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于科学家的事迹有哪些700字
我们在享受着他人的发明给我们带来的巨大益处,我们也必须乐于用自己的发明去为他人服务。---富兰克林(美国)。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有关科学家的事迹作文,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有关科学家的事迹篇1
寒假,我看了《居里夫人》这本书。书一开始,玛丽一个人从波兰来到当时文化和科学的中心——巴黎去求学。她的老师跟她说:“虽然你们已经是最出色的学生了,但你们不一定能成为像牛顿、伽利略一样那种手可摘星的人”后来,她遇见了居里教授——一位年轻的科学家。于是她天天在他实验室里工作。有一天,隔壁的老教授发现了一个奇怪的事:在阳光下暴晒的沥青矿石居然可以看见石头下面的东西。玛丽也觉得非常奇怪,这块有魔力的石头从此在玛丽的脑海中长久没有消失。玛丽和居里两个人一起研究,志同道合使他们走在了一起,不久就结了婚。在一次实验中,玛丽发现沥青矿石里除了有钾、纳两种元素外,还有一种叫不出名字的无法分离的元素,于是他们夫妇俩决定对此进行研究。他们申请了一个实验室,那是一个十分简陋、破旧的实验室。
一开始,他们冒着严寒酷暑将4吨沥青矿石分好,并在火中融化。因为火要不停地烧所以两人分工合作,夜以继日地工作。过了二年的时间,才把沥青矿石中钾和钠分离出来,这时玛丽发现自己的手被灼伤了,医生告诉她不能再做实验了,可能会得癌症,可玛丽冒着生命危险继续工作。到实验的最后阶段,他们将分离的这些沥青渣分在五千多个蒸发皿中蒸发。实验马上要完成的时侯,当居里夫妇以为最后成功时刻到来时,却发现蒸发皿中的新元素不见了,只剩下一些水迹。他们垂头丧气地回到家的时侯,玛丽突然想起那些水迹,可能就是
他们要找的新元素,当他们回到实验室,从窗外就看见了自己七年的心血——镭,在蒸发皿中闪闪发光。
当老师知道他们研究成功后,肯定地对他们说:“你们已经成为像牛顿、伽利略那样手可摘星的人了。” 他们获得了诺贝尔奖,可是居里却因为车祸去世了,巨大的打击并没有打垮玛丽,二十五年后居里夫人再一次获得了诺贝尔奖。
读了这本书,我心久久不能平静,居里夫人身上那坚韧不拔的精神让我敬佩。我要学习她这种精神,尤其是在学习上要不怕困难,勇于挑战,成为新时代的强者。
有关科学家的事迹篇2
居里夫人是一个伟人级的人物,她在上个世纪初和皮埃尔?居里一起发现了人们从未发现过的新元素:镭,并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她发现了镭,并获得了诺贝尔奖,这固然伟大,但更让我敬佩的是她那不屈的精神。
玛尼娅小时候就天资聪颖,学习名列前茅,毕业以后,由于她的家乡华沙没有设女子学校,而且家里也不富裕,没有足够的钱供她到国外去念书,所以,她只好到乡下当家庭教师,攒钱去巴黎,后来她姐姐去了巴黎,并邀请她也到巴黎来上大学,她在巴黎学习也一直非常好,后来,她结识了皮埃尔居里,他们两个志趣相投,成为了一对夫妇,结婚后,家里越来越拮据,但他们并没有为此放弃科学事业,最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们不屈的努力下,他们终于发现了新元素:镭。
我很敬佩他,不是敬佩他那巨大的发现,而是敬佩他那在狂风暴雨中,勇敢地挺立在风雨之巅,从不屈服,我想: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像他这样有毅力的人,而是即使再大狂风暴雨,也不会放弃,因为他从不屈服,他不想屈服,面对于金钱拮据,和荣誉满堂,他们并没有选择,去讲座,为自己添加生活费,安逸享乐。继续研究,奋勇向前,我被他这不屈的精神感动了。
读完这本书我觉得居里夫人是一个坚强、自信、乐观的人。她常常忘我的去读书、研究,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祖国。
以前每当我读完伟人的故事时,我总是很羡慕他们。认为他们是那么聪明,一个个都是天才。但是今天我终于知道了世界上有才能的人不分聪明和笨。那些伟人小时候不也是普普通通的孩子吗?只不过是因为他们从下就刻苦学习,做出了付出,才有这美好的回报。如果我们要做勤奋学习的人,将来肯定也是一个有出息的人,如果我们要做懒惰的人,将来肯定无所事事。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刻苦学习吧!将来肯定也会像居里夫人一样成为一个伟大的人,来报效我们的祖国!
我们要学习居里夫人,学习他那不屈的精神,让我们也变成一个不向困难屈服的人!
有关科学家的事迹篇3
现在,我们来看看牛顿之前西方的科学世界是怎么一个情况吧!17世纪的英国,已经处在工业革命的前夜,虽然还有一段艰难的路要走,但是毕竟已经从黑暗的中世纪走出来,科学江湖上已经风起云涌,大师辈出。 当时,古希腊伟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四元素”概念、牛逼的三段论逻辑推理工具已经影响了西方很多年,四元素即“风、火、土、气”。他认为地球是整个宇宙的中心,是由这四样物质组成。他宣称任何物体都不会自己运动,只有“不动的动者”———上帝,才能使物体运动。
尽管从今天的视角来看,我们会觉得很荒谬,但是在17世纪之前的欧洲,那可就是真理,亚里士多德可是神一般的人物。
我们顺便捋一下古希腊三位牛人的顺序吧。首先是苏格兰底,这是和我们国家的孔子是同时代的人物,影响力也差不多,都是圣人级别的。苏格兰底有个很厉害的学生叫柏拉图,这个名字大家应该都很熟悉。他的著作《理想国》非常出名。柏拉图有个很厉害的学生就是亚里士多德了。这就是希腊三贤。
当然,亚里士多德还有个非常非常厉害的学生,叫亚历山大大帝,看看,牛人老师教出来的都是这么牛的学生。 当时与亚里士多德学说抗衡的则是德谟克里特的原子论。这位大师比亚里士多德早出生70多年,他认为物质是由一种小到看不见的叫作原子的东西组合而成。但是由于他的影响力远不如亚里士多德,所以该理论几乎被忽略掉了。 在古希腊,人们深陷于“上帝创造宇宙,人是宇宙的中心”这一想法,因此地球必须是宇宙的中心。后来,支持这一教条的一位天文学家托密勒站出来了,他设计的“地心说”符合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所以它成了当时唯一可以存在的宇宙模型,甚至不久之后被基_督教的神学认可。 一旦与基_督教相结合,这就意味着对该主张有任何攻击的话,即被视为对基_督教的攻击,这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挺可怕的吧? 但是,不管限制多严格,中世纪仍然出现了几位著名的开创性思想家,他们冒着生命危险提出新的主张,共同努力将欧洲带进文艺复兴时期。
有关科学家的事迹篇4
300多年前的一天,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伽利略(1564—1642年)在威尼斯的一所大学里教书。
一天,他在给学生上实验课,一边操作,一边问学生:“当水的温度升高,特别是在达到摄氏一百度左右时,为什么会在罐内上升?”
学生回答道:“因为在这时候,体积增大了,水就膨胀上升。”
“当水冷却了呢?”
“水冷却了,体积就缩小,又会降下来的。”
学生的回答无疑是正确的,这使伽利略想到一件事——有一次,一位医生对他恳求道:“伽利略先生,病人的体温往往会升高,能不能准确地测出体温,帮助诊断病情呢?”
现在,学生的回答,使他得到了一些启发:“水的温度发生变化,体积也随着变化;反过来,从水的体积的变化,不是也就能测出温度变化了吗?”
回到实验室后,伽利略马上根据热胀冷缩的原理,认真做起了试验,他用手握住试管的底部,让管内的空气渐渐变热,然后把试管的上端插入冷水之中,松开手时发现,水在试管里被慢慢地吸上一截去;再握住试管,水又渐渐从试管中被压了下去。从水的上升下降可看出管内温度的变化,但还看不出这种变化的程度,而且,用一恨试管跟着一盆水也太复杂了。
医生来了,他拿了这个量体温的试管,让发高烧的病人握住,里面的水开始上升了,超过了人体内的正常温度——摄氏三十六度,还在往上升..成功了!伽利略的嘴角边呈现出一丝难以察党的笑意。是啊!世界上第一个体温表在他的努力下终于诞生啦!
他转身回到实验室,又开始进行新的研究。
有关科学家的事迹篇5
牛顿是世界闻名的科学家。牛顿小时候很喜欢动物。有一次,他的朋友送给他一只狗和一只猫,牛顿收到礼物非常高兴,无微不至地照顾着他的新朋友,为了便于狗和猫出入房间,牛顿在门边挖了两个洞,一个大一个小,有人问他,你为什么要挖一大一小两个洞呢,牛顿回答说:“狗从猫洞里能过去吗?”牛顿的童年是不幸的,出世前三个月爸爸就去世了。两岁时,妈妈又改嫁到邻村。牛顿只好与外婆相依为命。他从不乱花钱,唯一的爱好就是搞一些小工艺,把零用钱聚起来,买了锯子、钉锤等一类工具,一放学就躲在房子里敲敲打打。牛顿学习时精神很专注。有一次煮鸡蛋,心里想着数学公式,竟误把手表当作鸡蛋丢进了锅里。还有一次,从早晨起就计算一个问题,中饭都忘了吃。当他感到肚子饿时,已暮色苍茫。
他步出书房,一阵清风,感到异常的清新。突然想到:我不是去吃饭吗?怎么走到庭院中来了!于是他立即回头,又走进了书房。当他看到桌上摊开的算稿时,又把吃饭的事忘得一干二净,立即又伏案紧张地计算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