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一线的感人事迹故事

| 吴泽

抗疫一线的感人事迹故事篇1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其他同学都是在播报别人家的“勇士”,然而今天我想给大家介绍的是,发生在我身边,自己亲人真实的故事。

我有一个非常帅气博学的堂哥,他是位医学硕士,现就职于湖北宜昌中心人民医院,由于他工作热情负责、医德高尚曾获得过许多患者赠送的锦旗。她的女朋友是即将毕业的医学博士,原本他们正在精心筹划即将在正月十六举行的婚礼。却被这场突如其来、态势凶猛的“战疫”所终止。

1月24日正是除夕之夜举家团圆的时候,接到上级调令的他毅然带上防毒面具、穿上防护服,成为第一批支援发热门诊抗击“新冠”的勇士。家族群里的亲人们个个为他牵肠挂肚,纷纷送去祝福,真切祈祷愿平安归来。经过连续几天几夜的奋战,超重防护的压力下,鼻子已红肿不堪,但坚强的他贴上减压贴,照样上战场。

直到2月25日,终于见到族群中他的消息“亲人们,宜昌火神医院已经开始合并病区,我属于第一批一线人员,完成了一个月的一线任务”就像一个几经沙场立下汗马功劳的勇士,摘下头盔,向大家宣布胜利的消息。整个家族为他高兴,为他欢庆、为他自豪。

我为有这样一个“勇士”哥哥而骄傲。

抗疫一线的感人事迹故事篇2

“亲爱的老婆:你在武汉辛苦了!视频看到你在那边没事,真好!你专心坚守自己的岗位,我和爸妈做你坚强的后盾……也请你照顾好自己,我们等着你们尽快打赢这场防疫战,早日回家团聚!”

2月10日,是第二批河北支援湖北医疗队入驻武汉市洪山体育馆方舱医院的第四天。“90后”护士马玉洁收到了丈夫满怀深情的信,信息虽简短却饱含牵挂。

马玉洁是故城县人民医院ICU重症室的一名护士,她的丈夫曹子岩是该县的一名交警,两人有一对可爱的儿女,女儿三岁,儿子仅一岁。

“大年初二,玉洁跟我说,她想向单位请战,去湖北抗疫。”曹子岩说,那时,新冠疫情日渐严峻,防控疫情阻击战的号角刚刚吹响。“她说,病房是医务人员的战场,救护伤患是她的责任。大疫当前,外表柔弱的她,骨子里满是坚韧和担当,纵然不舍我也必须支持她去。”

2月5日13时20分许,正在单位值班的曹子岩接到了马玉洁的告别电话:“我的请战被批准了。作为故城县第一批参加河北支援湖北医疗队的成员,我们一会儿就出发,你要照顾好爸妈和孩子。”“家里你放心,只管照顾好自己……”“通知我开会呢,我先挂了。”未等曹子岩把话说完,妻子已经匆匆挂断了电话。几乎是一瞬间,七尺男儿红了眼眶,轻轻呢喃,“一定要平安回来。”

抵达武汉后,马玉洁和队友们经过紧张的培训,在元宵节当晚便投入到了战“疫”一线。“方舱医院原本是体育馆,里面分隔出一个个病区,摆满了床,触目所及都是人。”尽管已经提前获知了院内的情况,但眼前的情景还是令马玉洁深感震撼。来不及多想,队友们迅速按之前的分组顺序进入工作岗位,“八到九个人为一组,负责护理照顾区域内250张床位上的病患。”

抽血、取咽拭子、测体温……自打进入医院后,马玉洁和她的队友们没有停歇过。“护理站设在靠墙的一侧,就是一张桌子,上头摆放着体温计、胶带等物品,紧挨着护理站堆放着药品和供患者使用的一次性生活用品和食物,没有给护士们安排座位,当然,有座位我们也没有时间坐。”马玉洁说。

换完班静下来时,马玉洁不免想念家人,尤其是两个孩子。读完了“与妻书”,马玉洁潸然落泪,“来了这边都没敢跟他们视频过,实在忍不住了就看看他们的照片。爸妈、老公,我一定会照顾好自己。孩子们,你们听话,等着妈妈回去!”

抗疫一线的感人事迹故事篇3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中心党委立即组织干部职工进入战时状态,下沉社区,和社区同志共同构筑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严密防线。在他们之中,有一个奋战的身影格外特殊。他就是东岗市政设施养护所职工杨建平同志,曾在雁儿湾污水厂工作时,由于车祸致使四级伤残,左腿行动不便。去年又因腔隙性脑梗住院治疗导致经常出现眩晕和肢体麻木症状。但当阻击疫情的集结号吹响时,他第一时间主动要求参加志愿者队伍,社区考虑到其残疾程度,便安排他到卡口执勤参加抗击疫情工作。

杨建平所值守的中科院__分院科苑一区,是老旧小区,人数多、难度大、强度高。卡口值守工作刚开始时,许多群众对疫情防控的重要性不了解,对设立卡点、控制人员外出看法不一。因此,常常会出现有群众不配合、发牢骚,甚至强行进出等情形。每次遇到这种情况,杨建平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地做思想工作,用真情打动居民的心。

由于车祸导致的左腿残疾,杨建平的步伐有点吃力。即便如此,杨建平硬是坚持每天拖着残疾的左腿坚守小区大门。在卡口严格执行“外来人员一律禁入、小区居民持证”的铁律,值岗消杀、查看出入证和健康码,同时还不忘暖心地提醒居民“出门带好口罩、不要串门、不要聚集”,每天开展防控工作到深夜。这样的连续服务工作,普通人都扛不住,更何况是身有残疾的杨建平。他不仅每天恪守岗位,还主动帮助老年人扫码登记、解答问题,耐心、细心、有爱心。从10月22日直到现在,每天在小区卡口站岗值班近七小时,天气寒冷加之长时间站立,每晚到家,腿和脚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肿胀,疼痛难忍。11月6日,寒风呼啸,雪花飞舞,__市的气温骤然下降到-8℃左右,在风雪交加的恶劣天气下,杨建平克服雪天路滑摔倒的风险,坚持到岗值守。手冻麻了、腿冻僵了,只能不时地跺跺脚搓搓手缓解下,一只手缓慢而艰难地在纸上一笔一划地登记着信息,片刻不懈怠,一刻不放松。

杨建平不希望别人太过在意自己腿脚不便,他觉得自己有力气、有干劲,做这些没什么。更重要的是,社区的居民们信任他,也需要他。坚持这样的奉献需付出比常人更大的艰辛,但他丝毫不松懈、不懈怠,依然坚守岗位,奋战在防疫工作的一线,忙碌在小区的每一个角落,默默而坚定。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没有硝烟的战争还在继续,平凡的世界感动仍在上演,命运剥夺肢体的鲜活,本是最需要关爱救助的对象,但面对疫情吞噬山河故人,他却勇敢担当,恪尽职守,是抗疫大军中默默无闻的“逆行者”、用爱心组成了一道抗击疫情的阻击线。

抗疫一线的感人事迹故事篇4

杨小雷是一位二胎妈妈,第二个孩子才两岁多。疫情发生后,区三医作为瓯海区发热病人救治定点医院,急需全区医护人员支援。1月22日,在医院接到申报通知以后,杨小雷第一时间主动请缨,要求到隔离病房工作。作为一名二胎妈妈,作出这样的决定并不容易。次日,杨小雷便收拾好行李,离开家人,投入到抗击疫情一线工作。

为了尽量减少交叉感染的机率,在隔离病房工作的一段时间里,医护人员24小时吃住在医院,不能离开医院回家。疫情的严峻和不断透支的体力让她忍不住对家人的思念,特别是当视频里两个孩子叫“妈妈”的声音更让她潸然泪下。

隔离病毒,但不隔离爱。对“小家”的思念更加坚定了杨小雷投入疫情防控战斗的信念,一边是厚重的防护服和被汗水浸透的衣裳,一边却是给病人最专业的护理和温情的照顾,她用自己实际行动诠释着最美守护者——白衣战士的“初心”。

抗疫一线的感人事迹故事篇5

2月4日,清晨7点的迓驾镇坝德村防控检查点内,由县工业和商务局派驻该村的第一书记x和他9名同事组成的疫情防控先锋队带着红袖标已经忙碌开来。这一上午,有邻村秀山县雅江镇美其村的村民来这里加灌煤气,他们要对过往村民测量体温,并逐一登记,还指定他们在检查点旁等候,由一名师傅将加灌好的煤气瓶送到他们手上。摆在检查点内的登记本上,详细记录着每一位村民的出发地、目的地、来往事由和联系电话。

x还兼任村脱贫攻坚指挥长,老家在x荆州。自20__年3月驻村以来,一直没有回过老家。家里现有爷爷、奶奶及爸爸,疫情发生以来,他每天担心及牵挂着家人。但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他坚守在坝德村,每天只能在手机上默默关注着老家的疫情变化情况。问起他现在最担心的是什么?x却目光坚定的说:“作为一名党员,在疫情面前,应该冲在前做表率,我们不能忘了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在疫情防控一线,像x这样的党员还有很多。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松桃县委、县政府迅速行动,组织全县由脱贫攻坚队变身的494个疫情防控先锋队,每天凌晨6:30便出现在街道、社区、村民组等疫情防控一线开展工作。面对疫情,向疫情“亮旗”“宣战”,让党旗在阵地飘扬起来。

抗疫一线的感人事迹故事篇6

有句话说得好——“哪里有什么岁月静好,可是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应对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打响了!

疫情无情人有情,隔离病毒隔离不了爱,在中国传统最重要的节日一一春节,人们顾不得团圆,抛妻别母,弃子离家,冒着生命危险,五十多支医疗队,六千多名医护工作者纷纷驰援武汉。

1月24日是除夕,是万家团圆的日子,但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仍有很多的医护人员主动走上抗击疫情的一线。

一张张给上级的“请战书”、一条条与亲人的宽慰信、一颗颗救死扶伤滚烫的心。除夕之夜,“白衣天使”们逆向而行的身影让无数人泪目。他们用大医仁心,用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敬业行动为公众安全保驾护航。疫情当前,他们责无旁贷坚守在临床一线。已经回老家的又赶回值班,父母的电话都常常顾不上接。

时间就是生命。很多医务人员一天只顾得上吃一顿饭,一个上午都来不及喝一口水,有人在投入战斗的近1个月时间里,几乎没有脱下过白大褂,有人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他们有钢铁般的精神,有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就像蜡烛一样燃烧自我照亮整个中华大地。当我们团圆时,应当想到一些战士仍然守在祖国前线,为了祖国的和平、稳定作出自我的贡献,他们没有一丝懈怠,因为这份工作的满意程度,也关乎着百姓的满意程度。

在疫情面前,八十四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赶赴武汉,冷静、无畏、迎难而上的身影,令人敬仰,令人感动。他曾说:“医院是战场,作为战士,我们不冲上去谁上去”

雨点冰冷,机器轰鸣。除夕之夜,在武汉蔡甸火神山医院工地上,灯火通明,上百台挖机、推土机等机器正在热火朝天地忙碌着。大年三十早上8点,工人们已抵达施工现场,义无反顾地投入武汉蔡甸火神山医院的建设。这个春节,他们无暇照顾家中的父母和孩子,坚守在各自的“战场”上,甚至来不及和家人远程视频,报个平安。

疫情严峻,物资短缺。有人捐款,有人捐出了口罩,有人捐出了护目镜,有人捐出来元宵,有人捐出了糕点,善举涌现,凡人善举,小我献出大爱,涓涓细流汇聚成一股战胜疫情的磅礴力量。

抗击病毒的一幕幕情景让我们感动得潸然泪下,感动,更要行动。在国家危难之时,我们每一个普通人都要扛起社会职责。

万众一心,没有翻可是的山;心手相牵,没有跨可是的坎。凝心聚力,众志成城。人人奉献担当,各个从我做起,我们必须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攻坚战!

抗疫一线的感人事迹故事篇7

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__深秋的宁静,疫情防控形势十分严峻,为支持全市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根据中心安排,七里河市政设施养护所的全体员工下沉各自社区,协助社区做好防疫工作。李爱达和梁海燕同志下沉至安宁区洄水湾社区后,被安排在黄河小区负责值守,十多天来他们作为志愿者,不辞辛苦,不计报酬,只为把病毒阻挡在门外,保社区居民的平安。

克服困难,舍小家保大家。由于人员紧张,10月22日两位同志在黄河小区的志愿服务是连轴转的,从早8点-晚9点,13个小时既要给社区居民宣传防疫知识,还要检查进出群众的健康码、出行码、测体温,常常忙得顾不上喝口水、吃口饭。10月23日凌晨,忙碌了一整天的李爱达刚躺下,就被一声急促的铃声惊醒,是爱人单位__市第一人民医院通知所有护士需要连夜到岗,看着熟睡的儿子和女儿,爱人没有丝毫犹豫简单收拾行囊后立即出发。面对幼小的儿女,以及正在医院住院的岳母,李爱达虽然过意不去,但为了社区防疫工作正常开展,他还是狠心一早就将5岁的女儿送至岳父家,只留儿子独自在家学习,及时赶到黄河家园小区继续值守,中午匆匆赶回家中为儿子煮了一碗泡面就立即又返回社区。

及时调整,保志愿工作有序开展。由于黄河小区志愿者人员太少,无法倒班。在连续坚持了2天后,李爱达和梁海燕同社区及市直下沉干部洄水湾社区组组长沟通,封住了七建家属院的一个出口,将旁边的七建家属院和他们值守的黄河小区合并为一个出口,这样志愿服务组有了6人,分成了3班,在保障大家能够修整的基础上持续开展24小时的志愿服务。

想方设法,保社区居民安全。随着疫情管控的升级,__市组织开展全员核酸。接到要开展全员核酸的通知后,李爱达和梁海燕就积极着手准备,但得知他们所在的小区人员需要至较远的地方进行核酸监测,深感焦虑。因为黄河小区和七建家属院都是老旧小区,人员复杂,租户多,老人多,担心出去做核酸时大家可能会蜂拥而出,到时候场面难以控制,这样既违背一户一证一人出行的管控原则,而且会存在交叉感染的风险。面对这种情况,他俩迅速达成一致,向洄水湾社区组组长和主任进行了汇报,并建议在他们值守处设置核酸检测点,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流动。社区听取建议答应于次日早上10时在此设置专场。志愿者将该消息告知小区居民后,有一位行动不是特别利索的老人只夸奖他们是“观音菩萨”,真的是给他们解决了实际难处。志愿者们听了心里也美滋滋的,就这样静静的等待第二天的到来。第二天早上,值守人员早早地将做核酸所用的桌椅板凳一一摆好,只等核酸检测人员到来。但左等右等,迟迟看不见医护工作者的身影。群众们在焦急的等待下,开始在小区群里谩骂志愿者,说他们骗了人,没人管他们,志愿者们都是做样子的……,看着群里的质疑,李爱达连忙拨通了社区董主任的电话询问情况,董主任告知“安宁区政府早上6点通知该小区核酸检测点取消,让未做核酸的群众去比之前做核酸还远的地方去做,具体原因不详”。听到这个消息,李爱达犹如五雷轰顶,原本刚下班休息的他又匆匆赶往值守工作地,看着小区的人有的回家了有的跑到外面去做核酸了,深感焦急、无奈和窝火。正好遇到市直下沉干部洄水湾社区组组长来到了值守地,李爱达再次将发生的情况做了详细汇报,并分析了后续可能产生的严重影响,之后组长同社区领导再次沟通,最终达成一致并于当天下午14时在黄河小区值守地开展专场核酸检测,小区居民在志愿者们的引导下按楼栋分批开展,有序的组织再次得到了小区居民的认可。

11月4日起,李爱达和梁海燕根据社区安排前往七建家属院值守,他们将继续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志愿服务,切实发挥一名党员先锋模范的作用,守护好社区居民的安全,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

38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