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哲理故事及感悟7篇
每一个名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每一个故事背后都蕴含人生哲理。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名人哲理故事及感悟7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名人哲理故事及感悟(篇1)
几个学生向苏格拉底请教人生的真谛。
苏格拉底把他们带到果林边,这时正是果实成熟的季节,树枝上沉甸甸地挂满了果子。“你们各顺着一行果树,从林子这头走到那头,每人摘一枚自己认为是的果子。不许走回头路,不许作第二次选择。”苏格拉底吩咐说。
学生们出发了。在穿过果林的整个过程中,他们都十分认真地进行着选择。等他们到达果林的另一端时,老师已在那里等候着他们。
“你们是否都选择到自己满意的果子了?”苏格拉底问。
学生们你看着我,我看着你,都不肯回答。
“怎么啦?孩子们,你们对自己的选择满意吗?”苏格拉底再次问。
“老师,让我再选择一次吧!”一个学生请求说,“我走进果林时,就发现了一个很大很好的果子,但是,我还想找一个更大更好的,当我走到林子的尽头后,才发现第一次看见的那枚果子就是的。”
另一个学生紧接着说:“我和师兄恰巧相反,我走进果林不久就摘下了一枚我认为是的果子,可是以后我发现,果林里比我摘下的这枚更大更好的果子多的是。老师,请让我也再选择一次吧!”
“老师,让我们都再选择一次吧!”其他学生一起请求。
苏格拉底坚定地摇了摇头:“孩子们,没有第二次选择,人生就是如此。”
名人哲理故事及感悟(篇2)
他的父亲只是一名贫穷的油漆工,仅仅靠着微薄的打工收入供他念完高中。这一年,他有幸被美国著名学府———耶鲁大学录取,但是,他却因为缴纳不起大学昂贵的学费,而面临着辍学的危险。于是,他决定利用假期,像父亲一样外出做油漆工,以期挣够学费。他到处揽活,终于让他接到了一栋大房子的油漆任务。尽管主人是个很挑剔的人,不过他给的价钱不低,不但能够缴清这一学期的学费,甚至连生活费也都有了着落。
这天,眼看着即将完工了。他将拆下来的橱门板,最后再刷一遍油漆。橱门板刷好后,再支起来晾干即可。但就在这时,门铃突然响了,他赶忙去开门,不想却被一把扫帚给绊倒了,绊倒了的扫帚又碰倒了一块橱门板,而这块橱门板又正好倒在了昨天刚刚粉刷好的一面雪白的墙壁上,墙上立即有了一道清晰可见的漆印。他立即动手把这条漆印用切刀切掉,又调了些涂料补上。等一切被风吹干后,他左看右看,总觉得新补上的涂料色调和原来的墙壁不一样。想到那个挑剔的主人,为了那即将得到的酬劳,他觉得应该将这面墙再重新粉刷一遍。
终于,他累死累活地干完了,可第二天一进门,他又发现昨天新刷的墙壁与相邻的墙壁之间的颜色出现了一些色差,而且越是细看越明显。最后,他决定将所有的墙壁再次重刷……
最后,就连那个挑剔的主人也对他的工作很满意,付足了他的酬劳。但是这些钱对他来说,除去涂料费用,就已经所剩无几了,根本不够交学费的。
屋主的女儿不知怎么的知道了事情的原委,便将事情告诉了她的父亲。她父亲知道后很是感动,在女儿的要求下,同意赞助他上完大学。大学毕业后,这个年轻人不但娶了这个屋主的女儿为妻,而且还走进了这个人所拥有的公司。十多年以后,他成为了这家公司的董事长。他就是如今拥有世界500多家沃尔玛零售超市的富商———萨姆·沃尔顿。
名人哲理故事及感悟(篇3)
郑板桥是清朝“扬州八怪”之一。他在山东潍县当县官时,儿子小宝留在兴化乡下的郑墨弟弟家。
小宝6岁时上学了。为了教育儿子,郑板桥专门给他的弟弟郑墨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余五十二岁始得一子,岂有不爱之理!然爱之必以其道,以其道是真爱,不以其道是溺爱。”
他的“道”是什么呢?他说:“读书中举,中进士做官,此是小事,第一要明理做个好人。”
郑板桥自己是个读书人,他并不是看不起读书人,他看不起的是:读书就是为了做官。
郑板桥自己最重视的还是儿子的品德。他对弟弟说:“我不在家,儿便是由你管束,要须长其忠厚之情,驱其残忍之性,不得以为犹子而姑纵惜也。”
他主张,他的孩子和仆人的儿女应平等对待。他说:“家人儿女,总是天地间一般人,当一般爱惜,不可使吾儿凌虐别人。凡鱼餐果饼,宜均分散给,大家欢喜跳跃。若吾儿坐食好物,令家人子远立而望,不得一沾唇齿,其父母见而怜之,无可如何,呼之使去,岂非割心头肉乎!”
为了教育儿子“明好人之理”、“爱天下农夫”,郑板桥还抄录了使小宝且念且唱、顺口好读的四首五言绝句:
二月卖新丝,五月巢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襟;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九九八十一,穷汉受罪毕;才得放脚眠,蚊虫跳蚤出。
后来,郑板桥不放心小宝的成长,就把他接到身边,经常教育小宝要懂得吃饭穿衣的艰难,要同情穷苦的人。由于郑板桥的严格教育和言传身教,小宝进步很快。当时潍县正值灾荒,郑板桥一向清贫,家里也未多存一粒粮食。一天,小宝哭着说:“妈妈,我肚子饿!”妈妈拿出一个用玉米粉做的窝头塞在小宝手里说:“这是你爹中午省下的,快拿去吃吧!”小宝欢跳着走到门外,高高兴兴地吃着窝头。这时,一个光着脚的小女孩站在旁边,看着他吃,小宝发现了这个用饥饿眼光看他的小女孩,立刻把窝头分给小女孩一半。郑板桥得知小宝的举动,高兴地对着小宝说:“孩子,你做得对,爹爹喜欢你。”
哲理:人生,幸福不是目的,品德才是准绳。
名人哲理故事及感悟(篇4)
1961年4月12日,当加加林在太空飞完了108分钟,按下“25”那个神秘密码以后,东方——1号飞船降至700米高空,随之,加加林跳伞平安地落回了地球。这个25岁的矮个儿上尉,代表人类圆满地完成了探索太空的第一次飞行!
几分钟后,消息在全球炸开。世界各大电台、报纸竞相报道这位一夜升空的超级明星。接着,他与火箭之父科罗廖夫并肩坐在了一起,与苏共中央赫鲁晓夫握手、交谈,与政要、名人拥抱举杯,大小勋章挂满胸前,军衔从上尉升至少校,接着成了茹科夫斯基军事学院学子,然后又进了高等军事学院研究生院学习,连他的微笑也有了传奇色彩,向后梳的头发也成了迷人的时尚。他走到哪里都有人硬要与他交朋友,无论到哪里都有盛宴款待。
以前,他认为赫鲁晓夫简直是神,到这时候,他发现是神的还有他,尤里·加加林!
于是,他常常无视法规,驾着国家赠送给他的伏尔加小轿车在街道上飞奔,甚至因为喜欢上了一位护士而不顾影响地从大楼窗口飞身跳下。
有一天,他又闯红灯了,这一回他的伏尔加撞翻了另一辆汽车,两辆车毁得不成样子,幸好他和另一位司机都只受了点轻伤。赶到出事地点的警察自然一眼就认出了加加林,连忙举手行礼,冲着他笑,并当即保证“追究肇事者的责任”。边上,那位受害的退休长者虽然受了伤,但见面前立着的是加加林,也赔起了笑脸。随后,警察拦下一辆过路汽车,嘱咐司机将加加林安全送到目的地,下一步,准备将全部责任记在老人身上。
加加林坐上了车子,但老人的苦笑和伤势在他的脑海中已驱赶不去,让他无法不想的是:原来,英雄也有致命的时候,也会让执法者颠倒黑白,深爱也可能让一位
退休长者违心顶罪。这一刻,加加林的淳朴本性复苏了,他让司机迅速开回出事地点,在警察和老人面前诚恳地认错,帮助老人修好了汽车,并承担了全部费用。 光环本来连上帝也没有,都是周围人特别是好心人加上去的。光环加足了,再平凡的人也可能成为上帝;但只要去了光环,上帝也会发现他与凡人没有两样。
名人哲理故事及感悟(篇5)
弗莱明是一个穷苦的苏格兰农民。一天他在田间劳作时,听到附近传来哭喊声。他放下农具跑过去,发现是一个小孩掉到了粪坑里。弗来明忙把这个小孩从死亡边缘救了起来。
第二天一辆崭新的马车停在农夫家门口,车上走下来一位优雅的绅士,他自我介绍是那个被救小孩的父亲。绅士说:我要报答你,是你救了我孩子的性命。农夫说:我不愿意因此接受到什么报酬。就在这时候,农夫的儿子从茅屋里走过来,绅士问:这是你的儿子吗?农夫说:是。绅士说:我们来一个协议。让我带他走,并让他接受良好的教育。假如他能像他父亲一样,将来一定会成为一位令你骄傲的人。农夫答应了。
后来,农夫的儿子从英国的圣玛利亚医学院毕业,成为举世闻名的弗莱明.亚历山大爵士,他就是盘尼西林(青霉素)的发明者。数年后,绅士的儿子染上了肺炎,是什么救活了他呢?是盘尼西林。那绅士是谁?英国上议院议员丘吉尔。他的儿子是谁?英国二战时的首相丘吉尔爵士。
名人哲理故事及感悟(篇6)
“走自己的路,让人们去说吧!”这是但丁的名言。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要这样做需要很大的勇气,有时还要付出代价。
美国职业足球教练文斯伦巴迪当年曾被批评:“对足球只懂皮毛,缺乏斗志。”
贝多芬学拉小提琴时,技术并不高明,他宁可拉他自己作的曲子,也不肯作技巧上的改善,他的老师说他绝不是个当作曲家的料。
达尔文当年决定放弃行医时,遭到父亲的斥责:“你放着正经事不干,整天只管打猎、捉狗捉耗子的。”另外,达尔文在自传中透露:“小时候,所有的老师和长辈都认为我资质平庸,我与聪明是沾不上边的。”
爱因斯坦四岁才会说话,七岁才会认字。老师给他的评语是:“反应迟钝,不合群,满脑袋不切实际的幻想。”他曾遭到退学的命运。
罗丹的父亲曾怨叹自己有个白痴儿子,在众人眼中,他曾是个前途无“亮”的学生,艺术学院考了三次还考不进去。他的叔叔曾绝望地说:孺子不可教也。
托尔斯泰读大学时因成绩太差而被劝退学。老师认为他:“既没读书的头脑,又缺乏学习的兴趣。”
如果这些人不是“走自己的路”,而是被别人的评论所左右,怎么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
人生的成功自然包含有功成名就的意思,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你只有做出了举世无双的事业,才算得上成功。世界上永远没有绝对的第一。看过马拉多纳踢球的人,还想一身臭汗地在足球队里混吗?听过帕瓦罗蒂歌声的人,还想练习美声唱法吗?其实,如果总是担心自己比不上别人,只想功成名就,那么世界上也就没有帕瓦罗蒂、马拉多纳这类人了。
俄国作家契诃夫说得好:“有大狗,也有小狗。小狗不该因为大狗的存在而心慌意乱。所有的狗都应当叫,就让它们各自用自己的声音叫好了。”
名人哲理故事及感悟(篇7)
中国有句古语:“百善孝为先”。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各种美德中占第一位的。一个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难想象他会热爱祖国和人民。
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不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还应该尊敬别的老人,爱护年幼的孩子,在全社会造成尊老爱幼的淳厚民风,这是我们新时代学生的责任。
子路,春秋末鲁国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称。尤其以勇敢闻名。但子路小的时候家里很穷,长年靠吃粗粮野菜等度日。
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可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怎么办?子路想到要是翻过几道山到亲戚家借点米,不就可以满足父母的这点要求了吗?
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邻居们都夸子路是一个勇敢孝顺的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