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经典革命人物事迹材料
涂__,男,汉族,中共党员,1931年出生,__省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一级伤残军人,曾参加过抗美援朝第一、二、三、四次战役,在战斗中被敌机投放的凝固汽油弹烧伤致残。
1958年,他随__省伤残军人演出队赴北京作汇报演出,受到老一辈革命家的亲切接见。2020年10月21日,缅怀志愿军抗美援朝的丰功伟绩,肯定伤残军人初心不改、奋斗不止的精神。在他的感召下,两个儿子分别在海军、空军部队服役,造就了“两代三军人,一家海陆空”的佳话。义务为大中小学学生、党政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职工及社会各界人士作报告近万场,听众达上百万人次,行程达几十万公里。曾获“全国模范退役军人”“__省优秀退役军人”称号。
红色经典革命人物事迹材料(精选篇2)
__村“拥军船”船长(集体)。自1960年起,__省__市__人和镇__村便安排最好的船只作专门的“拥军船”,挑选最好的舵手作“拥军船”船长,选择最好的码头作“拥军码头”,义务为无淡水、无耕地、无航线的守岛部队运送物资、接送官兵及家属,开辟了一条在海图上找不到的特殊航线。
60年五代船、六任船长,“拥军船”平均每年往返该岛400个航次,“拥军船”船长们为守岛官兵服务从不计得失,没有一句怨言。累计航程20多万公里,相当于绕赤道5圈。__村多次获评__省“拥军优属模范单位”“双拥工作先进单位”和“爱国拥军模范单位”等称号。
红色经典革命人物事迹材料(精选篇3)
2005年7月16日,入伍19个月的大足青年__在西藏边境武装巡逻时突遇塌方,为了营救战友被山石击中,壮烈牺牲,年仅19岁。从那以后,万分悲痛的张__会便将对儿子的浓浓思念一针一线缝进棉鞋和鞋垫里,寄往雪域边关,送给__的战友们。即使视力下降,古妈妈依然坚持做鞋垫16年。
张__会6次进藏,跨越2000多公里,翻越两座海拔5000米以上的雪山去看望儿子的战友们,把深沉的爱和思念送到依然驻守在边疆的“兵儿子们”心里。16年如一日,她默默地关心和爱护着西藏边防战士,被官兵们亲切地称为“古妈妈”。“古妈妈”的事迹感动了许多人,她曾荣获《中国双拥》2018年度人物“入围奖”,今年被评为第三届全国“最美拥军人物”。
张__会用母爱和温暖点亮了驻守在边疆的“兵儿子们”的天空,用真诚和奉献构筑起了美丽、坚固的拥军之桥,她用大爱唱响了新时代的拥军之歌,让我们见证了新时代的拥军楷模。
红色经典革命人物事迹材料(精选篇4)
老战士周__:“永远紧跟党、拥护党”
有着65年党龄的周__,今年已经83岁,年轻时的他,曾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部队全天候战斗机飞行员,参加过抗美援越作战、对越自卫反击战等卫国战争。
二等功、三等功等三十多次的奖励,见证着老人曾经的光辉战斗历史。1987年,周__退伍转业至广州铁路局长沙市铁路电务段,见证了国家铁路事业的飞速发展。
从空军部队到铁路局,周__说:“要永远感激党、感谢党,虽然已近夕阳红了,依然要紧跟党、拥护党,‘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继续作出贡献。”
红色经典革命人物事迹材料(精选篇5)
“湖南好人”毛__:“是党赋予了我的一切”
“我是在党的教育和培养下成长起来的,是党赋予了我的一切。”今年72岁毛__,党龄52年,2006年7月从长沙市公交汽车公司退休,现在担任芙蓉区朝阳街道朝阳社区离退休第四党支部书记。
一句“敲门”承诺,坚持照顾独居老人十几年;一场“新冠疫情”,坚守社区疫情防控岗位100多天……退休不“褪色”的毛__,热心社区事务、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曾获得“湖南好人”,芙蓉区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
现在,老人依然坚持每天读书看报。“最近每天都看,活到老学到老,”老人说,“我的年纪还不算特别大,还可以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继续为党服务。”
红色经典革命人物事迹材料(精选篇6)
“社区管家”郭__:“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七一前夕,郭__获得芙蓉区优秀党务工作者表彰,获颁“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退休10余年,党龄51年,郭__现在担任定王台街道丰泉古井社区丰泉家园片区党支部书记。
“只有自己学好了,才能更好地组织党员开展好学习活动,做好解疑释惑,保证支部工作顺利开展。”退休前,郭__在湖南省汽车贸易(集团)总公司任支部书记,有过10余年的党支部工作经历,是党务工作的“里手”,现在负责支部工作,依然重视知识的更新,坚持不断学习。
有机更新后的丰泉古井社区,是繁华五一商圈的“后花园”。维护好社区环境,郭__热心社区公益活动、组织参与社区治安巡逻、在湖南和平解放史事陈列馆开展义务宣讲……他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党需要我干什么就干什么,需要我怎么干我就尽最大的努力干好!”
红色经典革命人物事迹材料(精选篇7)
“见证者”王__:“难忘长沙和平解放那一天”
浏阳河畔,东屯渡口,70多年前,解放军从这里入城,进入小吴门,长沙和平解放,掀开新的历史篇章。
今年84岁的王__,党龄53年,多年来一直居住在东屯渡口附近,1936年12月出生的他,解放军进城时还只有12岁。“妈妈连夜烧水泡茶让我给解放军送去。在河畔的古障树下,一名战士喝了我挑来的茶水后,还送给我一些小米表示感谢。”回忆起70多年前的往事,王__依然感到无比自豪。
解放军部队纪律严明和军民鱼水深情一直感染着王__。参加工作多年,从民兵营营长、畜牧场场长到兽医站站长……多年来,王__一直扎根在基层、服务在基层。“他一直是社区的优秀党员志愿者,从他身上就能展现出共产党员的雷锋式精神。”芙蓉区东屯渡街道金科社区工作人员说。
红色经典革命人物事迹材料(精选篇8)
老兵工朱__:“以闪亮红心诠释共产党人使命”
有着57年党龄的朱__,曾先后到861厂、江南机械厂、衡阳567厂等多个厂工作,是家中第三代兵工人。见证参与了861厂从新中国初期制弹军工生产、到80年代转型民品,生产白云电冰箱进入鼎盛时期。获得过湖南省先进个人、全国第一届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
“不管是在任何时期,都是要以国家利益、人民利益为重。”朱__说,无论是军工还是民品生产,发展生产,都要坚持国家利益、人民利益为上。
如今,朱__是荷花园街道德政园社区润心苑党支部一名普通的老党员。褪去职务身份,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他继续发挥着模范带头作用,用闪亮红心诠释党员使命。
红色经典革命人物事迹材料(精选篇9)
老书记余__:“见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之变”
1966年,余__还是村里的一名民兵,参加抗洪抢险的过程,让他深刻体会到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在支部的推荐下,19岁的余__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从新桥村书记到恒达社区书记,我感受到了在党建引领下基层治理的大变化,”有着30多年村、社区书记工作经历的余__说,“60年代,村集体生活困难,产业基本空白,现在经济、生活都实现了大飞跃,要得益于党组织的坚强领导。”
余__说:“作为一名党龄54年的老党员,只要有需要,要继续为党的事业、党的工作继续努力。”
红色经典革命人物事迹材料(精选篇10)
吴__,男,__市__塑胶制品厂党支部书记。先后被评为__市十佳“春蕾助学”先进个人、__市优秀党务工作者、__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德善企业家”称号、__市优秀行政执法监督员、__最美人物(__好人)、__市行政执法优秀监督员。
送女儿参军、当军营编外指导员、组织青少年体验军营生活,动员更多的社会力量拥军优属,他手牵手帮军营所需,心贴心为子弟兵排忧解难。在世界小商品之都__,“__老吴”拥军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
“拥军糖蔗田,我会一直种下去”
“真甜啊”、“谢谢老吴!”2021年春节前夕,驻扎在__西部海拔800多米高山上的海航雷达某部喜气洋洋。官兵们围着“拥军糖蔗田”的亲人们谈笑风生。
“这是今年咱们拥军糖蔗田的收成,有红糖、有红糖深加工制品,请大家品尝,也请寄递给你们的亲人,给我地址,我们帮你们快递也行。”面对热情的“拥军糖蔗田”的亲人们,官兵们暖上心头。被官兵称为“拥军糖蔗田”亲人的是“__老吴”——吴__和他的__塑胶制品厂的全体职工。
__塑胶制品厂位于__义亭镇,是“中国红糖之乡”。从2015年开始,吴__带领全厂职工以及他的亲朋们从驻地农村承包了两亩多的农用地种植糖蔗。当初,很多人不理解,一个厂长为什么带着职工当农民种植糖蔗,直到每年收成季节,__公司将红糖及红糖制品送到军营,大家无不竖起大拇指。于是,大家都亲切地称糖蔗田为“拥军田”。近十年来,老吴和他的职工每年都在新春之前为驻地军营送去或寄递红糖及深加工产品。老吴说,红糖是__的特产,这块拥军糖蔗田,他和职工们会一直“承包”下去,只为子弟兵能够品尝到第二故乡的特产,感受到驻地父老乡亲的拥军热情。
“有了军人的奉献,才有万家的祥和”
心系国防,关爱军人。在__厂的车间,在市场内的店面,“__老吴”和他的职工们每天都很忙。但他们始终牵挂着驻守在义西高山上的部队官兵,日常尤其节假日,他们会采取轮班的方式,驱车上山,为山顶上的官兵送生活日用品、栽种高山果树、做编外“指导员”。这一坚持就是近十年。官兵们说,“__老吴”和他的__工厂的职工就是“第二故乡”的父老乡亲,也是军营的常客,更是官兵的贴心人。
吴__出身贫寒,自幼就对军人有一种深厚的特殊情感,成年后下海经商,屡屡遭遇“呛水”,上百万元的债务压得一家人喘不过气,连孩子的学杂费都拿不出来。此时,众多亲朋好友伸出了援助之手,尤其是当时驻守在村子附近的一个“夫妻哨所”给予了他逆境中奋起的信心和力量。当吴__东山再起去感谢他们时,大家都说:“有困难帮一把,应该的!”
2006年,他创办了__塑胶制品厂。以诚为本,以善为伴,在极短的时间里,老吴把企业经营得风生水起,但“爱暖我心”的情感始终在他心中涤荡。这一年5月,义亭镇妇联组织开展“春蕾计划”,急需社会爱心人士资助几名家境贫困的孩子。“我来!我来!”老吴顾不上生意,带着现金去帮孩子缴学费。那一刻,老吴暖意溢满全身:“过去人家帮我,今天我也能帮助别人!”从那以后,老吴每年都资助20名左右的孩子,捐款1万至3万元,连续10多年从不间断。与此同时,他心底对军人、军队的那份敬佩情愈加强烈了。
2007年下半年,吴__的女儿考上了大学,但当他得知征兵工作开始后,就第一时间动员女儿报名参军:“有国才有家,你不扛枪我不扛枪,谁来保卫祖国谁来保卫家?”女儿懂得父亲对军人、军营那份特殊的情感,经过严格的体检政审,女儿终于成为东航某部的一名战士。在老吴的影响下,厂里有多位员工也将孩子送到了部队。
送女儿参军后,吴__更加热爱军营。2016年暑假,在__市双拥办的协调下,__制品厂组织受资助的20多位学生来到海军驻义某部“研学”,孩子们对“无军不稳”、有国才有家的道理有了更深的理解。此后,吴__只要一有机会就参加军营走访、慰问活动。他说,有了军人的站岗值班和默默奉献,才有了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宁,他希望孩子们长大后能够成为优秀的军人,为保卫国家、建设强大国防奉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为官兵排忧解难,我一定全力以赴”
牵挂军人、心系国防,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里,吴__总是积极参与军地双方的共建活动。当他了解到部队有需要时,只要自己力所能及,他都二话不说,马上去办。平时,他经常深入军营,与官兵谈心,鼓励官兵在军营建功立业,成了一些连队的“编外指导员”,也成了为官兵排忧解难的热心人。
2017年春节前夕,当他无意中获知驻守在义西高山上的官兵因大雪封山“买菜难”时,他马上联系专业运输车辆与生鲜专业公司,将一批生猪及一些生活必需品送到了山上。今年年初,在走访高山军营时,吴__了解到,多年来,官兵们在山顶种果树,总是“只开花不结果”,他马上表示会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下山后,吴__将情况反映给自己企业所在的“美创园”党支部,得到了全体党员的积极响应。今年开春后,在__市双拥办、海航驻义某部、“越美丽”党总支等关心下,吴__邀请__傅村的“苗木专家”徐创禄加入种植“拥军树”爱心行动,他们先后多次前往驻义某部,以及__、__的苗木市场,看种植场地,了解山顶气候特点,精心选购苗木。最后决定,选择适合山地生长的枇杷、樱桃、葡萄、桑葚、无花果等果树,并运用大棚栽培技术进行栽种。目前,这近200棵“拥军果树”长得根深叶茂,有的已经开始挂果。战士们高兴地说,__人的拥军深情,跨越高山,开花结果。
“只要有机会,我一定会经常去部队看看。官兵们生活上遇到什么困难,只要能帮上忙,我一定全力以赴。”吴__说,有了军人的付出才有和平的环境,我们才能过上幸福安宁的生活,我们才能够安安心心地做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