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天气持续对经济有何影响

| 吴泽

高温天气持续对经济有何影响

首先,高温天气导致短期内能源需求快速增加。最直接的影响是,用电需求激增。以北京为例,据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统计,截至6月23日,北京电网负荷同比增长约30%,其中空调等降温负荷占总负荷的35%,部分区域高峰期电力供需挑战可能更大。中电联预计,2023年迎峰度夏期间,南方、华东、华中区域电力供需形势偏紧,存在电力缺口。同时,火力发电厂也会加大煤炭消耗和排放,造成环境压力。这些变化不仅导致电价上涨,影响企业和居民用电成本,还会加剧能源供应紧张,干扰经济稳定运行。

其次,高温天气对室外作业人员的健康和安全构成威胁,增加了中暑或热射病的风险。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健康权益,6月中旬,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做好2023年用人单位防暑降温工作的通知》和解读,要求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疾控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高温中暑对劳动者健康造成的严重危害,进一步明确工作责任,加强组织领导,系统谋划部署。一些地方出台了高温津贴或高温休息制度。室外作业受限会影响建筑、交通、物流、农业等行业的生产效率和质量,在一定时间段内降低经济增长速度。

再次,高温天气刺激了人们对降温相关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据苏宁易购数据显示,618购物节期间,该平台空调销售同比增长43%。美团数据显示,6月份以来,冰淇淋、雪糕等产品销量同比增长73%。冰啤酒、冰饮料销量增长也十分迅速,啤酒销量同比增长42%,饮料销量增长121%。但由于高温消费有季节性,需要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做好筹划,防止形成产能过剩。

第四,高温天气会影响人们的出行意愿和体验,从而影响旅游活动的方式、目的地选择等。根据文旅部数据,今年端午节假期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73.1亿元,同比增长44.5%,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94.9%。由于高温影响,今年端午假期,夜间游、避暑游、水上游等产品十分受游客欢迎,多地推出了相应的旅游产品。但同时,也有部分景区因为防暑降温或防火安全等原因暂停开放,影响了旅游市场的供给。旅游企业和景区须应对高温天气,提高服务质量和安全水平,满足游客新需求。

高温天气的危害有哪些

高温是一种灾害性天气,会对人们的工作、生活和身体产生不良影响,容易使人疲劳、烦躁和发怒,各类事故相对增多,甚至犯罪率也会上升。同时,高温时期是脑血管病、心脏病和呼吸道等疾病的多发期,死亡率相应增高,特别是老年人的死亡率增高更为明显。因此,高温时节的保健,尤其是老年人的保健更为重要。

众所周知,人类的体温是恒定的,那么为什么在风和日丽的春天或金风送爽的秋天感觉舒适,而在炎炎盛夏便很难受呢?这是由于不同的温度对人体生理活动的影响不同,高温对人体温度的调解不利,在正常情况下,人体是通过传导、对流、辐射和水分蒸发来调节体温,使之适宜外界和内在的条件,在高温天气里,人体散热困难,体温调节功能受到限制,易造成热量积蓄在人体内而引发中暑,由此可见,高温是一种灾害性天气,特别是持续性高温,对人体的危害很大。

气象专家测定,我国各地最热月平均温度与最冷月平均温度之差普遍在20摄氏度以上。东北、西北地区的差别甚至可达40摄氏度以上。极端温度相差更大,北方可达60至70摄氏度以上,南方也在40至50摄氏度左右。

据测定,当气温在35至39.9摄氏度时,人就会感到奇热;当气温高于40摄氏度时,人们就感觉到酷热难当。人体的正常温度是36至37摄氏度。炎热天气持续的时间过长,会给肌体的正常活动带来严重危害,需要特别注意防暑降温。  

持续的高温天气还会导致农业生产的高温热害。会使灌浆后期的早稻遭受“高温逼熟”,导致籽粒不饱满、粒重下降;也使得脐橙、柑橘等水果幼果脱落严重,农业的产量将受到较大影响。

高温天气对人体健康的主要影响是产生中暑以及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导致死亡。人体在过高环境温度作用下,体温调节机制暂时发生障碍,而发生体内热蓄积,导致中暑。中暑按发病症状与程度,可分为:热虚脱,是中暑最轻度表现,也最常见;热辐射,是长期在高温环境中工作,导致下肢血管扩张,血液淤积,而发生昏倒;日射病是由于长时间暴晒,导致排汗功能障碍所致。对于患有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在高温潮湿无风低气压的环境里,人体排汗受到抑制,体内蓄热量不断增加,心肌耗氧量增加,使心血管处于紧张状态,闷热还可导致人体血管扩张,血液粘稠度增加,易发生脑出血、脑梗死、心肌梗等症状,严重的可能导致死亡。据对北京地区心脑血管疾病的调查发现,高温闷热天气是导致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天气。在夏季闷热的天气里,还易出现热伤风(夏季感冒)、腹泻和皮肤过敏等疾病。原因是由于高温环境下,人体代谢旺盛,能量消耗较大,而闷热又常使人睡眠不足,食欲不振,造成人体免疫力下降,此时再不加节制地使用空调或电扇来解暑,人体长时间处于过低温度环境里,机体适应能力减退,抵抗力下降,病菌、病毒就会乘虚而入,急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感冒);另外,高温高湿环境,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大量滋生,食物极易腐败变质,食用后会引起消化不良、急性胃肠炎、痢疾、腹泻等疾病的发生;再有人们从室外高温环境中回到家中,习惯马上打开空调或用电扇直吹,吃些冰镇食品,这一冷一热,立马见效,马上就开始腹泻;闷热天气,人体排汗不畅,还容易导致皮肤过敏症,特别是10岁以下的儿童,主要为丘疹样荨麻疹、湿疹、接触性皮炎等,因是儿童对高温高湿天气的适应能力差,以及蚊虫叮咬、花粉、粉尘过敏等引起的。另外,消化不良、食积、寄生虫也可以致病。

高温天气引发环境七大问题

第一个问题跟农业有关,高温天气会使得土壤的湿度、水分明显地减少,这个在农业上叫做土壤墒情变得更差了。土壤容易干裂,当然会影响农业的生长,去年冬天到今年春天的西南大旱,明显可以看到很多农作物会受到明显影响,

第二个问题是会影响水的供应,现在明显地在北方不少城市,比如石家庄、太原、大同,内蒙古这些地方,城市供水已经发生了短缺。如果高温热浪不断发生,供需矛盾将会加剧,必要时会采取严格的节水措施。1972年夏季大干旱时,天津就有指令性节水措施。

第三个问题,在东北等林业地区会引发更多的森林大火,高温情况下如果再有雷电击火,树木本来很干,空气湿度很低,很容易产生森林大火。

第四个问题是电力供应。现在用电都达到了高峰,这个高峰也是多年来没有见到过的,好在电力部门已经有准备了,但是如果长时期的高温热浪,用电负荷会十分加重。

第五个问题,是污染问题。在长期的高温热浪下,很多内陆的湖泊,都会产生富营养化加剧,发生蓝藻,水质污染就会加重。前几年太湖的蓝藻和巢湖的蓝藻,前期就是发生在高温热浪条件下,因而高温会诱发水污染。

第六个问题,人体健康,这是非常重要的问题,现在室内温差很明显,从有空调的地方突然跑到一个很热的地方,好像经过一道冷暖的交界面,人适应不了,会引发感冒等。最脆弱的群体是老人和小孩,因为他们抵抗力弱,主要是呼吸道和心血管病,心跳要加速,呼吸也会加快。这些问题都是呼吸道和心血管病引发的。2003年中欧夏季的持续高温热浪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据统计是500年一遇),有2万人左右死于这次高温中。

最后要提到建筑、交通的广泛影响,建筑工作环境更热了,交通与道路也有问题。马路表面温度很高,也会使得公路产生相当的破坏等。

天气太热可以怎么解暑

天气太热可采取物理方法降温解暑,如开空调、洒水等方式,饮食方面也需要调节。

天气过热时,通过开空调、电扇等调节室内温度,有助于降温解暑。

此外,还需要进行饮食方面的调理,需要吃一些清淡的食物,也需要注意吃一些新鲜的水果、蔬菜,及时补充水分和维生素,如西瓜、冬瓜、苦瓜等。

103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