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乡村医生个人典型事迹材料

| 广辉2

有一种奉献和坚守叫乡村医生。他们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去守护一方的人民。治病救人是医生的天职,他们要时刻把病人放在心上,担心因自己的失职让病人失望。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最美乡村医生个人典型事迹材料,一起来看看吧!

最美乡村医生个人典型事迹材料1

田径,男,39岁,中共党员,中专文化,毕业于铜仁职业技术学院,系印江自治县缠溪镇方家岭村人。

一、义无反顾 立志农村卫生事业

医 生这个职业是光荣而崇高的,不仅是能以肉体上解除人的痛苦,而且在精神上也能给人安慰,所以选择了这个职业必须全身心的投入,才能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 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所在的村卫生室辖区服务四个行政村,共服务3000人口,能爱岗敬业,扎根在农村最基层卫生服务,遵守 国家法律法规,严格执行规定的收费标准,坚持从正规渠道进药,药品价格,收费标准公示上墙,不开大处方,不乱收费,让群众花小钱,就能放心就医。 医者父母心,对群众热情,关心,

最美乡村医生个人典型事迹材料2

__村的村民庄__通过自身的努力学习医用知识,获得了相应的学历,主动为周围的乡亲们作预防保健,治病疗伤工作,她的无私奉献的事迹感动了__村的村民。

庄__的丈夫突然发现患有乙型肝炎,为了减轻丈夫的痛苦、治愈丈夫的疾病、缓解繁重的医疗费用,她下决心自主学医为丈夫治病,购买了大量的医用书籍,不畏艰涩的专业知识,努力学习、刻苦钻研,针对丈夫出现的各种病症,选用了合适的药品和治疗方式,争取改善丈夫的病况。其实,庄__心里明白自己一个半路出家的人,对医用知识的灵活使用并不擅长,但她的心底只有一个卑微的愿望,就是治好自己的丈夫,哪怕只是减轻一点点的痛苦也好,正是这种不放弃的决心支撑着她前进。虽然庄__的丈夫最终没有打败可怕的疾病,遗憾的离开了人世,但是在他生病的过程中,庄__无时无刻、无微不至得照顾、护理他,并承担了支撑整个家庭的重担。

其实,在庄__的丈夫生病的时候,她还是一个仅有初中学历的普通农村妇女,但她自强不息,不被沉重的生活压力所打败,不因艰涩的知识而退缩。在照顾丈夫之余,她学习了大量医用知识,同时她还主动去学校学习 ,获得专业的教育。天道酬勤,最终她不辜负自己的努力,逐步获得了中专、大专学历。而她的丈夫过世后,她更是决定用自己的知识帮助村里的每一个人,为他们看诊、治病。__村位于烈山镇东北部,地势偏僻,交通极其不便,村里也仅有一个卫生

所,就医环境并不是十分理想。庄__选择作为一名乡村医生,在__村行医的无私行为深受村里群众的好评,也深深感染了村民,有力地倡导了无私奉献,勤劳致富的优秀传统美德,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表率,为新农村建设树立了榜样。

一个医生取得患者的信任从来不是靠广告、靠包装,而是靠高水平的医疗技术,高质量的服务和高尚的医德、通过病人的体会口耳相传的。庄__深深知道,做农民的好医生,仅有良好的医术是不够的,还得有高尚的医德。她常说:“医者,先做人,后行医”。在乡村行医的过程中,她始终把医德作为医生的灵魂。她跑遍乡村每一条小道,深知每一户村民身体健康状况,谁患过哪些慢性病,谁对哪些药物过敏,谁家有老人,谁家有几个小孩,在她心里一清二楚。而且__村的独居老人相对较多,她尽心尽力,努力做到到门到户为他们看诊,记录下每位老人患有什么疾病。尤其对于那些病症比较危险老人,她会定期上门回访,确定他们的身体状况,预防突发疾病。记得适逢夏秋季节腹泻流行,这种病几乎每年都会流行,她试着给村民们看病,还向健康人群讲述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腹泻流行期间应注意的起居饮食。望着乡亲们那种期盼已久的眼神,她既是怜悯又是同情,顿时觉得村民们太需要懂得医学知识的医生为他们服务了。庄__深刻认识到作为乡村医生,自己的责任有多重。 她的工作更忙了,几乎每天都得出诊。无论风天、雨天还是雪天,只要是需要,都会进最大努力设法前去。

庄__由为夫治病自学成为一名服务农村的乡村医生,她为村民看病就诊的足迹勾画出了一个平凡的医生形象,而在这形象之后她付出的努力、不放弃是现在新农村人最需要学习的精神。她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她的顽强品格,展现了一个农村妇女无私奉献的博大情怀,塑造了一个农村妇女无畏、善良的光辉形象。

最美乡村医生个人典型事迹材料3

___医生始终以高尚医德要求规范自己,加强自身职业道德建设,工作勤勤恳恳,极端负责,端正思想,服务态度明确,同时有一颗善良的心,作风严谨,为人谦虚诚实,不说空话,办实事,不骄不躁,有问题不回避,不泄露病人隐私,廉价行医,不谋私利。良好的医德练就了良好的工作作风,几十年如一日为病人治病,就是他日常生活工作的写照。并深刻认识到医疗服务直接作用于人的健康和生命,这就要求医生与其他职业相比必须具有更高尚的道德,更加严格的道德自律,更能在缺乏外部监管和制约的条件下,主要依靠自己的良心良知,忠实履行职业职责。一个合格的医生,既要具备良好的医风医德,又要有丰富的临床知识和经验,而临床的经验要靠反反复复的学习,不断的实践,日积月累,逐步得以充实。

与卫生院所在地毗邻的__市__镇__后村,由于自然条件恶劣,交通十分不便,村民习惯上都到__乡卫生院来看病。1984年冬天,大雪封山,积雪达50公分厚,一位姓吴的村民来叫出诊,说:母亲病危,送县医院由于经济、交通情况不可能,你若能去看一下,不管她是死是活,也了却了我们当儿女的心愿。陈子贵医生二话不说,问了一下病情,拿好药,说一声“快,救人要紧”,就急忙上路了。他手里拿了一条木棍,鞋底栓一条绳子,深一脚浅一脚的翻山越岭,25里路走了4个小时,到了病人家,马上给病人诊治,发现是个冠心病病人,合并心衰,立即给予强心利尿,扩张血管等处理,住了一

宿,第二天继续用药,经过几天的治疗,病人奇迹般的好了,患者和家属拉着他的手,激动的说:“谢谢了”。

钻研技术精益求精

从医二十六年来,_医师一直身体力行,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取得了村民深深的信任。并深信“一个医生取得病人的信任,从来不是靠广告、靠包装,而是靠高水平的医疗技术,高质量的服务和高尚的医德,通过病人的体会,以身相传”。 为了更好的提高为广大群众提供治疗健康服务,_医师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先后参加了浙江省乡村医生医士学习、全科医生岗位培训、以及省市举办的各种培训。他利用业余时间,刻苦钻研,网上查资料,虚心向老同志学习,学习中医知识。

扎根基层,任劳任怨,为居民健康服务

__地处云和西南,海拔1200多米,常年云雾缭绕,冬天寒冷,被俗称为“云和西藏”。随着我县“小县大城”发展战略的进一步深入,大量农民下山脱贫,子女外出种菇和打工,加上老人行动不便等,山区的老人看病难成了一个最大的困难。自从他1988年到黄源乡卫生院,肩负着全院管理、临床、责任医生等多项工作,几十年如一日,以院为家,无论白天黑夜,严寒酷暑,只要有患者需要,随叫随到,24小时候诊。只要有一个电话,急诊的他马上就去,不是急诊的利用空闲或者是晚上去出诊,风里来雨里去,无论刮风下雪,天寒地冻,从不中断。常言道“人心齐,泰山移”,充分发挥责任医生的团队精

神,调动积极性,针对随访中遇到的问题,每月召开例会,大家讨论研究,制定出好的方法,在下一次随访中应用。由于白天病人多,大多利用晚上随访,二十几年的工作,对本责任区的信息了如指掌,就好像存在大脑里。给居民测血压,了解情况,针对不同情况进行面对面的健康教育,发放健康处方,加强对重点人群、高危人群的管理及健康干预。

_医生负责两个行政村的责任医生服务工作,服务人口1701人,共429户,建立家庭档案386份,电子档案1445份,发放健康资料1500余份。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247人,高血压 175人,糖尿病18人,肿瘤4人,冠心病7人,脑卒中3人。这里的居民文化水平低,封建陋习多,卫生知识匮乏,饮食不合理,吸烟酗酒、高盐高脂等饮食习惯成了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因素。针对以上情况,健康教育显的尤为重要,特制定了健康教育计划,利用多种渠道进行健康宣教,如开展健康教育课,面对面健康指导,发放健康宣传资料及粘贴健康教育图片等。年终考核成绩名列全县前三。

翻开___同志的事迹,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共产党人和基层医务工作者在平凡的岗位上几十年如一日,默默无闻,无怨无悔,辛勤耕耘,扎根基层,情系百姓健康,为山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无私奉献。无愧为浙江省优秀社区责任医生和__县首届基层名医称号.。

最美乡村医生个人典型事迹材料4

河有多深,能不能过?过不了!这是新疆乡村医生居马泰护送小病人阿革兰时在路上和同伴的对话。乡村医生居马泰被冰河拦住了回诊所的路,他怀里抱的孩子名叫阿革兰。只有8个月大,由于上呼吸道感染发高烧已经两天了,在这样的高原和高寒地带,随时可能会转发肺炎,危及生命。牧场里缺少药品,居马泰必须以最快的速度把小阿革兰带回到50公里外的诊所。而这天山最艰险的一段路程被当地的牧民称之为“魔鬼路”。

冰看一下! 冰看一下! 可以过得话,我们看一下,抓紧时间,过不去!冰太软!绕过山从那边走吧!阿革兰 。高烧不退的小 阿革兰 ,一直哭闹不止,居马泰想尽办法,逗小家伙开心,8个月大的小阿革兰很快就跟他熟悉起来。阿革兰 的笑容让48岁的居马泰想起自己的三个孩子。居马泰满心愧疚。他的大女儿高哈尔说:我爸一般都说:有你在我放心,可是我吗能干什么呢?

我们都上学的,这次居马泰出门诊前,妻子刚刚的做完子宫切除手术,可等不得妻子出院,居马泰就又要出发了。他必须赶到在大雪封山前把药品送到冬季牧场把危重病人转移出来。因为自己是天山深处一块2200平方公里冬季牧场中唯一的医生。女儿高哈尔说:我爸走的时候,我妈就又掉眼泪说肚子疼,然后我爸就给她给了一些药说可能过几天就好了。

把生病的妻子交托给15岁的大女儿和9岁的小女儿照顾,居马泰的心一路上牵挂。可这时,他却不得不将精力放在眼前这50米的溜索上。溜索距离河面不到2米,不及一根拇指粗。居马泰在冬季牧场出诊已经在这根溜索上来回20年了。可是这一次,要抱着小阿革兰。他双手根本没办法抓住溜索。居马泰把小阿革兰紧紧绑在自己身上。路过的牧民找来绳子,把他俩拉过了河。

阿革兰! 阿革兰! 居马泰在溜索上不停的叫着哭闹的孩子。小心点!邻近傍晚小 阿革兰体温突然升高,咳嗽的更加严重了。居马泰停了下来,给小阿革兰喂了仅剩下的一点药。拔山涉水后。大家都很疲惫。居马泰却一个人在冰河边剃起了胡子。这也是他每次转诊病患孩子时必须做事。居马泰说;一边打鞭子,一边抱孩子。那时候看看娃娃的体温怎么样,这样子面对面(测体温),但是娃娃不舒服,胡子刮掉好。上午十点回诊所路上,第二天小阿革兰病情加重,但回诊所,却要面对4200米的雪山。在这样的冬季翻雪山被当地牧民认为是最危险的事。

在厚厚的白雪下面,掩盖着无数的悬崖和冰川。居马泰在这条路上往返20年,熟悉这里每一条路的分布,可依然不敢有丝毫的掉以轻心。他的三匹马都曾摔死在这样的路上。我和马一块下去了,摔倒了,马死了,我活着。这让居马泰身上留下了三处旧伤,每到寒冷天气就会伤痛加剧。可他还是毫不犹豫的承担起最危险的用自己的身体为阿革兰和妈妈开辟出一条安全道路。峰顶气温骤降到零下25度,扑面的冷风空气让人无法呼吸,一米多厚的雪,让每一步移动都非常艰难。4个多小时不停息的赶路,马终于支持不住了。

两昼夜的奔波,居马泰已经体力透支了极限,可是他知道自己是小阿革兰最后的生命保障,无论脚下的路多么艰难,多么漫长。无论还要面对怎样的风雪,除了坚持他已别无选择。两个小时后,居马泰带着孩子终于回到诊所。经过一个星期的治疗,小阿革兰恢复了健康。

他是居马泰在天山深处“魔鬼路”上转诊的第92个病人。在这20年中居马泰救治过192位病人。他冒着生命的危险在极地行走,守护着1500多户牧民的健康。

主持人问居马泰:北京冷吗?居马泰答:北京不太冷。但对我们来讲,刚刚过去的这个元旦是三十年里最冷的一个元旦。零下十几度相当于您那儿的什么季节居答:现在我们那儿是零下30度。在这种天气下,您还得进行巡诊,继续巡诊。我手中拿的是一份病历,我仔细看了这份病历,分别是居马泰所在那个县和所在的州医院所开的病历证明,这上面医生写的是什么,心力衰弱,您有这么重的心脏病换个人行吗?换个人去,换个人也行。但是我们牧民想有点担心。担心什么?担心他们为了需要我们这样子。我们担心他,担心别人对路途不熟悉是吗?到底有多危险?又高又那个啥?滑的很,雪也大,学业厚。那样子,特别危险。一走就是20年。据说您是从父亲的手中接过的药箱。嗯!对,我父亲留给我的。这个药箱你想传下去吗?想传给谁?那个药箱,传给谁?我的丫头,儿子他(们)用。几个孩子您?一个儿子,两个丫头。年纪最大的是女儿是吗?对!她希望当医生吗?她也希望当医生。

有请居马泰的大女儿高哈尔登场献奖!小姑娘今年话不能不到16岁,家里很多活死她干。自己想当医生吗?想!我的梦想就是当一名医生,像我爸爸这样的医生。其实居马泰的妹妹和妹夫也是乡村医生。这一家人对周边的很多百姓就是生命的护卫,真应该向他们致敬。这座奖杯所包含的是所有的那份敬意,浮雕上面有真实的乡村中国,上面绽开的是岩石上的花朵,生命如花,十字交叉。神圣的医生责任,向所有乡村医生致敬!向居马泰致敬!

最美乡村医生个人典型事迹材料5

“人就算活150岁,如果没为别人做点有益的事,那也是虚度了年华。”钟晶,一个80后独生女,一个坚守在大山深处的乡村医生。2008年,她为了与在乡镇工作的丈夫团聚,辞掉贵阳大医院的工作,来到贵州省黔西南州贞丰县龙河村卫生室,做了一名乡村医生。不久,丈夫调入州府,她却仍然独自坚守。没有澡堂、时常停电、没有城市里五彩斑斓的时装和琳琅满目的零食,乡村的寂寞无边无际……但她一一承受,并用精湛的医术和贴心的服务为当地少数民族群众解除病痛。她的付出换回的,是乡村百姓无限的信任,以及来自网友的声声祝福,她是网民眼中“最美乡村女医生”。

劳动,是美丽的:贵州“最美乡村女医生”记事

她独自坚守在偏远大山中的村卫生室,用尽所学为当地老百姓解除病痛,把最美的青春留给了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网友称赞她为“最美乡村女医生”。

最近,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贞丰县龙河村的乡村女医生、一个来自省城的“80后”钟晶成为网络红人。她的故事在网络多家论坛上流传。

五一节前,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来到大山深处的龙河村,走近这位甘于清贫寂寞、倾力治病救人的“最美丽”的劳动者。

记者到达时,临街的龙河村卫生室中,不少村民正在看病买药。一个温柔的声音不断叮嘱道:“老人家,这个药晚上睡觉时才吃。”“头痛粉吃多了不好,你要一盒我不能卖,但可以送一包给你吃。”

说话的就是钟晶。她出生于1982年,是个漂亮的贵阳姑娘,个子娇小,皮肤白皙,一双眼睛大而明亮。

2008年,她辞去贵阳长江医院的工作,跟随在乡镇工作的丈夫来到龙河村,为当地缺医少药的老百姓开起了村卫生室,这也是龙河村4000多名村民唯一能进行新农合报销的卫生室。

岂知两个月后,丈夫被调至黔西南州委工作。“走还是留?”她很纠结。她发现,由于贫穷闭塞,当地农村妇女大都缺乏基本的卫生保健知识,不少妇女患妇科病后,找不到女性妇科医生,一直拖到病情恶化。龙河村还是个风湿病高发村,老人几乎都患有风湿病,一些村民40来岁就骨骼变形、直不起腰。而村民最缺乏的就是能够对症下药的好医生。

留下来为当地百姓治病!

下了决心的钟晶拿出2万元购买了理疗仪、治疗妇科等疾病的仪器,所有用具每周消毒一次,还按大医院要求设置了垃圾分类。龙场镇党委副书记孙志宏说,她的卫生室是镇里最正规的之一。

钟晶一家三代行医,她又托均为医生的外婆和母亲打听了一副治疗风湿的草药方。48岁的龙庆昌患风湿病14年,多次外出求医花费上万元。“最后找到钟医生,20元6包药就好多了,介绍的几个朋友用药后也都有好转。”龙庆昌说。

村里不少苗族群众不懂汉语,她就靠打手势,或请懂汉语的苗族学生帮忙翻译。2010年国庆节,钟晶还自掏腰包,请来贵阳的妇科专家为村民坐诊,她也趁机学习。“我为自己学有所用感到安心。”

早上7点20分钟晶就起床开门了,她在露天水管前洗漱完毕,不施粉黛就开始打扫卫生。不到20分钟,就有村民来输液。她来不及吃早餐,却关心病人是否饿肚子,并把豆浆分给病人喝。

“病人多时一天看上百人,一天只吃一顿饭,一直忙到晚上11点,有时脸也不洗,倒在床上一觉睡到天亮。”钟晶说。

但最初多数村民对这位年轻医生持怀疑态度,一天只有两三个病人。遇到不信任自己的病人,钟晶就先给他们配一天的药,仅两三元钱,告诉病人若有效再来。每个病人进门,她总是先端上一杯热水。

渐渐的,“钟医生医术高、态度好”的口碑越传越远,邻村的群众赶来找她看病,外地来的建筑工人也把这里当成了“固定”医疗点。

钟晶看病卖药十分便宜,有时几元药钱都免了,钱不够也可以赊账。村里一位78岁的空巢老人靠捡塑料瓶为生,全是一两毛的零钱,这样的病人,钟晶不仅不收钱,还常留他们吃饭。

时间一长,村民们把钟晶当成了朋友,没病时也来拉拉家常,赶集时常来歇歇脚。也常有许多意想不到的快乐和温暖。卫生室里的燕子窝每年都有燕子返巢;村民们常送来自家地里的蔬菜,逢年过节大家又不约而同的送来糍粑、红米饭;乡亲们一起看露天电影有说有笑,感觉人与人很近;她记得每一个医治过的孩子的名字,孩子们也亲切的叫她“姨妈”“小嬢”。

一次,一个老大妈对她说:“你一个城里的女娃娃,丈夫也不在这边,跑到我们山沟里来又挣不了钱,何苦呢?”这样的关心让钟晶倍感温暖。在她看来,农村很能体现人生价值。在大城市,医生和病人多是纯粹的医患关系,但在农村,村民们却把医生当成了一家人。

钟晶在病人面前沉稳干练,私底下也是个典型的80后,她是家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独生女,喜欢吃零食、逛街、跳舞、看电影……

但在龙河村卫生室,衣柜是装药的纸箱,只有单调的三四种蔬菜,买不到爱吃的巧克力和奶茶,更没有五彩斑斓的时装。电力不足时还常停电,晚上只能靠蜡烛或应急灯照明。丈夫刚调走时,她独自躺在卫生室里,听着山风呼啸,害怕得睡不着,只好爬起来靠在墙上坐到天明。

没有澡堂,只能用两个大桶提水到屋内,蹲在一个大盆里洗澡;农村简易厕所臭气冲天;夜深人静时,还能听见老鼠窸窸窣窣从床下爬过的声音。

最难以忍受的莫过于寂寞。刚来时,没有电视和网络,也没有朋友,病人又少,找不到人说话,“卫生室里静得很可怕,感觉外面的世界很遥远。”

但她娇小的身体里有一颗强大的心。邻居徐显佳说,有一次钟晶得了重感冒,只能自己往脚背上扎针输液。“有人来买药,她还一只脚跳到药柜边拿药。我怪她不找我们帮忙,她却说能坚持就不麻烦大家。”

钟晶也试着从贵阳请了3位医生来帮忙,长的呆了3个月,短的只呆了3天,都因无法忍受乡村的艰苦而离开了。

她坦言,自己也打过“退堂鼓”,朋友们都劝她离开,也有机会调到兴义市工作,和丈夫团聚。但乡亲们听说她可能离开时,纷纷跑来打听:“钟医生你要走了吗?”“我们舍不得你啊……”

“老百姓这样需要你,怎么忍心舍他们而去?”钟晶说。

她的故事在网上流传后,被感动的网民,称赞她是值得学习的“美丽天使”。钟晶听后笑着说:“和那些更偏远的乡村医生相比,我的条件已经很好了,起码油盐酱醋俱全。”

而在丈夫龙瑞见眼中,钟晶就像“矿泉水”一样简单纯净,“善良宽容,不计得失,凡事总往好的方面想。”

如今钟晶有四个家:贵阳市父母家、兴义市丈夫家、女儿所在的奶奶家,以及卫生室这个家。她对女儿和父母心怀愧疚,只能靠电话沟通,夫妻俩也很少在家里正正规规的吃顿饭。

但钟晶说自己并不后悔,她和丈夫都觉得,有时一个眼神、一句关怀都能感受到默契和幸福。“我会干下去,直到更优秀的医生来给乡亲们看病。”

13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