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感动中国》事迹晚会观后感

| 泳潼

一年一期的《感动中国》如约而来,在每年春天开始的时候,一批各行各业感动国人的故事跃然屏幕,给予我们感动和力量,那么你知道《感动中国》观后感心得该怎么写吗?为了方便大家,共同阅读吧!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22感动中国》事迹晚会观后感范文5篇,以供大家参考!

《2022感动中国》事迹晚会观后感

《2022感动中国》事迹晚会观后感1

惊心动魄的事迹,微不足道的帮助,都能使一个流下尊敬的眼泪,因为你令他艵,使之感动。

菜农村有两户农户,他们两家互相扶持非常信任,关系很好,有一天,张伯的妻子突然生了病,急需医治,但农村贫困,医药费成了难事,李伯知道这件事之后,便把自己家买耕种子的费用借给了张伯,就这样,张伯妻子得以康复,张伯身表歉意,很惭愧,不久之,李伯之子在外地开了公司赚了钱,就把他接到城里去生活,于是,两家人就分开了,再无音讯。

农村新制度改革,使得农民生活富了起来,张伯家的日子好了起来了,便想着要还借李伯家的钱,便并不多才几十块钱,但良心不安,这钱使他家生活陷入僵局,这下子犯难了,因为两家人自分开以后就再无联系,他根本不知道李伯家到底在城里的哪个地方,于是,寻思自己独自去寻找,将家庭重担留给儿子,年迈的张伯已过六十,但身体很好,家人们也放心,毕竟李伯也是他们家的恩人,也因从偿还。

来到城市,张伯便四处打听,到处摸索,根本毫无音讯,张伯每天起早贪黑,吃的是馒头,睡的是马路,一天天,只为的是能多到一个地方,多点机会,终于,年迈批租伯身体累垮了,支持不住,倒下了,留下的只有一句话:帮我找到他,把钱还给他。  儿子带着父亲的遗愿,通过各种途径还是没办法,最后,他通过电视新闻报道上寻找;当年的李伯,城里上下,皆为所知,李伯也得知,原来张伯儿子发家了,去了很远地方开公司,但李伯也听见了,看见了,听到了张伯的呼声,终于,他们见面了,小张把父亲留下的几十块钱交给李伯,李伯流下了眼泪,当时在场的所有人都模糊了双眼,他们敬佩张伯。

这件事后来被媒体报道,全国上下,无数的称赞,无数的敬佩与感动,只为了张伯的信誉。

感动中国,信誉感动,传承天下,感动你我。

《2022感动中国》事迹晚会观后感2

近日,“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典礼播出。其中,有这样一群融入年轮的追梦人,彷徨时,他们用行动描绘坚定;怀疑时,他们用忠诚表达坚信;迷茫时,他们用担当书写坚守。他们的事迹深深敲击着广大党员干部的心灵,他们是中国脊梁,是良知,是责任,是偶像。党员干部要汲取“感动中国”人物的追梦力量,汇聚成“行动元素”,浇筑追梦之路,真正为人民服务。

总有一种力量令人勇往直前。无论是六年坚守扶贫一线,昼夜奋战超负荷工作的基层干部张渠伟;还是为孩子们劈柴生火、执鞭上课,用扁担挑起乡村未来的80后教师张玉滚;还是无畏戈壁寒暑,无惧野地黄沙的两弹一星功勋程开甲等等,都以心中的追梦力量,汇聚成忠诚担当、矢志报国的“行动元素”。

将追梦力量化作为民情怀。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新时代的追梦人要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疾苦记挂在心上,以“民”的心态为民,以“民”的身份想民。正如张渠伟同志,始终怀揣“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之心,“以天下为己任”的为民激情,“位卑未敢忘忧国”的为民热血,把群众装在心里,把扶贫工作扛在肩上。为渠县143802名(居四川省第二)贫困人口脱贫、130个贫困村脱贫和整县摘帽贡献了健康、智慧和热血。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党员干部要真正为群众谋心谋事,察民情、体民苦、排民忧、解民难。

将追梦力量化作责任担当。从一名放弃城市就业机会的大学生,到手执教鞭能上课,掂起勺子能做饭,握起剪刀能裁缝,打开药箱能治病的全能教师。几十年间,张玉滚用心中的追梦力量诠释了自身的职业价值和人生追求。张玉滚的一根扁担,挑起的不仅是学生的课本、文具,更是将孩子们对知识对渴求以及对未来的渴望挑进了大山。张玉滚从平凡到非凡的蝶变,启示着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保持本色、强化责任担当,敬业报国。广大党员干部对待工作要始终保持火热的“温度”,将“温情”融入到工作中,保持“满电”状态,激情常在线。

将追梦力量化作脚踏实地。每个人都很平凡,但在平凡的人生中,也可以做出不平凡的事情,因为我们都是追梦人。正如雪域邮路上的忠诚信使其美多吉,29年如一日往返于1208公里、平均海拔在3500米以上的雪线邮路,将来自党中央的声音、四面八方的邮件送往雪域的各个角落。党员干部要将为民办实事融入到生活的点滴之中,把目光聚焦到人民群众的需求上,不追求“轰动效应”,多些“细水长流”。脚踏实地,苦干实干,真正把一件件关系民生的事办出实效。更要从“感动中国”人物中汲取营养,充实追梦力量,追逐理想,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方能成为一个大写的“人”。

《2022感动中国》事迹晚会观后感3

当《感动中国》的熟悉旋律在耳边唱响,央视“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又一次润湿了我们的眼眶,用榜样的力量传递中华美德的正能量。让我们细数那些感动着我们,感动着中国的道德模范们的先锋事迹,隐姓埋名30年的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退休后20年坚持每天出诊的仁医胡佩兰;荣誉迟到28年而一生不悔的湖北见义勇为好市民方俊明;5年前仆后继、追逐科技梦想的“油菜花父子”沈克泉、沈昌健;守护开国将军梦想,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的革命老人龚全珍;年届90仍然坚持拾荒助学的山东老人刘盛兰;努力改变乡村面貌的基层好干部山西村官段爱平;悬崖边上的护梦人,西藏墨脱山区教师格桑德吉;为报答战友深情,几十年守护天山筑路士兵墓园的老兵陈俊贵;为子女筹学费,耗时3年绣出《清明上河图》的重病母亲姚厚芝。

为什么他们能感动我们?他们的大爱无私,他们对理想的`的信念和坚持,他们在灾难面前的坚强和执着……无一不打动着我,我想,在被这些英雄人物的事迹感动的同时,我们的反应不应该仅仅只是流几滴被感动的眼泪。他们大多数其实就是普通平凡的人,不平凡的在于他们用一颗尚未泯灭良知的心,去做了自己认为应该去做而大多数人无法坚持或者根本无法做得到的事情。让我们回首看看我们身边另外的人和事。当年的“我爸是李刚”,再到小悦悦事件,再到摔倒老人的扶不扶。从毒大米事件到染色馒头和地沟油。社会有善恶两面,我们应该找到自己正确的位置,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基层干部要像最美村官段爱平,扎根基层,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和智慧的头脑,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所急。她说:“我啥也不要,不要命不要钱,我要的就是我的老百姓。他们信任我、尊重我,我就满足了。”

她在自己生病后还坚持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完成好分内和分外的工作,在村主任这个岗位上用尽了自己的家财,却建好了村里的学校,发展了村里的产业,保障了群众利益,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对自己说的这段话做了最好的诠释。——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经过实践积累起来的宝贵财富。医生要像胡佩兰老人那样,有高尚的医德。它曾在接受现场采访时这样说道:“医生应该是不爱金钱的职业,它需要对病人的情感投入,想发财就不要当医生。看到病人痛苦的来,快乐的去,是我最开心的时候,我只要活一天,就要给病人看一天病。”多么贴心朴实的话语!——那些靠收取红包才给病人手术、昧着良心给病人开最贵的药、让病人重复化验检查收取额外费用的医生们,那些以药养医的黑心医院的院长们,你们看后做何感想?我们要向好人学习,和他们一同进步。

《2022感动中国》事迹晚会观后感4

“感动你我,感动中国,这世界有爱才永恒……!”这一首炙脍人心的歌曲在下午放学时再次回荡在我的耳边,不禁令我想起了在星期天晚上所播放的感动中国看完这一部影片后,不禁令我充满无遐的联想,在我的心中有着千丝万缕的感想与体会。

还记得获奖的人分别有:勇于救助生命的魏青刚、坚持助学的丛飞、勇于为国奉献的黄伯云、为人们降服务的李春燕、自强自立的洪战辉、信守承诺的陈健、残疾而不自卑邰丽华、为国鞠躬尽瘁的杨业功、邮递员楷模的王顺友、为国奉献的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还有青藏铁路的建设者们……他们的事迹带给人们感人至深的心灵冲击,展示了中华民族朴素而真挚的人性之美。

保家卫国,为国家鞠躬尽瘁的杨业功让我受益匪浅,尽管他已经离开了我们,到达了遥远的天堂,但他的事迹与他那光辉英勇的形像将会永远烙印我的心中,永不遗忘,他是中国军人的楷模,他为了工作废寝忘餐,为了工作日夜奔波,为了工作而劳心劳力,他对国家的心血比他的家庭重要多得很,就连在逝世的前一刻,他仍然惦记他的工作,惦记着他曾经无私奉献过的国家,他是人性中一束束光辉,令我们有这样的一个司令而自豪。在短短的两个小时内,足以令我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这是一个最美好的时光,令我的心海如巨浪般澎湃,滔滔不绝,一直在我的耳边回荡着,回荡着……

在这此获奖者当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残疾艺术家邰丽华,邰丽华2岁时因高烧而成了聋哑人,失去了一个美好的童年,在我们局外人看来是很悲惨,但邰丽华却度过了这些难关,从不幸的沉渊到艺术的顶峰。她每天辛苦地练习,强迫自己去练,付出了比别人多几十倍的努力与心血来完成自己理想,她以实际的行动与相对的能力打破了人们对她的可怜与同情,让群众对她刮目相看,向他们证明了残疾人的能力,展现了尽管有缺陷的生命的蓬勃,显示出一种高尚的品质,向我们表达出了心灵至美与震撼,让我们感受到了没有语言的美与魅力,散发出从失中刺眼,令人崇敬的光辉。

《2022感动中国》事迹晚会观后感5

看了感动中国后,那些被评选出来的人物都让我肃然起敬。在这个充满正义感的舞台上,闪闪发光的不是那些万众瞩目的明星,而是我们生活中最平凡不过的普通人。在感动中国节目中,一个个震撼人心的嘉宾层出不穷。例如:慈祥的磨刀老人吴锦泉,一丝不苟寻找被拐儿童的张宝艳夫妇,不怕困难顽强拼搏的郎平阿姨,和蔼可亲的闫肃爷爷,对工作高度负责的徐立平叔叔,机智勇敢的官东叔叔……这些人中给我影响最深刻的就是吴锦泉爷爷。

吴锦泉爷爷今年88岁高龄,是江苏省南通市港闸区闸西乡五星村村民,他平时仅靠一天磨两三把刀赚几块钱维持生计。他的生活并不富裕,甚至可以用“拮据”来形容,但他关心社会,为村里修桥补路,去福利院看望孤儿,热心帮助有困难的村民。4月20日四川雅安发生7.0级地震,吴锦泉得知此消息后,更是二话不说将自己的血汗钱毫无保留的捐给了灾区。吴锦泉曾为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甘肃泥石流灾区各捐款1000元,自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累计捐款37000多元钱。三万多元哪,那是爷爷每天骑自行车走街串巷,替人磨菜、磨剪刀所攒下的钱啊,那是爷爷自己都不敢拿去买一件新衣裳的钱啊,那是充满爷爷无私奉献的精神的钱啊。爷爷平时省吃俭用,衣服和鞋都是从垃圾堆里捡来的,他却爱惜得跟宝贝似的,认真洗好了再晾干穿上。有人说他傻,笑他痴,可我却这样认为,他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榜样,他是我们的骄傲!

吴锦泉爷爷舍己为人,勤俭节约,作为小学生的我们,应当向他学习,将时代的接力棒传递下去!


《2022感动中国》事迹晚会观后感相关文章:

感动中国2022人物事迹观后感

2022年感动中国事迹心得体会

2022新时代好少年事迹观后感

2021全国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观看2021感动中国人物事迹有感心得

2020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总结

央视CCTV《感动中国》事迹观后感

2020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学习心得

2020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张定宇院士事迹心得

2021周围感动的事迹

2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