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春联的风俗的寓意介绍

| 广辉

贴春联的风俗的寓意介绍

春联,起源于桃符,即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据《后汉书·礼仪志》说,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神茶”、“郁垒”二神,“正月一日,造桃符着户,名仙木,百鬼所畏”。

盛行

春节贴春联的民俗起于宋代并在明朝开始盛行。而明朝,桃符才改称春联。明代《簪云楼杂话》中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副帝微行时出现”。据史书记载,明太祖朱元璋酷爱春联,不仅自己挥毫书写,还常常鼓励臣下书写。经明太祖的提倡,此后春联便沿习成为习俗,一直流传。

成为文学艺术形式

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着《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一—论述。春联在当时已成为一种文学艺术形式。

春联的位置有讲究

通常春联有两幅直联,每幅的最后一个字有阴平、阳平、上、去等声调,正确的贴法是:面对大门,上联即尾字为上声、去声的(普通话注音第三、四声)在右边,下联即尾字为平声的(普通话注音第一、二声)在左边。而横批,传统写法为从右向左,建国后新排版规定为从左向右,两种都可。

新年贴春联的要求禁忌

贴春联的时间

民间有一种神话的传说:春联即为天上的神仙,当春联撕破后,就会升上天庭,去向玉皇大帝报告家家户户的情况,希望天神能给民间的家庭带来好运等。贴春联最好是除夕早上6点到中午12点之间,把旧春联撕破,表示破除不好的运,有除旧布新的意思。

春联倒贴讲究多

把「福」字倒过来贴,意为「福到」;把「财」字倒过来贴,意为「财到」。有很多朋友喜欢在贴单子的时候把这些字倒过来贴,但要注意的是,对于倒贴春联的位置是有所讲究的,最好不要在大门上或者公共场所贴「倒福」,否则会因为人流众多气流紊乱把福气倒光的。

门神不要贴反了

贴门神要注意两张门上的人物脸是相对的,不要贴反了,要不然会被认为很不尊重门神,来年就不会保护家宅平安。老式建筑的大门都是对开的两扇门,门神正好一边贴一张,而现在的住房都是单扇门,两张门神只能贴在同一扇门上,粘贴时要注意位置的美观大方。

大门上的福字,必须正贴

不是所有福字都要倒着贴,尤其是大门上。大门上的福字,从来都必须是正贴。提醒:大门上的福字有“迎福”和“纳福”之意,而且大门是家庭的出入口。一种庄重和恭敬的地方;所贴的福字,须郑重不阿,端庄大方,故应正贴。

不要贴「春」字

因为是「春节」,很多朋友在贴春联的时候除了「福」「喜」「财」等有吉祥寓意的字之外,还有些朋友会贴「春」字,但在民间对此有些忌讳,一些观点认为,在古代只有“怡红楼”这种风月场所才会在门口贴上「春」字,因此不合适贴在民家门上。

贴对联的历史

贴对联的历史和贴门神的历史有着很高的相似性,贴对联和贴门神,表达的寓意差不多都是保护家宅,避祸。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春联的最早雏形是“桃符”,即用桃木刻画“神荼、郁磊”两神神像,用来驱秽辟邪,到了后来,桃符不断规范化,演变成为用于挂在大门两旁长六寸、宽三寸的长方形桃木板。“桃符之制,以薄木版长二三尺。大四五寸,上画神像狻猊白泽之属,下书左郁垒右神荼。或写春词,或书祝祷之语,岁旦则更之。”天门神主要是帮助我们辟邪避鬼,贴春联就主要是表达我们心中的希望和祈福,一些吉祥寓意的话语都可以写在对联上。

贴对联的注意事项

贴对联一定要注意,不要贴错顺序,也不要在对联上面写错别字对联的顺序是根据横批决定的,如果横批是从右往左写的,那么对联的上联也要从右边开始;如果横批是从左往右写的,那么对联的上联也是从左边开始的。另外,贴对联可以选择在除夕下午到傍晚的时间段,意为辞旧迎新,也象征着对于新的一年正式开始。新的对联在太阳下山之前贴,等黑暗过去迎来第二天朝阳,看到的是新的对联,这样能够用一个全新的形象来开始新的一年。


189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