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经典故事3分钟10篇

| 欣敏

红色经典故事3分钟精选篇1

“牛儿还在山上吃草,放牛的却不知哪儿去了……”听着这首优美而熟悉的歌曲,你一定会想起抗日小英雄王二小的动人故事吧,但你知道他是哪里人吗?让我揭开这个谜吧!

王二小,河北省平山县宅北乡南滚龙沟村人,在家排行老二,村里人都叫他王二小。1941年9月16日,二小在一个大山坡上放牛,日军300余人向南滚龙沟袭来,当日军凶狠地用刀逼着二小为他们带路抓八路时,二小非常清楚《晋察冀日报》报社的工作人员和战士就在四面的山上隐藏着。他牵着牛机智地领着鬼子在三道壕慢慢地转,从上午9点多转到了下午3点多。在二道泉山顶,他猛地抱住一个鬼子厮打,想与鬼子跳崖同归于尽,不料被另一个鬼子用刺刀从背后刺穿了胸膛。这时埋伏在山顶的报社武装队发起了攻击,一举歼灭了这股敌人。

记者方冰对此事进行了采访,并结合他平时采访的其他故事,与作曲家劫夫合作了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发表在1942年的《晋察冀日报》元旦副刊《老百姓》上。后来,王二小的故事被编进了小学课本,二小成了千千万万儿童心目中的英雄。

今天,我们唱起《歌唱二小放牛郎》,重温那段历史故事,在缅怀抗日小英雄的同时,一定要不忘国耻,发奋图强,学好本领,将来报效祖国,振兴我中华,不让历史重演。

红色经典故事3分钟精选篇2

“小孩,你的前面的开路!”鬼子是要海娃赶着羊,在前面踩地雷。那里的路海娃太熟悉了,他把敌人引上了一条小山路,自我越走越快。敌人都气喘嘘嘘的,越落越远。

“小孩,你慢慢地开路!”海娃干脆飞跑起来。

叭!叭!鬼子开枪了。海娃一头倒在草丛里。他明白,那里离八路军住的地方不远了,就大声喊起来:”鬼子来啦!鬼子来啦!八路军叔叔,快打呀!”

果然,八路军叔叔开火了。海娃一高兴,爬起来就想跑,刚跑几步,就昏倒了。一个八路军叔叔忙跑过来:”唉呀,这不是海娃吗?”

海娃睁开眼,吃力地说:”叔叔,羊……老绵羊……鸡毛信……尾巴……”话没说完,又昏过去了。

等他醒来时,他已经睡在热炕上了。八路军叔叔告诉他,靠着那封鸡毛信送来的重要情报,八路军打了个大胜仗,消灭了好多鬼子和伪军。八路军叔叔又送给海娃刚缴获的两个牛肉罐头。海娃的心里呀,别提有多高兴了。

红色经典故事3分钟精选篇3

1935年11月,赵一曼率领的部队被日伪军包围,她要团长带队突围,自己担任掩护,左手手腕中弹负伤。她在村里隐蔽养伤被敌人发现,奋起迎战时左大腿骨被子弹打穿,因流血过多昏迷而被捕。她被押到哈尔滨伪滨江省警务厅受刑后几度昏迷,仍坚贞不屈。她生命垂危时,日寇担心死去得不到口供,把她送进哈尔滨市立第一医院监视治疗。负责看守她的伪满警察董宪勋和医院女护士韩勇义,都为她的英勇所感动,又听她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于是决心参加抗联队伍。在二人帮助下,她于1936年6月28日深夜逃出哈尔滨,朝抗日游击区的方向走。伪骑警队在第三天凌晨追上了她们乘坐的马车,赵一曼再次被捕。敌人反复折磨了她一个月,她只是怒斥敌人:你们可以让整个村庄变成瓦砾,可以把人剁成烂泥,可是你们消灭不了共产党员的信仰!

赵一曼负伤被捕解到哈尔滨后,日寇和伪满的警察头目立即对她进行审讯。此时,她伤口不断流出的鲜血湿透了棉衣,依然滔滔不绝地痛斥日寇侵占中国东北的`暴行。负责审讯的日本特务恼羞成怒,竟用竹签从她的指甲缝中钉进去,用鞭子狠戳赵一曼的伤口,使她几次昏死过去。日寇将她送到医院,伤势刚好一点,日寇又在病床前审问,赵一曼依然坚不吐实,日寇拳打脚踢,她的伤口再度破裂,又昏迷过去。医护人员甚至包括看守的警察都对她产生了敬佩。

红色经典故事3分钟精选篇4

瑞金沙洲坝的杨大娘是红军家属。大儿子参加红军以后,家里少了一个劳动力,里里外外什么事都要她自己操心。1933年7月的一个傍晚,杨大娘浇完菜园,回家准备挑水做饭。她刚拿起扁担,却发现水缸里的水满满的。大娘奇怪了:前天水缸满,昨天水缸满,今天水缸又满了。这是怎么回事?她问小儿子:“小发仔,下午你挑水了吗?”11岁的小发仔把头摇得拨浪鼓似的,说:“我没挑。杨大娘越想越觉得奇怪,就跑到田头问代耕队长:“我屋里那口水缸,天天都满满的。是你派人给我家挑水了吧?”“没有啊,”代耕队长也感到奇怪,将信将疑地问,“真有这样的事?”

正说着,上屋的二婶也提着菜蓝子走过来搭话:是啊,我屋里的.水缸也是干了又会满,满得都快要溢出来了,不知道是谁在做好事。代耕队长把斗笠往头上一扣,笑笑说:“主席主张调查研究,你们该去调查调查呀!杨大娘和二婶觉得这话有理,俩人商量了一阵,就各自回家了。

第二天,杨大娘擦桌子、洗衣服,不到下午,满满一缸水就用完了。她故意不去挑,也不下地干活,早早拿起一双鞋底,坐在门口,和二婶你一针我一线地纳起鞋底来。她俩鞋线扯得嗦嗦响,纳好鞋底又上鞋帮,四只耳朵听动静,两双眼睛观八方,边做针线活,边搞起“调查”来。但是等了半天,也没有半点儿动静,她俩心里纳闷极了。

太阳离西山只有两竿高的时候,杨大娘忽然听见屋里的后门响了,接着又听到水桶铁钩碰撞的声音。她俩惊喜地互相丢了个眼色,不约而同地喊了出来:“这回捉到了!”说着站起身就往屋里跑。杨大娘刚进门,差点跟一个挑着水桶的人撞个满怀。她抬头一看,见这人身材高大魁梧,穿一身红军制服,正冲着她和二婶笑。望着他那双明亮的大眼睛,她觉得很面熟,但是又记不起在什么地方见过。二婶一下就认出来了:“呀,这不是主席吗!二婶拉着主席坐下,杨大娘赶忙端上一碗茶,说:“主席,你来沙洲坝不久,可处处爱护体贴老百姓,叫我们怎么感谢你呀!”

主席喝着茶,和两位红军家属聊起家常来,问她们:生活有没有困难?代耕队耕的田满意不满意?房子漏雨不漏雨?小孩子在列宁小学的功课好不好?一直谈到天擦黑,主席又要去挑水,非要把水缸挑满不可。杨大娘拗不过,只好答应了。主席为杨大娘和二婶家挑水的事,很快就在村里传开了。

红色经典故事3分钟精选篇5

1934年秋,主力红军撤离了中央根据地。

参加主力红军的父亲出发前给冬子留下了一颗闪闪的红星,冬子把它当做宝贝似的收藏了起来。红军一走,大土豪胡汉三又回来了,柳溪又陷入了白色恐怖之中。冬子的母亲作为游击队的'交通员,走东村奔西庄地传达着党的精神。在一次行动中,冬子妈被胡汉三的“靖卫团”围困在熊熊烈火的草屋内,母亲的从容就义,使小冬子突然长大了许多,他怀揣爸爸留下的红星,承担起了游击队交通员的工作。他为山上游击队筹盐,巧妙地躲过了“靖卫团”的搜查。

冬子还机灵地做了米店的伙计,搞到了确切的情报,破坏了胡汉三的搜山计划。冬子在沉着自如地对付了胡汉三的多次试探和盘问后,抓住良机,砍死了胡汉三。

红色经典故事3分钟精选篇6

最近,我看完了一本红色经典小说一《闪闪的红星》,心中很受感触,心情也久久不能平静。为了使我更深刻理解那个年代,妈妈还特意给我找了这个电影观看。“红星闪闪放光彩……”。当这首熟悉的旋律响起,妈妈心情特别激动不由的跟着哼唱,妈妈说这是她小时候经常看的,我也应该多看看,很有意义。

而我不论是在观看书或是电影时,完全沉浸在少年英雄潘冬子的世界里,觉得自己就是潘冬子,也想成为一个战士。完全理解冬子想成为红军的那种迫切的心情。而那颗闪闪的红星是冬子爸爸留给他的,他当作宝贝一样放在口袋里。每当冬子遇到困难时,他就会从口袋里掏出这颗红色五角星,看一看脸上就有了的笑容,就什么都不怕了。当我看到冬子妈妈为了掩护乡亲们撤离而壮烈牺牲时,我眼睛含着泪,心情很沉重也非常痛恨大土豪胡汉三,而冬子却变得更加坚强。在群众的教育下,他懂得了革命的道理,也快速的成长了起来。当看到后来他机智勇敢帮红军带情报,化盐为水躲避敌人搜查,把敌人运粮船给弄沉,破坏了敌人的搜山计划,他沉重冷静的应对胡汉三,并最终报仇,看的那叫一个痛快。最后冬子终于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将闪闪的红星带在自己的帽子上,成为了一个真正的红军战士。

我非常敬佩潘冬子和他的母亲,而冬子其实只是像我一样大的少年,他的母亲在敌人的威胁下坚强不屈,就是被烈火烧死也不屈服于敌人,而冬子也始终坚定不移忠诚于党和革命。

而我现在在做什么呢?吃饭有时挑食,学习有时嫌累。我认为我们应该多看些这样的英雄故事,在吃不饱,穿不暖的那个年代,前辈们不怕困难,不怕死,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而我们生活在和平安逸的年代,怎么可以浪费粮食,不思进取呢!这些英雄故事,我们要永远铭记,并有责任让它代代流传。时刻提醒着我们要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红色经典故事3分钟精选篇7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当星期一升国旗的时候总会听到这样一首激情澎湃的歌曲,当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候,我们放声歌唱,热血澎湃,铿锵有力。今年正值中国共产党建党-周年,有一天,我和妈妈一起走进南山烈士陵园,听听先辈们的英雄故事。

走进烈士陵园,展柜里陈列着革命抗战时期先辈们遗留下的物品,有军服、书信……,墙上挂满了当时留存下的珍贵照片。当我们驻足在每一幅照片前的时候,讲解员阿姨就会给我们诉说当时的故事。我们祖国先烈们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险时刻,是先辈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钢铁长城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进行着殊死搏斗,他们高唱着《义勇军进行曲》拼死杀敌。听到这些,我不禁潸然泪下。是他们把对国家对劳苦大众的爱化作战斗中同敌人拼杀的精神力量,不怕牺牲,勇往直前,以摧枯拉朽之势,宣布了蒋家王朝的灭亡,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先烈们在社会主义建设最需要的时刻,抛去了家庭和个人的一切,毫不犹豫挺身而出,把宝贵的生命无私奉献给了祖国和人民,把满腔的热血洒遍祖国大好河山。听着这些故事,我不由得肃然起敬,他们的辉煌业绩,将永远载入史册,万古流芳。

20-年是不平凡一年,当我们国家面临新冠疫情和国际社会的双重压力,又是这样一群逆行者冲锋在前,为我们挡风遮雨,没有你们的负重前行,哪有我们今天的岁月静好。

妈妈告诉我,当我们坐在教室里,奔跑在操场上,欢歌笑语。不要忘记,正是因为有了革命先辈无私的革命精神,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和平环境。我们要不忘历史,继往开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听着这些,我暗自下定决心,从现在开始努力学习,用我的实际行动来回报我们的革命先辈,回报那些默默为之付出的英雄。

红色经典故事3分钟精选篇8

“小萝卜头”,真名叫宋振中。由于长年的狱中生活,缺乏营养,他长得头大身小,牢房的叔叔阿姨们都叫他“小萝卜头”。宋振中在监狱中一天一天长大了,他的爸爸宋绮云、妈妈徐林侠向狱方提出要求,希望能让宋振中出去读书,经过一番努力后,特务最终同意让宋振中每天上楼去,由被关在楼上的东北军将领黄显声将军教宋振中学习。爸爸宋绮云把树枝磨尖了送给“小萝卜头”当笔,妈妈徐林侠把破布和棉花烧焦了放在小碗里,然后兑上水当墨水。白公馆的叔叔、阿姨每天省出一张草纸,为“小萝卜头”做了几个练习本。从此,每天早上,在白公馆看守所二楼的过道上,在特务的监视下,宋振中开始了他的学习生活。

一天,振中看着黄显声将军手里拿着一支红蓝铅笔,就问:“你的笔为什么不蘸棉花水就可以画出颜色来?我的笔要蘸一下写一下,我们两个能不能换着用?”黄将军笑着回答说:“可以呀。但是有一个条件:你只要能用俄语同我说上一两句话,我就可以送给你。”为了能得到红蓝铅笔,从此,“小萝卜头”更加认真努力地完成黄伯伯布置的作业,每天晚上睡觉以前,他总是躺在床上默默地背诵俄语,每天早上早早地起来站在铁窗下呀呀地学说俄语。当“小萝卜头”能够用简单的俄语与黄将军对话的时候,黄将军就把那支振中渴望已久的红蓝铅笔送给了他。“小萝卜头”十分珍惜这支短短的红蓝铅笔,他只是在完成作业的时候才用这支笔书写。解放后,从松林坡特务警卫室的地下挖出“小萝卜头”的遗体时,人们发现他的小手还握着一支已经开始腐烂的小铅笔头。

红色经典故事3分钟精选篇9

1945年八月初的一天,六连向隆化中学发起了冲锋。突然,敌人一阵机枪横着扫过,让战士们不敢抬起头。

原来,桥上修了一座十分巧妙的暗堡。董存瑞和战友们纷纷向连长请战,经批准后董存瑞就火速前进。突然,董存瑞扑倒了,原来他腿部中了子弹,他忍痛跳下河里。跳下河后他把炸药放在桥墩上,可是一连好几次都滑了下来,如果把炸药包放在河床上,又炸不到暗堡,怎么办呢?

眼看战友们在机枪的扫射下一个接一个的倒下,在这紧急时刻,董存瑞毅然用左手托起了炸药包,紧紧贴住桥底,从容的拉开了导火索,高呼:“同志们,为了战争的胜利冲啊!”导火索冒着白烟急速的.烧向炸药包,董存瑞泰然自若,坚定的站在那里纹丝不动,随着轰的一声,敌人的暗堡被炸的粉身碎骨,董存瑞也牺牲了。

红色经典故事3分钟精选篇10

王二小,广为人知的少年抗日英雄。1929年生于河北省涞源县上庄村。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经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扫荡”。王二小是村里的儿童团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

1942年10月25日(农历9月16日)那一天,日本鬼子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敌人们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为了保卫转移躲藏的乡亲们,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鬼子发现上当后,先是残忍地斩去二小右手的五个手指,又用刺刀刺向二小的胸膛,把他弱小的身躯摔在一块大石头上!八路军一举全歼此股日寇,战斗结束后,几个战士扑向流着鲜血的二小,当时他还活着,大家把他和另外两名受伤八路军战士一起送到刘家庄,可惜伤重无治,为国牺牲。王二小牺牲后,当地军民把他埋葬在刘家庄的山坡上;当时任涞源县青救会干部张士奎同志得到这个消息,马上报道给了边区青救会,《晋察冀日报》在第一版发表了这条消息。词作家方冰、曲作家劫夫根据这篇报道,立即创作了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这首歌曲一直传唱至今,感染了无数青少年;王二小的坟上长满了青草,他的鲜血染红的那块大石头,静静地卧在山沟里,人们把它叫做“血色石”。为了纪念小英雄王二小,中国青少年基金会在二小的家乡涞源县上庄村建设了“王二小希望小学”,延安时期参加革命的老作家陈模创作了革命传统纪实小说《少年英雄王二小》。

110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