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夜饭的寓意和象征

| 跃瀚

年夜饭的寓意和象征

吃年夜饭的寓意和象征是一家人团团圆圆、吉祥、圆满。 年夜饭是全家团圆吃的饭,有着吉祥,圆满,团圆和发财的美好寓意,年夜饭也叫做合家欢,是人们非常重视的一次家庭的聚餐。 年夜饭可以体现出家庭成员之间的互敬互爱,还可以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程度,使一家人的关系更为密切。吃年夜饭,老人看到子孙满堂会非常开心和欣慰,年轻人也借此来表达对长辈的感恩之情。 年夜饭是每年新年前的重头戏,不但丰富多彩,而且还讲究很多寓意。

新春佳节晚饭也叫团圆宴

除夕之夜,家庭主要成员应尽量详细,很多避开其他地方的家庭主要成员一直在除夕之夜前回家了,因此除夕之夜晚饭也被称之为除夕之夜晚饭,也被称之为除夕之夜晚饭。“团年”。

春佳节吃团圆饭有守岁的习惯性

守岁从吃年夜饭逐渐开始,这顿团圆饭要慢慢吃,从掌灯逐渐,有的人一直品尝到深更半夜。依据《荆楚岁时记》的记述,最起码在汉朝有吃团圆饭的风俗习惯。

守岁的风俗习惯不仅仅是对逝去的岁月的缺憾,都是对新春的幸福期待。古代人在一首《守岁》诗里写到:“邀约守岁阿戎家,蜡炬传红到碧纱;三十六旬都浪过偏此后夜惜青春。”珍惜青春是人的本性,因此大诗人苏轼写出了《守岁》的名言:“来年并没有年,心思担心消耗;勤奋尽今昔,青少年犹可夸!”由此可见除夕守岁的重大意义。

年夜饭的由来

辞年,就是在除夕吃丰盛的晚餐,俗话称为“年夜饭”,又叫 做“团年饭”、“合家欢”、“分岁酒”、“守岁酒”、“辞岁酒”。辞岁之风自晋朝以来就很盛行,当夜骨肉团聚,儿孙绕膝,共话团圆。接着就是守岁。西晋周处的《风土志》 说:“除夕夜,围炉而坐,达旦不寐,谓之守岁。”许多诗人都有吟咏守岁的诗句。孟浩然写道:“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杜甫也曾有:“守岁阿戎家,椒盘以颂花。”的佳句,把守岁的这一乐趣写得活灵活现。

在中国的古代,人们认为年夜饭还有逐疫、驱邪、健身的作用。所以年夜饭的特点是全家大团圆的宴会,无论男女老幼都要参加,为了这个团圆,外出的家人或子女都要赶在除夕前返回家来,如果没能及时赶回来,餐桌上要给未归人留一个空位,摆一双筷,表示全家团聚。

年夜饭的寓意

吃年夜饭,是春节每家每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在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盛馔,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在菜肴上尽最大努力而使其丰富,宁可将其剩下,为的是取“顿顿有余”、“年年有余”的口彩,此外,这顿饭是全年吃的时间最长的一顿饭,其目的在于减少守岁的枯燥等候,故而有意延长时间。吃完饭暂时不离开,长辈要给晚辈发放压岁钱,这也是对小孩子们来说最值得期待的事情。

家庭是华人社会的基石,一年一度的团年饭充分表现出中华民族家庭成员的互敬互爱,这种互敬互爱使一家人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家人的团聚往往令一家之主在精神上得到安慰与满足,老人家眼看儿孙满堂,一家大小共叙天伦,过去的关怀与抚养子女所付出的心血总算没有白费,这是何等的幸福。而年轻一辈,也正可以借此机会向父母的养育之恩表达感激之情。

孩子们在玩耍放爆竹的时候,也正是主妇们在厨房里最忙碌的时刻,年菜都在前几天做好了,而年夜饭总要在年三十当天掌厨做出来。在北方,大年初一的饺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来。这时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着剁肉、切菜。此时,家家户户传出的砧板声,大街小巷传出的爆竹声,小店铺子传出的“噼噼啪啪”的算盘声和抑扬顿挫的报帐声,再夹杂着处处的说笑声,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织成除夕欢快的乐章。

170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