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坦尼克号优秀观后感
《泰坦尼克号》是美国20世纪福克斯公司和派拉蒙影业公司共同出资,于1994年拍摄的一部浪漫的爱情灾难电影,由詹姆斯·卡梅隆创作、编辑、制作、导演及监制,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凯特温斯莱特主演。
这部影片讲述的是泰坦尼克号的沉没见证了杰克和露丝的永恒爱情。他们的爱震撼人心,承载的不止是一代人的追求,寻找的是对人性的回归。
泰坦尼克号是一座与世隔绝,脱离虚伪喧嚣的自由岛,而杰克和露丝便是这座岛的自由之神,象征着美好,善良,和自由,在那个等级划分的年代,一幅光鲜靓丽的外表下有着一副丑恶的嘴脸,在船即将沉没的时候,有许多自顾逃生不顾他人的卑劣行为和杰克与露丝之间形成鲜明对比,隐喻着人内心世界的基本本能和黑暗,我们要倡导自由,善良,美好的内心世界,在灾难面前,我们要同甘共苦,懂得奉献,不管是爱情还是亲情,人与人相处不能自私。
当时的资产阶级有着很多的繁文辱节,露丝生活在贵族中却选择了底层人民杰克,说明他对贵族生活的厌恶,追求内心的感受,那里充满了自由,渴望,这是对资产阶级最大的讽刺。
我认为生活不能完全局限于套路,还应该有自己的追求,自由和独立,这是现代人最享受的机遇。
泰坦尼克号优秀观后感篇2
当泰坦尼克遭遇冰山,永不沉没的神话顷刻间烟消云散,它带着1700条生命沉入了冰冷黑暗的北冰洋的水底。留下的是无声的警示——当人们认为一切尽在掌握,后面的那只操作一切的手却出人意料地给予了致命的一击,它翻云覆雨,咄咄逼人,告诫世人:人类的强大远不足以掌握一切,还有一个更为庞大而复杂的世界需要人们冷静而理智地去认识,慎重地去对待,缺乏危机感,没有作好随时应对似乎是不可逆料,却始终存在的风险的盲目心理,将会遭受重创而追悔莫及。然而,对于这样、那样的危机真是不可逆料吗?未必!只是少数人的谨慎被多数人的草率所淹没;微弱的规谏总被嗤之以杞人忧天的嘲笑。
人们有感于对大自然的某种征服引以为豪无可厚非;人们更为对自己的超越而欢欣鼓舞原在情理之中,自信可以使人强大,更可以激发创造的热情。但是人生来有一种弱点,就是往往容易被一时的热情冲昏头脑——在成功的当口人会不自觉地产生自以为无所不能的幻觉,淹没人的理智;断送人的判断能力。泰坦尼克告竣,首航在即,所有的见证者都为之欢呼雀跃。这样的一项空前的工程的完成,无疑证明了英国人的某种精神胜利,因为它有力的佐证了英国的富强——英国工商业成就的鼎盛。在这个原本就依靠航海业发家的国度里,这一盛举再一次掀起英国人作为日不落帝国的万丈豪情,他们又一次冠绝欧罗巴,超逸五大洲。
相信泰坦尼克遭遇冰山而沉没,一定是当时的英国人自尊心上一道不小的创伤。这一事件被两度搬上银幕,就其本身而言的确是非常具有戏剧性——被誉为英国之光、水上城市,神话为永不沉没的泰坦尼克首航就触冰沉没,怎能不令世人唏嘘喟叹。正如许多人们经验过的事情一样,没有出现问题的时候似乎万无一失,一旦事发所有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的致命因素都一起涌现,使人无法应付,委之以劫数。真是劫数吗?在这人世间有多少比泰坦尼克更为惨痛的“沉没”?人有回天之力,应需时时在意,功夫确需用在平常无事之时。
泰坦尼克号优秀观后感篇3
最近,我在电影院看了《泰坦尼克号》。提起这部影片,一想到的除了那惊心动魄的场面、感人至深的爱、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主角对生存的渴望和对爱的执着。
影片中有许多令人感动的细节,无不表现着对待死亡的从容与镇静:三等舱中年轻的母亲明白生存的期望渺茫得如同幻影,便讲着美丽的童话使孩子安然入睡;年老的夫妇流着泪轻轻相拥,安详地躺在床上等待死神降临;船上的演奏者们拉着一曲曲哀伤的乐曲,在生命的尾声最终一次合作;年迈的船长走进船长室,选择将生命的最终一刻交给这融入了他人生最大热情与辉煌的地方;女主角露丝不愿与杰克分离,在救生船往下放时,勇敢地跳上泰坦尼克号的窗口。对她来说,生命的意义远远超过了对生命的.留恋。
重温这部足以轰动全球的经典之作《泰坦尼克克》,尽管岁月已经留下了斑驳痕迹,尽管观影者已不再是同样的心理和生理状态,但影片本身仍是那样摄人心魄,震撼心扉。作为一部以历史闻名的海上大灾难为背景的影片,影片本身的着力点并非在于对灾难过程的浓妆淡抹,而更加注重对人物内心和情感的描摹,以男女主人公杰克和露丝的缠绵悱恻的感情故事作为全剧线索,娓娓道来。从最初的杰克救下寻短见的露丝那一刻,仿佛冥冥之中上苍安排好了即将发生的既定一切,他们在经历了海上落日的绚烂浪漫之后,共同感受了放纵的活力和灵魂的近距离交流后,又一齐体悟和感受了人生之大痛——生离死别。即便是在灵魂脱离肉体的瞬间,在杰克的眼中,露丝仍是他唯一至上的爱人,为了保存她的生命,无论付出怎样的代价,经受何种焦灼之痛,哪怕为之奉献生命,也在所不惜,如此的牺牲,这样的为情决绝,又有谁能轻易做到呢?
《泰坦尼克号》给了我太多的感触。记得以前看这部影片时,被其中惊心动魄的场面所震撼,偶尔也会在心中柔软的沙滩上留下一行足迹。但此刻,是完完全全地被它感动了,也将它深深地印入了记忆之中。甚至在除夕夜放烟火时,看到那烟火在漆黑的夜空中上升,绽放,再落下,竟会想起泰坦尼克号遇难时,船长发出的求救信号。烟火同样上升至辽阔的星空,绽放,落到无垠的海面上。而船上天真的小女孩因看到了美丽的烟花而高兴地笑了。想起来仍觉得心痛。
人的感触总会随年龄的增长而越来越深,就如五年前的我只把《泰坦尼克号》当作惊险片,而如今却被它深深感动。五年后,十年后……我必须会从这部经典的影片中得到越来越多的感悟。
泰坦尼克号优秀观后感篇4
新版的泰坦尼克号并没有多什么新剧情,imax加上3d的视觉效果,其实看完之后并不会给你留下多深刻的印象,
感动和震撼你的永远只是剧情,新版的视觉效果只是给你一个噱头和理由去重温这部经典的影片,所以经典的电影,无论用什么方式重温,它永远都是如此温暖。
我的座位选择的很有意思,我是一个人去的,前面是一对中年情侣,右手边是一对年轻情侣,左手边是两个一齐来的阿姨。在船沉没的那一段时间里,我能够清晰地听到他们哭泣的声音,就像他们能够清晰的听到我哽咽的声音一样。我们每个人的感情经历都是不一样的,对感情的理解也是不一样的,观影时的感情状态也是不一样的,可是就在此时此刻,竟然在体会着相同的感动。
观影结束的时候,我走在街道上,狠狠地吸了几口烟让自我冷静下来。15年的时光,这个世界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可是人们对于感情的感动似乎从未改变着。我有时候会想,可是又真的不明白如果泰坦尼克号顺利地驶达了目的地,Jack和Rose会不会永远在一齐。而现实是,Rose在之后嫁给了别人,有着她幸福的一生。可是,这并不影响这段感情的真挚和伟大,他们的感情在泰坦尼克号行驶在广袤的大海上的时候,仍然如此的美丽和炫目。因为在那个时候,两个人是如此真实而不可自拔,甘愿牺牲的深爱着对方,我想在那时那地,这就是真正的感情了。
即使是很多年以后重温这部电影,Jack和Rose第一次出现的时候,你还是会想,哇,真的好美;看到Jack在船头拥抱着Rose在风中飞翔,你还是会感觉异常的甜蜜和温暖;我心永恒响起的时候,你还是会在心中涌起一阵感动;看到船沉没的时候,老爷爷在倾斜的床上拥着老奶奶的时候,Jack沉入海底的时候,你还是会哽咽,会流泪,会体会到内心最柔软的声音;电影落幕的时候,你的心还是像起伏的海浪,久久不能平静。
所以,不管你此刻是在甜蜜的享受感情,还是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感觉到冷淡和绝望,不管你此刻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如果有机会,重新看一遍泰坦尼克号,无论是影院的新版本还是在家的老版本,你会明白,你心里对于美丽感情的憧憬和向往从来没有幻灭。
这种感觉跟现实就根本无关,而只与感情有关,而你,永远都在相信着感情,无论它以往,正在,或者将会,在海上或者是生命里,短暂或者永久的绽放着。
泰坦尼克号优秀观后感篇5
还记得那首《我心永恒》吗?它伴随着永不沉没的泰坦尼克唱了十几年,打动了多少观众的心,今年的四月十号,当我们再一次重温经典的时候,或许更成熟的我们被打动的不仅仅是剧情,而是剧情后更巧妙的构思。
电影的开头并不是直接从1912年开始讲起,而是将一切的悬念都归结在一幅带着海洋之心项链的女子的画中,那么这个女子是谁?那条海洋之心的项链现在又在哪?这幅画的背后是不是还隐藏着一段秘密?相信刚开始看的观众都会发出这样的疑惑,而人们的兴趣也就此激发起来。类比作文,当我们在写故事开头的时候总是纠结于如何既自然又富有悬念感的开始向读者叙述这段故事,如果直接开始写,多多少少吸引不了读者的眼光,于是很多同学都采用倒叙,以人物的对话为开头,当然这也是很好的方法,但是从这部电影中,我们也多学会了一种方法,即将悬念集中于故事当中的某一个物品或某一个人,以他为切入点,引入故事,而读者的兴趣也自然而然的被引发出来。
一个好的开头还需要一个好的结尾来呼应,八十四年后的露丝微笑着梦到她和杰克进入了婚礼的殿堂,似乎象征着他们永不沉没的爱情,这“最后一分钟营救”引起了观众的兴奋感,对他们的爱情产生了美好的想象。所以当我们在写小说的时候,要想结尾能吸引人,一定要注意它能让读者有自己的想象,或许是对一个道理的深思,一个对未来的想象,才能使文章不显得头重脚轻。
值得关注的另一个要点,也是电影非常打动人的地方,就是人们在灾难时各自做出的表现——船长来到了驾驶室,和他的工作岗位一起沉入大海;小提琴手们将奏乐一直持续到最后一刻;造船的人在教堂里对着神忏悔自己的错误;一个母亲平静的为两个孩子讲着最后的故事;一对老夫妻在灾难来临之前紧紧的拥抱在一起,接受死亡对他们的考验……他们虽然都不是主人公,但是这细微的描写很好的打到了渲染气氛的作用。当我们在写小说时,仅仅抓住主人公,或许文章会显得有点乏味,而如果对周围的人也进行稍稍的描写,既可以渲染环境又可以达到衬托主人公的效果。注意,只是“稍稍的描写”,或许一个动作就可以达到预想的效果,而长篇大论反而会让文章显得没有重点,突出不了主人公,详略结合,才能使文章更加出色。
相信艺术和文学是共通的。精彩的电影不但让我们感动于剧情,更惊叹于构思;文学的思维不但让我们从书本中学到语文,也能从艺术中发现语文。从电影到文学,我们收获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