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军人创业故事个人事迹材料2000字

| 福萍

退役军人创业故事个人事迹材料2000字(篇1)

退役军人创业故事丨 __和他的育秧“梦”工厂

金秋8月,正值中稻的收割季节,位于洞口县高沙镇南泥村的旭民农机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里一派繁忙景象,__和社员们正将刚收割的稻谷倒入传送带,进行烘干后再加工打包。而不远处就是湖南省最大的智能化、现代化育秧工厂。

退休再创业:机械化专业合作社应“运”而生

2019年,退休回到南泥村的__又拿起了锄头,育秧、插秧、施肥、收割,“虽然我在外工作了几十年,但我骨子里还是个农村人。”可就在他晾晒稻谷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让他大半年的劳作打了水漂。心痛之余,他发现,光靠人力根本无法与自然抗争,必须要有机械化作业体系。

有了想法,他找到村里种粮大户刘其民等人,共同创办了洞口县旭民农机机械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搞农业!尤其是农业机械化,不懂技术怎么办?学!开弓没有回头箭,凭着在军队锻炼出的一股不服输的坚毅性格,__走上了自学之路。“战场上,我连死都不怕,还怕这个!”

创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对于一个60岁的老人来说更难,农业又是一个非常考验经验和技术的领域。那段时间,__带着笔记本一头“栽”进田里。白天,不管是严寒酷暑,还是烈日寒风,到田间记录真实数据;晚上,反复研读农业机械知识。遇到无法解开的难题疑惑,不是去乡里的农技站求教,就是去县里的农业局请教。

就这样,不到两年的时间,__从一个什么都不知的“门外汉”成为了农业技术的行家里手。在他运作下,合作社引进大型拖拉机5台,收割机3台,插秧机2台,抛秧机3台,20吨以上谷物烘干机8台,年烘干能力一万吨,全自动大米加工机械2套,建成100吨以上钢架仓库10个,年大米加工能力5千吨。村民们再也不用担心稻谷被雨淋湿,无处存放的问题。农业机械化的应用提高了效率,也逐渐得到村民们的认可。期间,还流转土地1600余亩,覆盖农户400余户。治理耕地抛荒150余亩,全村得耕地抛荒得到有效治理。

创业再升级:育秧“梦”工厂破土而出

耕种收全程机械化操作,__几乎以一己之力改变了祖祖辈辈在这块土地上的耕种模式,而这种改变还在继续。

2021年,__在县农业局开会,听到了县政府准备打造2000亩双季稻种试验推广基地的消息。当时他脑海里跳出了一个念头,2000亩双季稻光育秧就是大问题,传统的育秧模式肯定无法满足。在这里,他第一次接触到“水稻育秧工厂”。在了解到育秧工厂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秧苗靠“天意”才能存活的问题时,他心中萌生了一个梦想——他要在南泥村建一个水稻育秧工厂。

对于__提出建立育秧工厂的想法,一直支持他的社员却提出了质疑,大家一直都是田里撒秧、秧大栽田,何必专门建个育秧工厂?何况育秧工厂建设中面临巨额的资金投入、微薄的利润空间、漫长的回报周期、更加复杂严谨的农业技术问题。

但军人有军人的倔强。__认定的事情,即使再难也要做下去。随后,他去湖南农业大学向唐启源教授请教后,更坚定了他的想法,唐教授告诉他,“不要只盯着眼前的利益,育秧工厂是未来农村的发展方向。”

2022年3月20日,一座投资1000万元,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的标准化循环式智能育秧工厂在南泥村拔地而起。

工厂建好了,操控依旧是难题,再次成为“技术员”的__感觉压力不小。“都这个时候了,只能向前冲锋了!”水稻生产中育秧是技术含量最高的环节。育秧难,难在对温度、湿度、光照时间的把控上,再智能化的设施在这些细节上依旧需要精准把控。为了摸透三者之间的关系,用__的话来说,“就像当年在战场上攻克敌人的碉堡一样,除了正面硬扛,还要学会迂回包抄。”

从那时开始,__的家人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以前不大看电视的他,突然开始关注天气预报了,而且还边看边做记录,后来才知道,原来他是根据天气的变化,为育秧制订不同的方案。秧苗最适合生长的温度在25°C到35°C之间。冬季寒潮来临,要及时开启大棚内的植物灯,延长光照时间,打开增温器,提高温度;夏季温度高,光照时间长,就要及时开启棚顶的遮阳布,减少光照时间,并喷淋降温。在__的反复摸索下,育秧工厂很快进入正轨。

目前,育秧工厂已经安装自动化育秧设备20套,每批次育出的秧苗可供应4000亩水田使用,年生产能力可保证20000亩水田使用量。村民笑着表示,“现在像做梦一样,以前用板秧育要一根一根的分。现在工厂里育出的秧苗,一根一根的直接插秧,还是机械插秧,脚都不用沾泥。”

育秧工厂的建立有力地保障了南泥村及周边村的双季稻生产,育秧从此不再需要看老天爷的“脸色”。

展望未来:梦想还在继续

退伍42年,__始终没有忘记作为一名军人使命和担当,即使在退休后安享晚年的日子,他依旧奋战在创业的第一线。4年的时间,他在家乡建起了一个农机机械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打造了一个湖南省内最大的育秧工厂。

在他的努力下,以南泥村为核心的机械化农业种植经济圈已然成型,不仅带动了粮食增产,农户增收,还为当地的乡村振兴工作提供了一个“南泥样板”。

__没有停下脚步的意思,他扳着指头算,“我还不到65岁,我还能再干几年,有了现在的技术底子,以后育秧工厂不但可以培育早中晚稻的秧苗,下一步我准备培育油菜秧苗,还有各种花卉。”

退役军人创业故事个人事迹材料2000字(篇2)

__:在平凡中绽放巾帼风采

__,中共党员,1987年10月参军入伍,1994年12月退役,退休前曾任承德市双桥区西大街街道西大街社区党支部书记,碧园社区党支部书记。在十几年的社区工作中,__时刻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中,把群众的诉求放在心中,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用真心赢得群众的信任,用奉献赢得群众的支持,成为辖区居民信任的贴心人。她曾荣获全国抗击新冠疫情先进个人、抗击新冠疫情全国三八红旗手、河北省优秀退役军人、河北省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2019年10月1日,__以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代表身份受邀登上“从严治党”方阵彩车,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国庆阅兵。

一、扎根基层,做社区居民的“贴心人”

退役后,__选择了自主创业,卖过服装、开过饭店,生意做得有声有色。就在生意蒸蒸日上时,一则“社区招聘工作人员”的消息引燃了深埋在__心中的梦想。她决定将生意交给丈夫打理,自己到最基层的社区工作。这项工作又累又苦,工资也不高,图什么?“没别的,就是喜欢和老百姓打交道,愿意为他们服务!”__说。

“社区工作纷杂繁琐,没干的时候觉得简单轻松,干起来才知道真不容易。”这是__任社区书记以来最大的感触。上任之初,__就把西大街社区居民的基本情况摸清吃透。

“做好服务群众的社区工作,靠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应该充分利用活动载体,让党员参加、志愿者参加、广大居民踊跃参与,让社区在活动中完善服务、改进服务。”__始终这样认为。

在她的带动下,西大街社区联谊市大中专院校成立了9 支志愿者服务队,先后开展了保护母亲河、助残、助困、暑假安全周、法律援助、消防安全等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得到了广大青年积极响应,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举办丰富的文化娱乐活动,能让社区的老人们真正感受到老有所依、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在__的精心策划下,社区相继成立了“社区老年诗词协会”“夕阳红演唱团”等群众组织,让老人们每日在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中愉悦身心,体验快乐,老人们脸上都笑开了花。

“社区工作是平凡的,也是琐碎的,要将责任牢记在心,将奉献融于点滴间。”__动情地说。凭着一股子“不服输,要做就做到最好”的韧劲,成为了社区居民的“贴心人”。

二、抓基层党建,做党员服务群众的“带头人”

“社区要把加强党组织建设放在首位,打牢为民服务基础。”__上任碧园社区党支部书记后,以社区党支部为主体,组织成立社区“大支部”,构建大党建工作格局。

根据社区党员分布情况,划分单元网格,成立楼院党小组,配齐楼院长,进行党组织网格化区域管理,探索实施“党的组织进小区、党的声音进楼院、党的温暖进家庭”,极大提升了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激发了党员参与社区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社区党支部曾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省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

三、甘于奉献,做服务群众的“暖心人”

社区虽小,却连着千家万户。在社区工作的14年里,__倾注了无数的心血,她始终把社区当成家,把居民的难事、烦心事当成自己的事。哪里有困难,哪里就会有__的身影。小区里有垃圾乱堆乱放了,要清理;居民之间有矛盾了,要解决;困难居民生活有困难,要想办法……在部队经过锻炼的__,总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给居民们一个满意的交待。

社区是否和谐温馨,做好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的服务工作很重要。这也是__平时关注最多、投入精力最多的一项工作。哪个小区有几户困难居民,哪户有什么困难,需要什么样的帮助……__心里“门儿清”。

王阿姨没有经济收入,她的儿子不会与人交流,但会干点简单的体力活。根据他们的情况,__为母子俩办了低保,还帮王阿姨的儿子找了份清扫大街的活儿。

聋哑儿童小雨馨一家一直是__关注的重点。小雨馨的父母是聋哑人,爷爷患脑出血,奶奶有视力障碍,全家人生活过得非常艰难。__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先后帮小雨馨联系了幼儿园、小学,不仅自己每年资助小雨馨1000元,还积极联系社会爱心人士帮助这个家庭。

“不一样的困难,我们会采取不一样的帮扶措施。”__如数家珍:对有一定劳动能力,但没技术、文化程度低的居民,社区会组织他们学知识,学技能,实现就业;对患大病无力救治的居民,社区会通过寻医问药、发动社会捐助等途径,对他们进行帮助。

为使每位困难居民都得到及时帮助,__还在社区开展了党员与困难居民结对帮扶活动,每位有帮扶能力的社区党员至少联系一户生活困难的党员或居民。“这样,我们既能经常了解居民的思想、工作、生活等情况,还能随时开展帮扶,密切党群关系。”

四、筑牢抗疫防线,做社区一线抗击疫情最美的“逆行者”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__勇敢地站在战“疫”最前沿。她创新提出“4+1”工作法,积极发动辖区内党员志愿者,开展“疫情防控党旗红活动”,挨家入户排查,楼道内酒精消毒,小区门口检查登记都有她的身影;她夙兴夜寐忘我工作,始终把“小家”放在心里、把“大家”扛在肩上,带领社区干部、党员、志愿者始终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

在__的带领和努力下,碧园社区被打造成了一个“温心、安心、暖心、舒心、悦心”的“五心”家园。“虽然小区有些老旧,但到处都干净清爽,邻里关系友好,遇事有人帮助解决。”居民们高兴地说,在这里住着,感觉非常温馨幸福。如今,__退休了,但她前进的脚步并未停止,积极响应政府号召,践行初心使命、矢志奋斗实干,力所能及地引领带动身边的人,展现着新时代巾帼风采,为承德的发展继续贡献自己的力量。

退役军人创业故事个人事迹材料2000字(篇3)

老兵不老,奋斗路上续写军人荣光!

__,中共党员,1955年10月生,曾当过六年兵,现已退伍。六年的军旅生涯,淬炼成他雷厉风行、杀伐决断的工作作风,目标明确、善于总结的工作思路,严以律己、甘于奉献的工作态度,坚韧的意志品质及对企业强烈的责任感。熟悉他的人会不由自主地觉得眼前这个精干的老兵身上有一种“狠”劲。这种“狠”劲不光体现在他对自身的严格要求上,更源于他对工作要求的一丝不苟。正是这种“狠劲,成就了他近48年的工作和军旅生涯中,一次又一次的辉煌和成功。

1955年10月,__出生于江苏省江阴市祝塘镇塘头巷一个名叫杨圆湾的小村庄里,在他之前已经有了两个哥哥,他是家中的老幺。俗话说“皇帝爱长子,百姓爱幺儿”。父母对这个小儿子自然也是钟爱有加。但钟爱不等于溺爱,父母对他的管教颇严,再加上良好的家风,陈家的三个孩子在村民眼中都被觉得有出息。无奈正赶上那个“不学ABC,照样开机器”的年代,年仅十七岁的__,早早被父母送到祝塘孔西庄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匠人家中,拜入其门下学泥瓦匠。他的母亲用卖了戒指的钱按习俗置办了一份拜师礼,让他好好跟师傅学一门手艺。正所谓严师出高徒,泥瓦匠对于年仅十七岁而身形又略显单薄的__来讲,绝对是一份苦差事。每天徒步从家到孔西庄师傅家中往返十里路,天天跟着师傅不论严寒酷暑,早出晚归却不拿一分工钱。让__记忆尤深的是,一次干活时的疏漏被师傅看见,师傅抬手就是一个耳刮子。醒过神来的他有点发懵,从小就没受过这种气的他心中顿觉委屈。但一想到父母对自己的殷切期望,又只能含泪把委屈往肚里吞。自此他在心底暗下决心、勤学苦练,仅仅一年半就“出师”了。用__自己的话来讲,这就叫做“化悲愤为力量”!出师后的__非但没有记恨师傅,多年以后,即使自己早已不吃泥瓦匠这碗“饭”,逢年过节依旧不忘师恩去看望师傅,他一直抱着“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拳拳之心。对于当年自己的一巴掌,年逾耄耋的师傅后悔不迭,常感叹自己当年对__过于严厉。现在想来,反倒是这个挨了耳刮子的徒弟,以德报怨对自己最好。

转眼到了1976年,这时的__已做了五年的泥瓦匠。那时的泥瓦匠全靠肩扛手提,对于身形偏小的他来讲还是太过艰辛。倒不是怕吃苦,而是一直以来在他的心里还存着一个从军梦。__的舅舅严佛庆同志一直从事地下革命工作。__的二哥陈国荣十七岁就参军的经历更是像磁石一样牢牢地吸引着他。特别是在那个年代,能够穿上解放军战士的绿军装是一种无上荣光。于是,他二哥刚从部队退伍,他就义无反顾地参加了那年的征兵体检。1976年11月26日,__第一次完成了从一个泥瓦匠到人民解放军战士的蜕变。他光荣地成为了87231部队里面的一名新兵。经历过社会实践洗礼的他抱着要改变自身命运的决心,爆发出了极强的训练热情,入伍不到一年就被评为”全团学雷锋先进标兵“,并因表现突出,于1978年7月1日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六年的军旅生涯,__从一名新兵成长为一个称职的老班长,这个不服输的小个子给部队领导和战友们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82年底,带着对部队和战友深深的眷恋和不舍,__同志光荣退伍,又回到阔别多年的家乡祝塘。婉拒了祝塘建筑站领导的盛情挽留,__接过父亲的班,1983年2月,__成为常熟市国营工程机械厂锻造车间的一名普通锻工,由此拉开了一名退伍老兵在企业努力奋斗并取得辉煌业绩的新篇章。

1983年2月,常熟国营工程机械厂锻工;

1985年8月,担任锻造车间组长;

1988年调任生产科内审员外协调度员;

1990年2月调任综合车间主任兼支部书记;

1991年10月调任板焊二车间主任兼支部书记;

1998年4月调任钢结构部任副经理;

2001年7月调通润机电集团品管部任内勤主管;

看着__同志的任职简历,不难想象一个刚从部队转业的老兵,一步一个脚印,从一名最基层的普通锻工,成长为中流砥柱的国企中层领导干部,其中所要付出的艰辛和努力!

每每问到他是怎样取得这些辉煌成就的,他总是笑笑,拿出他珍藏多年,当年当锻工时亲手锻打的一把小刀,作为铭记那段历程的一个见证。经不住我们这些后辈的追问,他才吐露出当年支撑他奋斗的一段心路历程——抱着誓要在人生地不熟的他乡闯出一片新天地的信念,带着多年来在部队养成的“制订目标-付诸实施-总结经验-逐步提高”的良好习惯和雷厉风行、杀伐决断的军人作风,再加上吃苦耐劳,严以律己的军人品质。别人8点钟才拖着慵懒的脚步上班,__7点就开始了在车间的忙碌。为了赶上班,难得回一趟家的他凌晨3点半就起床,带着母亲给他煮好的“团圆”骑自行车赶回常熟,创造了20年上班从未迟到过的记录!他被领导誉为”板焊二车间的__“,这就是一个退伍老兵在第二故乡交出的完美答卷!

正当__同志在常熟干得如鱼得水、风生水起之时,受妻弟的反复恳求和邀请,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照看日益年迈的父母。2003年5月,__谢绝了常熟公司领导的再三挽留,辞职又一次回到家乡,出任江阴华立公司副总经理、支部负责人。甫一上任就对企业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将一个民营私企管理得井井有条。

2013年7月起,__同志转任江苏百舸集团行政总监、党支部负责人至今。在百舸集团任职期间,__同志一如既往地把他在部队里养成的军人作风和良好素养在工作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只要是他所负责的工作条线,必定全力以赴,把工作做实、做好,力争做到与众不同。他的努力没有白费,这些年来工作中获得的各种先进证书及工会组织的各种集体活动比赛项目下的累累硕果就是最好的证明。

工作中他身先士卒、吃苦耐劳,对企业忠诚,尊重上司。对负责的环保、安全、工会、支部等一应工作都持有高度的责任心,对工作充满激情,始终保持对工作的高标准、严要求。生活中他自信乐观,有很强的沟通表达能力,乐于帮助下属和工人。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是他的时间观念,办公室里第一个到的一定是他,吃饭或下班一定是到点才下。特别是节假日,别人都在休假享受假期的时候,就是他最忙碌的时候。每逢节假日公司的角角落落都要走一遍他才会放心。每到公司有突发事情时,冲在最前面的一定是他。这充分展现了他作为一名退伍老兵的牺牲奉献精神和责任感,尽显军人本色。

家庭中他孝顺父母,关爱妻子,兄弟和睦,为下一代树立了良好的榜样,获得了邻里间的一致好评;对自己在部队里多年的战友很重感情,退伍不退情,每当有远方的战友过来时就是他最开心的时候,他都像对待最好的兄弟那样热情款待。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个共产党员、一个老兵的初心和无悔青春!

退役军人创业故事个人事迹材料2000字(篇4)

我叫___,___市___区____石镇____人,____出生,____年入伍,____年退伍。我从借款购买一台小钻床开始创业,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努力拼搏、艰苦奋斗,企业从一个家庭式小手工作坊,发展到今天员工700多人、年产值近2亿元的福利企业,解决了98名残疾人、33名退伍军人和369名农民工就业,年上交国家税收400多万元,每年固定捐助社会公益事业资金50万元,谱写了自己人生光辉的一页,先后荣获了“成才致富明星”、“爱国拥军先进个人”、“双拥工作先进个人”、“军地两用人才先进个人”等20多项省、市级荣誉称号。

知难而上 艰苦创业 甘当时代弄潮儿

___年,我从部队退伍后,被当地乡政府安排当放映员。稳定的工作环境,并没有消磨我上进的心,在认真做好放映员工作的同时,我买来许多技术书籍自学,结合在安徽蚌埠坦克学院服役时参加培训班学到的知识,利用晚上空闲时间在家中研究和制作机器配件,希望有一天能开创一片新的天地。当年,中央1号文件下发,我在乡政府借回了文件认真研究几天后,萌生了办一个机械加工企业的念头,因为我在军事院校服役时也学了一些机械制造知识,在技术上相对有一定的优势。在家庭会中,我把文件给家人进行了宣读,父亲坚决反对办企业。我和两个姐姐轮番做父亲的工作,最终取得一致意见。第二年,家人东拼西凑了6000元钱,企业在艰难中宣布成立。厂子搭起了,产品出来了,我一边打理厂里的事,一边穿着雨靴、戴着草帽、背着装满样品的背篓,遍访市内数十家国营企业,几乎没有一家国营企业相信我这个乡下人办的厂能出好产品。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的诚意和价兼物美的产品终于打动了国营企业负责人。___87年,企业迎来重大转机,以我为法人代表的___机电厂宣布成立,员工发展到30多人,10多家国营企业向我发出了产品定单。接到定单后,我不分昼夜带领员工拼命工作,从计划到加工,从生产到监督,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同时,我要求员工把质量视为生命,不得有丝毫马虎。正是这种踏实的经营作风为企业的长足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自强不息 开拓创新 勇当科技先行军

___95年,随产品规模生产,企业更名为___实业有限公司,员工达到300多人,生产范围开始向重型机械领域拓展,___实业公司越做越大。为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我在企业职工大会提出“谁会管理谁就是赢家”、“谁能管理谁就上来”的口号,积极引进和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手段,打破家族管理模式,广召高学历人才进入企业管理层,推行现代化管理,不断探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新路子。___5年,公司通过了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通过计算机网络对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各个环节进行有效控制,全面提高企业竞争力,公司主要产品质量已领先于国内同行业,为企业与国际接轨,引进先进国外生产技术和工艺迈出了关健的一步。___7年,公司下属企业纳川重型机械厂承担了国家科研项目风力动力发电研发,获得了有关部门专项资金投入。___年,等离子井下呼吸设备试产,填补了国家该类产品空白。通过20多年的努力,___实业公司成功转型为科技型、规模型企业,员工突破了700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40人,从事技术操作工人280人,固定资产总值达1.5亿。公司以其强大的实力,成为___市大型装备制造企业之一,产品涵盖了风力发电、水力发电、火力发电、核电、齿轮传动装置、船舶机械、矿山机械、石油机械、航天和冶金等领域的大型机械零部件,在___地区装备制造行业中占有一席之地。尤其是近年来,公司的产业触角涉及了军工领域,参与了“神七”及国家大型舰艇有关部件的生产,部队长期有军事代表在企业入驻,这是民营企业至高无上的光荣。

忠诚于党 热爱人民 勇当模范带头人

我时常告诫企业领导班子,没有党就没有民营企业,永远忠于党是企业发展的宗旨。近年来,公司先后成立了党支部、工会、团委、妇联,党支部对领导班子重大决策有一票否决权,党员每周有__,工会对企业有监督权,团委则是领导班子后备干部“培训班”。公司在组织员工学习专业技术知识的同时,还组织员工学习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要求员工有坚定的职业理想,培养员工养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公司坚持以人为本,维护职工的各项合法权益,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有职工食堂为员工提供免费午餐、修建了职工宿舍、盥洗间,宿舍都配置了空调、电视机、风扇和取暖器。为丰富员工业余文化生活,公司修建了“职工之家”和“图书阅览室 ”,坚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陶冶了情操,增强了企业凝聚力。

拥军优属 回报人民 甘当致富领路人

企业发展后,公司招聘员工首先注重的是社会效益。公司现招聘的职工全部签订了劳动合同,办理了“五险”,一线工人月工资高的可以达到7000元,解决了一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使区内优抚对象、贫困农民通过到工厂工作,增加了收入,摆脱了贫困的生活,不少人已走上了富裕之路,有的职工还购买了大户型商品房。致富后,我没有忘记父老乡亲,每逢节日,都要带领企业员工去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到优抚对象和困难群众家中发放慰问金,为贫困党员发放补助金和粮油等物资,邀请他们来企业工作。我个人出资修建了纳川广场,现已成为当地村民日常文体活动的主要场所;企业稍有起色后,我邀请了一批老战友和当地复员退伍军人来到企业管理层工作,教他们生产技术和经营理念,学成后鼓励他们“跳槽”独立创业;每逢“八一”和春节,我总要把全村退伍军人请到企业来作客,共叙峥嵘岁月,共商发展大计。除每年节日期间走访辖区驻军部队外,我代表___实业公司主动找到武警___区消防支队,签订共建协议书,结为军民共建对子,定期开展军民共建活动,力所能及帮助部队做解决一些困难和问题。

企业的飞速发展和我参与的社会公益活动得到了各界群众的认可,党和政府也给予了我极高的荣誉。在荣誉面前,我倍感鼓舞,也深感要做的事还很多。我所在的公司己在江津德感工业园区购得土地75亩,修建厂房面积___平方米,行车最大起重量100T,土地、厂房和设备等投资2亿元,于今年6月份部份产品投产。公司还将购地80亩,把重型机械有限公司和___实业有限公司搬迁至茶园工业园区,修建厂房35000平方米,总投资1.6亿元。我将继续引进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将机械制造业与跨国企业接轨,提高公司市场竞争力,同时,加大社会公益事业投入,特别是支持部队建设方面力争创造佳绩,为国家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退役军人创业故事个人事迹材料2000字(篇5)

我叫___,出生在___区___村一个农民家庭,83年入伍,中共党员,88年退伍。现任村党支部书记,我和大家一道,把一个经济落后的乡村,建设成为和谐稳定、科学发展的文明村,村民人均年纯收入从不足1000元上升到6400元,全村集体资产由负债400万元发展为现有的500万元,荣获全国“精神文明村”、___市“文明村社”、___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我本人也被当选为___区人大代表。

含辛茹苦闯商海

退伍后,我回到了依然贫穷的家乡。凭着部队给我的胆识和勇气,毅然闯荡商海,多方筹资买来1辆解放牌大货车搞起长途运输。为多跑几趟业务,困了就在车上打个盹,饿了就在车上啃两口红苕,渴了就在路边喝口井水,有时,一天连饭都吃不上。但天有不测风云,不到4个月就出了车祸,一下就亏损了8万多元。正当我一筹莫展之际,战友们借给我3万多元。我拿着这笔资金,又开始了第二次创业。由于缺乏经营经验,投资项目没选准,两个月下来,又亏损了7万多元。

创业接连受挫,我没有退缩。冷静思考失败的原因和教训之后,意识到自己还是知识缺乏、信息闭塞,于是,我购买市场经济的书籍给自己充电,又边打工边考察市场,不断提高自己的经营能力。功夫不负有心人,一次偶然的机会,使我获得___区一块土地的开发项目。用汗水和智慧挖掘到了创业的“第一桶金”。随着三峡工程的上马,建筑行业迎来了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我将承包的一个乡镇建筑企业改制组建成___集团公司。并以诚信、严格、优质、高效的行为,赢得了企业的大发展。公司从二级企业晋升为一级企业,业务范围已拓展到17个省市,成为拥有18家分公司,员工11000人,其中,退伍军人2500人,集工程建设、对外投资、房地产开发为一体的综合企业,跨入了___企业100强和___民营企业50强。

当村官情注三峡移民

通过10多年的拼搏,我已拥有上亿元的资产。时至2001年11月,我作出了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决定:参加___村村主任的竞选!

这是怎么回事?质疑声、劝阻声不绝于耳。他们全然不知,深藏我心中的一个秘密:那是上个世纪60年代,在我几岁的时候,由于家穷,我已经一天多没吃饭了,饿得躺在柴房里。这时,村里的老支书给我家送来了半袋苞谷。从此,在我幼小的心中深深播下这样一颗种子:长大后,我一定要当村支书,一定要做老支书那样的人!

我深知,人生如同一个天平,一头是个人财富,一头是社会贡献,个人财富再多,没有对社会的贡献,人生的价值就等于“零”。我力排众议,不顾家人和公司高层人士的反对,如期参加竞选,全票当选为___村主任。次年,我又当选为村支部书记。

上任后,第一个攻坚战就是三峡移民。全村需搬迁359户1141名村民,有的要迁往福建等外省安置,有的迁往本市___等地安置,有的原地后靠安置。说实话,要按政策和移民计划把他们一户一户地动员搬迁,工作的难度和繁重程度可想而知。面对这道世界级难题,我把国家利益和移民利益两副重担扛在肩上,把公司的事交给一位副总打理,全身心地投入到移民工作中。

一期移民外迁福建晋江,我和村干部们一起,挨家挨户走访,耐心讲政策,真心地与他们交流,得到了大多数移民的理解和支持。但村民黄德华,拒绝签订协议。第一次去他家,劈头盖脸就是责骂,我耐心地倾听着,在责骂声中听出他对政策还有疑惑和误解。等他骂完了,我再给他讲移民政策。一次、两次,不知做了多少次工作,他才同意签订协议。但在搬迁的节骨眼上,他感到背井离乡,又不想走了,一家人蹲在院坝里大哭。此时,已是深夜,我和村干部们坐在院坝里给他和家人拉家常,凌晨4点钟,他拉着我的手动情地说,你是大老板,来当村支书就不容易,你又把政策讲得这样透彻,我再不搬迁,情理上也说不过去。天刚亮,我又帮他们搬运东西,一直目送他们远去。现在,黄德华一家已经在福___居乐业,还开了一家面条加工厂,年收入达20万元。

村民___,以在路边卖馒头为生。移民安置时,死活不愿搬。我和村里的同志去他家做工作,刚到院坝前,他就把一条大黄狗放出来咬我。还威胁说:“如果你再来,我就抱着你一起跳长江”。后来,干脆把门锁了,避而不见。白天见不到人,那就晚上去找。连续几天,我们每天晚上就到他家门外守候,终于在一天的凌晨5点钟见到了___。看着我们一身的雾水,他被我们的真诚所感动,脸色较过去也好些了,主动邀请我们到他家去坐。在签订协议的那天,他拍着我的肩膀动情地说:“说真话,要不是你的苦口婆心和真情实意,我怕到现在还转不过弯来。” 如今,他重新开了一家杂货铺,年收入3万多元。每次见到我就说:“书记,你是个好心人啦!”

___村三期移民有60人需搬迁到500公里以外的___县。我虽然多次组织召开各种会议进行层层动员,但一个月过去了,仍然没有一个人来报名,怎么办?我干脆从企业拿出一笔钱,对每个报名的移民奖励1000元,但还是没人来报名。思前想后,我只有动员自己年迈的父母外迁,以打开工作僵局。一天,我来到二老的住处,先和他们拉家常,然后,试探着说:“爸爸妈妈,现在移民工作实在太难,干脆你们先带个头,支持儿子的工作”。二老一听,当即就是一顿责备:“我们都70多岁了,你不让我们好好过几年安身日子,还要搬这搬哪,你的孝心被狗吃了?”二老的话,深深地刺痛了我。作为儿子,我该尽孝心,作为村支书,我应完成党和政府交给的移民任务。为了三峡移民,我只有得罪亲人。我说服兄弟姐妹,一起来给父母做工作,在子女们的劝说下,父母终于同意外迁。临走时,老人拉着我的手说:“儿啊,背井离乡哪个都不愿意,但是,三峡移民是国家大事,你又是村里的带头人,只要你的工作好做,我们再不情愿也支持你!”在二老的带动下,不到半个月,全村就有63人报名外迁,超额完成了移民外迁任务。

___村地处长江边上一个狭谷地带,移民搬迁前多数村民居住在靠江边一块平坝上,后靠搬迁的难度很大。为后靠移民的搬迁,我把修路作为“一号工程”来抓,由公司出资100多万元,移民负责出土地,投工投劳。经过半年多时间,硬是从半山腰中修出了一条宽8米、长1.8公里的碎石路,解除了制约移民搬迁的“瓶颈”。路通了,后靠安置的移民既找到了建房的地方,又节省了搬迁建房的材料转运费。全村后靠安置的移民每户节省材料转运费近3万元,总计达200万元。同时,为使后靠移民尽快搬迁,我还说服公司其他领导,承建了当时低于市场成本价每平方米100元的二栋5000平米的移民安置住房,保证了10多户移民的安置,仅此一项公司就补贴50万元。后靠移民搬迁安置后,因无钱缴纳水电初装费,我又从公司拿出一部分钱,为移民们支付了水电初装费,保障了他们的正常生活。

谋发展率领乡亲致富

完成移民搬迁任务,如万里长征才走完了第一步,关键是要稳得住、逐步能致富才是移民工作的最终落脚点。我曾经滋生过这样的念头:每年给乡亲们一笔钱,改善他们的生活。转念又一想,光靠我的“输血”,乡亲们能致富吗?如何找到___村发展的路子,壮大集体经济,使他们既稳得住,又逐步能致富,成了我为之奋斗的最大目标。于是,我和村干部们利用两个多月时间,研究移民政策,多方走访调研,召开相关会议,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形成了“依托现有的交通和地理优势,发展集体经济,解决移民就业,提高村民收入”的发展路子。

___村地处城郊、交通便捷,沙石资源丰富,经过考察论证后,决定在村里修建码头、沙石场。方向找准了,我带着村干部,奔波于政府各部门、国有和民营企业之间,建货场、修码头,拉动辖区经济发展,解决部分村民的就业问题。目前,___村货场、码头年货物吞吐量可达100万吨,年创产值800万元,安置村内外移民就业1000余名,呈现出了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

我还通过各种生意上的合作商,招商引资,邀请各种产业集团来村里安营扎寨办企业,拉动和壮大集体经济。现在,村里已成功引进玉松煤矿等20余家个体私营企业落户,涉及电器、设备租赁和养殖业等,使___村发展很快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为给辖区企业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我经常深入辖区企业走访,帮助他们解决发展中的困难,对他们提出的问题,能够解决的就当即拍板,能够次日解决的,绝不往后拖。到目前,全村集体经济达到500万元,后靠安置的移民人均年收入6000多元。家乡的父老乡亲终于过上了好日子。

追寻自己的人生道路,是党的教育培养了我,是火热的军旅生活磨砺了我,没有党的正确领导,没有部队的锤炼,没有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没有三峡移民的历史机遇,就没有我今天的成就和荣誉。我将继续发扬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继续保持普通一兵的本色,继续开拓复退军人创业新路,浓笔书写当兵人的历史,以实际行动回报军队、奉献社会、报答党的恩情。

退役军人创业故事个人事迹材料2000字(篇6)

脱下军装,他们用军人本色续写人生崭新篇章;走出军营,他们始终战斗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中央宣传部、退役军人事务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联合发布2022年度“最美退役军人”先进事迹。一个个整装再出发的动人故事,汇成一曲激昂奋进的时代之歌。今天,让我们走近2022年度“最美退役军人”——__。

__,女,中共党员,1988年11月出生, 2006年12月入伍,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某部,2010年参加公安工作,现为兰州市公安局七里河分局敦煌路派出所社区民警,三级警长,被评为2022年度“最美退役军人”。

在部队服役期间,__信念坚定、不畏艰苦、忠诚履行革命军人的使命担当,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退役后,她继承部队的优良传统,将祖国边陲“喀喇昆仑精神”带到了公安工作中,把严谨过硬的作风和一心为民的情怀融入了社区警务工作实践中,用心用情守护着一方平安,打造了百姓满意的“无毒无诈无黑无访”平安社区。__以对公安事业的无限热爱、对人民群众的赤子之心,创新进取,竭诚奉献,书写了一名退役女兵心怀大爱、服务人民的精彩华章!

社区女警:平安社区的建设者

脱下绿军装,穿上蓝警服。__的身份发生了变化,但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始终没有改变。退伍后,经过甘肃警察职业学院2年和特警5年的磨砺,她对公安工作产生了由衷的热爱。2015年,她调至兰州市公安局七里河分局小西湖派出所,成为了小西湖街道西津桥社区一名社区民警。

__所在的小西湖派出所是公安部命名的全国首批“枫桥式”派出所,她负责的西津桥警务区辖区面积0.34平方公里,是多民族集聚区,辖区有商业综合体、企事业单位、中小学校以及各类行业场所289家,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辖区复杂的治安形势。

初任社区民警,__有点无从下手,但她并没有犹豫和退缩,而是以在军营里锻造出的坚韧意志和过硬作风迅速投入工作。她有事没事下社区,走家串户,户户不漏,还把联系方式印在反诈宣传海报上,贴在单元楼门口,告诉辖区群众:我是新来的社区民警,有事请给我打电话。

派出所实行值班民警和社区民警同处警的警务模式,邻里纠纷、家庭矛盾、非正常死亡等警情,社区民警都要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很快__不仅快速融入了社区,而且对社区的各种信息情况都了如指掌。

7年多的社区工作,__创造性地提出“热心帮办服务、爱心预约服务、耐心延时服务、贴心代办服务、暖心回访服务”的“五心”服务标准,探索出“随时叫、有问必答,随时办、有事必管,随时帮、有求必应”的“三随三有”工作法,她将辖区当作是自己的家,真心实意对待辖区群众,已经变成了辖区群众的贴心闺女。

辖区居民老陈和对门邻居老李恩恩怨怨30多年,左邻右舍一提起他们都直摇头。老陈家安装了个可视门铃,老李知道后不乐意了,说窃取了他家的隐私,老李就在两家中间的楼道里粘了个帘子,为此两人吵得不可开交。__从多家邻居那里了解到事情前因后果后,就想法子给两人做工作。她提着水果找老李,一口一个李叔叫着,还协调街坊邻居也给老李做工作,最终老李被她说动了,表示愿意和老陈好好商量。老陈生病住院,__又赶紧买了牛奶去看望,陈叔长、陈叔短,给陈叔讲道理,讲体会,前前后后历时三个月,两人两家终于握手言和。

以真诚、真心、真情对待群众,设身处地以当事人角度考虑问题、解决问题是__的工作法宝。7年来,西津桥警务室共调解各类矛盾纠纷337起,提供服务2300余次,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落实,群众满意率100%!

为了更好地守护辖区平安,__牵头整合社区资源、发挥社区力量,形成了以居民区巡逻、敬老助幼、邻里照应的社区防范力量,持续开展治安巡逻、矛盾调解、安全宣传、疫情防控等工作,做到了社区管理“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筑牢了第一道防线。

今年年初,__调往七里河分局敦煌路派出所工作,利用“小兰帮办”、警务终端、二维码门楼牌、建设智慧安防小区、综治中心协同等科技信息化手段,她再次创造性地建成运营的“24小时不打烊线上__警务室”,网上办、家里办、线上办、预约办,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办事、提高了工作效率,辖区居民连竖大拇指。

反诈先锋:百姓钱袋的守护者

2019年7月,随着电信诈骗案件的高发,__通过向全国各地的警察战友咨询、网络查询等方式,了解电诈案件、制作宣传课件,热火朝天地开始了她的反诈宣传。

“这种情况就是典型的电信诈骗,您千万不能相信!”拿着手机,__向群众讲解着电信诈骗的伎俩和手段,教会大家如何防范电信诈骗。日常工作中,反电诈宣传是__的一项重点工作,想要把防范电信诈骗的意识牢牢印刻在群众心中不容易,怎么才能做好这项工作?__想了很多办法。

“宁可辣子多来几勺,也不能给骗子转去一分”,这是贴在一家牛肉面馆的反电诈宣传画中的语言,这样的宣传画几乎贴遍了西津桥社区的牛肉面馆,而这些反电诈宣传画恰恰是__自己设计印刷、自行沟通商家张贴上去的。

“你知道反电诈灵魂8问吗?”为了让辖区老人能够明白反电诈的重要性,__把这些问题印在了杯子上,发给老百姓。辖区的张大爷今年70多岁了,每次拿着__给他的反电诈杯子喝水时都会看一看杯子上面写的宣传语言,张大爷说:“小王警官工作真用心,把要宣传的东西印在杯子上送给我们,这个方法好!”

__还把反诈的想法和疫情防控常结合在一起,找到制作口罩的厂家,把反诈信息印在口罩上发给过往群众。一时间,兰州市街头的反诈口罩成了一道风景,此举还被全国公安系统的反诈民警学习效仿。

此外,__还精心设计了反诈鸡蛋、反诈八宝茶、反诈荧光背心、反诈荧光肩章,就连辖区商家的纯净水器和水桶上也印上了她的反诈宣传标语……这些创意,让__的反诈宣传深入到了辖区每一位居民心中。

通过__穷尽一切办法的覆盖宣传,辖区反诈宣传入户率98%,“金钟罩”小程序受保护人数8900余人,5000余人注册“国家反诈中心”APP,面对面精准劝阻700人次,挽回群众经济损失1000余万元。西津桥社区连续两年没有发生一起电诈案件,被评为“无诈社区”,__本人也连续6次被评为兰州市公安局“反诈之星”,并荣立三等功1次。

“社区百合”:心怀大爱的爱心使者

兰州市七里河区是全国闻名的百合之乡。“社区百合”是辖区百姓送给__的称呼,表达着大家对__的肯定和喜爱,这也是对她作为社区民警舍小家为大家、无私奉献、忘我工作的最高褒奖。

得知辖区一名参加空军招飞学生正在进行政审,在电梯维修的情况下,__和招飞干部一口气爬到了30楼,顺利为其完成了政审工作。

李奶奶是独居老人,一生好强只要自己可以身体力行的事绝不给__说。每到逢年过节,__都会买些李奶奶爱吃的食物水果去看她......

高爷爷是位抗战老兵,今年96岁了。自从入户时认识高爷爷后,__隔三差五跑去看他,陪他聊天、说话,帮着做一些家务,高爷爷把__当成了自己的孙女,给她讲故事,上党课,嘱咐她革命军人要永远听党的话......

辖区张大妈每次见到__都会跟她说:“小王,你这么忙,孩子肯定没有时间照看,你把孩子带过来大妈帮你照看哦”。因为同是警察的丈夫也不能正常回家照看孩子,两个孩子只能轮流由双方老人帮忙照顾。

2008年以来,__每年都坚持义务献血。2013年,她从网上看到兰州市一个因脾脏大出血的患者家属求助信息后,第一时间赶到医院献血,挽救了患者生命。在抗击新冠疫情中,__积极献血,甘肃省输血协会、甘肃省红十字血液中心特发“感谢状”,褒扬她热血战“疫”、敬佑生命的事迹。

从2020年开始,__每月都从自己工资中捐出100元钱,参加联合国儿童基金项目“月捐为救灾”活动。2021年,__与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管理中心签订骨髓捐献协议,为挽救患者生命奉献爱心。

青春无悔,淬炼成钢。两年的军旅岁月,十二载警察生涯,__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理想,用实际行动彰显了踏实进取、爱岗敬业的优秀品质和心怀人民、向上向善的高尚情操。正如一朵清秀淡雅、品性高洁的“琼花”,悄然绽放在千家万户的百姓心中,散发着新时代退役军人和人民警察的双重光芒。

退役军人创业故事个人事迹材料2000字(篇7)

眼残臂断志更坚 许党报国映初心

——四川省最美退役军人__同志先进事迹

__,男,汉族,1933年12月出生,广元市昭化区人。1951年4月主动报名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1951年12月在乔岩山战斗中失去右眼和双前臂,被评定为一级残疾军人,1956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3年放弃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在院休养生活,主动申请回乡参加农业生产。

他是舍生忘死的“铁血战士”——

“我最大的遗憾,就是再也不能上战场保家卫国”

__于1933年出生在紫云乡中漕村一个贫农家庭,1951年4月,17岁的他在紫云报名参了军,6月开赴朝鲜,被编入12军35师105团3营7连4排。因个头高、视力好、体力强,被安排学习使用60炮,先后担任架炮手、瞄准手。凭着坚强毅力,他很快熟悉了炮的拆卸、炮弹装填、瞄准、发射等基本技能,成为了一名合格的战斗员。

1951年11月,__第一次投身战斗。敌军一番狂轰滥炸后,杀气腾腾地向志愿军阵地急冲过来。眼看着近了,战士们猛烈倾泻火力,“叭、叭、叭”的机枪声此起彼伏,密密麻麻的手榴弹在敌群中爆开了花。__和战友冷静操纵60炮,将一个接一个的炮弹准确射向敌方阵地,隆隆的炮声响彻云霄。经过4个多小时激战,打退敌军多次冲锋,牢牢守住了阵地。经过这次实战,__得到了实战锻炼,战斗激情高涨。“没想过生死,只想能早日打胜仗,能够回到故乡和亲人团聚。”__道出了当时千千万万志愿军的心声。

1951年12月,__所在部队开赴乔岩山阻击敌军。在山头,敌军来就果敢迎战,敌军退就构筑工事。一天晚上,敌军先炮轰再冲锋,连攻3次始终未成功,第4次进攻时,嘹亮激昂的冲锋号声响起,志愿军发起反击冲锋,战士们跳出坑道,猛虎下山般直扑敌军。__扛着近20斤的炮架紧跟班长身后,在密集的火网里奋勇向前,距离敌人阵地不远时,伴随着尖厉刺耳的呼啸,一颗炮弹飞了过来,他顺势倒下,双手护住头,沉闷声中,炮弹落下,在身前崩炸开来……他两眼一黑昏了过去。

等__醒来,已是三天三夜后。卫生员告诉他,和他一起冲锋的班长和战士都牺牲了,担架队战友和医护人员从死神手里夺回他的命,但因为伤势太重,他彻底失去了双前臂和右眼。听到这些时,__悲痛万分:“这辈子再也不能上战场保卫国家了,再也见不到曾经生生相惜的战友了!”

他是身残志坚的“中国保尔”---

“身体残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思想残疾”

按照安排,伤势严重的战士全部转回国内。__先是在黑龙江北安医院,后又转至水花医院治疗,做了两次大手术,安装了假眼球。

吃饭要人喂,衣裤要人穿,如厕需人帮……没了手、少了眼的__陷入前所未有的人生低谷——自己才18岁就成了一个“废人”,未来漫漫人生,要如何生活?他越想越烦闷越绝望,常常吃不下饭,睡不着觉。

从黑暗的日子里找到前进的光亮,这是__性格中的坚强基因。从医护人员特意讲述的前苏联卫国战争英雄保尔·柯察金故事中,他被主人公高昂的革命激情、奇迹般的生命活力和钢铁般的坚强意志感动了,决心要像他那样去生活,代替逝去的战友们坚强地活着。他说,“我只有克服自己的困难,才能更好地为党和人民服务。”

说干就干,从自己学习吃饭开始。残臂太短,根本吃不到嘴里去,他便在半截右臂上系上手帕,吃饭时将勺子插入,用牙齿将手帕勒紧,再哆哆嗦嗦往嘴巴里喂。起先,无论怎么努力,也送不到嘴里去,反而把饭菜弄得到处都是。医护人员心疼他,说要不算了吧,我们照顾你。他毫不气馁,一次次失败,一次次咬牙继续。当第一口饭菜吃到嘴里,他激动地泪流满面。一顿饭下来,全身都是汗。反复练了一个月后,终于可以熟练地用汤勺吃饭了。信心大增的他,接着学会了用残臂穿衣服,洗漱,上厕所……

“一个人身体残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思想残疾。”1956年,__进入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后,决心摘掉文盲帽子,尝试着用布条绑着笔练习写字。开始时,笔一接触到纸上,手臂便止不住地抖,难以驾驭,费九牛二虎之力,写不出一个像样的字。经过反复练习,凭着不懈努力,__不仅能写一手工整的小楷,还取得了“识字1500个”的文凭。

随着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课余演出队成立,__有了为党和人民做贡献的新战场,他和5名上肢残疾的战友苦练了一个多月,学会了吹口琴,能演奏《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我是一个兵》等曲目。

1958年,残疾军人课余演出队应邀赴北京汇报演出,受到周恩来、朱德、彭德怀、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亲切接见,周恩来总理亲笔录写了一级残疾军人刘渝生创作的诗歌《我们的心永远忠于党》赠与演出队,并称赞他们是“人民的战士,人民的艺术家”。

随后的日子里,__和队员们走遍大半个中国,在全国50多个城市巡演,引发热烈反响。《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先后进行了报道,八一电影制片厂还专门摄制了电影纪录片《最坚强的人》。

他是自强自立的“庄稼汉子”---

“我要自食其力,不能让党和国家养我一辈子”

在几年巡演过程中,__看到了国家的发展变化以及人民的勤劳奉献,他的思想也发生了重大转变。

“我还这么年轻,让我在荣校养老,我不愿意。”1963年3月,身残志坚的__主动要求回乡参加建设,经省民政厅批准,__携妻杨正清回到了家乡广元昭化。

杨正清,是__经荣校战友介绍认识的,她被__的坚强隐忍所打动,遂决定照顾他一生。

__回到农村后,耕田犁地、挑粪背柴……所有的农活都学会了,一样不比别人差。但再简单不过的农活,在他这里,都要经过百次、千次的尝试和练习。“没有手还有胳膊,还有脚,别人能干的我也能干!”即使残缺的胳膊时常被磨出了血,肿得像馒头,__也没有放弃。凭着异于常人的坚强毅力和吃苦耐劳精神,含辛茹苦的把子女养大成人。

上世纪70年代初期,作为残疾军人代表,__先后参加了县、地区和省党代会,双拥先代会等重大会议,并先后获各种荣誉称号30多项、受赠__近20枚、__和__数本。

他是奉献社会的“爱心大使”---

“我是一名党员,要多为党和人民做事”

“我是一名共产党员,要努力为党、为人民做事。”这是__经常说的话。

有一年,妻子生病,在旺苍广旺矿务局职工医院住院。才几个月的小儿子又腹泻,在儿科治疗。恰巧,乡友患了精神病,家属将其也送到这个医院,希望能凭着__的“特殊”身份照顾一二。可当时医疗条件有限,只有绵阳一家精神医院才能医治。“我送他去绵阳治病。”__给妻子做思想工作,别人有困难就得搭把手,妻子一向温婉明理,拖着病躯独自照顾生病的孩子。

次日凌晨,__带着乡友及家属步行几十公里到白水搭乘火车前往绵阳。下午,到医院办理入院时,医院要求交一百斤粮票。那年月粮票何其珍贵,短时间哪里去凑这么多粮票?乡友家属说回去卖粮。

“你家本就缺粮,况且时间也来不及,我回去想办法。”__将其拦住,连夜搭乘火车返回广元,天麻麻亮时赶到县伙食团,第一次用残疾军人的“特权”借来粮票,又马不停蹄搭乘火车到了绵阳,顺利办了入院手续,安顿好一切才赶回旺苍照顾妻儿。一个月后,乡友治疗归来,面对乡友的感谢,__说:“我是党员,这是我应该做的。你们要感谢党、感谢政府。”

“他把党员身份看得特别重,心里永远都想着别人。”__的妻子说,那年,在政策允许内,广元市民政局为他协调了一套一楼的公租房,方便他行动。但七楼是位老同志,上楼很吃力。__果断地同老同志互换,自己去住七楼。几个子女渐渐长大,读书毕业后,有的一时找不到工作,他从没有因为自己特殊身份,要求组织解决子女的工作问题。相反,别人的困难,__从来都是倾尽全力给予帮助。义务宣传、调节纠纷、公益劳动……周边的群众对他总是特别信任、钦佩与尊重。

多年来,__常去学校作义务宣讲,也应邀到机关或企业做公益报告。他总是身着特制戎装,精神抖擞,一讲就是几个小时,讲起当年战斗故事,幕幕清晰。

退役军人创业故事个人事迹材料2000字(篇8)

个人简介:__,1958年2月8日出生,陕西省榆林市清涧县人,1976年2月入伍,兰州军区陆军20师步兵60团3营炮连,1979年2月考入兰州军区步兵学校(西安陆军学院),现在陆军西安边防学院(边防学院),1980年8月军校毕业后在回原部队先后任排长、副连长,两次荣立三等功,多次受营连嘉奖。1985年10月调到47集团军139师416团2营机枪连任副连长,1985年12月1日离开部队驻地(潼关),12月22日到达云南省文山州平坝临战训练驻地。1986年4月赴老山前线作战,1986年11月到团军工连任军代表。1987年1月10日在老山阵地抢修工事排除地雷时被地雷炸伤,左臂被截肢三分之一,左眼失明,左耳失聪,右耳听力下降,现在身上还留有多块弹片。因作战勇敢荣立一等战功,评定为一等(新三级)伤残军人。被兰州军区树立为“老基层”先进个人典型。1990年7月部队批准退休。2010年10月安排到渭南市军干所休养。2019年国庆70周年荣获纪念章,2020年被陕西省工会授予省部级劳模,2021年被渭南市军人事务局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血染战场终不悔

来自一等战功伤残军人__的事迹报告

朋友们:人的生命最宝贵,特别是我们这些从战场上下来的人,在战火中侥幸生存的伤残军人,更加理解生命的意义,友情的珍贵。今天,我作为参加过卫国戍边的作战一员,老山地区战场上幸存下来的伤残军人,很荣幸来到这里与大家分享,我和战友们所经历的那些刻骨铭心的战斗故事。虽然,犹如利刀割开刚愈合的伤疤,痛苦难忍。但是,想想那些鏖战在老山战斗中,战友们的英雄壮举;想想长眠在祖国的西南边疆烈士;想想烈属们悲伤欲绝、长年生活在痛苦中的亲人。我感觉,我有义务讴歌他们的事迹,弘扬他们的事迹,把老山精神传承下去。让人们知道:老山精神没有随着先烈的牺牲和老山战役的结束而被遗忘,它仍然鲜活地留存在我们的记忆中……

老山,不仅仅是个地名,它是代表祖国尊严和领土完整的地标,战友们用鲜血和生命捍卫国家主权及领土完整,是践行爱国主义的一座丰碑。

1986年,我和战友们在祖国南疆边防前线,舍生忘死、血洒疆场,为我们的军旅生涯和壮丽人生写下了最为灿烂的一笔,留下了永不言悔的光辉一页。

立志报国,冲向卫国的战场

我出生在陕北清涧一个普通农家,和战友们一样从小就有英雄梦、从军梦,梦想着穿上一身绿色的军装,紧握钢枪,英勇杀敌,保卫祖国领土不受侵犯。

当兵前曾有人问我“当兵要吃很多苦,可能要上战场,会有危险甚至牺牲,这些你不怕么?”我的回答是“我不怕!我就要打击敌人当英雄”。这是我时刻牢记保家卫国的入伍初心。

1976年2月,我的梦想终于成真!入伍来到兰州军区陆军二十师步兵六十团三营炮连,成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在部队,我一边训练一边复习文化课,功夫不负有心人。1979年2月,考入兰州军区长安步兵学校。1980年8月,军校毕业返回在原部队先后任排长、副连长,并两次荣立三等功,多次受到营连嘉奖。当时,可以说我是一起入伍战友中的佼佼者,一名年轻有为军校毕业的军官。

1985年国庆节后,团里召开干部大会,部队要调部分干部到47军基层连队任职,赴云南前线参加对越防御作战。听闻之,我心潮澎湃,思绪万千,面前是战争,炮火连天,烽烟遍地;身后是和平,四海祥和,人民安乐,到底该如何选择?

当国家主权受到侵犯,人民生命安全受到威胁,作为革命军人,义不容辞的选择就是,冲锋向前,保家卫国!实现我当兵的初心。于是,我毫不犹豫地向团党委递交了申请书,主动要求调到47军,奔赴战火纷飞的边防前线,为祖国立功。

部队根据我的求战心切,批准了我的请求。我很快就到达参战部队报到,起初组织上把我安排到军坦克旅指挥连任职。我心里就开始犯嘀咕,“专业不对口,又不能和敌人面对面撕杀,没劲,不够过瘾,不是我的初衷。”又主动找到首长,要求调到步兵团一线连队去,实现捍卫祖国领土完整、杀敌保国的从军梦!

在我的再三请求下,组织最终把我安排到139师416团二机连任副连长。

终于要奔赴炮火连天的战场,我的心情非常激动。

至今,我依然清晰地记得当时的情景。那是1985年12月14日下午4时30分,天气异常寒冷,但我们全连官兵激情澎湃,斗志昂扬,战友们高唱“再见吧,妈妈”,义无反顾地登上开往祖国西南边陲的闷罐军列,一路南下,星夜兼程。

战前训练,苦练杀敌强本领

12月22日,我们经历下了火车倒卡车的八天八夜的军事运输,在一路颠簸中到达了云南省文山州平坝临战训练驻地。

一到驻地,我们就立即投入到超强度的临战训练中去。“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在连队训练,一切以实战出发,按照军事训练科目,强化技能训练,天天绑沙袋、背砖头,早晚全副武装越野5公里,期间还要爬山、越障碍等体能训练。

那一段时期,战友们挥汗如雨,汗流浃背。很多战友脚板打起泡,肩膀磨破流血,衣服干了湿,湿了又干,浑身上下满是一片挨一片白色的汗渍。

超强度的训练,战友们无论是流血流汗,无论是多么艰难困苦,没有一人叫苦喊累或是临阵退缩,坚持轻伤不下训练场,苦练杀敌本领,圆满完成了为期四个月的临战训练任务!各个身体更加魁梧结实。

看到战士们苦练杀敌本领,也让我们连队干部所感动,大家形成一直意见,参战期间干部在没有重大战果不予评功,把立功名额让给战士;遇到急难险重任务,干部必须指挥得当,冲锋在前,带领大家完成任务,充分调动全连指战员顽强拼搏的斗志和视死如归的血性,誓死捍卫祖国领土完整,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全连形成了一个雄壮勇猛的英雄杀敌的团体。

1986年4月,部队陆续奔赴老山前沿阵地与友军换防。老山,位于云南省麻栗坡县天保镇,是一座与越南交界的山脉,属亚热带气候。主峰最高点1422米,山高坡陡,常年阴雨浓雾笼罩,草棘丛生,毒虫遍布,空气湿度大,平时难得见到阳光,遇到大雾天气能见度仅仅只有1米。我们连是配属分队,部分兵力担任团指挥所的警戒和机动任务,大部兵力坚守在1072阵地和离越军阵地仅30多米的零号阵地。

全连战士都是初次参战,且大多数年龄小,没有战斗经验,心里没底,尤其是面对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更是难以很快适应。前线的所有给养要由军工通过100米生死线送上阵地,别说洗脸刷牙,就是多喝一杯凉水都成了一件奢侈的事。若遇到敌火力封锁猛烈,或遭遇暴雨天气,交通壕坍塌,军工送不上来补给,只能靠啃干粮、喝雨水硬撑着,接连几天饿肚子是常有的事。

猫耳洞低矮潮湿,冬冷夏热,只能坐不能站立,被褥、衣服始终潮湿。老山的气候一天三变,夏天更难受,40多度是常事,热得令人难以忍受,蚊虫叮咬、老鼠毒蛇经常出没,有的战友患上了烂裆或软骨病,不得不赤身裸体,或者把裤子撕开做成“裙子”穿。

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坚守阵地,来不得半点松懈,精神一直处于高度紧张。越军经常利用黑夜或雨雾天气对我方阵地进行偷袭。即使这样常年累月的在堑壕和猫耳洞中吃喝拉撒,连队的干部、战士也没有一个人退缩,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中,战友们不计个人得失,不怕生命危险,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坚守阵地,寸土不让。

英勇善战,残酷鏖战建功勋

1986年7月23日, 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突然降临老山地区,大雨连续下了三天三夜,山体多处出现大面积滑坡,阵地上许多工事被暴雨冲塌,猫耳洞里的被褥全部被水泡湿,阵地作战物资受到严重破坏。我方0号阵地同样无法幸免,五班长共产党员郭志斌所在的3、4号哨位涌进大量泥水,他带领战友们冲进猫耳洞抢出电台、电话单机和武器弹药,刚撤离出来,哨位和猫耳洞就坍塌了。一险刚过,一险又来。就在这恶劣的天气里,殊不知越军乘暴雨之机出动一个班的兵力偷袭3、4号哨位,摸到距哨位约8-9米时,才被我方发现,郭志斌指挥战友们以猛烈的火力向敌方开火,在暴雨中毙敌3人,伤敌5人。

1987年3月19日,越军一个加强排的兵力向我方零号阵地发动进攻,我连五班连续击退敌方十多次进攻,歼敌6人。5月15日,不甘失败的敌人再次以一个班的兵力偷袭我方4号哨位,也被五班又一次击退,牢牢守住了阵地。战后,五班荣立了集体一等功,郭志斌荣立个人一等功。

战士余利轩,坚守在1072阵地期间,不怕艰苦和牺牲,英勇善战。1986年5月中旬,越军多次向我方74、75号阵地发起进攻, 余利轩与全班战友在我方炮火协助下,一次次打退敌人进攻,毙敌5人,伤敌5人。7月19日19时许,他们班在抢修工事时,又遭到越军炮火袭击,离他不远的友邻阵地的一位战友被炮弹炸伤,他奋不顾身,跃出战壕,冲过去帮战友包扎,却被敌方另一枚炮弹炸断了双腿。大量失血,让他昏迷了过去,坚强的毅力,让他奇迹般地活了过来。为了保住性命,余利轩不得不接受高位截肢,永远失去了双腿,造成终生残废。他因作战勇敢荣立了一等功,被评为特等(新三级)伤残军人。

1986年10月14日,代号为“兰剑-B行动”的出击拔点作战打响后。我连三排、四排十一班,配属我营五连参加战斗,十一班加强到突击队作战,三排作为侧翼保障队为主攻分队保障侧翼安全和火力支援。经过激烈的战斗,取得了战斗的全面胜利。五连及我连等配属分队官兵以23人牺牲,56人受伤的代价,历经3个小时,毙敌87人,俘敌3人(押送途中死亡),圆满完成了出击拔点作战任务。五连被成都军区授予“攻坚英雄连”称号,战士顾金海被中央军委授予“战斗英雄”称号,18名官兵荣立一等功,31名官兵荣立二等功,28名官兵荣立三等功,这次战斗中我连十一班班长高玉琨荣立个人二等功,多名战友荣立三等功。

我连在老山对越作战期间,歼敌26人,伤敌22人。五班荣立集体一等功。有3名官兵荣立个人一等功,1人荣立个人二等功;有19名战士荣立个人三等功,4名班长战场提干,13名官兵光荣负伤,全连齐装满员,没有战亡。

临危受命,血染雷场立战功

奔赴战场就意味着进入炼狱之门,流血牺牲随时有可能发生。1986年11月上旬,我接到上级命令,到团军工连任军代表。军工连实质上就是支前民兵连,来自云南省曲靖县,没有经过系统的军事训练,任务是执行战场勤杂任务,主要为阵地运送给养弹药,抢修工事及其它勤务。军代表的职责是保障军工连军事指挥及管理指导,配合军工连干部管理民兵,督促军工连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接到这样的命令,自己深感责任重大,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事事身先士卒,处处模范带头。

1987年1月10日,大雾笼罩整个老山地区,上级指令军工连派出20人前往七连防御阵地抢修工事,大雾天气是我们抢修工事最佳时机,除了特别紧急情况下,一般抢修工事的施工都选择在大雾天,这样便于隐蔽,防敌炮击。

修建工事就是修建被敌人炸毁的战壕,是在敌人的火力射程之内。就算大雾天也是很危险的工作。特别是老山地区,阵地上地雷遍布。据不完全统计,整个老山战场约有30万颗各种各样的地雷,稍不小心就有触雷的危险。

大约中午1时许,一名军工向我报告说,在倒塌的堑壕边发现地雷。我急忙跑过去查看,是一颗59式反步兵地雷(俗称菠萝地雷),这种地雷杀伤力极大,爆炸时可产生200多块大小不等的杀伤碎片,杀伤半径在8米左右。我立即命令军工暂停施工,由于军工连没有配备通信器材,无法请求上级派工兵前来排雷(战场排雷是工兵的任务)。由于时间紧,任务紧迫,上级命令必须在下午六时前把工事抢修完毕。军令如山,不能停工!然而,不排除地雷就无法完成抢修任务。我说:“地雷必须排除!你们后撤,我是军代表我是党员,我来排雷!”经过详细观察,塌方堑壕前沿四周有3颗绊发59式反步兵地雷,一不小心绊到,就会发生连环爆炸。我急忙让军工后撤到距离排雷点50米外选择有利地形卧倒隐蔽,我自己前去排雷。

时间在紧张地“哒哒”的流失,我卧倒爬了过去,仔细地、慢慢地、小心翼翼地,先后成功排除了两颗地雷。在排第三颗地雷时,由于前两颗排的比较顺利,以为它和前面两颗一样设置,谁曾想这是一组连环雷(也叫做诡雷),在它的下面还有一颗,结果我排第三颗雷时下边的雷被引爆,导致手中地雷一起发生了爆炸。 “轰”的一声炸响,一瞬间,整个世界都安静了,我在地雷的爆炸声中失去了知觉……

出院后,连长告诉我,受伤后军工把我抬到60号坑道,用汽车送到磨刀石团卫生队急救所,连长闻讯后立即赶到急救所,见我躺在担架上,头部和脸部肿胀流血,被炸断的左手血肉模糊,残存的筋骨粘连着泥沙,呼吸极度困难,生命危在旦夕。连长找到卫生队廖队长,请求一定想尽办法救活我们的副连长!队长在特别恶劣的环境下,亲自操刀手术,切开气管,把气管管套置入我喉咙内。队长说了一句,“就看他的运气吧!”。就急忙安排车辆把我转往野战医院。

当我在医院醒来后,什么也看不到,迷迷糊糊只感觉到疼痛,头部和身体上缠满纱布。就是这样,我在后方医院渡过了难熬的治疗期。过了一段时间我才知道,左臂被截肢三分之一,左眼失明,左耳失聪,右耳听力下降,直到现在身上还留有多块弹片。

因为作战勇敢,我荣立了一等战功,评定为一等(新三级)伤残军人。后被原兰州军区树立为“老基层”先进个人典型。

作为一名军人,能参加卫国戍边作战任务是我一生的荣耀!退休后,我受到了当地政府的关怀和照顾,解决了很多后顾之忧,相对于我的付出,国家给予了我太多太多的荣誉和关爱!组织的关怀和家人呵护,特别是军干所领导和同志们的关爱,给予了我极大的勇气和力量。

虽然身体残疾,但依然乐观的面对生活。在生活中,不仅学会了烧水做饭,料理家务,生活基本能够自理,而且闲暇之余还参与了许多社会公益活动。比如:照顾孤寡老人,资助贫困学生,为生活困难的战友捐款等。同时,我还参加了陕西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组织的巡回报告团,经常去部队、党政机关、大中学校巡回报告,也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2021年被渭南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今后我将__、牢记使命,继续做对社会有益的事,继续做对社会有用的人,无愧于祖国和亲人关爱!如果国家再有需要,我依然能做到“若有战、召必回!”

祝愿我们伟大的祖国早日实现强国梦,强军梦!

164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