫困山区当义工。而她的梦想,是开一些可以包容不同学生的音乐学校,为祖国不同的孩子作贡献。
即使生活在黑暗,也要为世界带去光明,她看不见这个世界,却始终笑对人生。
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事迹及感悟篇4
风洞作为地面上的“天空”,飞行器的“摇篮”,见证着我国东风系列导弹、神舟系列飞船等国之重器的诞生与成长。而俞鸿儒院士,就是我国高超声速风洞奠基人,研究风洞技术已有60余年。
在国家资金紧张之际,俞鸿儒选择了省钱的研究路径,成功完成试验!在报国家奖项时,作为主要设计者的他却把自己的名字写在了最后。
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事迹及感悟篇5
“菌草之父”林占熺出生于福建山村,彼时的家乡贫穷落后,因缺乏科学的种植技术,常常三餐不继。
因此林占熺暗下决心,一定要改变山村的贫困样貌。
在梦想的引领下,林占熺从农学院毕业后进入研究所工作。
在当时,一种栽培香菇的新技术传入我国,推广种植的同时,“菌林矛盾”也日益凸显。
热血逐梦,林占熺选择迎难而上。经过无数次探索与试验,林占熺终于发明出以草代木培养食药用菌的方法,并且在当地广为推广。
林占熺始终将农村脱贫作为自己的目标追求。他带着菌草技术来到了茫茫戈壁滩中,不断改良适配当地恶劣环境的菌草技术,攻克一系列技术难题,让戈壁荒漠,也变成了生命绿洲。
如今,“菌草”已走出国门,让更多人看到中国方案的神奇、中国方案的力量,而林占熺仍在坚持菌草种植研发,“我还要继续干,直到干不动那天为止。”
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事迹及感悟篇6
世锦赛、大运会、亚运会、世界杯三站,2023年,张雨霏参加59个项目,拿下23块金牌,平均4天一场比赛。
“有些比赛是为了国家,将国家的责任扛在肩上,只有一个字:做!”巴黎奥运倒计时,张雨霏说想做世界的“蝶后”,加油!
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事迹及感悟篇7
残缺的种子,依然能开始美丽之花;羁绊的人生,终能迎来繁花似锦。
儿时的一场大病使陆鸿成为一名“脑瘫患者”。疾病带来的生活阴影,笼罩着年幼的陆鸿,“同学都模仿我走路,每次体育课老师都不让我上,真难受,我想钻到桌子底下。”
在参加工作时,陆鸿也曾受到外界的质疑与排斥,在无数次的嫌弃与厌恶声中,他埋怨着世界的不公。
“不愿成为家人的累赘”父亲的离世让陆鸿下定决心,要撑起这个家。他开始摆摊、创业,练就一手绝活。
2017年,在苏州市吴江区残联帮助下,陆鸿开了一家相册工厂,并招聘大量残疾人,“残疾人找工作不容易,我希望能给他们提供一个岗位,让他们把自己的光给发亮。”
在陆鸿的经营之下,他的工厂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残疾人扶贫创业基地。自己淋过雨,却依然想为他人撑伞,残缺的碎片,依然拼凑出绚烂人生。
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事迹及感悟篇8
自1998年聂海胜成为我国首批航天员以来,神五、神七、神九,他三次备份;神六、神十,他两度飞天,如今,他带着全国人民期待和重托,再次叩问苍穹!
神舟十二号的航天员是从我国第一批和第二批航天员中选出的,但由于第一批航天员年龄较大,必须要提高系统训练的强度,以确保他们能适应太空环境。虽然已经年近六旬,但聂海胜为祖国航天事业拼搏的`心仍然年轻!他知道每次载人飞行航天员乘组的选拔,都是“从零开始”,即使执行过航天任务,面对新一轮的航天员选拔,年龄最大的他更没有捷径可循!
聂海胜顶住了压力,得益于他在生活中近乎“自虐”的自律,坚持锻炼和控制饮食,时刻以航天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他很快适应了训练强度和节奏,表现优异,最终入选。
聂海胜的履历十分光鲜,标签也很多,博士、少将、57岁、指令长……这些标签随便一个都可以“吹一辈子”,但聂海胜却不,他口中最常提到的身份是“航天人”,不管自己有多大成就,有多少荣誉加身,他总是说:“航天员状态只有飞行和准备飞行,我们的初心使命就是飞天。”
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事迹及感悟篇9
在新能源的赛道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清泉带领着中国汽车,实现历史性超车。
陈清泉出生于马来西亚的一个华侨家庭,由于父亲从事汽车生意的缘故,陈清泉从小就接触到各种汽车,让新型汽车在赛道上驰骋,成为埋藏心底的愿望。
后在香港大学任教时,陈清泉选择电动汽车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并且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创造性地将汽车、电机、控制等技术融合,成为电动车学的新突破。
如今,八十高龄的陈清泉依然奔走在科研的道路上,积极参与各类学术论坛,让中国汽车,始终能驰骋在赛道前列,“为祖国贡献力量,是光荣的!”
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事迹及感悟篇10
屠呦呦获得了诺贝尔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填补了我国无诺贝尔科学奖的.空白。她将中医中药推向了世界,她将民族的变成世界的。过去,包括很多中国人在内的国内外学者专家,都批评中医中药为伪科学。屠呦呦用诺贝尔医学奖粉碎了他们对中医中药的攻击,奠定了中医中药在世界医学领域的地位。屠呦呦是民族的功勋、佼佼者,她对科学的贡献是卓著的。
40年前的科研条件和环境可想而知,屠呦呦要从医药中寻找抗疟新药谈何容易?屠呦呦和她的团队,克服重重困难,可谓历经千辛万苦。失败了,推掉重来,经历了无数次的实验。在失败面前,他们不言弃,始终执着地追求。屠呦呦被称着是“三无教授”,她毫不在乎,兢兢业业,对科学执着追求,锲而不舍。为了检验药物的效果,屠呦呦甚至亲自口服药物,尝试药物在自己身上的反应,以做到保证药物的万无一失,屠呦呦的肝脏因此受到了损伤,牺牲了自己的健康,目的。就是换来大家的健康,换来人类的科学进步。屠呦呦与青蒿素之间充满了许多精彩传奇故事,表现了科学家的态度、品质和精神,屠呦呦的精彩故事是一本极好的励志书。必须用好这本书,教育我们的下一代,学习现时代科学家的精神特质,“攻城不怕坚,攻书莫畏难。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在荣誉待遇面前不伸手,为着祖国的科学事业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今天,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更需要讲好屠呦呦与青蒿素的故事,用屠呦呦的故事屠呦呦的精神鼓舞大众,振奋精神。
大家一定记得,当年,陈景润摘得数学皇冠上的“明珠”,引起了全社会的轰动。1977年10月3日,新华社报道,陈景润的突出贡献为数学学科的发展写下光辉一页,中国科学院提升他为研究员。1978年1月,《人民文学》刊发了作家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人民日报》、《光明日报》随后予以转载,“怪人陈景润”轰动全国。1978年4月,《哥德巴赫猜想》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此时,“七七级”大学生刚刚入学报到,坐定课桌,开始如饥似渴地求知。都是关于中国数学家陈景润的精彩故事,不仅教育了“七七级”。《哥德巴赫猜想》还被选入了初中语文课本。陈景润的故事遍布大街小巷,刻入每一个人的脑海,激励了我们这一代人,至今,仍记忆犹新。
屠呦呦获诺贝尔科学奖是振奋人心的消息,让中国人扬眉吐气。屠呦呦是时代的符号,是科学家的优秀代表,是当代的陈景润,必须大张旗鼓的宣传屠呦呦与她的诺贝尔奖,讲好她和青蒿素之间有着精彩传奇的故事,用以教育人激励人,让我们张开双臂拥抱科学的春天。
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事迹及感悟篇11
2022年北京冬奥会,滑雪运动员徐梦桃站立在滑雪跳台,纵身一跃,以108.61分的成绩问鼎自由式滑雪女子空中技巧冠军。
自2014年索契冬奥会夺得银牌后,徐梦桃的目光一直锁定在金牌,“我当时会感觉到这枚金牌,就是触之可及。”
在积极备战平昌奥运会时,徐梦桃却受了重伤,但对梦想的执着、对金牌的渴望,让她咬着牙站上了滑雪跳台。
然而在腿上钢钉的束缚之下,徐梦桃再次与金牌失之交臂,并且这次,徐梦桃伤得更重了。
“我真的是拿不了冬奥会冠军,我是不是就注定了与冬奥会金牌无缘。”
在自我怀疑与否定的黑暗时刻,是父亲点燃了徐梦桃的希望之光,“万里长征都走过来了,不差这一步了,北京冬奥会我们再坚持一下。”
在父亲的鼓励下,徐梦桃积极备战北京冬奥,她忍受病痛的折磨、训练的枯燥,以坚持不懈的恒心、日复一日的耐心、追逐梦想的决心,实现自己的光辉人生。
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事迹及感悟篇12
伍淑清,女,汉族,英文名安妮,祖籍广东台山,1948年9月出生于香港,香港美心集团老板伍沾德之女。毕业于香港嘉诺圣心书院,美国加州Armstrong学院。
现任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北京、上海东方航空食品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副董事长,富华食品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香港中国食品推广有限公司常务董事,日本东京翠园酒家常务董事,香港世界贸易中心总经理。
伍淑清一家人爱国爱港,改革开放之初,伍家父女北上创业,创办了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香港回归后,伍淑清致力于香港和内地的交流合作,建立教育基金,积极增进香港青年对中华历史和文化的认识。组织青少年赴内地交流学习百余次。
修例风波发生以来,她严辞阻止乱港分子发起的.学生罢课,成为乱港分子的眼中钉、肉中刺,他们放言要声讨、抵制伍淑清及美心集团。20__年9月,伍淑清现身瑞士日内瓦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例会,向世界说出真实的香港。
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事迹及感悟篇13
13位“银发知播”积极探索互联网,弥合数字鸿沟,将更多的知识,传播给更多人。
中科院院士欧阳自远直播分享天文知识,引领大家探索宇宙奥秘;大学教授戴建业分享趣味古诗词,吸引百万粉丝;退休语文教师杨维云直播教授拼音汉字,帮助更多人识文断字......
从天文讲解、海洋科普,到物理实验、汉字教学,13位“银发知播”活跃于短视频平台,直播间是他们的教室,天南海北的学生汇聚一堂。
“银发知播”们用通俗易懂言语打破知识的壁垒,将三尺讲台搬上互联网平台,不断扩展知识的传播范围,让更多人能接触知识、学习知识。努力让神圣的知识殿堂的大门,向所有人打开。
春蚕不老,夕阳正红。13位“银发知播”与时俱进,发挥自己的余热,化流量为真正的知识力量。
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事迹及感悟篇14
23岁的无臂钢琴师刘伟10岁失去双臂。19岁学习用脚弹钢琴,22岁成为世界用脚打字最快的人;23岁他登上了维也纳金色大厅舞台,让世界见证中国男孩的奇迹。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易中天这样评价刘伟:无臂钢琴师刘伟告诉我们:音乐首先是用心灵来演奏的。有美丽的心灵,就有美丽的世界。
推选委员陆小华说:脚下风景无限,心中音乐有梦。刘伟,用事实告诉人们,努力就有可能。今天的中国,还有什么励志故事能赶上刘伟的钢琴声。
颁奖辞∶当命运的绳索无情地缚住双臂,当别人的目光叹息生命的悲哀,他依然固执的为梦想插上翅膀,用双脚在琴键上写下:相信自己。那变幻的的旋律,正是他努力飞翔的轨迹。
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事迹及感悟篇15
穆言灵和她的丈夫,都是热爱中国文化的美国人。
他们创立了“鼓岭之友”,并奔走于美国的东西海岸间,寻找那些尘封在鼓岭柳杉和欧美式老房子里的人物,让美好的记忆重新鲜了活起来,续写着中美两国民间浓厚情谊往来的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