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事迹范文

| 舒淇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用到过事迹吧,事迹可以起到宣扬特定的时代精神、引导读者认识先进,学习先进的作用。拟事迹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最新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事迹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最新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事迹范文

最新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事迹范文精选篇1

在北京怀柔科学城,国之重器“JF-22超高速风洞”日前通过验收。这条全长达167米的超高速激波风洞,无论是在尺度、时间还是其他性能指标上,皆“在世界上没有其他可以比”。评论区里“‘一般’先进,可以展示”的留言,充满了自信与骄傲。

业内常言“一代风洞、一代飞行器”。飞行器研发必须经过成千上万次的风洞试验,对空气动力学参数进行考证和改进,才有那些惊艳的一飞冲天。2012年研制成功的JF-12复现风洞,与此番正式运行的JF-22超高速风洞,分别对应着领域规模最大、性能最先进的激波风洞,使我国成为高超声速领域唯一具备覆盖全部“飞行走廊”实验能力的国家。这对于推动我国航空航天技术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地面上的“飞行天空”日渐齐备,而抚今追昔,这一路走来殊为不易。我国建造风洞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36年,但第一个风洞在战争时被日军炸毁了,随后建造的风洞依然难逃厄运。直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钱学森、郭永怀两位科学家先后回国,战略性地部署了高超声速飞行相关研究。1958年,历经数次实验的失败,在上述两位导师的支持下,我国高超声速研究的第二代科学家俞鸿儒,最终成功研制出了第一代激波管,实现了我国风洞研究领域从0到1的突破。这支由钱老、郭老部署的团队目前已组建半个多世纪,如今怀柔激波风洞项目负责人姜宗林,也正是由俞鸿儒院士引进回国。

最新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事迹范文精选篇2

俞鸿儒回忆,1956年2月16号委托钱学森将研制导弹的设想,包括如何组建机构、调配人力、需要哪些条件形成书面意见,第二天钱学森就上交了,这就是极其重要的《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意见书》。

“这么快写成快令人难以想象,这表明钱先生不光是大科学家,还是是一个很高明的组织家。”俞鸿儒说。

在《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意见书》当中,里面提到当前最重要的是如何“以最迅速的方法,建立起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三部分,研究、设计和生产”。

“研究、设计、生产分类排序很清晰,目标很明确,跟过去不一样。当时工业救国,制造工厂地位很重要,钱先生给它排在第三。”俞鸿儒说。

钱学森特别提到了基本研究,“落实基本研究,当前尤其重要。但是各项研究内容都重要,基本研究只需要少数人参与;支持做基本研究不一定非要巨资投入,但是宽松的环境极其重要。”俞鸿儒说。

在进行激波管爆轰驱动技术研究的时候,俞鸿儒表示,如果没有钱学森,这项研究是干不成的。

俞鸿儒说:“我1958年开始搞激波管,十多年没有要求我写计划,写进度,只要你看准方向,尽全力往前走就行,我觉得宽松的环境比多给经费更重要。”

最新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事迹范文精选篇3

在郭永怀等人的影响下,俞鸿儒还“习得”了一项“技能”:花小钱办大事。“这个事我自己觉得很好。”他告诉记者,这么多年他最大收获就是“学会选题,学会用很少的钱做事”。

1960年前后的三年困难时期,许多科研项目被取消,俞鸿儒的项目虽然得以保留,但经费极少。郭永怀多次对他说:“钱少亦能工作,应该学会用最省钱的方法解决困难问题的能力,那才是真本领。”

有一年,俞鸿儒建成了一个大设备——高性能的大型激波风洞。本以为导师会表扬他,谁知一向和气待人的郭永怀看到后却很生气:“你究竟从哪里弄来这么多钱?”

原来,当时北京大学也加工了一台激波风洞,那台设备虽然规模和性能比他这台低得多,但仅加工费就达80万元。在郭永怀看来,俞鸿儒的设备少说也得百万元。

俞鸿儒赶紧向导师解释,汇报了他如何回收利用废置设备,如何寻找便宜又能保证质量的加工厂,如何用仅8万元搭建起了这台高性能的激波风洞。

郭永怀听后才如释重负,问他:“能否把试验区再延长?”

俞鸿儒这才意识到,郭先生此前的那番话并不仅仅是针对当时困难环境的权宜之计,更是认识到科研工作者不应该把精力耗费在“找钱”上,应该尽可能采用简单巧妙的方法解决问题,这才是做好研究工作的有效途径。

最新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事迹范文精选篇4

说起来,俞鸿儒的研究领域,还真是个费钱的活计——风洞,有人将其描述为“在地面上造天空”。

俞鸿儒最早在国内开展激波管的研究。他于1958年成功研制了中国第一台能够模拟气体超声速流动的激波管;20世纪60年代末,他以极低费用建成中国第一个性能达到国际水平的JF8激波风洞,并在多个飞行器的研制过程中协助解决了各种疑难问题,为中国人造卫星、战略导弹等的成功研制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2012年,在他和同事独创的爆轰驱动技术基础上构思出来的“JF12”在北京怀柔建成,被国际上誉为“超级巨龙”。

“风洞需要气流速度很大、流量很大、能量很大,而且要加热到很高温度,是很费钱的东西。”俞鸿儒说,“但绝不能以钱来作为衡量科研价值的标准,未必花钱更多的就更有价值。”

“有的事情就是需要时间,比如基础研究,烧钱也没用。”俞鸿儒说,我国基础科学领域落后的原因复杂,有历史的,有文化的,不是投入大就能解决得了的,“我们不要太浪费”。

“科研项目的评估,就像买古董,只有识货的人才能分清什么是真正有价值的。如果跟着外国人走,仿得再像,也永远落后于别人。”俞鸿儒说,要想真正加强国内的自主创新能力,需要人们集体观念的转变和体制的改进,这不是任何人凭一己之力可以完成的。

最新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事迹范文精选篇5

追寻“风”的故事,饱含着一代代科学家的家国情怀。1955年,几经波折,钱学森终于登上了驶向中国的“克利夫兰总统号”;随后归国的郭永怀,同样放弃了西方的高薪与优渥生活……在那个百废待兴的年代,有近2000位爱国人才通过各种途径,历经艰难归国,撑起了我国的科技脊梁,为新中国奉献了自己人生最美好的年华。无法想象,若没有这样一群人,若没有这些为共和国科技创新奠基的优秀人才,如今中国会是怎样。这样的人生抉择、集体选择,让人感叹,大师之大,大在学术,大在德行,更大在精神。

探索“风”的进程,映照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力量。作为关键核心技术,我国风洞的研发历程,本身就是放弃国际通行技术,另辟蹊径实现理论创新、技术创新的生动写照。上世纪50年代,尽管彼时“氢氧燃烧驱动激波管”被视为风洞研究的未来方向,但由于气流品质低、易出事故,并不被国际认可。可一穷二白的我们,在那个时候只能选择这种成本较低的办法,在极为简陋甚至危险的条件下进行科研盲区的攻关。边试边总结边改进,“出了好多次事故”,终于在几乎毫无外力帮助的环境中成功探路。默默无闻、埋头苦干、不计得失,正是我国初代科研工作者的群像,也总能给后来人最深的心灵震撼。

掌握“风”的创举,背后是砥砺前行接续奋斗的成功密码。正如许多观察者所言,当今世界,那些以数十上百年计的超级大工程,可能只有中国能够完成。这其中的奥秘,很大程度就在于我们有党领导下稳定的制度安排与长期规划,能够确保宏伟的战略设想能够一步一个脚印化为现实。今时今日,神州大地换了人间,但“落后就要挨打”的铁律从未改变,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卡脖子之痛依然存在。于我辈而言,牢记老一代人的拳拳赤诚、殷殷期许,传承爱国情怀、坚定奋斗信念,在祖国发展的宏大叙事中不断激荡自我奋斗的浪花,才能续写出更加动人的追“风”故事。

最新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事迹范文精选篇6

月亮、团圆、中秋节……

这样几句简单的词,对于听障的孩子却非常困难。刘玲琍不得不“夸张”而又大声地读了数百遍。她带着每位学生复习,一遍遍教,一遍遍领着读。

为帮助学生学会发音,发准音,刘玲琍一会儿把自己的嘴唇贴近孩子的手背,让孩子感受气流的有无与大小,一会儿把孩子的小手放在自己的脖子上、鼻旁边,感受声音的振动,找准发音部位,在学习舌根音时,她甚至让孩子的手伸进自己嘴里,触摸发音时舌头的位置。

“每天至少要花两三个小时跟班里的听障学生们一对一地上课,每天下来喉咙基本是嘶哑的。”这样的教学状态刘玲俐已经持续了32个年头了,经过32年的探索实践,她自创出唇舌操、触摸法和情景教学等方法,帮助听障学生进行言语康复,学会说话,让他们能与人正常交流沟通。

“有些孩子可能要用了半年的时间才能教会一声‘妈妈’,但是我觉得我的辛苦值得的。”每当刘玲琍听到一声“妈妈”,她总会觉得每个孩子都是有希望的。

从青葱少女走向不惑之年,刘玲琍在特教的岗位上走过了人生最美的年华。在她的悉心培育下,有30多名听障与语言迟缓的学生圆梦大学。有的学生成了舞蹈演员、有的成了设计师、有的成了园艺师,还有2名学生毕业后回到特殊教育学校成了特教老师。

全国“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全国“特教老师第一人”“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第四批岗位学雷锋标兵”“湖南省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这些年来,刘玲俐收获了诸多荣誉,但她淡然处之,依然在自己钟爱的特教岗位上耕耘,努力贡献光和热。

最新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事迹范文精选篇7

张雨霏出生于江苏徐州的一个体育世家,父母均为游泳教练,先天继承了良好的游泳基因。

据母亲回忆,张雨霏3岁就开始接触水。

5岁被送到徐州市游泳队开始接受正规训练。

在刻苦的训练下,她的成绩瞩目,13岁就被选进省游泳队,成为年龄最小的一名队员。

张雨霏在游泳方面的最重要的天赋是身体素质优越,比如身体的恢复特别快。

最新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事迹范文精选篇8

刘玲琍与特教的结缘,源于她内心的爱。1973年,刘玲琍出生于衡阳市一个普通工人家庭。小时候,她的邻居是一名聋哑人,对她特别好,但却不识字也不能讲话。刘玲琍心想,如果有学校能让他们从小认识字、学习说话的话,生活就能改善很多。那时,小小的刘玲琍就萌发了一个念头:长大了当一名教师,要帮助聋哑人学习文化知识,让他们能像正常人一样交流,一样工作和生活。后来,刘玲琍毫不犹豫地报考了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校,从此与特教结缘。她心中的梦也更加清晰:她要用爱和真诚给特殊孩子点亮希望,成就他们精彩的人生。

18岁毕业那年,在妈妈眼里还是“小女儿”的她,已走上工作岗位,成为衡阳市特殊教育学校听障一年级的班主任。从踏上三尺讲台的那一刻起,她就把自己的一生与特殊教育事业连在了一起,与她的特殊学生融在了一起。

那个时候,班上有个叫晓慧的女学生,不仅聋哑而且伴有中度智障,生活不能自理。一天,晓慧上厕所后,她不仅不会擦拭,还用手去抓,把排泄物往嘴里塞。刘玲琍知道后,连忙赶过去,将晓慧抱起,让她伏在自己的腿上,帮她擦拭,接着又轻轻地仔细清洗晓慧的双手和口腔。等一切弄完后,她这才发现自己身上已经沾满了排泄物。

一个雷电交加的雨夜,班上有个叫云亮的男孩得了“急性肠炎”,疼得在床上打滚,刘玲琍得知消息立即赶到学生宿舍,以最快的速度把小云亮送到医院。接下来的几天,刘玲琍白天上班,中午晚上去医院给小云亮送饭,一有空就骑着自行车赶去给他补课。没过几天,小云亮康复了。在从医院返回学校的路上,他对刘玲琍竖起了大拇指,并打出一句手语“你和妈妈一样,我爱你”。刘玲琍喜极而泣,把小云亮抱进了自己的怀里……

说起学生刘寒湘,刘玲琍是满脸骄傲。刘寒湘8岁才来学校接受康复训练,由于很少发声,声带非常僵硬。刘玲琍每天对她进行强化训练,通过几年的努力,寒湘走出了无声世界,不仅学会说话,还能和健全人正常交流了。

后来,刘玲琍还鼓励她学习舞蹈,她通过自己的努力,考入了中国残疾人艺术团,成了一名出色的舞蹈演员。2017年8月,在庆祝中国与巴拿马建交的大型文艺演出中,刘寒湘随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登台演出,优美的舞蹈让全场观众为之震撼。演出结束后,刘寒湘给刘玲琍发来信息:“刘老师,今天我的演出非常成功,感谢您!因为您才有我的今天。”看到信息的那一刻,刘玲琍喜极而泣。

就这样,面对这群几岁就离开父母的“折翼”孩子,刘玲琍用挚诚的爱浇灌着他们的心田,学生们都亲切地叫她“刘妈妈”。

最新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事迹范文精选篇9

2021年,东京奥运会,女子200米蝶泳赛场,张雨霏一骑绝尘,强势夺冠。“蝶后”破茧。

她只有63分钟的休息时间。领完奖,头发水还没干,她迅速奔向下一个项目——女子4×200米自由泳接力,第三棒。

张雨霏全程踩着世界纪录向前游,最后50米冲刺,交棒前一刻反超。最终,中国队以0.4秒之差,险胜第二名泳坛霸主美国队。

直到现在,人们仍反复回味这场奇迹之战,这是中国泳史上第一枚奥运接力金牌。

同一天,张雨霏夺得两枚金牌;不到两个小时,世界纪录被打破两次。

那一年,张雨霏23岁,这是女游泳运动员考虑退役的年纪,但她的战斗还在继续。

最新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事迹范文精选篇10

刘玲琍,女,汉族,1973年3月生,湖南新邵人,2007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1年从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校毕业后,成为了衡阳市特殊教育学校一名普通教师。

她没有惊天动地的丰功伟绩,也没有荡气回肠的豪言壮志,有的只是扎根特教讲台30年,日复一日的辛勤耕耘和无怨无悔的奉献。她在平凡的岗位,用自己的执着与爱,诠释着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2021年6月,刘玲琍获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最新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事迹范文精选篇11

张雨霏,1998年4月19日出生于江苏省徐州市,中国女子游泳运动员 ,国际级运动健将,东南大学体育系硕士研究生。

在东京奥运会上,她获得两金两银并打破一项世界纪录、一项奥运会纪录,成为中国代表团在当届奥运会获得奖牌数最多的运动员。

耀眼的荣誉背后,是一次次突破自我的“破茧成蝶”,而体育精神也早已成为她青春的亮丽底色。

最新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事迹范文精选篇12

初中毕业时,刘玲俐毫不犹豫地报考了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校。她心中的梦更加清晰:她要用爱和真诚给特殊孩子点亮希望,成就他们精彩的人生。

1991年7月,刘玲俐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被分配到原衡阳市聋哑学校(现衡阳市特殊教育学校),从踏上三尺讲台的那一刻起,她就把自己的一生与特殊教育事业连在了一起,与她的特殊学生融在了一起。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经过一两年、甚至四五年的康复训练后,有些孩子慢慢可以开口说话了,有的孩子可以和周围人简单交流了……这对于一直陪着孩子们刻苦练习的刘玲俐来说,可能比孩子的父母更感到欣慰。

刘寒湘8岁才来学校接受康复训练,由于很少发声,声带非常僵硬。刘玲俐每天对她进行强化训练,通过几年的努力,寒湘走出了无声世界,不仅学会说话,还能和健全人正常交流了。后来,刘玲俐还鼓励她学习舞蹈,她通过自己的努力,考入了中国残疾人艺术团,成了一名出色的舞蹈演员。2017年8月,在庆祝中国与巴拿马建交的大型文艺演出中,刘寒湘随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登台演出,优美的舞蹈让全场观众为之震撼。演出结束后,刘寒湘给刘玲俐发来了信息:“刘老师,今天我的演出非常成功,感谢您!因为您才有我的今天。”看到信息的那一刻,刘玲俐喜极而泣。

“刘老师,您好!我自己开了一个理发店,收入不错,还带了一个徒弟呢!”在刘玲俐的手机里,至今保存着学生刘运良给她发的一条短信。这曾经是一个性格暴躁有轻微自闭症的孩子,刘玲俐对他倾注了大量心血,用母爱般的温暖把他一步步变成了阳光向上、热爱生活的年轻小伙。

……

刘玲俐是这群特殊孩子的点灯者,她守护着自己的初心,用大爱为特殊孩子们点亮了一盏又一盏“心灯”,照亮了他们人生的道路。

最新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事迹范文精选篇13

2023年9月29日,杭州亚运会游泳比赛在杭州奥体中心游泳馆迎来收官之战。在女子50米蝶泳决赛中,我国游泳健将张雨霏劈波斩浪,最终以25秒10的优异夺得金牌。

在本届亚运会上,张雨霏还夺得女子200米蝶泳、女子4×100米自由泳接力、女子100米蝶泳、男女混合4×100米混合泳接力、50米自由泳,5项冠军。如此一来,张雨霏成了万众瞩目的“六金王”。

2021年东京奥运会上,张雨霏在80分钟内连夺两枚金牌,粉丝戏称她是来东京“上货”的。

让人惊叹的是,在2023年成都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张雨霏更是夺得惊人的9枚金牌,成为该赛会获得金牌最多的选手。

最新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事迹范文精选篇14

聋哑学生由于听力缺陷,没有有声语言思维,对他们来说,学习说话比正常人学习外语还要困难。

但是,刘玲琍坚信:“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会的学生”。

2008年,学校创办学前聋儿康复语训班,刘玲琍主动请缨担任班主任。没有教材和教具,她就利用课余时间自编教材自制教具,不断探索出新的教学模式,用各种新的教学手段让学生轻松愉快自主地获取知识。

“最难的时候,是孩子们还没有发出声音的时候,因为他不知道发声是个什么动作。”刘玲琍介绍。

为了让孩子发出第一声,刘玲琍不仅把自己的嘴唇贴近孩子的手背,让孩子感受气流的有无与大小;还经常把孩子脏兮兮的小手放在自己的脖子上、鼻旁边,让孩子们感受声带的振动,找准发音部位。在学习舌根音时,她甚至让拉着孩子的手伸进自己嘴里,让孩子们触摸发音时舌头的位置。

除了上集体课,她规定每位学生每天至少有15至20分钟的面对面单训时间。每天下来,她都是声音嘶哑,咽喉肿痛。

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几年的训练,班上的学生终于和健全人一样开口说话了,有10名孩子还进入了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创造了“铁树开花”的奇迹。

小湘湘就是这样一个“创造奇迹”的孩子。虽然8岁才被家长送来接受康复训练,但刘玲琍并没有放弃。刚开始说话的时候,小湘湘发出的基本都是含混不清的“聋哑音”。刘玲琍不仅帮她进行伸舌操、发爆破音等多项训练,还每天给她布置生活上的训练课程。慢慢地,小湘湘的发音清楚了很多。

如今小湘湘已经17岁,不仅成功走出了无声世界,还进入由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团长、舞蹈《千手观音》领舞邰丽华办的训练学校,成为一名舞蹈演员。

最新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事迹范文精选篇15

“劳模”这个词与张雨霏联系在一起,是从东京奥运会开始的。

2021年,东京奥运会,张雨霏“横空出世”。在那届奥运会上,张雨霏不仅奖牌拿得多,而且拿得快。

东京奥运会游泳女子200米蝶泳决赛中,张雨霏以2分03秒86的成绩夺金,并创造新的奥运会纪录。仅仅80分钟之后,女子4×200米自由泳接力决赛,张雨霏与杨浚瑄、汤慕涵、李冰洁以7分40秒33打破世界纪录,再夺一金。

这一切,是她用“12枪”比赛换来的——整个东京奥运会游泳预赛加决赛,张雨霏一共游了12枪。而东京奥运会游泳比赛,一共才比了8天,“劳模”张雨霏的名头由此而来。

204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