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廉榜样个人事迹最新
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素质、讲政治,做工作的领路人的要求,自觉政治、学习,努力自身素养。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勤廉榜样个人事迹最新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哦。
勤廉榜样个人事迹最新篇1
本人于年从事公务员工作以来,始终扎扎实实地做事,清清白白地为人,与时俱进,无私奉献,在各种纷繁复杂的工作中增强了组织协调能力,提高了行政管理水平,在德、能、勤、绩、廉等各方面的表现得到了领导、同事和人民群众的认可,现就这五个方面作如下总结:
德:本人具有强烈的政治责任感,树立了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和牢固的群众观;工作责任心强,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群众排忧解难作为自己的生活乐趣;具有强烈的团队合作精神,凡事顾大局、识大体,能够主动配合领导开展工作,上下级人际关系和谐;本人性格豁达开朗,从不争名夺利,不计较个人得失;奋发进取,勤勉自励,在思想上、政治上、业务上不断完善自己,全面提高自己,是一名思想素质过硬、综合能力较强的公务员。
能:作为新时期的公务员,不仅要具有过硬的思想道德素质,还要具有较强综合能力才能顺利地履行岗位赋予的职责和完成好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具体来说本人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自己的能力。一是讲究科学的工作方法。政府工作纷繁复杂,所以在平时的日常工作中,本人都会首先明确自己的工作目标,非常注意科学的方法,尽量保证工作落到实处;另一方面,本人善于合理而有效地组织大家开展工作,常常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是有一定的科学管理能力。本人组织、协调能力强,能够独挡一面开展工作,在刚参加工作之初,就独自一人到村开展扶贫工作,到各村指导的学习;在担任镇妇联工作时期,妇联工作也开展得有声有色,得到各村妇女主任的一致认可。停薪留职读书期间,本人从事高校招生工作,每年都能出色的完成招生任务,曾荣获招生贡献奖。三是善于出谋划策,为领导当好决策参谋。本人平时善于观察,能从细节中及时发现问题,并积极思考问题的解决办法,能想领导之所想,急领导之所急。
勤:一是勤于工作。勤勉敬业是对一名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本人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能够积极主动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扎实的工作作风和苦干实干精神得到了单位领导和同事的一致认可;本人任劳任怨,具有一定的奉献精神,为了完成通讯稿的写作,常常在下班后亲自去企业实地走访,亲自深入村民家中采访。本人工作勤奋、任劳任怨,一年夜班加班次数达150天以上。二是勤于学习。学习是前进的动力,只有通过持之以恒的学习,增强“内力”,才能适应新时期政府工作的需要。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坚持学习各种知识,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如本人自觉学习各种政策法规,年我代表镇干部参加普法考试;年代表我镇参加赫山区计生知识竞赛,取得团体二等奖的好成绩;同年,我还积极学习理论知识,获得了湖南省老干局组织的学习理论知识铜奖的荣誉称号。本人在行政工作中深感行政管理的重要性,经过努力,幸运地考上了湘潭大学行政管理专业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入学后,我认真学习理论,同时注重实证研究,如-2013年,本人对益阳市农村贫困救助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积极参与导师课题,协助其完成省级课题——新时期农村贫困救助制度创新研究,并以第一作者发表了两篇专业论文:《对中国农村贫困救助制度的初步评估——以益阳市为例案》(发表时间2013年,《管理观察》副刊);《新时期构建农村贫困救助制度的意义及可行性分析》(发表时间2013年,《湘潮》理论版)
虽然本人在z镇政府工作的时间只有几年,但是在工作期间,本人工作勤勤勉勉而又勇于创新,比较出色的完成了领导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一是办公室工作进行得井井有条:公文办理及时而规范,会议组织周密而有序,上下沟通顺畅而和谐,接待工作热情而周到;二是档案工作做得规划有序:值得一提的是,在年,虽然办公室工作忙碌而辛苦,但是本人不惜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花费三个多月时间将镇六年来未整理的杂乱档案整理得井井有条,从而规范了镇政府档案管理工作。三是妇联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本人在担任z镇妇联主席期间,大力宣传有关妇女政策的法律、法规,极大地提高了镇广大妇女的法制观念;认真接待和受理妇女群众的来信、来访案件,依法有效地维护了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通过培训、交流等形式,提高了镇各村妇女主任的工作能力。四是大力宣传了益阳市的旅游资源。考上全日制研究生后,虽然我本人不在益阳,但是我利用自身的优势,不断宣传益阳的特色产品、特色资源和特色文化,让外地朋友对益阳的旅游资源充满向往,对益阳人民充满好感,益阳成为我不少朋友的旅游之地。
廉:作为一名在大学期间就已经入党的共产党员,本人从开始从事公务员工作以来,时时刻刻按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党的纪律,以身作则,廉洁自律;坚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原则,保持清醒的头脑,自觉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同时一直奉行“为了一切群众,为了群众的一切“的宗旨开展工作,从不以势欺人,从不向群众索拿卡要。相反,如果看到一些群众家庭贫困,反而会起怜悯之心从而情不自禁的帮助他们。比如年,镇樟树咀村一个群众因坐牢及家庭婚姻破裂等原因,无法继续送孩子读高中,本人从经济上支持这个孩子念高中,并一直在精神上鼓励他学习,2013年,这个孩子幸运的考上了985重点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的硕士研究生。
这些年来,在领导的关心下、在同事的帮助下,我的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等各方面都获得了较大的提升,但较之组织的要求、群众的期望、工作的需要还相距甚远。我将在以后的工作中以更高、更严的标准要求自己,积极进取,争取让自己更符合社会的需要和人民的要求。
勤廉榜样个人事迹最新篇2
从知青、工人到检察官、法官,他始终以焦裕禄精神为榜样,致力于民族团结、公正司法、勤政为民。退休后,他热心公益,到社区、进学校,义务宣讲法律,提供法律咨询,传播法治精神。
他就是“焦裕禄的好学生”——新疆哈密地区中级人民法院退休干部阿布列林·阿不列孜。
一篇报道引发了兰考之行
1966年2月7日,人民日报刊发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正在念高二的阿布列林从报纸上读到了用维吾尔文翻译后的报道,便被焦裕禄的事迹深深感染。
当时他许下一个愿望,一定要到焦裕禄生活和奋斗的地方去看看。
“1968年2月,我的心愿终于实现了。”当年,阿布列林与5位同学从上海返回哈密,途中他把内心深藏多年的心愿告诉了同学们,并得到他们的一致赞同。
6个年轻人首先去拜谒了正在修建中的焦裕禄墓。“一路上,我们看到焦裕禄带领兰考人民修建的水利工程,看到大片大片盐碱地被改造成良田,还栽上了一排排抵御风沙的树木。”阿布列林说。接近傍晚,他们在兰考中学找到了刚刚放学的焦裕禄的儿子和女儿——焦国庆、焦守云,在征得他们同意后来到了焦裕禄的家。“一间大房子,墙上糊满报纸。2月份的兰考,屋里冷得刺骨。”阿布列林说。一个县委书记的家竟然如此窘迫贫寒,令他感到震惊。
临行前,6个年轻人和焦裕禄的家人合了一张影。“现在,这照片已陪伴我48年了。”阿布列林说。
艰苦奋斗中牢记焦裕禄精神
1969年,阿布列林响应党的号召,选择在条件艰苦的火箭农场四分场当知青。
春耕,天不亮他就扛着坎土曼下地,平地、打埂子,白净的双手磨出了大水泡。秋收,他天不亮就提上一壶水,挥起镰刀,和同伴们比赛“看谁收割的麦子多”,最多时一天割下1亩4分地的麦子。就这样,在农场1年又10个月的火热劳动中,他一天要干10个小时繁重的体力劳动,学会了打地埂、种麦种瓜种菜、收麦收瓜收菜、打场捆草背麻袋等农活儿。
1970年,阿布列林被组织推荐到哈密地区农机厂当翻砂工,跟汉族师傅学技术。没有汉语基础,他就白天拼命干活儿,晚上支个木箱子,在煤油灯下苦练方块字,逐渐学会用汉文读报、填表格、写值班日志。
“翻砂工是最考验胆量和体力的工种,如果操作不当,就有烫伤甚至致残的危险。牢记着焦裕禄经常提到的‘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精神,我坚持了下来。”从一级工干到二级工,从生产班长干到车间团支部书记,阿布列林多次被评为“优秀共青团员”,年年被评为“先进生产者”。
1979年10月,哈密县公检法系统到企业筛选干部,阿布列林被录取到检察院工作。
“别人写调查报告只用汉文就可以了,而我给自己定下一个目标:用维吾尔文和汉文各写一遍,再向上级用汉文汇报。”为此,他白天上班,业余时间学习《刑法》《诉讼法》等法律到深夜,用维吾尔文和汉文背熟了办案所需的专业知识。
在检察院和法院工作的30多年里,阿布列林出色地办理了一个又一个案件,也从一个普通的检察干部逐步成长为检察院党组书记、哈密市法院院长、哈密地区中级人民法院副县级审判员。
学习焦裕禄必须薪火相传
1990年,阿布列林表姐的儿子因涉嫌盗窃被移送检察院。表姐上门苦苦哀求。“不管谁犯法,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当亲情和法律同时摆在阿布列林面前时,他没有想过要徇私枉法。
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阿布列林做到了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
“学习焦裕禄精神,必须薪火相传。”20年,阿布列林退休后,成为焦裕禄精神的积极传播者。今年9月7日,因颈椎顽疾做手术还未痊愈的阿布列林,来到哈密市中南路社区服务站“家庭党校”,为离退休党员讲党课,此次党课主题为《弘扬焦裕禄精神,做焦裕禄式的好党员、好干部》。
不久前,阿布列林还走进校园,为哈密市一中转赠了焦裕禄铜像,为哈密市二中“焦裕禄书屋”捐赠了价值5000元的图书。
哈密市一中是阿布列林的母校,在这里,他与共青团员们一起开展了“学习传承焦裕禄精神”的主题团会。“20年11月,焦裕禄书记的女儿焦守云从河南专程到哈密,把她父亲的铜像赠给我,今天我把铜像送给我的母校。我希望更多的学生,将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成为像焦裕禄一样的好党员、好干部。”阿布列林说。
48年前,不满18岁的阿布列林·阿不列孜,慕名前往河南兰考与焦裕禄的家人合了影。48年来,尽管先后搬过8次家,但这张珍贵的照片始终伴随着他,激励着他去学习、去工作。
从阿布列林的事迹中,我们深深感受到,他对党的无限忠诚,对人民群众的无限热爱,对焦裕禄精神的模范践行,对民族团结的自觉维护,对自己和家人亲属的严格要求。这些,都是榜样的力量在他身上的充分展现。
要成为时代先锋,就必须清正廉洁、克己奉公,在始终保持勤政廉政的政治本色中,更好地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要成为时代先锋,就必须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在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中,更好地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
深学是基础,细照是关键,笃行是目的。我们要像阿布列林·阿不列孜那样,把焦裕禄精神转化为具体行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勤廉榜样个人事迹最新篇3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英雄。
20年4月12日,贵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晴隆县县委书记姜仕坤倒在了脱贫攻坚的路上。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冲刺阶段,在扶贫开发攻坚战的决胜时刻,这名大山里土生土长的苗族汉子在一块异常贫瘠的土地上破局开路、耕耘坚守,用自己46年的短暂生命兑现了对党和人民的承诺。他的忠诚与担当无愧于这个时代,他燃尽生命升起的熊熊火焰点亮了32万晴隆人民脱贫攻坚的道路。
实干破局
站在山顶驻足远望,四周茫茫大山向着远方奔涌而去,留给晴隆的是一面面陡坡、一道道深谷、一片片破碎的岩体。这里几乎没有可供耕作的连片平地,世世代代的晴隆人只能在陡坡上,深谷中,岩体间,在一切找得到泥土的沟沟缝缝中撒下一把种子,种上几棵苞谷。
晴隆,说这里是全中国最贫穷的地方并不为过。
20年年初,刚刚40岁的姜仕坤调任晴隆县县长。虽然长期都在黔西南的贫困地区工作,但眼前严峻的现实还是让这位年轻的干部感到“这个官不好当”。
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区,山高、水低、谷深、土瘠,石漠化情况严重,全县181个行政村有122个是扶贫开发重点村,贫困发生率超过50%,意味着几乎每两个晴隆人就有一个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上任后第一次走进宿舍,姜仕坤看见客厅里有一只硕大的塑料水桶。身边的工作人员告诉他,那是给他日常储水用的。
县城位于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地,水源地西泌河则在深深的谷底,提水落差高达900米,城区供水始终是老大难问题,自来水水费不仅昂贵,而且间歇性停水是常态。
看着屋里的大水桶,姜仕坤喃喃自语:“县长的宿舍尚且如此,老百姓的家会是怎样?”
马不停蹄下乡调研,见识过贫困的姜仕坤还是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
一家四口的贫困户,挤在一座住了三十多年的吊脚楼里,四面透风,家里没有任何像样的家具,坡地上种的苞谷,一年的收成还不够喂猪。
他的眼圈当时就红了,深深叹了口气,把兜里的两百块钱都留了下来。“买口锅回来,先把年过了……”
这就是姜仕坤初到晴隆面对的现实——
在县城,老百姓的顺口溜说着“好个晴隆县,白天停水、晚上停电。”
在农村,老百姓的民谣唱着“山谷石头箐,水远石头硬;要想吃大米,除非生大病。”
自然环境恶劣,基础设施薄弱,思想观念落后……贫困在这里就是一道总也未能的难题。
再难的事也要有人去干。
“晚干不如早干,要干就要干好”——寡言少语的姜仕坤上任后没说一句豪言壮语,只是默默给自己定下这样一条座右铭。
打破现状要行动,夯实基础要效率。
面对的问题千头万绪,姜仕坤决定从老百姓最关心的“水、电、路”破局。
推动西泌河水库水电建设,用发电收入补贴城市用水,水费降了,自来水供应正常了;
大力推动城市电网改造,在没有变电站的晴隆县建了一座110千伏的变电站和220千伏的变电站,解决城区环网供电,一举改变以前一处停电全城熄灯的状况;
对通乡公路进行硬化、修建安全防护栏,新修和改造数百公里通村公路、通组路和连户路,许多以前只能靠步行进入的边远山村终于通了车……
在这些点点滴滴的变化背后,是一个似乎永远不知疲倦的身影。
到省里争取项目,到州里落实资金,施工现场一点点的勘验图纸,重点搬迁户家里苦口婆心地做工作……
“解决自己的贫困问题不能等靠要,只能闯干拼!”认准了这条,姜仕坤以短跑的速度开始了自己在晴隆与贫困作战的长跑。
在县委、县政府工作人员的记忆中,早上开会,姜仕坤经常是啃着一个馒头行色匆匆走进会场。晴隆最远的乡镇距离县城有100多公里山路,开车一个来回需要八个钟头。一天走两个乡镇,就要忙到后半夜才能回宿舍,早上想要多睡会儿就会连吃顿正经早饭的时间都没有。
从20年当县长到20年做书记,姜仕坤的职位发生了变化,但没变的是他永远都停不下的脚步。
一次下乡回来,疲惫的姜仕坤抬起自己的一条腿架在凳子上休息,周围的同事们看到这一幕全都笑出了声。原来他脚上皮鞋的鞋底已经烂了个大洞,脚底板露出一大块,而他自己却浑然不知。
一个磨穿鞋底的县委书记,没人知道他总共下了多少次乡,爬了多少座山,只有他的司机朱黎家对照着里程表算过一笔账:六年时间,行驶里程60万公里,平均每天要在车上行进200公里,至于爬坡过坎、田间地头走过的路更是无法计算。
“没见过这么拼命的干部。”朱黎家说。
钻研寻路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除了苦干努力更要精准发力。拔掉晴隆的穷根,靠撒胡椒面式的投入不行,必须要找到一条能够引领全县发展的门路。这条路究竟在哪?
晴隆草地中心主任张大权,是姜仕坤上任后第一个登门拜访的部门负责人。
二十多年前,还是晴隆县畜牧局一名普通技术员的张大权贷款养羊,几年时间就成了当地有名的养羊大户。从那之后,晴隆开始探索养羊扶贫的路子。在张大权的带动下,晴隆羊养殖经过二十年发展,在育种、繁殖、经营上成效显著,富了一批养羊大户,也逐渐形成了在全国都小有名气的山地畜牧业“晴隆模式”。
“晴隆多山少地,发展山地畜牧业得天独厚,‘晴隆模式’能不能全面铺开,成为解决贫困问题的关键?”与张大权第一次彻夜长谈,姜仕坤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尽管已经初具规模,但要想把一个特色产业发展成为带动全县脱贫的支柱产业却并不容易。传统的“晴隆模式”推广养羊,采取的办法是由扶贫资金补贴,县草地中心提供种羊和草料借给农户养,产出的羊羔归农户所有。这种方式虽解决了启动资金的问题,但是回报周期长、养殖风险高、产权不明晰,很多农户觉得是在为“公家”养羊,积极性普遍不高。
路就在眼前,可这条路并不好走。
“想让百姓养羊,自己先得懂羊。”
无论再忙,姜仕坤一个月都会跟张大权见上几面,电话三天打一个,有时候一聊就是几个小时,几乎所有的话题都是如何养羊,如何让更多的贫困农民养羊。
在张大权的眼里,姜仕坤对养羊的钻研近乎“痴迷”。书柜里,书桌上,床头、茶几,自己的车里,只要他平常伸手能够着的地方多半都会放着一本养羊的专业书。每次下乡都要问问乡镇养羊的情况,进村入户总是先钻进农民的羊圈里……
几年下来,姜仕坤对养羊的熟悉程度已经堪称半个畜牧业专家。
姜仕坤经常告诉身边的干部,事关晴隆发展的每一项决定都要自己先弄懂吃透,绝不能心血来潮,绝不能拍脑袋想当然。“晴隆这种底子薄、基础差的地方经不起折腾,领导干部要认真再认真、钻研再钻研。”
大田乡董箐村村委会副主任李安珍永远都忘不了第一次见到姜仕坤的情景。
那天,正准备给羊喂料的李安珍发现一个陌生人在羊圈边上转悠,衬衫上透着汗渍,裤脚挽过小腿,一双旧皮鞋上满是泥泞。
没等李安珍发问,这位陌生人先开了口:“你家的羊得了皮肤病,得赶紧治。”说着就转身弯腰,揪起路边的几株野草递给李安珍。“这种草叫马鞭梢,多采点碾碎了榨出汁抹在发病的地方就能好。”
李安珍当时怎么也想不到,眼前这个一口土话、会给羊开药方的中年人竟然是晴隆县里“最大的官”。
上山下乡做调研,走村串户问需求,姜仕坤的思路越来越清晰:“晴隆山地养殖业的根基只有放在普通农户身上,才能最大限度发挥脱贫致富的效应。”
“大姐,咱们这个地方没耕地但有坡地草场,光靠种苞谷永远也脱不了贫,你是党员,又是养羊户,要当个表率,做通乡亲们的思想工作,帮他们算好经济账,让乡亲们把羊养起来。”姜仕坤的嘱咐李安珍现在都还记着。
为调动普通农户养羊的积极性,姜仕坤对传统的“晴隆模式”进行升级,打破以前借羊给农户养的模式,通过为农户提供低息小额贷款,让农民自己购买种羊养殖,再由县草地中心提供技术指导。
这一改彻底解决了羊的产权问题,极大调动了农户的积极性。以前借羊养,种羊病了、死了没人爱惜;现在羊都是自己的,一些家里不通车的农户怕买来的羊羔走山路坏了蹄子,竟然像背娃娃一样把羊羔背回了自家的羊圈。
稳价格、建基地、育良种、兴产业……
在姜仕坤的不懈努力下,短短六年时间,晴隆的山地畜牧业飞速发展,靠养羊脱贫的农户不断增加;许多以前种苞谷吃不饱饭的农民改种牧草,一年的收入翻了两番;而随着草场面积的扩大,晴隆石漠化的问题得到有效遏制,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
到20年底,“晴隆羊”已经成为贵州的知名品牌。晴隆羊的存栏总量已经发展到52.8万只,种肉羊基地由过去的20个发展到88个,种草养羊覆盖全县14个乡镇2万户农家,养羊户创收总额超过4亿元。
除了孜孜不倦钻研养羊,推动山地畜牧业大发展,姜仕坤还看准了晴隆独特的地理人文优势,全力以赴发展山地旅游,打造晴隆名片“二十四道拐”风景区。在紧抓产业扶贫、精准扶贫的同时,姜仕坤还下大力气,狠抓易地扶贫搬迁,力争彻底解决特困地区的脱贫问题……
黔西南大山里的农民,会想尽办法在遍地石头的山坡上寻找哪怕碗口大的土地播下种子。姜仕坤也一样,他殚精竭虑地付出,就是想在一切可能的地方为晴隆脱贫播撒下希望。
整整六年,晴隆县逐渐形成了以山地畜牧业、山地旅游业两大产业强力拉动,以易地扶贫搬迁托底保障的发展格局,脱贫攻坚形势发生根本性扭转。穷了几辈子的晴隆县在石头缝里走出了一条充满希望的大道。
赤诚为民
在晴隆县委办常务副主任贺伯果的手机里,存着一张照片,那是20年夏天,姜仕坤下乡时拍摄的。照片里的他头发白了,脸上刀削般的有了几道皱纹,明显消瘦的身体微微驼背,只有目光依旧透着坚毅。
“他太累了……”
作为姜仕坤身边的工作人员,贺伯果最清楚这位县委书记在晴隆的六年是怎样度过的。
五加二、白加黑,不分昼夜的加班、开会,不论晴雨的下乡、调研。
扶贫联系点上的特困户,他每家都要走到;搞大型主题活动推介山地旅游,他每个细节都要逐一过问;基础设施建设、城市面貌整治,他每个环节都要仔细斟酌;乡镇发展特色农业产业,他每个项目都要参与讨论……
掰开田里的苞谷皮,姜仕坤一眼就能看出老百姓是不是种了良种;省里、州里的领导到晴隆实地考察,姜仕坤脱口就能说出每个乡镇的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主要企业的资产负债、利润水平,每个职能局办的工作重点,各个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
晴隆发展的大情小事,没有他不操的心,没有他看不到的死角。
六年不停歇的奋斗,姜仕坤带领晴隆交出了这样一份成绩单——
20年初至20年底,晴隆县的贫困人口从16.19万人减少到7.91万人,贫困乡镇从12个减少到4个,贫困村从56个减少到52个,贫困发生率从52.2%降至25.1%。
然而在姜仕坤的笔记本上,牢牢记住的却是另外一组数字——
长流乡,还有贫困村6个,贫困人口9020人,贫困发生率32.8%。
中营镇,还有贫困村8个,贫困人口11752人,贫困发生率48%。
大田乡,还有贫困村6个,贫困人口6865人,贫困发生率41.8%。
三宝乡,还有贫困村3个,贫困人口2900人,贫困发生率51.7%。
……
“只要还有一个晴隆人没有脱贫,我这个县委书记就不能休息。”这就是姜仕坤许下的诺言,“要以破釜沉舟的决心,众志成城推动脱贫攻坚、同步小康,决不让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掉队。”
20年,距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还剩最后五年,脱贫攻坚的冲锋号已经吹响。
2月26日,在晴隆县召开的脱贫攻坚千名干部包保帮扶誓师大会上,姜仕坤带领全县各级干部近千人高举右拳,庄严宣誓:
“脱贫攻坚,我是党员,向我看齐!”
震耳欲聋的宣誓声中,很少有人知道,常年高负荷的工作量已让此时此刻的姜仕坤走到了生命的极限。
20年3月7日,在兴仁县出差的姜仕坤突然休克,县医院初步检查后怀疑是心脏病,要求姜仕坤尽快去大医院确诊。
缓过劲来的姜仕坤微笑着对身边的同事们说,“现在不碍事,等忙过这阵再去。”
4月5日,正在兴义开会的姜仕坤再次感到身体不适。在妻子的强烈要求下,他来到医院检查,可还没等医生把最后的检查结果交给他,匆匆挂了一瓶营养液的姜仕坤就急着赶回晴隆连夜召开班子会议,部署下一阶段工作。
“现在不碍事,等忙完这阵再去。”在回晴隆的路上,姜仕坤对电话里着急的妻子说……
4月6日上午,到兴义参加全州乡村发展倍增计划与易地扶贫搬迁专题会。中午赶回晴隆,主持会议研究易地扶贫搬迁工作。
4月7日,白天随全省项目观摩团观摩兴义、安龙、兴仁扶贫项目,当天连夜赶回晴隆检查观摩点的筹备工作。
4月8日上午,在观摩点汇报工作;下午,随团观摩贞丰项目;晚上9点多,召集晴隆县有关负责人赶到贞丰开会,研究部署脱贫攻坚相关事宜。
4月9日,随团观摩贞丰项目后赶赴贵阳参加总结大会。当晚,在贵阳听取关于晴隆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的策划,之后连夜赶回兴义。
4月10日上午,在兴义参加全州易地扶贫搬迁动员大会。当天下午,出差到广州。
——这是姜仕坤最后一周的工作日程。
在这五天时间里,他数次出现身体透支的情况,几次都是靠速效救心丸顶过了最难受的时候。每次身边的人劝他赶紧去医院,姜仕坤的回答总是那句话:“等忙完这阵再去。”
4月11日,姜仕坤在广州出差的途中病发被送入医院。当天下午,妻子王作艳赶往广州陪护。4月12日6时,还没有做完全部检查的姜仕坤在睡梦中永远闭上了眼睛。
他,太累太累了……
生命之光
与姜仕坤相濡以沫的妻子王作艳,直到今天仍对姜仕坤的离去无法释怀。
结婚22年,两地奔波的生活有13年,她没有埋怨过;22年来,姜仕坤没有带她单独旅行过一次,她没有埋怨过;女儿中考、高考时,姜仕坤都不在身边,她没有埋怨过;为了支持丈夫的事业,放弃掉自己喜爱的工作,她还是没有埋怨过。
可这一次她总也想不通,“为什么你要走得那么急,连句话都没有留下……”
对20岁的女儿田姗灵来说,父亲工作了六年的晴隆是个熟悉但又陌生的地方。六年里,她只去过那两次,并不清楚父亲究竟每天在忙些什么,只是在下乡的路上,父亲会像个孩子一样骄傲地告诉她:“女儿,这条路就是爸爸修的……”
“上大学前,一个月才能见到一次爸爸,但现在我觉得他每天都在陪我,好像他会随时推开那扇门,轻轻地走到我的身边……”
姜仕坤年迈的父母仍在老家册亨县务农,三个兄弟一个是管道工、一个是司机、一个是普通民警。当干部二十几年,他没有利用手中的权力为家人谋过一丁点福利。
作为一名丈夫、父亲,他亏欠妻子、女儿太多的陪伴;作为一名儿子、兄弟,他亏欠家人太多的关心。姜仕坤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脱贫攻坚的事业,作为一名县委书记,他俯仰无愧。
……
4月15日清晨,92岁高龄的晴隆县原县委副书记赵善平早早地穿戴整齐。这位当年随二野解放贵州的老革命腿脚不好已经两年没有出过家门了。今天,他拄起双拐,坐上孙子的车,赶往一百公里外的兴义市只为参加姜仕坤的遗体告别。
“这么好的同志走了,一定要送一送。”老人说。
按照姜仕坤家人的意愿,他的遗体告别没有仪式,没有通知晴隆县那些曾与他共事过的同事、朋友、乡亲。但在殡仪馆的门口还是自发聚集了一千多名干部群众。
在这些人中,有靠养羊富起来的农民,有他自掏腰包帮扶过的贫困户,有跟随他一起奋战在脱贫攻坚第一线的战友同事……还有很多,是他可能已经忘记,但却永远不会忘记他的普通百姓。
人民的泪水与怀念,是对一名共产党人最好的祭奠。
……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在姜仕坤宿舍的沙发上放着这么一本打开的书。熟悉他的人都说,这是他生前最爱看的一本书。他折过的书页上有这样一句话——
“可以遗憾,但不要后悔。我们留在这里,从来不是身不由己。而是选择在这里经历生活。”
没有谁的生活是无法选择的,面对极度的贫困和恶劣的环境,你可以按部就班,可以浑浑噩噩,甚至可以逃避离开,但姜仕坤却偏偏为自己的生活选择了一条最艰难的“打开方式”。
他的选择换来的是晴隆32万百姓更有质量和尊严的生活;他的选择是一个共产党人、县委书记应有的责任与担当。
走一条路,点一盏灯。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姜仕坤燃尽了自己生命的全部。
女儿田姗灵从这本书中找到另外一句话,她觉得这才是父亲一生的写照——“那些星星点点的微芒,终会成为燃烧生命的熊熊之光。”
勤廉榜样个人事迹最新篇4
一袭朴素的春装,一丝不乱的头发,除了脸色有些苍白,不时用手按住颈部外,记者眼前的重庆市渝中区建设和交通委员会纪委书记钟黎看起来精神饱满,不多的话语中透露着一种安宁。
这就是那位面对病魔的无情折磨,依然勤勤恳恳奋战在工作一线的纪检监察干部吗?
这就是那位在同事眼中从来不说大话,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却一直坚持做着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的党的优秀儿女吗?
随着采访的深入,一幅立体而多彩的生命画卷,在记者眼前徐徐展开……
“学习,陪伴我生命的每一天。”
人们常说,隔行如隔山,却常常忘记隔行不隔理。不断学习、追求卓越,将超越时空、跨越行业,成为人类不断进步的源泉。
学习,是钟黎的一面旗帜。
20年冬,渝中区纪检监察业务培训班开班。开班第一天,作为工作人员,渝中区纪委干部范贺强提前一个小时来到教室。一进门儿,他便发现一名女同志静静地坐在教室的一角,正聚精会神地看着什么。
“同志,不好意思。我们过一会儿要在这里搞培训。”范贺强下了逐客令。
“我就是来参加培训的呀。刚刚接触纪检监察工作,我得抓紧时间学啊!”女同志抬起头,微笑着说道。
范贺强没有想到参加培训还会有人来得这么早,定睛一看,那人手中的材料正是纪检监察教材。
虽然之后打交道的机会并不多,但钟黎学习的那种劲头却深深刻进了范贺强的脑海里。范贺强说,那次培训,全班学员中,钟黎总是来得最早、离开得最晚,课上提问也数她最多。
一叶见春秋。20多年来,从木材加工到会计审计,从纪检监察到城市建设……每一次跨界转行,钟黎都从容不迫、游刃有余,个中秘籍就是学习。
钟黎家没有书房,可床头、客厅,都摆放着书籍。从工科到文科,从理论到实务,种类、数量繁多。许多书籍因翻阅频率太高,颜色已经有些泛黄,边角处也有些卷曲了。书中或圈圈点点,或蝇头小注,处处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作为上世纪80年代末的大学毕业生,木材加工专业出身的钟黎一毕业便进入专业对口的重庆木材综合加工厂工作。3年后,她被调到渝中区审计局下属事业单位审计事务所。审计与木材加工,就像两条平行线,毫不相干。
大学里的专业知识在这里全无用武之地,怎么办?
面对事业征途上的一次重大选择,从不服输、敢于挑战自我的钟黎决定:自考西南财经大学会计专业。
这一学,就是5年。5个寒暑更替,近20个夜晚挑灯苦读。1996年,钟黎终于啃下14门专业课,拿到毕业证书。
完成从理工女到文科女华丽转身的钟黎并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在之后的日子里,她又相继啃下了注册会计师证书和高级审计师职称。
学习的过程充实,却充满艰辛。
1998年,钟黎的女儿出生了。小家伙的到来带给钟黎无数的欢笑,却也挤占了她并不充裕的学习时间。那时的钟黎已经投身报考注册会计师的大军中,为了能在千军万马中脱颖而出,她只能在晚上一边带孩子,一边看书。“孩子一睡着,我就赶紧拿出书来看会儿。”钟黎坦言,那段日子可真难,常常晚上做梦都在备考。3年后,她的付出换来了注册会计师证书。
在考取高级审计师的日子里,双亲的先后生病、离世,让钟黎迎来了人生中最艰难的5年。
从20年到20年,钟黎每天的生活就是简单的“三点一线”:单位、医院、家——每天早上6点准时送饭菜到医院,然后赶到单位上班;下班后立即直奔医院,看望照顾父母后才回家。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日子里,钟黎依然没有放弃学习。往返医院和单位的途中,午饭后短暂的休息时间,晚上的闲暇时间……她抓住每一个空隙,挤出每分每秒坚持学习。精诚所至,金石为开。20年,钟黎如愿以偿,成为一名高级审计师。
当学习成为一种生活习惯、一种工作追求、一种精神境界,内心的丰富和充盈便会成为向上的动力源泉、成为开创工作局面的一把钥匙。由于能力突出,钟黎于20年3月被调到渝中区审计局,后又调到区建交委。
如果仅仅是为了一个饭碗,钟黎可能不会在学习的道路上如此执着。让她一以贯之的是知识的沉淀带给她的那份满足。
钟黎清晰记得,在一次全市地区交叉审计中,虽然他们审计金额巨大,但一直到审计的最后阶段,审计现场都没有出现一丝火药味。因为他们的专业水平打动了被审计单位。其间,他们不是针锋相对的对手,而是共同进步的战友。“那时,我真心觉得自己的辛苦没有白费。”钟黎说,他人对自己知识的认同,让学习这门艺术有了全新的生命力。
还有一次,钟黎参加某工程项目的现场会。
“今天,我们开会的目的是共同解决项目资金拨付的问题……”钟黎第一句话还没说完,就被打断。“钟书记,你到建交委才多久啊,很多情况你了解吗?我们工程上的事复杂得很!”一位项目负责人话中带刺,态度傲慢。
“是吗?我倒觉得你们这个项目很简单嘛!只要把资金拨付审签程序再改一改,这应付的30万元就能缩短十天时间到账,整个资金的运转就活起来了。当然,还得加上一个工程项目检测控制的流程。”钟黎的一席话说得在座的人全部面面相觑,嘈杂的房间顿时安静下来。这正应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老话。如果没有扎实的财会、财经知识,没有一眼看透本质的能耐,这个现场会不会开得如此高效漂亮!
“学习,陪伴我生命的每一天。”学习,始终是指引钟黎人生道路的灯塔。即便身患癌症,饱受病魔的摧残,她依然没有放弃学习,以“学习,可以陪我到生命的尽头”自勉。
“没关系,我都兼顾得了。”
人们常说,扁担挑水两头搁,顾得了一头,顾不了另一头,却常常忘记,只要洒得下汗水、吐得出心血,勇于承担,就可以两头兼顾。
人生如蓄电池,既需要不断充电,也需要不断释放能量。
20年,钟黎走马上任渝中区建交委纪委书记。在建交委系统,有这样一句话:强健的臂弯架起钢筋铁骨,水做的骨肉经不起风吹日晒。然而,钟黎却在一个男人扎堆的舞台上以柔弱之躯撑起了半边天。
踏上新的舞台,钟黎激动,却也面临着不小的烦恼。建设交通领域是个大口,她又分管招投标工作,手里的权力特别惹人“惦记”:有企业想走关系开“后门”,有朋友想让她帮忙说情……面对人情世故、利益诱惑,钟黎就像高山之巅的冰雪,不屈服不正之风的亵渎:“按规定办事是我的原则。”
钟黎不仅这样要求自己,还这样要求身边的人。走上纪检监察岗位的第一天,她就叫齐家里所有的亲戚“开大会”:“不论是谁,送礼一律不收,说情一律无效!”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人家给你一块钱,很可能是想从你这里得到十块钱。”在利益的博弈上,钟黎看得很透。她说,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建设国家,而不能用来损公肥私。
“只要在纪检监察岗位上一天,黑脸包公的角色我就要扮演到底!”所行如所言。20年7月,钟黎受命查办区建交委建管站原站长林某案件。林某在建交委工作多年,可谓神通广大。调查伊始,各种阻力便接踵而至,有说情的,有施压的。但钟黎不为所动,顶着重重压力,将案件调查引向深入。其间,她身先士卒,充分发挥多年从事审计工作的优势,认真比对每一笔账目,查找蛛丝马迹。经过夜以继日的连续奋战,钟黎一举查清林某涉案近百万元的违纪违法事实。
案子查实办透了,钟黎却开始了彻夜难眠。如何防止工程建起来、干部倒下去,成了她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完善制度、改进监督成了钟黎的工作思路。在不到一年时间里,她针对重点工程、项目建设中容易出现的违纪违法问题牵头制定了20多项监督制度。同时,她还风风火火地在建交委及下属企业中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秉公执法、廉洁从政”专项教育活动。
如果只是在一个岗位上绽放光芒,钟黎这位铿锵玫瑰也许不会为那么多人所知。
20年初,渝中区36个老旧社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吹响号角,急需一位政治素质过硬、业务水平精湛、工作态度踏实的分管副主任,钟黎成了最合适的人选。
建交委和社区整治的工作都是技术性强、任务量大。看着钟黎单薄的身影,两个单位的负责人都犯了难。
“没关系,我都兼顾得了。”任务当前,钟黎没有退缩,迎难而上,“请组织放心,我一定圆满完成任务。”就这样,钟黎用她柔弱的肩膀挑起了双重重担。只是,她面临的将是前所未有的挑战!
社区整治是项民心工程,但很多群众却对此持怀疑态度。为打消群众的顾虑,钟黎仿佛成了飞人,一个社区一个社区地做工作。还有群众不认可,她就拍着胸脯保证让群众在整治过程中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然而,兑现这个承诺谈何容易!36个社区大多地不平、灯不亮、路不通,工程量之大可想而知。
更难的是,社区整治不同于在白纸上画图,而是要在已有基础上建设性重建。36个老旧社区,就意味着钟黎必须得拿出36个不同的整治方案。哪里安放健身器材、哪些房屋需要加固、哪里堆放垃圾……一个个细节考验着钟黎的智慧和毅力。
逐项审查、现场比对、请教专家……钟黎不辞辛苦,在抓小事但心眼不小、重小节但气度不小的工作作风中孕育着一个个社区整治方案。
20年5月,是社区整治方案形成的关键时期。钟黎决定利用周末时间,带领工作组把社区逐个走一遍。
工作组成员蒋倩记得,在一个周六,她们要完成2个街道5个社区重点区域的整治方案审查。
然而,天公不作美。审查尚未过半,天空便下起瓢泼大雨,将钟黎等人赶到了屋檐下。“钟主任,这雨看来不会停了,不如今天就到这里吧。”看着暴雨没有要停的迹象,蒋倩打起了退堂鼓。“这么多街道、社区和设计单位的同志都到现场了,工期又紧,不能耽搁呀!”不等蒋倩回过神儿,钟黎便已冲进雨中……
就这样,钟黎风里来雨里去,将一切艰辛、苦涩抛在脑后,却将群众的要求、自己的使命铭记于心。
菜园坝竹园小区的不少居民都对钟黎有印象。整治期间,她来这里不下8次。老旧社区整治大多侧重外立面改造,但这个社区却有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没有排污管道。每逢下雨天,小区便污水横流,让人无从下脚。在入户调查时,居民提出优先解决污水直排的问题。
解决群众反映的困难,钟黎责无旁贷,但摆在她面前的却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18栋居民楼全部安装排污管道,需要多少钱?如果其他社区全部效仿,资金吃得消吗?
“社区整治资金来之不易。我们要把一分钱掰成两半花,用最少的资金解决群众的问题。大手大脚是对人民犯罪!”钟黎感到了肩上沉甸甸的责任,带着团队一趟一趟地跑,测量范围、预算经费、制订实施方案,力争把每分钱都用到刀刃上。
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罗家院电厂老社区年久失修,路灯、扶手、路面全部亟待修缮,钟黎一次次踩点、测算、订方案;李子坝社区居民对房屋漏水问题意见很大,钟黎便一栋栋房屋查看……几十个社区,钟黎靠两脚逐一丈量。
努力换来信任,汗水浇灌花朵——不仅老旧社区的面貌一天一个样,社区群众也逐渐抛弃对整治工作的抵触情绪。嘉西村的居民记得,社区整治初期,他们有一万个不愿意、不放心。而如今,当看到社区坑洼不平的路面上有了青石板、看到社区的空地上有了支撑露天电影银幕的固定铁架、看到每栋楼前有了统一的牛奶箱和报纸箱……他们不仅举双手支持整治工作,还自发成立自治组织,一同维护社区的现状。
社区整治,群众看到了可喜的变化。然而,就在这场攻坚战即将取得胜利之时,一直奔波忙碌的钟黎累倒了!
“现在活着的每一天都是赚来的!”
人们常说,当死神疯狂来袭,生命将不堪一击,却常常忘记,命运虽难以把握,生命却属于自己。
20年3月1日,钟黎迈着匆忙的脚步,来到大溪沟街道人和街社区环境综合整治的竣工验收现场,开始了长达几个小时的验收检查工作。
当工作接近尾声时,一名心细的同事突然发现钟黎胸前竟挂着医院的病员牌,手也是肿的,手背上还有针眼。再三追问下,钟黎说出了她是在办好住院手续、输完液后赶过来的事实。看到大家担心,钟黎一把扯掉病员牌:“没事,就是明天做个小手术。”
此时,渝中区老旧社区改造正在全面推进当中,钟黎忙得脚不沾地。3月2日,进手术室前,她特意给同事打了一个电话:“整治现场你们多费点心,我手术完就来。”
谁也未曾想到,会是甲状腺癌!3月3日,活检结果一出,钟黎就懵了。当时的心境旁人无法体会,钟黎却是百转千回:我还有太多的事情没有做。女儿明年就要中考,公婆80多岁了需要人照顾,社区整治已到紧要关头……死亡的阴影在脑海中飘过,而肩头还有太多太多的责任需要担负。
丈夫首先从悲伤中挣扎出来,他上网查询此种病症患者治愈的信息,为妻子打气。慢慢地,钟黎的心情渐渐平复。“人生的道路上,没有恰到好处的旅程,只有恰如其分的心情。”她一遍遍告诉自己,“既然无法选择,那就勇敢面对,我现在活着的每一天都是赚来的!”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钟黎甚至腾出更多时间来梳理工作。“之前以为是小问题,工作都没有交接,现在要做长期战斗的准备,必须把手头的工作安排下去。”随后,她与医生商量,将第二次手术挪到周二,腾出一天来安排工作。
周一中午,钟黎听说同事要来探望自己,便特意叮嘱:“来的时候,带上我的笔记本。”于是,病房成了办公现场。蒋倩记得,虽然颈部动了手术说话不方便,但钟黎却用虚弱的声音整整交代了8项工作:李子坝社区的居民楼屋面漏雨,需要增加防水处理;菜园坝竹园小区地下管网改造的进度,要密切跟踪;20年的方案审查工作要立即启动……蒋倩手中的笔在不停地记录,泪水却在不知不觉中打湿片片笔迹。
精神上,钟黎战胜了自我。接下来,她要战胜的是死神。
钟黎开始准备战斗。但战斗的背后,却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坚忍。甲状腺癌手术后的常规治疗是实施放疗,放疗前必须停药1个月。然而,一旦停药,水肿、失眠、体力下降便会接踵而至,但钟黎咬紧牙关,不言放弃。
更为痛苦的是放疗。口腔因放疗而出现咽喉溃疡,食物无法下咽,钟黎就使劲压住喉咙,用力吃。与此同时,低烧、头痛、恶心、呕吐更是如影随形。但钟黎不允许自己垮掉。
当时,建交委实施的人员大轮岗即将告一段落。为了了解轮岗同志的思想,总结工作得失,钟黎主动提出要与轮岗同志谈话。那一天下午,从2点到6点,钟黎强忍不适,连续约谈3名同志,以至于他们离开时,她已经累得站不起来了。这一幕,恰巧被路过的一名女同事看到。她急忙跑过去,想扶钟黎一把,却被脸色蜡黄的钟黎婉拒。逗留许久,她才挣扎着起身。“钟书记该是承受了怎样一番身体与心灵上的剧痛!”那名同志的两窝泪水在盈盈晃动,“我们多么希望总是忙碌着的她,好好休息一下!”
虽然钟黎一直在战斗,但癌细胞还是无情地转移,情况并不乐观。如此艰难,钟黎选择将生命紧紧握在自己手中,继续奋战在工作一线。“对我来说,这份工作给了我尽情展示的平台,有些人一辈子都没有这个平台,我很幸运。”她说,“所以在岗位上一天,我就要尽最大的努力,把工作干好。”
“红颜娇媚,承受雨打风吹,拔剑扬眉,豪情快慰”。对于生命,钟黎不曾放弃;对于工作,她更是全身心投入。在她看来,苦与乐都是生命中最美的景色,只有勇敢前进,人生的道路才能更宽更广。
“一个人爱的最高境界是爱别人,一个共产党员爱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
时常有人扼腕长叹自己没有做惊天动地大事的舞台,却常常忘记,既然无法做大事,何不怀着大爱做些小事。
在常人眼中,钟黎似乎是一个工作狂。很多时候,工作狂往往与爱沾不上边,但在钟黎身上,爱,从未离开。
人们常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在钟黎的公公眼中,钟黎却是悉心照顾因公致残的他20多年不间断的好“闺女”。
在相濡以沫20多年的丈夫眼里,钟黎是他“上辈子敲烂了80个木鱼,才遇到的人”。尽管工作忙碌、生活坎坷,他们的小家却充满欢乐。每个周末,只要不加班,钟黎几乎都与家人在一起:陪女儿练钢琴,陪丈夫看书,陪年迈的公婆聊天。
身为发起者,1年2次的自驾游,是钟黎与家人雷打不动的约定。“每次她都把路线、住宿、餐饮和当地特色研究透彻,做成一沓厚厚的旅游攻略。”丈夫指着家中茶几上摆放着的旅游照片笑道,只是笑容中有着一种难以言说的干涩。
在忙工作、陪家人之余,钟黎有一个坚持了十年的业余爱好——健身锻炼。从单位简易的健身室,到小区专业的健身中心,都活跃着她的身影。钟黎说,只有拥有好的身体,才能更好地学习、更好地工作、更好地陪家人。只是现实难免有些残酷!她坚强刚毅,却难逃命运的捉弄。
“你对生活有什么态度,对他人和工作就有什么态度。”钟黎的一名同事这样评价她的人生轨迹。
是啊!只有懂得生活的人,才懂得珍惜生命。正是对生活的热爱和执着让钟黎懂得,工作、家庭一个都不能少;让她懂得,即便身患绝症,也绝不放弃;更让她懂得,“一个人爱的最高境界是爱别人,一个共产党员爱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
对钟黎的同事来说,钟黎是那样的可亲、可敬。由于接受碘-131治疗,钟黎成了一个移动放射源。为了不影响身边的同事,人们经常在建交委看到这样的一幕:即便与同事近在咫尺,钟黎依然通过手机指导工作。
对远在重庆市涪陵区的张纯健来说,钟黎是一位“爱心妈妈”。在过去8年时间里,钟黎资助她从小学读到了初中,女儿也与她亲如姐妹……女性的慈悲是博大的,因为博大才显得伟大。“没有你,我都不敢想象自己是什么样子。你就像一点星光,出现在我充满迷惘的生活中,为我指引前进的方向。”小纯健在写给钟黎的感谢信中写道。
对重庆市巫溪县某村村民来说,钟黎是他们的贴心人。那一年,渝中区组织各单位骨干前往巫溪县学习锻炼。其间,钟黎在无意中得知一个村子的群众长期缺水。对于这件事,钟黎无疑是个局外人。但她却前后20余次向当地有关部门反映,直到群众的用水难问题得到解决。
也许在有些人看来,这些事太普通、太平凡了。但精神之可贵,不在其高深,而在其价值之恒远。钟黎只是个普通人,却是很多人眼中的英雄。因为,英雄不一定非得轰轰烈烈,点点滴滴的平凡小事,同样可以铸就一名纪检监察干部品格的崇高和伟大!20年1月,钟黎当选“重庆市人民好公仆”。
勤廉榜样个人事迹最新篇5
从事基层税务工作30多年,蔡京堂始终怀着对党、对税收事业的忠诚,努力实践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用生命不息、奉献不止的感人事迹教育和影响了一大批人。
立足本职,爱岗敬业,用无私奉献体现生命价值
1982年,20岁的蔡京堂从莱州市一家市属企业考进了税务系统。30多年来,他先后干过专管员、副所长、所长、基层分局长、县级局纪检组长,足迹踏遍了7个乡镇,被人誉称“拼命三郎”。
20年4月,在一次查体中,他被确诊为肺癌。经历激烈的思想波折,蔡京堂坚定了与病魔做斗争的信心和决心。在北京空军总医院成功进行手术后,身体刚一恢复,他就要求回去上班,并经常打电话到单位,了解工作情况。回到莱州后,他忍受着化疗带来的种种不适反应,把卧室当成办公室,坚持带病工作;组织收入半年攻坚阶段,他又返回了工作一线。接下来的六个化疗周期,他往返于医院、单位和基层之间,没有请过一天整假。
20年10月,蔡京堂因化疗,白血球降低患上了肛周脓肿,他悄悄到医院去做了手术,病情稍一稳定,就瞒着家人和医生跑回单位。当时分局对矿山征税的改革进入了攻坚阶段,他不顾医生的劝告,没脱离三年危险期就停止了必需的化疗,靠吃中药来稳定病情。分局人手少,每次下乡清缴税款,不管有多累,他都坚持和同志们一起去。晚上下班回到家,坐到沙发上,不等妻子端上饭来,他就已经进入了梦乡。在他的感召和带领下,分局的干部职工凝心聚力、团结拼搏,各项工作都走在全市的前列,他所在的分局连年被上级局、莱州市人民政府授予“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开拓创新,真抓实干,用一流业绩焕发生命光彩
20年,他以滑石粉加工行业为突破口,提出了分行业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的征管思路,被莱州市地税局在全系统总结推广;撰写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以资抵贷”税收征管的建议》,被省地税局和国家税务总局采用后转发。
20年,他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了矿山开采“两访、五看、三对照、一询问”的征管新思路,规范了矿山开采业的税收秩序,矿山开采税收同比增长106%。经过典型调查,总结探索出了石材加工行业按用电量定税的管理模式,并将这一管理模式延伸推广到石材加工的其他配套行业上,得到了纳税人的一致认可,先后被省、市地税局总结推广,并在中央电视台播出。
20年,他撰写了《建议对沿海滩涂养殖业加强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的调研报告》,并对沿海滩涂养殖业配套的滩涂挖掘施工、基础设施建设等涉税项目加强治理整顿,引起了上级局领导的高度重视。为加强黄金行业的管理,他多次随同矿工深入地下600多米深的矿井实地勘察,到刺激性气味浓重的选矿车间走访调查,总结探索出了流程监控、分税种管理、纳税评估和部门协税“四位一体”的征管模式,实现了黄金行业税收的大幅增长。
聚财为国,公正执法,用一身正气诠释生命意义
作为一名地税干部、一名共产党员,蔡京堂始终坚持秉公执法,顶得住压力、抗得住诱惑、守得住底线、耐得住清贫。20年,他对石材施工企业进行发票专项检查时,掌握了杨某偷税的确凿证据。这个石材户倚仗着财大气粗,拒不签字甚至还威胁他。蔡京堂义正辞严告诉他:“我现在连死都不怕,还怕你威胁?”最终使杨某依法受到了处罚。
众所周知,柞村的石材老板有钱,但蔡京堂从不与他们搞吃吃喝喝、拉拉扯扯那一套。在他患病期间,不少石材老板打电话联系,想登门探望,都被他婉言谢绝;过年过节他们送上门的礼品,也都一一退回。
蔡京堂到金城分局工作以后,针对辖区个体饮食服务行业征管不到位的现象,集中力量进行突击检查,召集经营业户,召开定额调整听证会,对每个经营业户的调查数据、核定依据进行了现场公开,并接受有异议的业户当场质证,使业户心悦诚服地接受,仅此一项年增收税款85万元。
服务为民,心系百姓,用拳拳之心换来征纳和谐
蔡京堂把纳税人当成衣食父母,工作中动真情,用真心,有效融洽了征纳关系,优化了税收环境。
20年非典时期,蔡京堂牵头成立了三个“排忧解难送温暖”小组,拖着病体亲自带队,对企业逐个走访慰问,并帮助绿源野生植物茶厂跑银行、跑邮局,协助贷款、发货,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20年,莱州市某橡胶制品有限责任公司因回款不及时、发生欠税,蔡京堂帮助分析查找原因,商讨销售人员基本工资加回款奖励的改革,企业采纳这一建议后,陈欠的应收账款减少260万元,当期应收账款回款率大大提高,该企业再没有出现欠税现象。
对党忠诚,为税清廉,甘做税苑孺子牛
20年7月,蔡京堂调任莱州市地税局党组成员、纪检组长,负责全局的纪检监察工作。岗位变了,工作性质变了,但他求真务实的作风未变,执着奉献的激情未减。为了尽快适应工作进入角色,蔡京堂抓紧点滴时间学习了大量纪检监察的理论知识,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先后3次参加了从中纪委到地方各级纪委举办的培训学习班。工作基本理顺后,他充分发挥自己熟悉税收业务的特长,走访各类企业调查研究,用心探讨在税收执法方面,特别是核定税额、纳税检查、涉税事项审批、发票管理等重要事项和重点环节的监督方法,力争监督到每一处可能出问题的地方。
蔡京堂在纪检监察工作中总结出廉政建设“四不忘”:布置工作不忘讲廉政,总结工作不忘谈廉政,接触群众不忘问廉政,责任制考核不忘考廉政。倡导“四个首先做到”:要求税务干部做到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首先做到;要求各级领导班子成员做到的,一把手必须首先做到;要求下级做到的,上级必须首先做到;要求各基层征管单位做到的,市局机关必须首先做到。这些做法得到了上级局及地方各级纪委的充分肯定。搭建廉政文化载体,开展警示教育、家庭助廉教育、对比启示教育和拓展训练,建立起与和谐地税相适应、与依法行政相协调、与传统美德相承接、与时代精神相统一的莱州地税特色廉政文化;对照岗位职责,认真查找廉政风险,逐项清理排查,确定风险等级,利用科技防腐手段,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平台,有效地堵塞征管漏洞,对执法人员进行全方位监控,从而实现对税收执法全过程的监督。他所在的税务局先后被授予全国税务系统文明单位、全国巾帼文明岗、全省地税系统先进集体、全省地税系统党建工作先进集体、烟台市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等称号。
勤廉榜样个人事迹最新篇6
张巧云,女,1985年7月出生,繁昌县新港镇克里村大克组村民,中专文化,家庭人口6人,该同志在“五好文明新家庭”的创建中,以形式多样的行动,不断增强家庭美德建设,体现了时代特征。在日常言行中,她爱国守法,模范遵守廉洁家庭行为公约,使家庭成员有较强的廉洁意识、法律意识及自警意识,尊老爱幼、团结邻里、互助亲朋,热心公益,在邻里有较高的群众威信,并是邻居的学习榜样。
一、自主学习,提高廉洁家庭认识
张巧云同志她刻苦学习,在中专文凭的情况下,毫不放松对自身素质的提高。在2010年,她自己报名电大培训班学习和积极参加繁昌县2011年度举办的青年妇女创业培训班。创业培训班学习回来后,她主动找到了村妇女主任乐凤梅同志积极协调,于2011年9月16日在村人口学校开展了一次妇女创业的相关知识讲座,让全村更多的妇女对妇女创业的知识有了一个全新的了解,为她们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她还以学习先进典型的氛围在邻里开展了“家庭助廉”活动,自觉当好反腐倡廉的宣传员,有效地促进了“家庭助廉”活动的监督制约机制。加强村民的思想道德建设,树立良好家风的一个重要举措,营造出一个积极、健康、文明、向上的家庭环境,在全村树立了廉洁家庭的良好形象。
二、尊老爱幼,家中模范
张巧云同志是一名家庭主妇,在她身上充分体现了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作为媳妇,她恪尽孝道,对老人嘘寒问暖,还经常陪伴老人谈心,做她们精神上的支柱;作为母亲,她慈爱但不溺爱,在照顾好孩子生活的同时,还担负起教育孩子成材的重任;作为妻子,她是“贤内助”的最佳代言人。张巧云同志不论做什么事情,她都充分发挥女能人的本色,处处以身作则,在完成自家农活的同时,只要邻里有锁碎的事务,她都能及时的出现。
三、积极响应计生号召
在国家大力提倡“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政策的影响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生育思想观念不断改变的大背景下,张巧云积极响应政策号召,主动放弃生育二孩,领取了光荣证。洪村组滕小胜、李思强夫妇,虽然家里经济条件越来越好,但总想再生个儿子,张巧云得知后主动陪着村妇女主任上门做通了她们夫妇的思想工作,放弃生育二孩,落实了长效避孕措施。在村里她积极协助村计生专干向育龄妇女宣传:“以婚育新风进万家为主线,利用人口学校、宣传标语等形式”,在村形成全民宣讲文明生育文化氛围,有效地促进家庭和谐、邻里互助、移风易俗的新风尚。
四、热爱公益事业
走进平坦洁净的水泥进村路上,村党组织书记陈兴华说:“多亏了张巧云同志,前两年来村民存在的‘垃圾乱倒、污水乱泼、柴草乱放、粪土乱堆’等现象,已逐步退出人们的视线……这里也有张巧云的一份功劳啊!平时能积极主动与村干部一起教育引导群众养成良好家庭卫生习惯,不“乱搭乱建、乱丢乱扔、乱堆乱放”,自觉维护房前屋后和公共场所环境卫生。她还经常和村保洁员一起清扫村道两旁、村庄周围、水塘周边和房屋周围的卫生死角,还根据村里的自然条件,进一步抓好绿化美化工作,引导邻里从美化家庭环境、提高家庭文化品位入手,自觉树立与时代发展相符的新思想、新观念,更加自觉地参与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
五、协调发挥组织优势,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在新形势下她积极配合村妇代会和团组织的领导,促进和活跃农村妇代会团组织的工作,积极参加村妇代会组织的文艺演出慰问敬老院的老人们,丰富了敬老院老人们的业余生活。村开展综治维稳工作中,她努力营造和谐稳定的新农村环境,面对赌博作为一个社会问题已经越来越受到关注,特别是在春节赌博已经成为农民休闲时间里主要的“娱乐”活动。她和村干部一起挨家挨户普法宣传,自愿做治安的耳目,勇于担负起公益宣传的责任,她经常陪同村干部一起大力宣传国家禁赌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教育广大村民自觉抵制和检举赌博行为,有效地强化了警示效应、提高了生活质量。
该家庭在家庭及周围群众中广泛开展亲情助廉教育活动,能积极投入到廉洁家庭创建活动中,发挥了表率作用,将家庭助廉教育活动工作具体化、形象化、实事化。充分发挥了把家庭助廉活动引入到精神文明建设中,用榜样的力量推进了家庭反腐倡廉的前进步伐,为“端正党风政风家风,共建廉洁和谐平安”做出积极的奉献!
勤廉榜样个人事迹最新篇7
从众多优秀领导干部身上,人们会发现作风廉洁的干部大多有良好的家风。廉洁的作风,会带出良好的家风;良好的家风,又促进养成廉洁的作风。在钟文涛同志一家就是一个和谐廉洁的家庭。父辈们的优良传统一直熏陶着这个家庭,在钟文涛同志担任领导干部之后,这个家庭依然维持着一种廉洁奉公、勤俭治家的良好家风,在当今市场经济盛行的社会里,这样少有的廉洁家庭,我们为之骄傲而自豪。
一、廉洁家庭基本情况
该家庭一直以来,爱国守法,模范遵守廉洁家庭行为公约,廉洁奉公,家风良好;家庭成员尊老爱幼,团结邻里,互助街坊,热心公益,廉洁意识强。该家庭在单位和邻里中有较高的群众威信,是单位同事及街坊邻居学习的榜样。
二、修身齐家,忧国忧民
钟文涛同志是学习型的领导干部,钟文涛家庭是学习型的家庭。家庭成员在他的感染下,积极参加各种学习活动,毫不放松对自身素质的提高,尤其是能够坚持宣传贯彻______重要思想,模范执行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钟文涛多次在会上说道:“家风建设的核心是世界观、价值观的改造和提高。齐家治国必先修身,修身就是改造世界观、价值观。要让爱国、爱民、爱党之情高于甚至融于爱家、爱妻、爱子之情。”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家庭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坚定的政治立场,为廉洁家庭创造了基本的创建条件。
在深入开展以创建“廉洁家庭”为主要内容的家庭助廉实践活动中,该家庭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的规定》、《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试行)》和省委、地委关于反腐倡廉的重要文件精神。通过学习,增强了自身及家人抵制各种利益诱惑的能力,提高家庭成员拒腐防变的意识,营造出崇尚廉洁、学习先进、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家庭氛围。
三、知非明理,以德治家
家庭美德是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文明基石。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依赖于家庭的稳定和文明。家庭美德建设搞好了,就能启动家庭成员的内动力,推动社会的发展。钟文涛同志一家以“德”字当头,自觉遵守党纪政纪和国家法律法规,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和价值观,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诚实守信,公道正派,助人为乐,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真正做到以德治家,因此,在左邻右舍的群众留下了良好的“口碑”。
钟文涛常说:“当官是一时的,做人才是一世的,领导干部要当好官,首先就应着力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在家中做一个‘大写’的人”。这个家庭,每个成员都能够严格遵守各自单位或学校的规章制度,立足本职,积极奉献,钻研业务,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大人工作成绩显著,孩子学习成绩优秀。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使得这个家庭夫妻和睦的氛围浓,尊老爱幼的氛围浓,勤俭持家的氛围浓,团结邻里的氛围浓。
四、拒腐倡廉,管好家人
家庭是充满和谐亲情的温馨空间,家庭是远离腐败的洁净港湾。用“身廉一世清,家和万事兴”来形容钟文涛一家的清廉,一点也不过分。
他手中掌握着一定的权利,但他总以“公仆”自居,始终能在各种社会活动和工作中坚持原则,秉公办事,自觉抵制各种腐败的诱惑,用实际行动把好家门,拒绝腐败。一些人为得到自己工作上的私利,不惜送礼金,行贿赂,均遭到拒绝。
在这个家庭里,每位家庭成员都能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做到洁身自好,拒腐不沾。尤其是妻子对丈夫常吹家庭“廉政风”,管好家庭“廉政账”,他时刻牢记“公生明、廉生威”的古训,始终帮助丈夫把好廉洁自律这道关。逢年过节,有的单位总要到她家拜访,表表心意。夫妻俩是叫门不开、电话不接,那些人只好扫兴而去。有时亲戚、朋友拿着水果、大米等农副立品来到她家,在难于推脱的情况下,她干脆拿自家的东西与其交换,来个礼尚往来。一家人在子女的廉洁教育方面,用自身公正廉明的言行,营造了崇廉尚洁的家庭氛围,为青少年树立清正廉洁的榜样。
五、廉洁自律,勤俭持家
这个家庭平时注意家庭成员的地位平等,彼此之间都能善待家人,关爱家人,以心换心,以情换情,赢得家人的理解和信赖,带动家人建立亲密无间的家庭关系,为治理家风奠定良好的基础。钟文涛在处理仕途和家庭的关系时,基本把握住三点:一是用权尽可能避嫌,减少家庭生活对行使公共权力的影响;二是处事尽可能详虑,谨防家庭小事酿成大祸;三是对待家人尽可能严格,避免关爱变成损害。
贪廉一念间,荣辱两重天。要说钟文涛家庭的廉洁事,可以概括为“四个字”。即抓住一个“廉”字,倡导廉洁之风,弘扬浩然正气;杜绝一个“贪”字,不以权谋私,不徇私舞弊,不收不义之财,不拿非分之礼;突出一个“管”字,防微杜渐,从严治家;做到一个“俭”字,摒弃婚丧嫁娶等活动中大操大办的陋习,建设积极、乐观、向上的家庭文化和“以德治家、以廉养家”的廉政家庭文化,不让腐败有可乘之机。
从钟文涛一家的典型事例,我们感到,良好的家风是领导干部,从政理政的基本品德,是领导干部修身守德的前沿防线,是领导干部传世育人的宝贵财富。好的家风具有潜移默化的佳用,是一种家人受之不尽、社会皆得共享的宝贵财产。我们当倍加珍惜,不断积蓄之。愿廉洁之花永绽放,文明家风代代传。
勤廉榜样个人事迹最新篇8
我叫李海静,我的家庭是一个平凡幸福的家庭,公公、婆婆、丈夫和我以及可爱的女儿,我们家和大多数家庭一样,并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出生在农村一户普通的典型农民家庭的我,自幼受家庭的熏陶,形成了自己的平凡的人生观、价值观。
一、互敬互爱,美丽源泉
互敬互爱是家庭幸福的基础,也是家庭美丽幸福的源泉。我和丈夫婚后十几年来,我们夫妻在生活中相互照顾、相互信任,共同孝敬老人,照顾女儿;在工作中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在家里时常交流工作体会,相互取长补短,遇到困惑相互开导,相互帮助;公婆把我当做自己的亲生女儿,我也把自己当做公婆的“小棉袄”。虽然会遇到平凡的小事,不足以挂齿,但它就像催化剂使我们的平凡的小家庭变得特别美丽。
二、平凡的家庭,点滴行为点缀生活
我们一家人都酷爱养花种草,每逢闲暇之余,便在自家庭院、门前、屋后、路旁等闲置空地都栽满了花草,屋内家具摆放错落有致,地面窗台干干净净。整个庭院看上去俨然就是一个小花园。优美整洁的环境包含着我们一家的心血。我们始终坚持从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做起,主动清理房前屋
后废弃堆积物及卫生死角,保持居室、庭院整洁;房屋周围及阴沟无暴露垃圾、无污物;实行垃圾袋(桶)装化,分类投放,落实庭院整治“门前三包”责任制。
三、学习的习惯,自觉学习增长知识
平日里我们对庭院绿化、整洁非常感兴趣,时常学习一些基本绿化知识,购买庭院绿化景观的书籍在家学习研究。始保保持房前屋后、院内院外干净整治,为了让庭院更加舒适、温馨,还特地向当地一些花草爱好者请教专业知识。
四、爱国守法,廉洁奉公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能积极维护社会公德,诚实守信,自觉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公共秩序,维护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主动履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在工作中,坚持廉洁奉公的原则,严于律己,宽于待人。
一个幸福、快乐、美丽的家庭需要每个家庭成员共同的努力。只有每个人都奉献一点爱,家才会美丽,只有每个家庭都温馨了,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加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