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师德师风主要优秀事迹

| 泳潼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事迹材料吧,借助事迹材料可以很好地体现先进对象的先进思想、精神,以及特定的时代特征。那么相关的事迹材料到底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教师师德师风主要优秀事迹范文5篇,以供大家参考!

教师师德师风主要优秀事迹

教师师德师风主要优秀事迹1

始终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求真务实,爱岗敬业,积极肯干,师德高尚,认真履行“三育人”职责。近两年工作量连续超过定额,教育教学效果优异。

一、教学工作

--教授以强烈的主人翁责任感和事业心投入到教学中,先后为本科生主讲了“高分子物理”等六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为硕士研究生主讲了“高分子物理进展”、“高聚物结构与性能”两门课程。--教授严谨治学,精益求精,教学有方,教学效果优异,得到了师生们的一致好评。

作为高分子专业系主任和重点岗教师,--教授在工作中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作为一名出色的大学教师,她十分注重自身业务素质和业务能力的提高。《高分子物理》既是一门专业基础理论性课,又是一门应用基础课。课堂内为了讲清基本概念、重点和难点、总结规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将科研成果引入课堂和实践教学中,注重教学内容与科学发展前沿、专业需求紧密联系,自编大量的思考题和练习题。根据学科发展建成了以“高分子物理”为主的课程群。建立了高分子物理网络平台,教学资源丰富,有利于学生自学,提高了教学质量,受到学生的广泛欢迎。学生们评价“-老师授课内容丰富、条理清晰、重点突出、深入浅出,善于从现象入手探讨聚合物性能的本质”、“以认真的授课态度、精彩的讲授、广泛听取同学的意见赢得了同学的尊敬和欢迎,是我们的良师益友。”每届学生都能在考研时《高分子物理》课程取得优异成绩,这些都是--教授讲课效果优异的直接体现。

二、教研科研成果

-教授在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的同时,还不遗余力地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及科研工作。现主持1门省级精品课程、1项山东省教学研究项目和5项校级教学立项的教研工作,获得省级、校级教学成果奖励7项,主编《高分子物理性能测试实验》教材,参编山东省面向21世纪重点教材《工业分析》,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0篇。为了提高本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建立了多层次递进的实践教学体系并进行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先后主持和参加了国家自然基金、山东省自然基金等4项纵向项目和4项横向项目。获得2项省级部级奖励,发表科研论文40余篇,多篇被sci和ei收录。--教授在科研工作中注重科研促进教学。

三、教书育人

--教授不仅在教学上深受学生欢迎,而且非常注重教书育人。担任学生导师期间,赢得了学生由衷的爱戴。--教授利用一切机会与学生交流,关心和帮助学生,对厌学的学生以极大的耐心说服教育,使学生重新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充满自信地学习和工作。她始终以鼓励的态度对待每一届高分子专业的学生,让学生树立“我能行”、“天生我才必有用”的信念,即使遇到挫折也要像高分子材料一样具有韧性,发挥自己独特的作用!这对学生今后考研、找工作和创业具有较大的影响。

每年为新生入学开设《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导论》,引导学生热爱学校,热爱所学专业,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和生活目标,积极适应大学生活,健康成长。--教授每年都以极大的热情为本专业和其他专业的学生义务进行考研动员,指导学习方法、报考学校和专业方向,辅导相关课程和复试,提供外校考研复习资料并亲自做答案,不厌其烦,学生受益匪浅,也非常感动,每年高分子专业的考研率在校名列前茅,大部分学生考入重点大学。同时,--教授尽一切可能为学生提供科技创新和srt项目的实验条件,培养其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由于对学生严格要求和细心指导,她指导的本科生在polymer prints等期刊发表多篇论文。连续多年被评为为省级、校级优秀学士毕业论文指导教师。

教师师德师风主要优秀事迹2

勤勤恳恳,在希望的田野上默默耕耘;

兢兢业业,把写满爱心的种子播洒;

冬去春来,无怨无悔的执着于春华秋实的梦想;

耕耘,是一种执着,一份期望,更是一肩责任。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味的体现!其实,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许多教师都在用行动诠释着师德的真正内涵。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一位教师的自我修养!

李兴荣是垫江实验中学高中化学教师。他于1986年7月毕业于垫江师范学校,在教育这片净土上辛勤耕耘了25年。25年来,他把爱的阳光洒向他的事业,洒向他的学生。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无私奉献是对他的真实写照。

一、勤奋好学,拼搏进取

1986年8月,李兴荣被分配到垫江偏远的晓兴小学,从走上讲台的那一刻起,他就定下了终身从事教育并要当一名好老师的愿望。他注重自我教育,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大量捕捉各方面的信息充实自己。认真钻研《教育心理学》和《教育学》等知识,这为他后来的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90年9月李兴荣参加了离职学习,两年学习期满后被调入垫江四中,在那工作的14年间,自觉订阅《中学化学参考》、《考试研究》、《化学苑地》等专业杂志,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适应了中学的管理与教育,教育教学成绩显著提高,深受师生好评。1999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担任行政管理工作,虽然任务重了,但学习提高的机会也多了。在此期间,经常参加学校的优质课、汇报课、展示课以及县上组织的教学大赛,撰写的《元素周期表中的几个关系》、《新课程下学生管理与教育策略》等文章得以发表与交流。于2006年9月以选调教师中第一名的身份选调入垫江师范学校。

二、勇挑重担、默默奉献

参加工作25年,担当班主任工作16年,行政管理7年,教了5届初中毕业班,8届高中毕业班。李兴荣老师无论教哪个班级,都努力做同学们的知心朋友,帮学生们排忧解难。他关爱每一个学生,他对学生的爱,是爱在平凡之中,爱在点滴之处。当学生学习上有困难,他总能在非常繁忙的工作之余,为学困生“开小灶”;当学生之间有了小摩擦,他总是细心询问、公平处理,努力去解开他们的心结;当学生有厌学情绪,则耐心加以疏导;当学生生病或遇到困难,他更是真诚地付出关爱,让他们时时沐浴着师爱的阳光,处处感受着师爱的温暖。

在这些年中,李兴荣老师一直是超负荷工作,曾同时担任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年级组长、班主任、同时还有2个班的化学课的教学工作,经常是很早到学校,晚上10点多钟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里。

三、班级管理、求实求新

李兴荣老师始终以一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来要求自己、鞭策自己,注重自我思想品德和综合素养的提高。多年来一直担任班主任,本着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的一种精神,以良好的师德形象去影响和教育学生,言传加身教,在班级管理工作上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李兴荣老师始终围绕着“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这一指导思想,探索有利于学生自我教育、自主发展、符合学生年龄段特征的班级文化目标,发展学生的自我意识,提高学生个体和群体的自我教育能力。在班级文化建设和班主任工作方面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创出了特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取得了卓著的成效。

李兴荣老师经常跟学生说:“这个班不是我一个人的,也不是几个班干部的,是我们大家的,每个人都是班级的主人。”通过集体讨论,师生共同选定了《我相信》作为班歌,经常在班里唱班歌会让每个人更加喜爱这个班级。通过召开班级学生代表会议,确立以“坚定、坚强、坚持”做为班训。通过班级海选,确定以“严谨代替松散,行动代替愿望,创最好班级,做最好自己。”做为班级口号。在全体学生的共同倡议下,确定了班级座右铭是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中的“中华少年,顶天立地当自强”,还有以励志歌曲《阳光总在风雨后》作为班级行动歌曲等等,所有的这些举措都能帮助学生更加喜欢这个集体,做集体的主人,使班级变成了他们的家。班级凝聚力也就得到了进一步强化。

四、辛勤耕耘,成绩斐然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李兴荣老师先后获得“垫江县第二届中小学教师教学大赛化学科教学能手”、“垫江县教育装备先进个人”、“垫江县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垫江县优秀共产党员”、“垫江县先进班主任”多次在学校获得“优秀教育工作者”“师德标兵”、“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面对李兴荣老师一叠厚厚的获奖证书和荣誉证书,让人感慨颇深,这些证书记载了他25年教学生涯由成长到成熟的历程和轨迹,记载了他在教学园地辛勤耕耘结出的丰硕果实。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李兴荣老师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和挚爱,对学生默默无私奉献的精神,更感受到他的勤奋钻研、永不满足的进取精神和与时俱进的风貌。

在荣誉面前,李兴荣老师没有半点满足,只有学生学习的进步才是李兴荣老师内心最大的慰藉。每天清晨,李兴荣老师依然踏着露珠行走在学校校园;每天深夜,家里灯光下认真备课的背影依然是李兴荣老师。三尺讲台,塑一座无字丰碑;几支粉笔,写一世不断真情。漫漫人生路,李兴荣老师一直用爱诠释生命,用情诠释对教育事业的无悔忠诚。

教师师德师风主要优秀事迹3

我叫薛贵萍,茅箭小学一名普通的语文教师、曾担任过少先队辅导员、语文教研组长等职,现为茅箭小学政教主任兼班主任。从教九年来,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凭着对教育事业的强烈职责感,我把自我的愿望和抱负全部都倾注在我所热爱的教育事业上。时光在默默流淌,九个春华秋实,一路走来,有喜有忧,有笑有泪。下方将我的工作状况给大家做个交流:

一、爱岗敬业,默默奉献

九年来,应对我那天真可爱的学生,我心爱的教育事业,我一向坚持着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坚持每一天早来晚走,经常深入教室排查班级矛盾和孩子们的学习困惑。与学生同劳动、同学习、同休息、同锻炼、同欢乐、同悲伤。当我的孩子出生后,产假未到由于学校教师紧缺加上临近期中考试,想着孩子们渴望求知迫切期盼的眼神,我再也无法静心休息立即到回学校上班,平时从未耽误过一节课,即使孩子生病也不忍心耽误孩子们的课,很多次我的孩子病得实在挺不住了,甚至连哭的力气都没有了,我依然站在讲台上讲课,有经验的老同事把我训斥一番,我才丢下手中的粉笔抱孩子上医院。20-年12月份,凛冽的寒风呼呼地刮着,我儿子得了一种病疑似手足口病,不到半个小时口水把厚厚的棉袄浸湿透了,晚上下班了我抱起孩子跑到人民医院去打针,当时已是8点多了,针怎样也打不进去,连换了8个护士才扎进去,作为母亲的我泪流满面,但是无怨无悔。去年6月份我的孩子左胳膊严重烫伤,医生强烈要求住院治疗,想想我还有五十多个孩子在教室坐着没人上课,我就给医生商量在门诊上治疗,医生看我对学生们一片赤诚,最后勉强答应了,这时我才松了一口气。

二、多方学习,丰厚专业素养

对一个语文教师而言,文化的底蕴、教育的理念、艺术的技法都是不可或缺的素养。在日常的生活中,努力丰富自我的阅读,丰盈自我的内心世界,使自我拥有高远的认知和健全的人格。同时,勤学苦练,坚持阅读、写作,提高自我听说读写的潜力,逐步构成了大气、睿智、平和、的教师气息,增加了教学的魅力。

为了避免专业学习上的惰性,我把工作中的每一个要求、每一个任务都作为了自我学习的压力,把完成任务的过程转变成专题学习的阶段,把每一个培训都作为自我学习的宝贵机会,比如:我经常用学校组织公开课的机会,给自我提高标准,选取本册书中最难的课来组织,在小学阶段,口语交际的研究一向是一个空白,我就利用公开课的时机,选取了一个口语交际资料“迷人的景色”锻炼了自我,受到了领导老师的一致好评。另外,我用心参加各种培训,以前多次自费到市内的多所名校听课学习,利用中午休息时光,上网查找名家的视频课例、讲座等等。这样才使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教师迅速掌握了语文教学基本理念,也被加入“十堰市教育学会会员”。

三、深入研究,提高教学境界

随着教学机制的不断改革,生本教育教学在全国各地轰轰烈烈,扎实有效地开展着,不甘示弱的我也用心主动的加入到生本教育教学的行列之中。当第一次听到“生本”时感到很疑惑,之后有幸去东风小学、柳林小学、外国语学校、区实验小学听课,在频繁的听课中渐渐明白了什么是生本。回到学校后我仔细琢磨,不断查阅生本教学的相关资料和优秀教学设计,观看生本教学视频,学习名师组织教学的新思路,最后恍然大悟:生本就是以学生为本,课上课下都是以学生为主体,彻底打破了老师满堂灌,学生满堂听的旧规。要设计前置性作业,学生自主完成,然后小组内交流,纠正错误,再交流探究疑惑解疑,最后进行得当的拓展,能够是小练笔、能够是课外知识的赠送,等等。当我的思路已清晰时,心想:还犹豫什么?顿时,我满腔激情,心里像朵朵浪花拍打着我,催促着我立即行动,孩子们眼中流露出渴望新知的眼神,我立刻冲进教室告诉同学们我们即将用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上课,话音刚落,教室里想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和赞不绝口的欢呼声。我太兴奋了,首先我的新思想移植到了他们的心灵,得到了他们的呵护。紧之后我就与聪明伶俐的孩子们交流起了这种学习方法,然后给他们分成四人一小组,他们给自我小组取了自我喜欢的名字和励志的口号,这种氛围似像非像,我又迅速请每个小组汇报了自我的名字和口号,呀,真是不得了,奋进的名字加上励志的口号是那么雄浑有力,飘荡在教室上空,让我们久久回味无穷。

氛围倒是创设出来了,但是过程是艰辛的。在课堂上每个小组怎样分工,怎样汇报,小组成员如何把话说通顺流利,下边的评价员怎样评价,评价员与台上同学如何礼貌礼貌的交流,等等。这各种问题在课堂上一一出此刻不一样小组不一样人的身上。记得有一次一个小组上台汇报,轮到那个不善言谈的孩子发言了,他焦急万分,不知所措,十分尴尬,当时面红耳赤,此时同学们期盼的眼神似乎坚持不住了,我提醒同学们,你想对这个学生说什么?一个智慧的女生灵机一动站了起来说:“其实他会说,只是他想说的更加新颖,他正在思考呢,我们能够先听下一位学生说,最后听他交流创新的资料!"多么善解人意的小姑娘呀,我会心的笑了,笑的那么踏实和甜美。应对一系列的问题我总是和颜悦色地说:“孩子们,没关系,我们是第一次,万事开头难,我相信,我能行!"之后,我不厌其烦的教孩子们,比如:上台后组长要礼貌介绍本小组,再向同学们介绍清楚交流的资料及位置,对同学们提出倾听的要求;汇报成员要对上一个同学的发言做出客观、全面、正确的小结,然后再交流自我的观点;评价员要认真倾听,做出的评价要客观公正,但是为了给对方足够的自信还是先肯定再否定,先表扬再批评,因为“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无论再糟糕还是有他自生的亮点,我们应紧紧抓住这个亮点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评价中要体现出谦和、礼貌、感恩的思想。在生本教学中的瑕疵和漏洞中不断填补课堂的空白和遗失的思想。生本教学在历经了近1年的风雨路上,最后有了可喜的成绩:同学们团队意识提高了、课堂交流时婉转而华丽,语言表达技巧提升了,课堂礼仪,礼貌用语逐渐规范了,越来越注重细节了,同学们越来越细心了。

在日常工作中,教育教学的研究是我工作的常态。追求有效教学一向是我追求和努力的方向。

课堂是教学研究的主阵地。我会研究每一节课,对自我的课堂教学作深度反思,与教师们共同研讨。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一向坚持落实三个方面:情趣、感悟、拓展。用课前三分钟激活学生学习兴趣,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老师就不用反复组织教学,能够节约超多时光,我认为点燃课堂上的第一把火至关重要,于是我就利用课余时光收集超多的游戏、故事、猜谜语和小活动组织教学,每当在课前三分钟时看到孩子们从内心迸发出的激情和满脸绽放的灿烂笑容时,我满腔欢喜,如果达不到此效果,下课后我会反思改善。借助语文的视角帮忙学生发现生活的情趣并能改变生活的品位;善于发现学生的阅读特色并强化为学生感悟的自信;“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注重引导孩子们在读中悟、悟中读,从而提高了语言表达潜力和朗读潜力,声情并茂的朗读渐渐呈现,悠扬、动听、朗朗的读书声在我班四处回荡,沉浸在书海中的我是多么享受!每节课及时进行拓展训练,透过口才训练、写作训练、古诗词诵读、经典美文介绍、学生习作交流等等,得以在平时的课堂中健康生动地开展,因此同学们的想象力得以提高,插上想象的翅膀越飞越远。

四、以平等的爱“打到心灵深处"

爱学生,就务必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务必把自我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陶行知先生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灵的深处”。

我班有个学生叫吴勇,他虽然身为三年级学生,但智商还停留在一年级的水平,而且说话言语不清,个子很高,控制力极差,同学们都取笑他,甚至叫他的绰号,使他极度自卑,脾气极度恶劣,在班群众中始终没有交上知心朋友。当同学们向我投诉他和同学打架时,他还洋洋得意地望着我,似乎在说:“要打要骂我都不怕。”该怎样办呢?我沉默着,思考着:不能给他司空见惯的责骂与惩罚,他早以习惯,那样起不到作用的。于是,我轻描淡写地对同学们说:“老师相信他不是有意的。”同学们都不满意我的说法,纷纷议论起来。这时,我清晰地看到:应对愤怒的同学,他的眼中充满了惊讶和感激,脸色变得羞愧起来。放学后,我把他轻轻地叫到跟前,还没开口,他竟主动地说:“老师,我错了,我会给对方道歉。”从此以后,他变了,经常能够看见他与同学们友好地交谈;能听见他清脆的笑声;能够看见他搞卫生时用心争取而举起的小手,每次他总是把教室的垃圾捡的干干净净,给同学们创造了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借此机会我总是大力表扬他,同学们向他一次次鼓起热烈而持久的掌声,在掌声中他获得了丰收的喜悦,从此他更加自觉,主动地捡教室垃圾,他是大家学习的榜样,于是我们封他“环保标兵”的称号,同学们对他刮目相看,不但不叫他绰号了,反而很尊重他。

一次,他又犯了一点小错误,我把他叫到办公室进行批评教育,他居然乘我不备,用闪电般的速度将桌子上的一颗糖塞进嘴里。这是一个什么性质的举动呢?尽能够认为这是对老师的蔑视,不把老师放在眼里,然后罪加一等,大加训斥;但也能够认为这是诙谐的体现,是一个很风趣的动作,就象孙悟空,有时候也敢在玉皇大帝面前做一些小动作一样,是很可爱的。到底是哪一种呢?根据这位同学的表现,我认定是后一种。因此,他要吃糖,我就让他吃算了。吃完了,我问他要不要再吃,他说不吃了。不吃了就开始谈问题。那一次,我对他的批评没有花太大的精力,却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虽然,他的成绩还未提高,但我坚信他会进步的。因为宽容和尊重,缩短了我与他在空间和心理上的距离,使他自然的投入到了同学们当中。师爱让他感到了温暖、快乐、振奋和上进。由此我也明白了爱学生是最好的教育,爱学生是和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连在一齐的。而只有平等的爱才能“打到心灵深处”。

五、以真情的爱,抚平受伤的心灵

“问题学生”中的大多数是期望自我进步的,他们期望得到老师、同学的帮忙,得到群众的温暖,但常常得到的是教师、家长、同学的冷遇,从而产生自卑心理。由于得不到正确的引导,于是产生逆反心理。逆反心理是人对某类事物产生了厌恶、反感的情绪,做出与该事物的发展背道而驰的行动的一种心理状态。比如我曾教的一位四年级学生孙方芳,他生活在一个重建家庭,妈妈生下他后由于难产大出血而不幸离世,也许他们母子还没来得及互相看一眼就匆匆分开了,为了生计,爸爸常年在外地打工,这个可怜的孩子只好由年逾古稀的姥姥来带,姥姥不疼,舅舅不爱,学习成绩极差,说话结结巴巴、吞吞吐吐、由于长期以来得不到父爱、母爱,心里留下了太大的阴影,过于自卑造成的。我对她曾下了许多工夫,做了许多苦口婆心、细致入微的工作,但收获不大。之后,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使我们的距离越来越近,那是一个星期二的下午,我正在电教室检查教案、作业,恍恍惚惚中记得那是第二节下课后一个男生跑到我面前急匆匆地说;“老师、老师,你们班上两个同学抢玩具赛车,那个男生一不留意把另一个男生绊倒,胳膊摔得抬不起来了。”天啊,听到这句话,我扔下手中的教案,跟着这个男孩双手扶着护栏趔趔趄趄地从四楼走到办公室,当时本能反应给双方家长打电话,当时孙方芳爸爸满腔怒气地说:“我不去,你们自我处理。”听到如此态度,我已经没有力气再给他解释什么,竭尽全力地背起这个男生飞奔到离学校最近的茅箭医院,当我交费时却发现走得匆忙,身上的钱根本不够,赶紧给同事打电话,同事迅速送钱到医院,透过全面检查幸好无大碍,只是骨头脱臼了,打上石膏,打点消炎针,过段时光就好了。把孙方芳安顿好了,我眼前一片漆黑,之后发生了什么,我浑然不知,当我醒来的时候却躺在医院的病床上打着点滴,此时双方家长在我身边,只听到孙芳方爸爸惭愧地说:“薛老师,对不起,这天我的态度很蛮横,请原谅。”另一个家长说:“对不起,薛老师,孩子太调皮了,给你添乱了,我们必须严加管教。”听到这些我还有什么可说的呢?透过这件事,孙芳方顿时进步了许多,从此与我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另外一个学生也不再毛手毛脚了,回忆起那天的事觉得乐此不疲。

工作中认真钻研、刻苦学习,养成了不懂就问的习惯,谦虚、好学、立志上进是我孜孜不倦的追求,凭着这种坚定的信念和执着追求的精神使我找到了职业幸福。这种幸福感促使我更加努力,更加谦和,于是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曾多次被评为“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教科研先进工作者”的称号,多次在区里组织的“金烛杯”优质课评比中获奖,在区里参加讲家访故事演讲比赛中荣获“一等奖”,所写的关于“班级管理”和“生本教学”的论文分别获得市级和区级二等奖,品德与生活教学设计获三等奖,当每获得一份荣誉时我会与我的孩子们同分享,当我们沉浸在快乐和掌声之中时,我会告诉他们:“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是这样想的,做人做事也是这样严格要求自我的,孩子们听多了自然领悟到它的含义,久而久之潜移默化,循序渐进,无论是学风还是班风有了较大转变,我所带的班级也多次被评为礼貌班级。

万物为什么生长?天地为什么不荒?那是因为生命有了珍爱的力量,那是因为生命有了珍爱的阳光。每一段生命都是一段挣扎奋斗的路。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的天职是给孩子期望,教育是播种期望的事业。以大爱的心胸去关爱孩子,改变观念,注重表达方式,升华师德,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热爱儿童,强化职业情感;去爱孩子、去爱教育,让教育与爱同行。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为师者,把学生教育成为有爱心、有职责心、有智慧,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潜力的人,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和社会职责,让我们把爱的种子根植心底,让呵护在空中飞扬,让生命在阳光中生长……

路漫漫其修远兮,教师之路任重而道远,我会把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归零,把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努力改善,以种种不足为契机,努力学习,奋起直追。将永恒的爱播撒人间,将爱的火苗继续延续。作为一名教师,一名班主任,尤其是一名政教主任,以“爱满天下”的精神,去爱每一位学生!透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营造礼貌、道德氛围,陶冶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全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多给他们奉献爱心,让爱的阳光温暖他们的心灵,让爱的雨露滋润他们的心田,让祖国的花朵们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健康茁壮成长!

教师师德师风主要优秀事迹4

付丽丽是我校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及语文教师,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中文系,本科学历,于20-年8月参加教育教学工作,在红彦中学工作的十三年间,她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始终以一名优秀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但教学成绩优秀,工作认真负责,思想上进,并且长期担任班主任工作,且热爱班主任工作,关心、爱护学生,经常与学生沟通,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这些年来,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她做到了如下几点:

一、教学上,力争上游

付老师拥有高尚的师德。教学思想端正,工作态度好。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向老教师请教,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在教学实践中,她敬业意识强,奉献精神好,课改劲头足,教学成绩优,能潜心研究中学语文教学,在教中研,研中改,教研相长,积极实践“新课程”标准,积极参加各种教研活动,承担各类教学公开课,参与旗市两级有效课题组研究,受到同校教师的一致好评。每学期都能按要求认真制订好教育教学工作计划,根据学生的个性,采取不同的方法,注意尽到一个教师应有的职责。课外经常开展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的活动,对后进生和差生进行耐心、细致的辅导工作。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及时批改作业,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想尽一切办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每年统考都能名列前茅。“我最喜欢上付老师的语文课”。在历年的学生问卷调查中,我们经常会读到许多这样的答卷。付老师班的学生,经过三年的语文学习,都能熟背上百篇古诗文,阅读十多部名著,创作出有序有物有思想的小文章来。

二、关爱学生、教书育人

多年来,付老师一直谨记陶行知先生的名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她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体现了用一颗“爱心”去塑造学生的心灵,用“大手”去挽回学生生活中的不良习惯,用“人格”去淘冶学生的思想情操,用“耐心”去引导学生的进步。因此,她在教书的同时没有忘记去育人,她时刻关注着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自从20-年担任班主任以来,她对学生的关爱更加细微。尤其是对一些后进生,她从不放弃,做到平等公正地对待,做他们的良师益友。

20-年的冬天,她班的一位学生辍学,因为他家居住偏僻,交通不便,所以付老师只好打车去家访。才得知他因父母离异,妈妈走了不要他,爸爸整天喝大酒不干活,只有奶奶管他,可是奶奶也岁数大了,无力管他了,付老师望着他家低矮破旧的草房,用泥巴糊的黑黑的墙壁,走上前去拉着他说:“走,跟老师走,老师管你。”就这样把他带回了学校,经过她的努力和学校的救助,那个学生坚持上完了初中。

她20-年带的班级有4个残疾的的孩子,一个手有残疾、一个腿有残疾、两个语言有障碍及小儿麻痹症。小学整个年段的残疾学生都在她班,同事们纷纷为她惋惜,“你怎么摊上这样的孩子,班级怎么带啊。”但是付老师没气馁,没放弃那四个孩子。那几个孩子不学习还捣乱,付老师没批评他们,而是先与他们聊天,让孩子们逐渐意识到他们与其他正常的孩子没有区别,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再引导他们学习,他们四个人学习成绩科科都差,付老师经常鼓励他们,孩子们的成绩有了提高,付老师还利用课余时间给他们义务补课,把他们真正的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的关心和照顾。这几个孩子毕业后有考上高中的,也有考上职高的,现在放假还回来看望和感谢付老师呢。20-年付老师又带班了,又有一个智力有缺陷孩子,但付老师依然没有嫌弃,你经常看到付老师和孩子亲切的聊天,同事们都好奇的说:“你成天和他聊什么呀。”付老师总是笑而不语。在付老师的关爱下,这名学生在班级快乐的成长着。该生的爸爸说:“孩子摊上付老师这么一个班主任,是他最大的福气。”

爱学习好的孩子不难,可爱学习不好,反应又慢的孩子就难了,这更需要教师有耐心和自信心,可是付老师就做到了。付老师在班级教育和管理活动与家长的密切配合,她信任尊重家长,虚心听取家长意见,不训斥家长,不把学生的错误转嫁给家长,尊重家长的情感,对家长做到了温和有礼,以商量谈心的方式来交流教育孩子的得与失。在她悉心的教导下,学生心态好,学习上进,所以付老师得到了历届学生家长的好评。

她担任班主任工作这些年,能创造性地开展班级工作,具有丰富的班主任工作经验。班级管理有方,有计划、有总结,重过程。学习刊物、学习笔记、班会教案、班会记录等班主任资料齐全。所带班级班风正、学风浓,成绩高。作为德育工作者,每接一个新班级,她都注重培养班干部,共同管理班级,塑造良好班风。她能面向全体学生,以爱浇灌花朵,以自己的言行来影响、感化学生,使孩子们的行为习惯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形成。她爱学生,正如她自己所说的那样:“每当我看到被晨曦沐浴的孩子们背着书包追逐嬉戏时,每当我看到孩子们向我行礼问好时,我真实地感受到校园里能充分地找到自我的价值,我无怨一辈子当教师。”

三、充实自己,提高能力

为了更好地胜任班主任和语文教学工作,多年来,她遨游在教育的海洋中,如饥似渴,认真雕琢自己。为了充实自己,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用新课改的思想武装头脑。积极参加每年的继续教育学习,为了大幅度的提升自己的教学思想和能力,20-年到海拉尔参加继续教育学习。付老师积极投入到教科研中去,她参与辛宝学的“书法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市级科研立项,并于20-年旗级结题,全旗交流并应用于教育教学中。20-年又积极参与曹继梅主持的“提高初中作文的效率研究”,并在其中担任子课题“课外阅读与写作”的研究,现已取得一定研究成果。在教学活动之余,她积极攥写论文,20-年她撰写的教育论文《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获区级贰等奖;20-年撰写了教育论文《浅谈如何培养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获得区级贰等奖;20-年撰写的论文《书法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在国家级期刊《现代教育理论》上发表并获一等奖。

四、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弹指一挥间,13年过去了,她在班主任这块教育园地里辛勤地耕耘,默默地奉献着,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成效。所带班级多次被评为校先进班集体,本人也多次被评为校级、镇级优秀教育工作者。20-年所带班级获得校级优秀班集体;20-年获得全旗教师首届创优课三等奖;20-年所带初三毕业生升学率在学校同年级中名列第一,并荣获学校教育先进工作者;20-年被评为学校优秀班主任;20-年获得旗级教学能手的称号,同年又被评为学校优秀班主任。20-年旗级教师基本功大赛获奖。

五、学习群众路线,做学生贴心人

对她而言,“群众”就是和她的学生们朝夕相处,“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依靠学生、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她的梦就是以学生为本,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一切为了学生。

本着对事业的痴心、对学生的爱心、对工作的热心、对未来的信心,相信她将继续在教育岗位上兢兢业业、无私奉献,愿她“丹心化作春雨洒,换来桃李满园香。”

教师师德师风主要优秀事迹5

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南交通大学首席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高速铁路线路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创建了“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体系,在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创造极大经济社会效益,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曾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创新奖”、“长江学者成就奖”一等奖。教学工作突出,曾获“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在西南交通大学,翟-给人的印象谦逊和蔼、朴素低调,总是埋头工作的样子。有人说他是“三西牌教授”(即本科、硕士和博士都是在西南交大学习),也有人说他是“土生土长的土教授”,因为他没有出国念过一天书,是地地道道中国自己培养出来的专家。

18岁,翟-从江苏靖江考入西南交大。上学的旅程,他记忆犹新:“第一次从老家坐火车,遇到宝成铁路塌方,火车绕道昆明,一绕便是三天四夜,身上的钱没带够,真是饥寒交迫。”这让他下定决心,投身中国铁路建设,改变中国落后现状。

31岁,他破格晋升为教授,成为当时铁路系统最年轻的教授。他在国内外率先提出并创建了“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新理论,开创了铁路大系统动力学学科新领域。他建立的“车辆—轨道统一模型”,位列本领域四大国际代表性模型,被称为“翟—孙模型”。他构造的适合于大系统动力分析的快速显式数值积分方法,在国际上被称为“翟方法”,相关的理论、方法与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我国铁路6次提速、重载运输及高速铁路工程领域,解决了一系列工程技术难题,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科研强,教学也强。多年来,翟-一直致力于轨道交通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他说:“培养国家重点工程领域急需的高层次专门人才,是我们从事本专业领域研究的大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当今我国轨道交通事业蓬勃发展,需要一大批高端人才,这是实现‘中国高铁走出去、引领世界’的必要前提。”

把科研成果体现、反馈到教学中去,是翟-一以贯之的做法。他认为,“用科学研究反哺教育教学,不仅可以带动学校的人才培养、提高育人质量,而且可以有效推动专业教育发展。”围绕自己研究创建的新理论,他亲自撰写教材,开发出独有的硕士生课程《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博士生课程《铁路大系统动力学理论》。这两门课程设立20年了,但每一次授课都会有新变化,因为翟-会把自己最新的研究成果第一时间用于教学中。他的课常常一座难求,相关专业的同学纷纷慕名“蹭课”。

想成为翟-的学生并不容易。“我的学生一定要学习态度端正,没有功利心,要有更高的理想追求。”翟-严肃地说,“没有端正的态度,就不会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很难长时间专注研究。坐不得冷板凳,静不下心,就干不出成绩。”

在重大的科研实践中培养高层次人才,是翟-带学生始终坚持的方向。他认为科学研究是教学的一种特殊形式,本身就有育人作用,尤其对于研究生教育更是如此。陈兆伟跟着翟-读了两年博士,已经承担了“973”项目的课题。他拿出自己的第一篇论文,上面被改得“一片红”。“这是翟院士亲自修改的,我一直保存着。学生的第一篇论文,他都要修改好几遍,要求严格按照科学规范表达。我们都把这修改稿珍藏起来了。”陈兆伟说。

独特的教学方法加上严格的培养要求,翟-的学生的口碑特别好,很多用人单位慕名来“抢”。他的硕士研究生郜永杰,30多岁就在中铁四院担当重任,负责京沪高铁轨道总体设计。如今他指导的很多学生在轨道交通领域独当一面,有的还成为教授博导,也开始带研究生了。

当选院士之后,翟-更忙了。但是只要有中学、大学请他做讲座,他一定挤出时间去。江苏的靖江中学、成都树德中学、成都外国语学校、交大附中等中学还有近十所高校都留下了他的身影。“这是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他说,“我想把我的经历和思考传递给他们,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渴望。这种启蒙甚至比传授专业知识更重要。”

“教师是美丽的职业,我很享受这样的职业。学生是老师的延伸,他们在工作中开拓,投身大交通事业是我最欣慰的事情。”翟-动情地说。


教师师德师风主要优秀事迹相关文章:

师德师风优秀个人事迹1500字五篇

优秀师德师风事迹范文

优秀教师个人先进事迹材料最新5篇

高中优秀教师事迹材料5篇

师德师风个人主要事迹800字以上

师德师风个人事迹材料五篇700字

小学优秀教师的感人事迹

师德师风个人主要事迹800字左右

弘扬师德师风教师事迹700字

2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