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介绍素材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都是为推动社会进步、时代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人物,那么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介绍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准备的一些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介绍,仅供参考。
2023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介绍素材精选篇1
【事迹】
89岁的国家一级演员牛犇,70多年来精心刻画了200多个经典荧幕形象。即便是很小的角色,他都会全力以赴;他从不给别人添麻烦,没有助理,不用替身,受伤后打上麻药也要完成角色。“我不用人扶,哪儿跌倒哪儿爬起来。”一位一生演小角色的大演员,致敬!
【颁奖辞】
流浪进电影的苦儿,依然在跋涉的老戏骨,赋予角色生命,带给人间笑声。人们忽略他的名字,但记住了他塑造的生活。他站在聚光灯下,坚守远超出银幕的边界。
2023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介绍素材精选篇2
【事迹】
今年60岁的农业专家杨华德,援助非洲布隆迪已有9年。在杨华德和团队手把手的帮助下,布隆迪水稻产量由平均每公顷3吨提升至10吨。杨华德带出的布隆迪学生,不仅自家水稻种得好,还被派往邻国传播先进经验。稻浪千重,路远情长。
【颁奖辞】
丝绸包裹的种子,来自中国,饱满飘香的稻谷,长在非洲。从一个项目,到一个产业,黄皮肤汉子的执着,让黑皮肤的兄弟,理解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意。稻浪千重,路远情长。
2023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介绍素材精选篇3
【事迹】
世锦赛、大运会、亚运会、世界杯三站,2023年,张雨霏参加59个项目,拿下23块金牌,平均4天一场比赛。“有些比赛是为了国家,将国家的责任扛在肩上,只有一个字:做!”巴黎奥运倒计时,张雨霏说想做世界的“蝶后”,加油!
【颁奖辞】
宁可肌肉在深夜里燃烧,不让情绪在失败中沉沦。哪吒,就是要脱胎换骨;蝶后,一定是蝶变之后。探索运动的极限,收割青春的金牌,冠军是胜者,更是逆境中崛起的人。
2023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介绍素材精选篇4
【事迹】
风洞作为地面上的“天空”,飞行器的“摇篮”,见证着我国东风系列导弹、神舟系列飞船等国之重器的诞生与成长。而俞鸿儒院士,就是我国高超声速风洞奠基人,研究风洞技术已有60余年。在国家资金紧张之际,俞鸿儒选择了省钱的研究路径,成功完成试验!在报国家奖项时,作为主要设计者的他却把自己的名字写在了最后。
【颁奖辞】
前辈布下的奇子,蛰伏深空的巨龙。做别人不敢做的,做别人做不成的,他独辟蹊径,一往无前。拨开科学的雾,荡去岁月的尘,我们看到一位科学家黄金般的心。
2023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介绍素材精选篇5
2015年,杨华德作为第三批中国援布隆迪高级农业专家组组长,与另外7名专家首次踏上布隆迪的土地。初到布隆迪,当地农民贫困的生活状况让杨华德深受触动。
当地农业生产力水平很低,人均占有土地不多,普遍粮食缺口很大。经过前期调研,专家组发现布隆迪水资源丰富,光照充足,具备种植水稻的良好条件,但因为技术条件落后,产量不理想,水稻种植在当地并不普及。
杨华德同志主持水稻新品种选育,为当地选育(含引进)审定新品种7个,成功解决布隆迪稻瘟病的历史难题。将杂交水稻种植成功推广至布隆迪14个省,为布隆迪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农业农村领域致富带头人和数以万计的技术农民,有效推动布隆迪水稻主产区实现产业脱贫。
这个成绩的背后是杨华德带领专家组在布隆迪长达八年之久的奋斗,在他的内心,这里已经成为他的第二故乡。
2023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介绍素材精选篇6
俞鸿儒院士,空气动力学家。江西广丰人。1953年毕业于大连工学院。1956年报考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生,师从郭永怀攻读流体力学。1963年研究生毕业,留在力学研究所工作。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俞鸿儒院士是我国激波管、激波风洞研究及其应用的开拓者之一。长期致力于激波与激波管的理论、实验与应用研究,为我国创建了多种高性能气动实验装置,在高超声速、高焓流动实验研究方面获得多项重要研究成果,为国防和经济建设做出贡献。
2023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介绍素材精选篇7
逢人来家拜访,俞鸿儒总会迎到电梯口,等候客人上来。
虽然岁月压低了个头,但他的腰杆依然笔直。看外表,很难想象他已经94岁,心脏放了支架,股骨还做过置换手术。
年纪大了难免念旧。俞鸿儒时常想起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力学所)攻读研究生时,先后跟随的三位导师——钱伟长、郭永怀和林同骥。这三位力学大师都是中国科学院院士,郭永怀更是“两弹一星”元勋。
俞鸿儒的人生还与另一位“两弹一星”元勋有过交集,那就是力学所的创始人、首任所长钱学森。俞鸿儒的办公室是311,恰好靠近钱学森的办公室,他得以不时给钱学森打个下手,近距离感受大师的言传身教。
2023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介绍素材精选篇8
1953年,毕业离校前夕,俞鸿儒在他的毕业决心书中立下誓言:将用祖国教育的科学技术知识终身不懈地建设伟大的祖国,将用自己的劳动维护祖国的荣誉,并为党的事业贡献自己的一切!
1956年,在大连工学院短暂任教后,俞鸿儒报考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生,师从郭永怀攻读流体力学。
1958年初,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成立激波管组,年仅30岁的俞鸿儒担任组长。在一次次反复试错和爆炸复盘中,俞鸿儒带领团队“炸”出一条新路。
2023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介绍素材精选篇9
俞鸿儒院士是享誉世界的气体动力学家,是我国激波管、激波风洞研究及其应用的开拓者之一。他长期致力于激波与激波管的理论、实验与应用研究,为我国创建了多种高性能气动实验装置,在高超声速、高焓流动实验研究方面获得多项重要研究成果,为国防和经济建设作出贡献。
1956年初,党中央号召“向科学进军”,俞鸿儒报考了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的研究生。他报考时导师为钱伟长,报到后改为郭永怀指导。1957年3月报到以前,他在清华大学与力学所合办的工程力学研究班当助教,郭永怀讲授流体力学。郭永怀非常重视实验,带领流体力学助教们到北航拜访陆士嘉先生并参观北航气动实验室。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俞鸿儒一直很重视人才,以培养力学接班人为使命,曾于1990年被评为中科院优秀研究生导师。他牢牢铭记郭永怀先生的话:“我们这一代,你们以后二三代,要成为祖国的力学事业的铺路石子”。几十年来,他培养了多位硕士和博士,成为学术精英和国家栋梁。他经常教导青年科研人员,中科院人要有一种使命感,“要做别人做不了的事情”,要从国家战略性、前瞻性、牵引性的角度分析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解决隐藏的关键问题,为工业部门的实施打下基础。
2023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介绍素材精选篇10
穆言灵是美国飞虎队家族后人、“鼓岭之友”,东南网长期跟踪采访报道她积极促进中美民间友谊的事迹。
穆言灵一家三代和鼓岭有着深厚的情缘,她的公公穆蔼仁曾作为美国飞虎队员,参加中国的抗战,名字还被镌刻在福州抗日志士纪念墙,是纪念墙上的首位外国人。穆言灵丈夫穆彼得在福州出生,尚在襁褓中就被挑上山,在鼓岭度过了美好时光。
一家人曾长期在中国居住,两个女儿分别叫“爱中”“爱华”。穆言灵和她的丈夫,都是热爱中国文化的美国人。他们创立了“鼓岭之友”,并奔走于美国的东西海岸间,寻找那些尘封在鼓岭柳杉和欧美式老房子里的人物,让美好的记忆重新鲜了活起来,续写着中美两国民间浓厚情谊往来的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