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农村基层做好群众工作发言

| 福萍

深入农村基层做好群众工作发言【篇1】

对待群众工作真心,联系群众态度真诚,解决群众问题真实,带领群众致富真干,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基础。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做好群众工作是解决社会矛盾的重要法宝。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着重要做到“四真”。

对待群众工作要真心。县级领导干部直接面对基层、面对群众,担负着维护一方平安、带领群众致富的重任。做群众工作,为群众服务,一定要有郑板桥说的那个境界: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在思想深处确立人民群众的主人地位,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的需求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的利益作为第一考虑,把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充满激情为群众做好事,全力以赴为群众解难事,竭尽全力为群众办实事。

联系群众态度要真诚。古训云:“诚以待人、无物不格”。深入基层做群众工作,首先要在感情上贴近群众。摆正位子,伏下身子,放下架子,减少官气,降低傲气,消灭霸气,主动与群众攀亲交友,以心换心,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其次要在言语上融入群众。与群众讲话、交谈,要态度和蔼,言辞恳切,说真话、实话、掏心窝子的话。善于站在群众的立场讲话,学会用群众的话说群众的事,用群众的语解群众心中的结。三是要在听取意见上尊重群众。对基层群众反映意见、建议,要热情接待,虚心倾听,坦诚面对,客观分析,及时研究解决。解决群众问题要真实。为群众解决问题,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摆花架子、做表面文章、搞形象工程,每一项事情要办好、办实、办出成效,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享受到。为群众解决问题,切忌口是心非,开空头支票。为群众解决问题,不但重数量,更要重质量,立足具体的社会环境和实际情况,分清轻重缓急,逐步落实。要正确处理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的关系,对那些条件允许、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要当机立断,马上落实;对那些符合__要求、惠及长远的事,要创造条件,逐步解决;对那些时机不成熟、而且人力、财力、物力一时无法承受的项目,要慎重考虑,暂缓进行。

带领群众致富要真干。做群众工作最核心的问题是如何帮助他们发家致富。要发挥政策导向作用,认真宣传贯彻落实国家的惠农政策,切实减轻群众负担,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群众致富营造良好环境。大力推进农村机制体制创新,引导建立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培育和发展农村经纪人队伍,提高农民的市场化组织程度;指导土地依法、自愿、有偿流转,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培养发展种养大户。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光荣传统,扶持发展农业示范基地,帮助群众找准致富项目,协调解决资金筹措、产品销售等方面的困难,加强信息、技术指导,在致富道路上把群众扶上马,送一程。加强农民的职业技能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搞好就业、创业和创收指导服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深入农村基层做好群众工作发言【篇2】

“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是__学习教育的重要环节,基层党员干部在__学习教育中不单要“身入〞还要“心入〞,要擅长从__中汲力量和智慧,锤炼“三种本事〞,筑牢初心,找准方向、久久为功,专心用情用力解决基层的困难事、群众的烦心事,切实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增添人民群众的获得感、美好感、安全感。

锤炼解码红色基因的本事,筑牢“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初心。回望百年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我们党之所以能在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抗地震、战洪灾、控疫情等攻坚克难中取得一次又一次的胜利,就是因为始终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最高位置,始终站在人民立场上想问题、办事情,赢得最广大人民的支持和拥护。基层党员干部要擅长从瑞金沙洲坝的“红井〞和汝城县沙洲村的“半条被子〞等__片段中,解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红色基因,感悟初心的价值,体会初心的意义,厚植“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为民情怀,坚决“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价值导向,并转化为精神路标,告诫自己无论走多远,为人民谋美好的初心都不能被遗忘,也不能被转变,把红色基因融入血脉,增添“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内生动力。

锤炼运用红色法宝的本事,找准“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方向。“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践行初心就应当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把百姓冷暖都看在眼里、装在心里。为群众办实事的关键在于把握群众所需,而深入调查商量是把握群众诉求的关键。重视调查商量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取得胜利的红色法宝,从毛泽东同志的《寻乌调查》、彭德怀同志的湘潭乌石大队彭家围子农村调查商量、焦裕禄同志“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等__故事中,折射出共产党人实事求是、关心群众疾苦的党性原那么和为民情怀。基层党员干部要领悟、把握并践行“深、实、细、准、效〞的调查商量法宝,放下架子、俯下身子,掏出“心窝子〞,深入大街小巷、田间地头,真心实意与群众交伴侣、拉家常,倾听声音,摸清找准群众“需求点〞,真正做到问需于民知冷暖,了解把握群众的“急难愁盼〞,做到耳聪目明、心中有数,然后精准施策、精准服务,确保把问题解决到群众的心坎上。

锤炼传承“匠心〞精神的本事,确保“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长效。为群众办实事不能“昙花一现〞,更不能“虎头蛇尾〞,而要善始善终、善作善成,把实事一件件干好,一年接着一年干,扎扎实实解决好群众最关心的实际问题。基层党员干部要从从兰考县纵横成网的泡桐林、郁郁葱葱的大亮山林场等__故事中,学习一心为民、脚踏实地、潜心钻研,水滴石穿、久久为功的“匠心〞精神,拿出真抓的实劲、敢抓的狠劲、善抓的巧劲、常抓的韧劲,聚焦基层民生,以绵绵之功,擅长从详情入手,认真严谨对待群众的每一件“小事〞,以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作为核心评判标准,办好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惠及人民福祉的暖心事、事关基层进展的贴心事,办一件成一件,办一桩实一桩,把为民实事坚持不懈办下去、办出实效、见到长效。

深入农村基层做好群众工作发言【篇3】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社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广大人民群众对公平与正义、民主与进步的关注显著增加,各种利益关系的调整不断深化,冲突和矛盾也日益增多,扎实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也摆上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根据我多年来的工作经历,结合近段时间的学习,现如何就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谈几点认识和体会。

一、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必须掌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

当前,我国处于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黄金发展时期,但同时也是社会矛盾相对集中的凸显期。从总体上来看,群众工作主要呈现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和规律:

(一)群众工作趋向多元化。一是工作对象多元化。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出现了个体劳动者、私营企业主、自由职业者等新的社会阶层,出现了下岗职工、失地农民、城乡贫困人口等弱势群体,群众工作的对象、类型呈现多元化。二是反映问题多元化。当前群众集中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既有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环境保护、涉法涉诉、企业改制、就业保障等问题,也有安全生产、干部作风、分配不公、民族宗教、历史遗留等多层面、多领域的问题。农村村务管理中引发的矛盾、公共突发性事件等也成为诱发群体性事件的新热点。这些问题又往往是历史问题与现实问题相互渗透、相互交织的,复杂程度增加,处臵难度大,稍有不慎就会使小问题变成大问题,个别问题、局部问题变成影响全局的问题。三是利益需求多元化。因发展带来利益的调整,群众的利益需求从单一化趋向多样化、从普遍化趋向差异化,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各个方面,党委、政府需要针对不同的利益群体统筹群众工作。

(二)矛盾纠纷趋向复杂化。一是直接利益冲突和间接利益冲突并存。一方面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群众的要求无法及时得到满足;另一方面由于沟通、诉求机制还不健全,民意得不到充分有效表达和释放。同时也存在大量无直接利益冲突的潜在参与者,往往是少数不法分子违法犯罪与少部分群众无目的参与相互交织,一旦产生诱因,往往会出现众多的围观、起哄甚至挑衅者,加大了解决问题的难度。二是合理诉求和不合理诉求并存。从实际情况看,群众反映的问题,有的是由于初次__重视不够,该解决的没有及时解决。但也有个别人,抱着“不闹不解决、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的心态,对于法律渠道、民间渠道能够正常解决的事情,动不动就越级访、重复访和集体访。三是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并存。当前许多矛盾以非对抗性的人民内部矛盾为主,但也出现了一些对抗性矛盾的苗头和倾向。一些重大群体性事件往往事先有策划,内部有组织,人员有分工,有行动方案和进退措施。同时,一些别有用心人员利用人民内部矛盾,竭力挑拨离间党和群众的关系,危害极大。

(三)矛盾形成原因趋向多样化。一是决策失误。有的地方在执行政策、制定决策的过程中,对可能出现的问题估计不足,措施、办法脱离实际。二是干部失信。群众生活没有得到改善,自身的利益没有得到体现。少数领导干部对群众的生产生活、思想观念和思想动态不熟悉、不了解、不掌握,与群众的联系不紧密,对涉及群众利益的问题处臵不公正。还有极少数干部政治敏感性不强,对一些不稳定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缺乏事前的预见力,未能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导致“小事拖大,大事拖炸”,难以做到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三是渠道失畅。当前,群众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权利诉求和政治诉求,用各种方式反映自己的意见建议,不论在数量上、程度上,还是在深度上、广度上,都呈上升趋势。尽管我们采取各种措施拓宽利益表达诉求渠道,但渠道狭窄乃至缺失的问题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

二、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必须努力学习和掌握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知识水平在明显提高,政策、效率、公平竞争观念和民主、参与、自主、维权意识在不断增强。这种变化,对我们的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不能依靠过去那种单纯靠行政手段、搞强迫命令、拘留罚款的方式,必须不断改进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变管制为服务,变上访为下访,变被动为主动,变堵防为疏导,变单向灌输为双向互动,变层层转办为层层解决问题,在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中不断提高做群众工作的本领。一是要广泛开展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谋事之道、成事之基。必须高度重视和加强调查研究工作,掌握科学方法,了解具体情况,克服“粗枝大叶、不求甚解、自以为是、主观主义、形式主义”的作风,特别是要认真落实领导干部挂钩联系和专题调研制度,驻村入户察民情解民忧。二是积极抓好典型示范。做好群众工作不能靠哄、压、骗,必须坚持科学分析的态度,采取解剖麻雀的方法,由个别概括出一般结论,了解了农村各方面的重要情况,弄清“三农工作”的基础概念。善于发现和培育典型,通过典型引路、示范,把群众带动起来。全县各级各部门和广大领导干部要采取结对扶贫、挂村包片等形式,建立联系点,加强指导帮助,使联系点成为示范点,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三是努力提高领导干部综合素质。在新的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必须具备“五心”、“四种能力”。“五心”,就是对群众要热心,对待处理的问题有责任心,对困难群众有同情心,对有阻力的问题有决心,对疑难问题的解决有恒心;“四种能力”,就是要有贴近群众的亲和力,让群众“坐得住”;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让群众“听得进”;有临场处臵问题的能力,让群众“看得起”;有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让群众“信得过”。要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做好群众工作,向群众讲清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对有合理要求而又暂时无法得到满足的群众,要说明原因,争取理解;对怨气大、对立情绪严重,可能酿成事端的少数群众,要及时疏导化解。四是加大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力度。要加强对群众的法律宣传教育,严格贯彻《__条例》,引导群众通过合理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对极少数别有用心的人利用社会矛盾,进行非法串联,煽动群众堵门、堵路、破坏生产,严重影响公共秩序的违法行为,坚决果断地依法处臵。

三、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必须切实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一是必须紧紧抓住加快发展这个根本。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做好群众工作,一定要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义,转方式、调结构,更好地推动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特色集镇化、旅游生态化四化进程,调优一产,调强二产,调快三产,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经济发展了、利益关系解决了,各种矛盾就会迎刃而解,各种矛盾纠纷将大幅下降。二是必须突出改善民生和确保安全两个重点。做好群众工作,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这个核心,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首先要把民生问题摆在第一位。在涉及民生问题上,我们要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加大投入力度,着力解决群众交通、饮水、教育、医疗、社会保障、治安等关系民生的问题。强化对残疾人、孤寡老人、五保户等特殊困难群体的生活保障,认真实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改善农村居民特别是困难群众的住房条件。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同时,统筹协调,抓好安全稳定工作,既要开发利用好矿产资源,又要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并加大力气保证各行各业的安全,让人民群众有安全感。三是必须坚持依靠群众、联系群众、服务群众三个理念。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做一切事情,特别是解决新形势下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必须紧紧依靠群众、密切联系群众、真诚服务群众。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我乡在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特色集镇化的过程中,各种矛盾和问题时有发生。我们要坚持民主听证制度、“一事一议”制度、政务公开制度,让群众参与决策、监督和管理,真正做到依靠群众。始终坚持以群众为师、向群众学习,党员干部带头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为群众排忧解难,真正做到联系群众。坚持一切为了群众,尽心竭力把群众的事情办好办实,让群众多得实惠,真正做到服务群众。

四、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必须畅通群众诉求渠道

畅通__渠道,解决热点、难点问题,是一种行政艺术,是党的执政本领和生存智慧。对群众的诉求,必须做到热心接待群众,虚心听取意见,耐心讲解政策,诚心交流思想,实心解决问题,爱心帮助群众。正确把握__工作规律,坚持公开、民主、群众利益至上、客观公正和依法依政、合理合情、可能可行的原则,开展领导干部大下访、大接访制度,完善__工作体制机制,实现矛盾排查由集中向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转变,__工作由人治向法治转变,由办案为主向源头治理转变,由单一依靠行政手段向综合法律、经济、思想教育等多种手段转变,由单一依靠__部门向优化配臵各种社会资源转变。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和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可能影响社会稳定,尤其是可能引发群众上访的苗头问题,做到早发现、早调解,努力达到息诉息访的目标,防止矛盾层层上交,群众层层上访,确保__问题在基层得到及时妥善处理。

总之,参加此次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的集中学习,我受益匪浅,对新形势下如何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做好群众工作不了更深的理解。我们要不断适应形势变化,研究方式方法,在实践中不断学习,不断总结,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为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深入农村基层做好群众工作发言【篇4】

“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这段讲话深刻阐述了改进工作作风和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性。新形势下,我们必须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各项规定,扎扎实实改进作风,做好群众工作,才能防止党和人民群众之间形成无形的墙,赢得人民的信任和支持。

一、深刻理解改进作风和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重要意义

我们党历来重视做群众工作,群众工作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优良传统和看家本领。我们党是靠群众工作起家的,我们党的事业是在群众参与中发展壮大的,我们党的执政基础是依靠群众拥护而巩固的。执政前,我们紧紧依靠群众;执政后,我们不能脱离群众;困难的时候,我们要紧紧依靠群众;顺利的时候,我们不能忘了群众;贫穷的时候,我们要紧紧依靠群众;富强的时候,我们更不能脱离群众。在新的历史时期,群众观念只能强化,不能淡化;群众利益只能维护,不能损害;群众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目前,存在着这么几种来自基层的反应:群众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了,负担越来越轻了,群众工作反而越来越难做了;干部从以前的催粮催款转变为为老百姓提供服务了,干群关系反而越来越紧张了;党的政策越来越好,群众得到的实惠越来越多了,各项惠民政策在基层反而越来越难落实了。这些现象看起来很矛盾,不少有着丰富基层工作经验的干部对这样的现象也感到很纳闷,无所适从。

常言道:没有不是的群众,只有无能的干部。造成当前群众工作难做,干群关系紧张,惠民政策难以落实的最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我们的党员干部脱离群众,作风不实。要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必须首先加强干部作风建设。作风正则民风顺,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对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第一,改进干部作风关系到维护党委政府形象。干部作为党委政府各项政策措施和法律法规的执行者,一言一行都体现着党委、政府的形象。干部作风不正,就会失去群众的信任,就无法有效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干部作风不实,甚至败坏,就会影响干部队伍的整体形象,影响党委、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因此,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带头加强作风建设,从严律己。

第二,改进干部作风关系到维护群众切身利益。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是群众对干部的根本要求。在工作中,党员干部必须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增强工作透明度,积极为群众解决热点难点问题,特别要关心和帮助特困户、受灾群众、下岗职工等特殊困难群体,真心实意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提高生活水平,维护群众切身利益。

第三,改进干部作风关系到孝南跨越发展目标的实现。孝南“五个强区”的发展目标,既鼓舞人心,又富有挑战。实践多次证明,没有良好的作风作保障,再好的工作思路都得不到好的贯彻。只有强有力的纪律、作风保障,才能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才能在发展道路上逢山开路,遇河架桥,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推动我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落实区党代会确定的各项任务目标。

第四,改进干部作风关系到全区反腐倡廉建设的深入推进。党员干部的作风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外在反映,是干部党性修养、政治品质、道德境界的具体表现。良好的作风是抵御消极腐败现象和保持清正廉洁的重要保证,不好的作风往往是走向消极腐败的助推因素。从近几年查处的干部腐败案件上看,不少人违纪违法都是从作风上出问题开始的。这就说明,作风上放松要求,就会丧失斗志,一步一步滑入腐败堕落的深渊,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必须从做好基础性的工作开始,及早发现和解决作风方面存在的隐患,防微杜渐,警钟长鸣,才能有效的防范和减少腐败问题的发生,切实把反腐倡廉建设引向深入。去年29个单位的78名干部工作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问责,最近区纪委又对3起干部上班时间打算牌的典型案例进行了通报,各地各单位要深刻剖析,查找干部作风中存在的问题,要把密切联系群众、提高行政效能当作一件大事来抓。

第五,改进干部作风关系到第十四个党风廉政建设宣教月活动的成效。省委决定在全省深入开展以“坚持群众路线 争做清正表率”为主题的宣教月活动,对于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继续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开展宣教月活动,重在落实,抓好了,干部作风就会明显改进,群众就会支持;抓不好,就会流于形式,干部群众就会反感和失望。我们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确保宣教月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二、正视当前群众工作中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

全区广大基层干部长期扎根基层、艰苦奋斗、为民造福,是人民群众的主心骨和贴心人,经过多年来的实践,群众工作情况总体上是好的,但也有一些基层干部,对群众缺乏深厚的感情和深刻的了解,不关心群众疾苦,不重视群众诉求,干部作风与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为:

一是疏远群众,感情不深。有的党员干部封建传统的官本位思想严重,为群众服务的意识淡薄,不愿与群众交朋友。特别是有的机关年轻干部缺乏在基层的锻炼和工作经历,与群众的感情淡漠。现在年轻干部越来越多,学历越来越高,但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发扬的却不够。路越修越宽,车越坐越好,通信越来越方便,但干部与群众的心理距离却越来越远。如在选派村第一书记的时候,有的不愿意到群众中去,有的去了,却深入不下去,没有真正了解掌握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没有与群众建立深厚的感情。

二是大局意识不强,学习的自觉性不高。有的党员干部中心意识淡薄,部门利益至上,政治敏锐性不强。不注重学习和思考,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研究不够,贯彻不力,满足于平庸无为,不读书、不学习新的知识,浑浑噩噩混日子。

三是敷衍了事,作风不实。有的党员干部高高在上,对群众的所思、所需、所想、所盼漠不关心,到基层调研也是走马观花,工作华而不实。有的干部做群众工作,满足于听汇报、看材料、要数字、催报表。少数干部好大喜功,工作中不愿抓落实,回避、推诿群众急需解决的难点、热点问题。“高档汽车一大排、陪同人员一大帮、考察地点有安排、说句空话就走人”,这样下基层,群众肯定不会欢迎;西装革履、趾高气昂、心浮气躁、满口官话,这样的调研,群众肯定不会讲真话。

四是按部就班,能力不高。一些干部工作方法简单落后,不熟悉群众语言、不研究群众工作规律,不熟悉业务知识,不了解相关政策,不能主动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遇到难事、大事一推二拖三绕。有的同志工作多年,甚至几十年,不善于学习,没有进取心,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一些党员干部不善于做群众工作,有的群众观念淡薄不屑做,有的缺乏感情不想做,有的本领欠缺不会做,有的回避矛盾不敢做,有的认为通讯发达不需到群众中去做,还有的不出大事不去做。

五是固步自封,创新不够。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要求干部具备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但有的干部创新意识不足,存在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的现象;存在思想陈旧,不敢创新的现象;存在目光短浅,停滞不前的现象。在少数干部中,推进工作时吹胡子,瞪眼睛,动不动就是强征强拆、强摊强派、强处强罚。不但加大了工作难度,也伤害了群众感情,有的甚至激化了矛盾。

六是违纪违法,自律不严。少数干部廉洁自律意识不强,抵御不住各种腐朽落后思想的侵蚀,滋长了金钱至上、唯利是图的错误思想,有的干部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个人私利,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三、怎样改进作风,做好群众工作

当前,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维权意识、求富意识与以往相比,都有了全新的提高,表达自己诉求的愿望强烈,管理的难度不断加大,一些领域出现了“管不住”、“管不了”的现象。新形势下,只有我们心里时刻装着群众,全心全意服务群众,工作中的分歧才能统一,困难才能克服。

(一)要与群众心手相连。一是要与群众心往一处想。与人民群众一条心,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当前,我们许多党员干部干劲十足,一心希望能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这都是很好的现象,但也有人付出了艰苦的努力,所获得的群众认可却很少,其根源是没有扎根于群众之中,不能与群众的需求同步,对群众急需的、期待的事情办得很少,这都需要加以转变。只有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多办群众急需之事,期待之事,才能取得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

二是要与群众劲儿往一处使。做群众工作,必须广泛发动群众,取得群众的支持。在革命年代,我们党之所以能在及其艰苦的条件下取得胜利,最主要的原因是我们党始终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重,并发动群众朝着既定的目标不断奋斗。不可否认的是,我们今天的一些党员干部,由于没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侵犯群众利益的现象时有发生。一些干部过于地强调“经济总量”的增长,忽略了人民群众个人“小腰包”的增长,有的甚至不顾群众承受能力,大搞“政绩工程”,导致劳民伤财,伤害了人民群众的感情,这都需要加以改正。我们只有与人民群众劲儿往一处使,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不断奋斗,才能凝聚最广大的力量,将党的事业向前推进。

(二)要始终关注民生。民生问题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性问题。要按照市委陶书记讲话要求,切实念好衣食住行、业教保医“八字经”,努力让人民群众共享更多发展成果。

一是民生问题要与经济发展同步伐。立足于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是__的基本要求。与发展经济相比,民生问题往往体现出只有“投入”没有“回报”的一面,不过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民生问题的投入,关系到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支持,人民群众如果住不好、穿不暖、吃不饱,其潜力就无法挖掘出来。重不重视解决民生问题,体现出了我们的党员干部是否真正做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当前,要以__为指导,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不断加大对民生问题的投入,多发展有利于改善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的产业,统筹城乡发展,缩小收入差距,减少贫困人口,让人民群众分享发展所带来的成果。

二是要着眼于“小处”。要为人民群众解决看得见的问题,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多到老百姓家中去,充分了解每一家、每一户的具体问题和实际困难。首先,要优先解决好人民群众的“饭碗”问题。就业问题是解决人民群众其他问题的基础性问题。一方面,要积极引进和发展能为群众创造更多就业岗位的产业,提高全区的就业水平;另一方面,对于就业困难的群体,要用足用好国家的优惠政策,积极引导他们转变就业观念,大力支持自主创业。同时,要通过各种途径加大对广大劳动者的培训,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提高其在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力,及时发布就业信息,为广大人民群众开拓更多的就业渠道。其次,要解决好人民群众的“退路”问题。要加快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断扩大参保人群的范围,逐步建立起全民参与的养老保障体系,最终使人人都能实现“老有所养”。要不断加大对医疗事业的公益性投入,提高医疗条件和水平。要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最低就业工资标准和失业保险待遇,解决好人民群众的后顾之忧。

三是要关注好弱势群体。要不断完善社会财富的分配体系,使公共财政资源和社会资源多向社会弱势群体倾斜。要建立和完善面向弱势群体的就业体系和保障体系,给他们当好“参谋”, 搞好培训工作,并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实现人人都能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收入来源。对失去劳动能力的又没有稳定收入来源的群众,要搞好“一帮一”援助,把他们当作自己的亲人,积极上门服务。在农村,要特别关注好留守老人和儿童的生活,逢年过节,都要上门进行慰问,让他们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

(三)要用人民之镜自省。最近,中央提出要突出解决实际问题,切实收到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效果,这个要求非常形象,非常生动。坚持群众路线,必须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纳言就是一面镜子,是全面掌握人民群众的心声、集聚人民群众智慧的重要方式。但当前我们一些党员干部没有充分认识到纳言的重要性,不纳言,不会纳言的现象仍普遍存在。作为党员干部,要把人民群众的纳言当作一面“镜子”,多听不同的声音和意见,对镜自省,并加以改正。

一是要多渠道收集民意。处于不同地方、不同行业的人群,其诉求既有共同之处,又各具特点。我们既要听取主动纳言的群众的意见,又要听取那些“不善言辞”的群众的意见,确保意愿的广泛性和代表性。

二是要善于整理民意。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党员干部下基层日趋频繁,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成批上门“帮扶”、“问计”的现象,为老百姓解决了许多难题。但也有少数党员干部仅仅满足于完成上级安排的任务,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没有及时办理,同样的问题反映了好几次,但始终没有回音,在百姓心中产生了不良影响。对收集到的群众意见,一定要及时进行整理,归类存档,做到心中有数,否则就会流于形式。同时,对于群众的诉求,要在第一时间予以回复,能解决的,要及时解决,一时难以解决的,要搞好回复工作,让群众自己心中也有数。

三是要及时整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人民群众有意见和建议要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们的工作与人民群众的期待有差距。因此,听取民意的目的,最终是为了改善我们的工作。要把满足人民群众的期待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考虑百姓的感受,总结分析在执政过程中取得的成绩以及存在的不足,站在群众的角度来衡量自己的工作,有针对性地改善工作,以满足人民群众对我们的新要求、新期待。

深入农村基层做好群众工作发言【篇5】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是党的优良传统与作风,毛泽东同志讲“人民万岁”,“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到在管党治党中讲的“得罪千百人,不负十三亿”,这些无不道出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的为民情怀。“心无百姓莫为官”为官发财应两条道。

作为一名企业领导,当我在解读中看到“一个人当官为什么?”这个问题时,我也在思考,要说没私心是假的,比如工资福利待遇、追求进步,要说全为私心也不是,也有为百姓做实事的想法和愿望,但是为人民服务的心能占几成?我答不上来,这就是个问题,看来我仍需要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和精神境界、净化自身思想和心灵,因为思想觉悟的提高是一个渐进的漫长过程,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我是党校教师队伍的一名新兵,我今天来的目的是为了向大家学习的,所以讲的不好的地方还请领导和老师多批评多指点。今天我向大家汇报的题目是: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

时下,在学术界乃至一些党员干部中间不乏有这样的疑惑,如今市场经济这么发达,民主法制这么健全,国际交往这么频繁,还有必要继续搞群众工作,继续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吗?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实际上,同志们可以想一想,__对此已经给出了答案,__报告贯穿始终的一个灵魂,就是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一部__就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的奋斗史。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又决定了党的群众工作蕴含于党的工作的方方面面,贯穿于党的权力运作的全过程。党的群众工作的直接目的是实现党的目标,终极目的是要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最终达到人类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我们党如果能始终如一的得到各阶层群众的广泛拥护,将会是一件了不起的事!

一、群众、群众工作的基本含义

我们要做好群众工作首先要弄明白两个概念,一是要搞清楚"群众"到底指谁?换言之,你为谁工作?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社会大多数成员的总和。从词语的角度分析,群众首先泛指人民大众,比如我们说的人民群众,它不特指某一个人,指的是社会上大多数的人;其次指没有加入共产党、共青团组织的人,就是非党、非共青团的群体,诸如工会和妇联这样的群众团体,或者叫人民团体;再次指不担任领导职务的人,比如在民主测评里面提到的"群众公认",这个"群众"指的就是在单位里面相对于领导而言的一般工作人员。

当然,群众是一个历史的、动态的概念。土地革命时期,打土豪分田地,那时的群众指的是工农群众,而地主阶级、官僚资产阶级属于被打倒之列。抗战时期.无论你是官僚资产阶级的一部分,还是地主阶级的一部分,只要是反对日本侵略者的,都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组成部分。这时的土地政策就从打土豪分田地演变为了“二五减租”。解放战争时期,地主阶级、官僚资产阶级成了革命的对象,土地制度随即进行了一场根本性改革,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到了建国之初,提出了“国民”概念,即地主阶级、官僚资产阶级在没有改造成为新人之前,不是人民,而是国民。这意味着,只要你没违法,作为国民的基本责任、义务,还都得承担,作为国民的权利,可以享受。这也是革命党和执政党的一个重大的区别。时代发展到今天,党群关系中更多体现的是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由此,有人说,不要再用“群众”这个概念了,应该用“公民”。事实上,“公民”一词更适合执政条件下、法制条件下,基于人民群众的基本权利的保障。可是,党群关系,说了多年,已经约定成俗了,因此姑且用之。

党的群众工作,一般泛指动员群众、组织群众,为特定目标而努力的一个过程。狭义的群众工作,就是工青妇部门专门去做的群众工作,现在有的地方还成立了党群工作部,这也是专做党群工作的。但是,一般地讲,特别是在长期执政条件下,我们党的政策的方方面面,工作的方方面面,党的权力运作的全过程,都可以直接影响到党群关系。这意味着,不是哪一个部门,哪一个人,就可以搞好党群关系的,要依赖于全党的工作。因此,党的群众工作用泛指来界定,更贴切一些。

二、关于党的群众路线

历史上我们党的群众路线怎么来的。我们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那里能得到哪些启示?

这个问题有两个概念,一个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一个是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是个固定的搭配。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就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怎么看待群众、对待群众。我们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是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的实践当中,所形成的群众路线。这个概念不要搞混了。

当然有的同志会问,为什么非得强调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呢?也就是说为什么非得强调我们马克思主义政党对待群众观点呢?因为不光是我们共产党有党群关系,其他别的党也有党群关系。但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党群关系是最突出的。

为什么?同志们,政党现象不是我们中国特有的现象。在座的各位都是党员,都是领导干部,一说到党大家觉得很高尚,很光荣。但是我们古话说,君子不党,结党营私,这都不是好事。要写标语,中国共产党万岁,千万不要把党写成繁体字。因为底下是有一个大大的黑字,那是不干好事的。中国文化对党的解释是这样…尚黑,背后捅刀子,这是尚黑的。“党”是个外来文化,最早是在英国出现的,1679年在英国就出现政党了。大家想一想,英国1679年正从封建社会到资本社会的过度阶段,清兵入关没几年,英国就出现政党了。那这个政党是干什么的?党的英文词是Party。什么叫Party?讲完课我们晚上打算办个Party。记住.西方的政党原本就是一个Party,就是少数精英的聚会。这少数精英的聚会干什么?分权的。西方政党就是分权的工具,西方的民主政治就是靠这个党不断的分权的过程。但是我们中国政治的发展,却是一个不断的集权的过程。

一个分权,一个集权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一个是分权,一个集权,是什么现象?就是北京的堵车现象。

北京为什么堵车?北京有五环、四环、三环、二环,那么环的中心在哪儿?在天安门广场,在紫禁城,在中南海啊。那什么地方?那是权力的制高点。所以你再环你得往制高点奔啊,一往那奔就卡脖子,能不堵吗?北京堵车最严重的不是国庆节那几天,是国庆节前那几天,也不是春节那几天,而是春节前那几天。因为外地的车大量涌入北京,干什么来了?大家都清楚,送礼来了。为什么没给党校送?因为党校没权,就这么简单。

有人说国外不这样吧,美国不典型,他是后发资本主义国家。你去欧洲国家看一看越老的城市他都有一个市中心广场,市中心广场路是往外发散的,那就是民主的由来。西方的民主怎么来的?是老百姓赶集赶来的。有个电影《勇敢的心》讲的就是这点事,英国是既封又建,英国土地上的农民耕种地主的土地,他只承担着养活地主的任务,不用交皇粮国税。所以时间长了,农民手中有吃不完的粮食,他就从四面八方汇集到这个城市的市场来卖,路就这么形成了,所以它是发散状的。卖了粮食就变成钱了,钱多了花不完就用来投资了,一投资他就成了资本家了。资本家一多,就变成资产阶级了,当资产阶级一多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就结成了一个政党,就这么来的。

有人说老师,咱们中国也有农民啊,为什么最后没有发展成政党呢?那是因为,我们中国的土地不是地主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我们的土地是国有的,是皇帝的。所以我们的农民除了交地主地租之外,还承担着皇粮国税。他手中不可能有任何的剩余产品,没有任何剩余产品就不可能拿到市场取交换,不可能去交换就不可能变成一个资本家,不可能变成资本家就不可能形成一个资产阶级,没有阶级就无力对封建的皇权提出挑战。所以中国历朝历代是没有政党的。

讲半天是想说政党的现象不是中国的独有现象,最早在英国出现。它是用来分权的,要进入议会,靠选举。谁选?群众。所以我们说西方的政党也有党群关系,但是从来没听西方的政党说,我们一定要密切联系群众。为什么?他用不着。从来没听西方哪个政党说,我们一定要在执政以后,开展一次为民、务实、清廉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因为他用不着。如果他们不做这些谁投票给你?西方政党也有党群关系,但是我们再思考思考西方的政党再联系群众,再密切群众,它所看中的只是群众手中的那张选票,这是西方党群关系的实质。它做工作的目的是什么?就是为了群众那张选票。

但是,我们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党群关系恰恰不是这样。为什么?

马克思、恩格斯1847年建立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为什么要建立这个党反对资产阶级?跟他们的经历有关系,马克思大学学什么的?学法律的。他为什么学法律?他父亲让他学法律。他父亲是一个犹太人,犹太人为什么让儿子学法律?因为犹太人在欧洲社会一向是不被人看得起的。不是因为穷,而是因为贪得无厌。咱们在座的同志肯定看过莎士比亚的一个剧本,叫《威尼斯商人>。这说的就是犹太人,他放高利贷,高利贷到期你要不还的话,我要从你身上割一磅肉来。剧本很形象,活灵活现,马克思让自己的儿子也学法律,但是马克思对法律不感兴趣,他上中学有一篇作文,叫《人一生从事什么样的职业,才能对人类解放有最大的贡献》,马克思感兴趣的是人类的解放。

他第一年学法律,第一年就到另外一个大学听哲学课,这是马克思大学学的两种专业。法律告诉他法是国家制定出来,维护所有人利益的。哲学告诉他,人是生来平等的,人应该公平公正的享受大自然的一切。马克思学的这两个专业,大学毕业以后产生冲突了,马克思大学毕业以后想开个律师事务所没开成,就到《莱茵报》做了编辑的工作。他接了个案子,冬天到了,地主庄园树都干了,附近农庄的农民进到庄园里把树枝捡了,并且被地主家告了,法庭还判是地主对的。

从哲学理念来讲你这个树枝没用,我捡来烧火、做饭有什么不可以?但是法律不讲道德,不管它有用没用,你是进入到地主庄园里面捡的,这就叫盗窃。马克思进一步思考,思考法的本质是什么。看来法的本质不是自己在大学里面学的,是国家制定出来维护所有人利益的,看来法它所维护的仅仅是少数人的利益。哪些少数人?有钱人的工具,法的本质是什么?就是有钱人的工具。马克思进一步思考,看来国家并不是自己在大学里学的,启蒙学者说是工业体现。看来国家的本质它同样是有钱人的工具。

当这些有钱人维持不了他的统治的时候,就会动用军队、法庭、警察都上来了。而有钱人和没钱的人当时在欧洲社会占什么样的比例?马克思这时候得不出结论来。他只是感觉这个社会不合理,不能是少数人统治多数人,而应该是倒过来,多数人统治少数人。后来马克思把这个概括为无产阶级专政,这个概念大家很熟悉。

但当时马克思却得不出这个结论来,这时候恩格斯出现了,他是一个大资本家的后代。两个人第一次见面互相不感兴趣,话都没说。因为恩格斯是个绅士,戴礼拿个文明棍来看马克思。马克思正在二楼看书,头都没抬,没搭理他。恩格斯气坏了,说我再也不来看你了,把文明棍弄断了。但是第二次为什么感兴趣了呢?因为恩格斯他也直接感受到了社会的不公平。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他说整代整代的人都毁灭了。男人软弱无力,女人不能生孩子。那怎么改变现状,恩格斯也没有办法。两个人第二次一见面,一谈,共同得出一个结论。怎么改变无产者的地位?首先无产者要有阶级,组成政党,用政党领导广大无产阶级起来革命。所以他们在1847年就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1848年就发布了《共产党宣言》,他们反复解释我们这个党是什么,我们这个党不是西方议会体制内的那个Party。Party是少数人的,是少数精英的小集团。

我们无产者的政党不是Party,在民族斗争中国共产党坚持整个民族的利益,另一方面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斗争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上,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我们建党的利益不是为了选举是为了革命,无产者的政党不是少数精英和民众的关系,它本身就是在一起的关系。说白了,这个政党不是少数精英组成的小团体,而是广大无产者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政党,这是无产者政党和一般政党不一样的地方。它是紧紧的和广大无产者联系在一起的政党。它不是分开的两块,是紧紧的联系在一起的整体。

真正把马克思、恩格斯党群关系真正传承下来的第一个人是谁?毛泽东,而不是列宁。列宁十月革命之前就是要建一个小的Party,有人问列宁说你们党群关系是什么样的。他说你难道不懂吗,群众是划分为阶级的,阶级通常是政党领导的,政党通常是由党最有威信的人来主持的吗?最下面是群众,群众上面是阶级,阶级上面是政党,政党高高在上的是领袖,一个金字塔结构。这也是党群关系,但是这种党群关系是单向的,互动不起来。所以最终导致了苏联的解体,苏共的垮台。

当然苏联解体,苏共垮台原因有很多种,但是这肯定是他理论上的原因。苏共长期追求的就是少数精英,所以我们在这儿讲,真正把马克思、恩格斯理论传承下来的第一个人就是毛泽东。毛泽东1945年在《论联合政府》中把党的优良作风概括为三大作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同志们以后在讲课写文章的时候,讲三大作风的时候进来说主席的原话。为什么?它更经典。

我们现在概括为理论联系实际,对吗?也对。但是理论联系实际说的是结论,而主席说的是过程。我们党建起来的时候,理论水平不高不够,这个理论对我们党相当重要,但是再重要必须要和中国实际相结合。过去要相结合,现在要相结合,将来还要相结合,他说的是个过程。哪个经典,当然是主席说的更经典。

说句题外话,我们现在经常用一个概念,但是这个概念毛泽东主席是不用的。这个概念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概念已经上了我们党的文件了,但是毛泽东是不用的。你可以翻他的手稿,他把中国勾了两笔,改成马克思主义要和中国实际相结合。他为什么勾掉?有些同志发文章,说是因为当时苏联人反对。但这不符合毛的性格,毛什么性格?你越反对我越用这个东西。后来我就揣摩,他为什么勾掉这个?有一定的道理,我们说的中国化是个化学反应,化来化去,有可能就成了一个不是马克思主义的东西。但是相结合的是个物理反应,两个东西一结合形成我们党自己的东西,是毛泽东思想。哪个经典?当然是相结合的更经典。

更经典的是第二个作风,我们现在说密切联系群众是这样的党群关系。你想再密切,还是把党和群众看成是不同的两块了,要求不同的两块来才要密切联系。但是毛泽东从来没有把咱们党和群众分开,他从来都强调我们党和群众就是紧紧的联系在一起的整体。1941年他在陕甘宁山区参议会中怎么说?当时那些参议员担心我们跟国民党一样,追求党派的利益。毛说我们的党不是一个党派,我们的党员只存在于群众之中,而绝不应该站在群众之上,我们党员和群众是在一起的,不是分开的。

周恩来同志生前就有意见,你是党员你要填个中共党员,不是党员的填个群众。周恩来就说,难道党员就不是群众吗?怎么给分开了。有些同志说长期以来放松了自己的要求,把自己视同了一般群众,这是他们做的自我批评。明年我们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就要铺开了,你下乡了做个自我批评,说我不对,长期把自己当成你们了,那怎么行啊。

后来咱们对党群关系的形容和概括,都没有达到主席的这个高度。后来形容党群关系是说鱼水关系,现在不用了。为什么?自己觉得不合适,鱼不可以没水,水可以没鱼,让老百姓知道该不高兴了。那就改成了血肉联系,血淋淋的,那到底是血还是肉?所以一定要回到主席这个经典的描述,我们的党和人民群众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整体,不是一个小Party,不是少数精英和民众的关系,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整体,离开了人民群众共产党就不叫共产党了,就失败了。苏共脱离群众最后不垮台了嘛,这就是我们的党群关系,一定要把握好主席的这个理论点,就是三个字,叫"在一起"。

有的同志说,老师为什么强调这个?,我认为第一个传承下来的是毛泽东而不是列宁。那第二个人是谁?第二个人是__。有的人说老师真会拍,不愧是党校老师,中间跃过了这么多的人。它是我们全党的领袖,都是要拍的。但是我们要实事求是,该什么样就什么样。

后来改革开放,咱们中央领导提了一个改革的口号。党政分开,赵紫阳十三大做了个报告,5页报告写这个分开有多好。当时我看了之后就笑了,什么意思?我们这个党是个党,但是它绝对不是西方的那个Party。西方的Party它选举上了是执政党,他的权力是有边界的。西方的执政党权力是有边界的,有边界是可以党政分开的。但是我们能分开吗?不能!为什么?我们这个党不单是个执政党,更是一个领导党,它要领导着方方面面。

你做一个执政党,权力有边界,能分开。但是你领导党能分开吗?咱们工会大会闭幕以后,七个常委都出来接见,西方哪个工会有这样的情况。七个常委马上出来座谈,国务院各部委都有党组,西方有吗?为什么我们有?就是这个道理。我们这个党是个党,但是它不是单一的Party,它既是一个执政党,更是一个领导党,它要领导着方方面面。你能分开吗?所以后来一想分不开,那就打住了。把球就扔给后来的中央领导了,后来的中央领导提了一个口号,就是大家今天都很关心的,叫社会管理的创新。

当时中央领导做报告,对城市社区的群众怎么管,对农村的群众怎么管,对非公企业怎么管。当时我看了之后就想,但是没敢说,我说一看中央领导就是学公安的,就会管,这个也管,那个也管。但是我们的党群关系是管和被管的关系吗?你要这样的话,你会越管事越多。接着我们另外一个中央领导,中央常委做报告,就不是管的问题了。做了一个报告,网格化管理,政法系统不是有个网格化经验嘛。当时我更笑了,我说这更不合适了,为什么?我们这个党群关系它管和被管也就罢了,你说这个网格化管理,你把党群当成什么?当做你政法的对象,不是看管了嘛。你把它当做朋友化,它就会走向朋友,当成敌人就会走向敌人。

__没用社会管理,改了一个词,叫治理。这就明白过来了,什么道理?你看__怎么说的?__说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原来有的同志老问我,说什么叫生命线。你这样一想就明白了,你和群众联系在一起,没有群众你就没有生命了。接着第二段第一句话,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使全党同志牢记,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以优良作风把人民紧紧凝聚在一起。一定要记住我们党群关系的特点,是在一起的关系。

由此有人说老师你强调这么长时间"在一起"了,到底想说什么?我们可以得出两个基本结论。

l、共产党人做群众工作,不是为了做群众工作而做群众工作,而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这回明白了吧,西方的政党也做群众工作,但是它只是为了群众手中的选票。但是我们共产党人做群众工作,不是为了什么,本身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做群众工作是我们共产党人的天职、本职。共产党就是跟群众在一起的,你不做群众工作谁做群众工作?这是第一个基本结论。

2、党员领导干部做群众工作,首先是党性和立场问题,其次才是方式方法问题。

方式方法重要吗?重要。但是是次要的东西,对我们领导干部来讲,首先解决一个感情,就是从党性出发,从立场出发,从感情出发来做群众工作。__在武汉也是这么说的,他说我们领导干部是不是真心实意做群众工作,群众是会感觉得到的。

最近跟一个搞物理学的同志吃饭,他说老师人和人的感情从物理学能测出来。虽然咱们之前没见面,但是这个感情能测出来,把仪器放这儿能测出来。包括人和人之间有没有含情脉脉的也能测出来,脉脉就是脉冲的脉啊,说有脉冲,仪器能测出来。我说你赶紧研究这个东西,拿这个仪器组织部肯定要用的。为什么?就测你对群众是不是有真正的感情,O不合格,100就有感情。

在这个问题上我觉得也是,有的领导干部穿着几万块钱的皮鞋你访贫问苦,至于吗?你把这个鞋,这个表卖了给老百姓更好。你打扮身上几十万去看人家,只能感觉你是在作秀。所以首先要解决感情问题,其次才是方式方法的问题。

我们有了这两个基本结论,再回过头来倒推。那到底什么是我们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党群关系?什么是我们马克思主义政党看待群众的,就是在七大报告里的话,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这就是我们马克思主义政党对待群众的观点。我们这个党建党也好,革命也好,改革也好都不是为了自己的,而是为了群众的,叫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我们党不是少数精英的小Party,而是和广大人民群众紧紧联系在一起的。那什么是我们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就是我们中国共产党在贯彻群众观点,所形成的群众路线是什么?就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过去有人老问我,为什么咱们从群众中来?你跟群众在一起嘛。为什么我还要回到群众中去?因为你不是一个精英集体的小Party啊,这就是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

三、我党群众工作的传统优势。

做群众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的传统优势。党执政前不掌握国家公共权力,最大的资源就是千百万群众的支持。中国共产党召开"一大"时,全国只有50多名党员,历经几次大的挫折,最后成为执掌全国政权的党,其原因固然多样,但是群众的支持是决定性力量。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党形成了做群众工作的一系列传统优势。

(一)党的政策符合中国发展方向和社会需求,反映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诉求,这是做群众工作的基点,奠定群众工作的大格局。

(二)我们党在做群众工作中,形成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这是我们党克服困难,取得革命和建设胜利的力量源泉和根本保证。

(三)正确认识和处理利益关系,这是共产党人在执政前做群众工作,达到炉火纯青的一项领导艺术。

(四)以优良作风凝聚群众,党的作风、党的形象是党凝聚群众的软实力。

四、党的群众工作面临的新问题

(一)群众工作的困境

在做群众工作的过程中,我们现在确确实实面临一些困惑、困难和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危险。

1、脱离群众的危险。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最大的危险。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与群众在利益上是共同的、感情上是融洽的,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在党执政的条件下,出现了官与民两个方面,二者之间难免会发生冲突和矛盾。如果作为执政的共产党用简单的管理与被管理、领导与被领导、管制与被管制的思维,来看待我们党和群众关系的话,那么,我们就会犯群众工具论的错误。在群众工具论的思维下,难免会脱离群众,就会感情上与群众不能相融,利益上与群众出现对立。"这些年,沙发座的多了、板凳座的少了,一言堂搞得多了、群言堂搞得少了,高脚杯端的多了、大碗茶喝的少了,作风上的一些问题也随之出现了"。

2、思维陈旧的危险。就是新办法不会用,老办法不管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简直是无所适从。这很形象地说明了一些地方、地区、部门,在做工作特别是在做群众工作的时候,所处的两难境地。其问题就在于思维陈旧。我们的知识跟不上时代的潮流,我们的思维达不到那种境界。

3、与民争利的危险。这是__曾经讲过的话,也是我们党经常引用的一句话。人民群众是最讲民主、最讲实惠、最注重自身权利的保障、最注重自身利益实现的。中国梦有两个纬度:一个是人民幸福梦;一个是国家富强梦。缺少哪个都不行。国强民贫的典型,像苏联,其市场经济不发展,社会基础很不牢固,一旦发生事变,上层塌了,整个社会结构就瓦解了。__年9月中央党校有一个团去意大利,他们那里的教授说,不要以为我们这些西方国家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真的陷入灭顶之灾了。虽然我们的国家负债累累,但是我们的老百姓过得很好,我们老百姓的生活质量并没有下降。这从一个侧面提醒我们党,不要与民争利。我国税收增速一直超过我国的GDP。这一现象对我国社会的长期发展是不利的,值得我们警惕。

4、能力不足的危险。我们面对一个高度信息化、全球化、市场化的社会。这对我们提出了很高的执政要求。1939年,毛泽东同志在一次延安在职干部教育动员大会上讲话时指出:"我们队伍里边有一种恐慌,不是经济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好像一个铺子,本来东西不多,一卖就完,空空如也,再开下去就不成了,再开就一定要进货。"在革命取得成功之后,毛泽东同志也多次表达过这个意思。改革开放条件下,__也多次强调说,我们领导干部要学习,没有的要学,有的要继续学,甚至要重新学。__同志在中央党校讲到,要建立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要善于学习,要做学习榜样。我们党如果没有一个强大的学习劲头和学习能力,那么我们党不可能持续这么久。因为一个党,它有生命周期,要延长自己生命周期,就要靠不断地学习和充电。

我们的党群关系面对严峻的挑战,这个挑战来自很多方面,一个最基本的,就是我们共产党是一个长期执政的党,那共产党最后很多问题,犯错误了不好纠正了,有点腐败不好纠正了,自己给自己治病,自己给自己割肉不好割的。所以,一党长期执政带来一些负作用,就是所有的问题,共产党最后做决定,正确的也是你错误的也是你,是吧?时间长了错误积累比较多了,老百姓对你不感冒了,有意见了。

(二)群众工作的新环境

在长期执政条件下,特别是在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条件下,党的群众工作的社会条件与党自身情况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其主要特征:

一是代际更迭,群众对党的认同已经从过去的感情认同,转变为法理认同和利益认同。

二是市场经济导致社会利益多元化、格局复杂化,群众划分为多个不同利益群体。

三是群众的人权意识、法制意识、监督意识较之改革开放前大为提高。

四是群众对干部队伍的社会评价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五、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所要解决的是“怎么办”的问题,也就是说,作为基层干部我们该怎么办?)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需要我们根据群众基础与党的队伍变化的特点,与时俱进,健全制度,改进群众工作方式。

(一)解决好"示范性"问题,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

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党起领导核心作用的国家,任何制度规范和法律规定,没有中央的率先垂范都难以确定其权威,也不可能实现制度设计的预期,特别是对于党的作风建设方面的要求,如果针对的都是地方和下级而把自己量身事外,就很难取信于全党。多次,中央率先垂范的直接效果就是让全党相信你是动真格的,是要解决问题,从而坚定跟进的决心和信心,道理很简单,中央领导都做到了,地方各级领导没有理由不做到,也不敢不做到,这对于在座的同志们来说也一样!

(二)解决好"距离感"问题,让干部融入群众中间

变"车下去"为"心下去"。毛泽东同志曾指出:"要做群众工作,就要接近群众,面向群众",但当年部分党员干部不敢,不去甚至不愿,不想与群众打交道,党群之间,干群之间的时空距离越接越长,与群众的心理距离也越来越远,有群众讲:"五六十年代同吃同住,摸得到脚;七八十年代上广播,听得到声;九十年代座小车,看得到烟;现在只能在电视上瞧得到影",这种距离不是群众拉开的,而是部分党员干部坐在"机关衙门",疲于"文山会海",忙于"迎来送往"造成的,在群众心里,干部高高在上,遥不可及,而"群众"这一概念也成为部分干部仅仅是在窗看到,讲话是念到,汇报是提到的概念。党员干部与群众要接近距离,消除"隔膜",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沉下去,走进基层,走进社区,与群众面对面,手拉手,心连心。

要经常深入群众,深入基层,与群众打成一片,融为一体,在同吃同住中体验百姓酸甜苦辣,在促膝交流中掌握工作利弊得失,在朝夕相处中增进与群众的感情。只要我们心里装着群众,群众就会把我们举过头顶,若国不知有民,民就不知有国!

(三)解决好"人情味"问题,把真情送到群众心间

群众工作本质上是做人的工作,应当把"情"字放在重要位置,以情动人,以情感人,以情化人,必须重视社会感情,让其成为调和社会关系的"润滑剂",避免演变成激化社会矛盾的"催化剂"。重庆渝中区创新实施"人生关怀系统工程",每一个群众在出生、入学、婚育、养老节日、生活困难、重病、离世等8个人生重要节点,党委政府都会送上"礼包",上门慰问。一方面在群众大喜时送上祝福,悲伤时给予安慰,困境时扶助激励,能让群众感受到"一个区域就是一个大家庭"的温情;另一方面,关怀对象由困难群等特殊人群扩大至全体群众,由特惠变普惠,让人人都感受到党委政府全方位、全过程关心。同时,关怀内容由扶贫拓展到人情关怀,由物质帮扶扩展到情感交融,多一份真心真情的感动,少一份程序化、公式化的冷漠。

(四)、解决好"信任度"问题,把承诺兑现在群众眼前

从近年来发生的贵州瓮安、湖北石骨、河北定州、云南梦连等颇具影响力的群体性事件中,我们发现一个现象,群众宁愿相信网络传言、短信甚至谣言,也听不进党委政府的真实解释说明,使小问题变成大矛盾,个体事件放大为公共事件,明显表现出群众对当地党委政府的不信任,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在一些地方党委政府为民办实事的政策常常成为"空头文件",为民解难事的承诺往往只是"空头支票",为人民服务仅仅停留在"会议上",久而久之就使老百姓对我们的政府、我们的干部失去了信任。毛泽东主席说: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必须给人民看得到到的物质福利,我们第一位的工作不是向人民群众要什么东西,而是给人民的东西。现在的民生工作就如同"分发烧饼",解决好信任度问题,就是不让党政失信,干部失职,群众失望。

(五)、解决好公共服务"均衡化"问题,把服务送到群众身边

有群众讲:"现在少数富人致富了,少数穷人政府关怀了,大多数人被遗忘了。"对于政府的公共服务,很多群众认为没落在自己身上,感觉不具体,很缥缈。为此,应该设身处地,从百姓生活的细微之处来观察,关心,把服务送到百姓身边,送出群众家门口,让群众感受到、享受到无处不在、触手可及的公共服务。近年来,不少地方都在致力于打造社区"10分钟便民服务圈",让老百姓步行10分钟就能享受到方便快捷的公共服务。变"送温暖"为"送公平"。对生活困难的群众,送温暖解燃眉之急,非常必要,但从总体上看,群众更需要公平的发展机会,发展环境和保障条件,社会管理者既要送温暖,更要送公平,以公平为主线的社会管理必然会得到群众拥护。

(六)解决好群众"参与性"问题,让发展富集群众智慧

有群众反映,"高楼大厦越盖越多,但我住不上;高速公路越修越多,但就用不上,明天的事说的越来越好,但就靠不上。"一方面,干部希望为群众做更多的事情,谋更好的发展,另一方面,党委政府抓工作、上项目又存在"剃头挑子,一头热"问题,工作很努力,但群众不买帐。毛泽东讲:"要联系群众,就要按照群众的需要和自愿"。如何让党和政府的工作在更大程度上得到广大老百姓的认可?实践证明,必须依靠群众,发动群众,让群众感受到发展有我参与,实现党群关系"双向互动"。要变"灌输"为"协商"。"通不通三分钟",这样灌输式的群众思想工作在特定时期管用,但是今天的群众工作已不再是单纯的思想工作,还包涵利益分配、权益保障等内容。因此,与群众坐下来一起协商,一起讨论,形成体现多数人意愿的决策,是群众工作的新内涵。

同时,变"为民作主"为"由民作主"。在解决社会矛盾,研究发展问题上,尊重群众心愿,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非常重要,领导者要改变"为民作主"的传统思维,创造"由民作主"的条件和氛围。

(七)解决好"没法办"问题,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

提高与群众沟通和协商对活动能力。把握平等交流、互相妥协的沟通实质;

提高联系服务群众的能力。保持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必须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

提高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能力。"官不与民争利"。惠民政策要落实,涉及群众利益的重大决策要评估,不搞扰民、伤民、害民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

提高引导非正式小群体的能力。积极型给与支持,消极型进行引导和改造;

提高应对群体性事件的能力。要亲临现场,信息及时公开,态度诚恳、诚信,合理处置;

提高开展互联网上群众工作的能力。要占领阵地,提高技能;

提高以非权力因素影响群众的能力。要以言谈服众、以能力服众、以品格服众。

66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