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乡新巨变》观后感及感想10篇
推进乡村振兴,人才是基本保障,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致天下之治者才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人才振兴实施正确方向是实现乡村稳、农业兴的要因素,乡村振兴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关键目标指向,拥有一支深刻了解农村生产生活的多元化、高素质“三农”工作保障队伍尤为关键。
留助乡村人才,助力乡村振兴好发展。人兴则乡村兴,人旺则乡村旺。选拔培优乡村振兴的人才要着力从眼下的本土去挖掘“千里马”,首先,鼓励本土人才积极投身乡村建设的同时,要制定并完善好本土人才成长发展机制,充分激发乡村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发挥乡村人才的技术优势,进而带动产各个业快速发展,带动致富。其次,从教育、就业、医疗、基础设施、居住环境等条件入手,不断改善和优化本土乡村人才的成长发展环境。通过健全的保障机制的投入,乡村基础设施的完善,相信本土乡村人才能更好地助推乡村振兴。
培养新时代人才,共建乡村振兴好发展。新时代的乡村需要更多新时代的人才来点燃,大学生村官计划是想乡村提供人才振兴支撑的重要途径,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三农”工作干部队伍提供源头活水。大学生村官计划自实施以来,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了扎实的人才支援,在工作中,他们发挥着积极作用,一批又一批有文化、会经营、善管理、懂技术的大学生村官为乡村振兴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是乡村振兴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人才队伍。要建立引导并鼓励更多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长效机制,鼓励更多年轻有志青年扎根基层、服务乡村振兴。
要筑巢引凤,以人才振兴助力乡村振兴。要多方引导返现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科技人员、退役军人等等返乡做“创客”,鼓励支持并引导乡村精英群体返乡投身到乡村振兴,不仅仅要靠当地政府部门创造便利条件、政策支持,也要同步改善乡村基础建设,缩小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更好解决返乡精英群体的后顾之忧。栽好梧桐树,吸引凤凰来。营造“靠环境引人才,用服务留人才”的良好氛围,制定人才、财税等优惠政策,为人才搭建干事创业的平台,吸引更多的人才返乡创业,推动乡村振兴全面发展升级,谱写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
人才振兴是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的核心灵魂,乡村振兴必须人才为先。人才是创新创业的支柱,只有人才支柱稳固,才能筑起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大厦,打开乡村振兴新局面。
《山乡新巨变》观后感及感想(精选篇2)
人才是社会干事创业的第一资源。大学生则是人才当中最主要的力量。大学生都是接受了高等教育的人,其素质和能力还是值得信赖的。近年来,不少地方对于大学生越来越重视。很多农村地区,长年难以摆脱贫困。关键还是在于人才方面出了不少问题。一篇名为《让大学生成为乡村振兴生力军》的文章更是旗帜鲜明表达了大学生应该不断为乡村振兴助力,促进早日实现乡村振兴的发展战略。
很多贫困地区,贫穷和落后与人才的匮乏和短缺不无关系。贫困地区,受限于诸多的客观条件,人才,特别是大学生难以在一些贫困的农村施展才能。更为重要的是,由于贫穷,导致对于很多乡村在人才的政策和引入上也很缺乏甚至没有底气和勇气。对于大学生的引才工作政策上的缺失,直接就造成了很多偏远农村人才缺乏,而大城市往往有显得人才过剩甚至饱和。这就是长期以来困扰很多偏远农村发展的重要障碍。因此,加强人才工作,让大学生不断在乡村振兴上助力,往往就能解决很多乡村振兴发展的问题。
新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早已深入人心。很多经济发达的地区,之所以能够保持快速、持久地高质量发展,人才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没有大量具有能力和高素质的大学生不断助力当地发展,经济想要实现突飞猛进难以为继。因此,解决偏远农村发展的瓶颈,就要不断发挥大学生的作用,让大学生助力实现乡村振兴。
让大学生助力实现乡村振兴,要积极打造可以让大学生施展才能够的事业平台。很多农村地区,产业都比较落后甚至很缺乏,加上基础设施也比较落后,导致很多大学生即使去了很多农村也难以有所作为。很多大学生到了这些地方甚至有种被埋没、甚至最终被荒废的情况。这样的情况如果不解决,往往就会导致农村地区与城市的差距会越来越大,人才的匮乏问题必将长存。在一些农村地区,大学生来到这些地区,往往也留不住。因此,真正要解决农村地区人才的问题,还是要不断发展事业平台,让大学生来到农村不会觉得是“游一游”。
大学生,是社会改革发展的财富,更是社会精英人才的重要组织部分。干事创业,需要人才的不懈奋斗,更是需要大学生不断在干事创业中不断努力。乡村振兴,这是国家的战略部署,是保证广大农村人民群众实现脱贫致富的关键。作为这一重大战略的实施,就需要大学生的不断助力,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
《山乡新巨变》观后感及感想(精选篇3)
重要文章《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指出,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要下好乡村振兴这盘棋,我们必须抓好领导班子、第一书记、乡土人才等“关键人”,充分发挥“领头雁”“主心骨”“带头人”作用,为发展创造动力源泉,共促乡村振兴,共建美好家园。
乡镇领导班子“担使命”,当好“领头雁”。
俗话说,“村子强不强,要看领头羊,火车快不快,全靠车头带”,班子队伍的建设对地区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抓好领导班子“关键人”。一方面,领导班子要悟透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其位,谋其政”,履行好自身职责,秉承“利民之事,丝发必兴”的价值追求,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当攻坚克难的“奋斗者”,紧紧围绕增进民生福祉,攥指发力、久久为功,确保条条落地、项项落实。另一方面,组织部门要紧盯抓牢班子队伍建设,选拔任用要坚持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提高班子发现和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建立“班子队伍”政治素质档案,对政治不合格、廉洁不过关的“一票否决”,探索“班子队伍”函询回复分析、抽核工作等机制,确保班子队伍过得硬、靠得住、不偏向、不走样。
驻村第一书记“亮身份”,当好“主心骨”。
在脱贫攻坚战役中,第一书记给贫困落后的乡村注入了新鲜血液,成为群众“主心骨”。如今,中共中央继续向重点乡村选派驻村第一书记,为的是让这根“主心骨”持续发挥作用,因此,必须抓好第一书记“关键人”。一方面,第一书记要坚决杜绝“名在人不在、身在心不在”的基层混乱现象,把基层当成学习成长的大熔炉和干事创业的大舞台,抛弃“镀金”想法,沉下心来找准自身定位、合理规划自己的目标,增强看问题的“眼力”、察民情的“听力”、走基层的“脚力”,真正听到实话、察到实情、收到成效。另一方面,组织部门要“紧盯”第一书记到村任职情况,定期进行摸排调查,探索建立“到村打卡”“群众监督”等灵活机制,对“不到位”现象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督促相关单位将任职工作落实抓细。
农村乡土人才“强责任”,当好“带头人”。
基层干事创业环境与城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吸引人才难,留住人才更难,要走好“筑巢引凤”这条“路”难度颇大,乡土人才是农村的宝贵人才资源,因此,必须抓好乡土人才“关键人”。一方面,组织部门充分发挥选人用人职能,抛开“唯学历论”,不求全责备、不论资排辈、不用同一把尺子衡量,以深入一线调研、村镇举荐等形式,持续发掘本地“土专家”“田秀才”,建立健全农村种养等行业的人才信息库,选拔群众认可、敢挑重担、技术经验丰富的乡土人才作为带头人。另一方面,政策上要给予乡土人才支持,做好资源“倾斜”,建立公平、公正、灵活的乡土人才评价机制和激励长效机制,对成绩突出的乡土人才在职称评定、评优评先等方面探索开辟“专属通道”,并适当考虑纳入镇村后备干部重点培养人选,让乡土人才能够放开手脚“使劲干”,为乡村振兴持续赋能。
《山乡新巨变》观后感及感想(精选篇4)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乡村振兴责任制实施办法》,鼓励和引导各类人才投身乡村振兴,选派优秀干部到乡村振兴一线岗位。当前,广阔的乡村热土正是干事创业的好去处,年轻干部当“纵身”乡村热土,跨过思想顾虑放下“花架子”、跨过现实沟坎甘当“小学生”、跨过拔节蜕变争做“孺子牛”,从知民情、悟民事、解民忧的“泥土味”里育出乡村振兴的“土”人才。
“倾身”放下“花架子”,在知民情的“泥土味”中扎实振兴之“根”。“树高千尺,其根必深;江河万里,其源必长。”只有放下所谓“花架子”,不做表面文章,不搞花里胡哨、不切实际的面子工程,真正“倾身”基层,走进群众,心里装着人民,感知百姓冷暖,才能守住是人民的心,扎实乡村振兴的根。广大年轻干部要将自己当作一粒倾听的“种子”,在乡村“沃土”中倾身倾听,放下“高高在上”的“花架子”,褪去“句句官腔”的“机关气”,实实在在融入群众,与群众说琐碎、唠长短、谈生活,将自己作为人民群众的一员,做到“饮水”便知群众甘苦、“摸被”便知乡亲冷暖、“掀盖”便知人民饥饱,用心体会喜怒哀乐、用行解决急难愁盼,真正在乡村热土上扎实振兴之“根”。
“修身”甘当“小学生”,在悟民事的“泥土味”中培好振兴之“苗”。“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基层是本“无字天书”,要始终以“小学生”的姿态,努力向群众学习、向生活学习、向实际学习,学习方言、学习劳动、学习吃苦、学习生存,真正读懂中国农村这本“无字之书”。广大年轻干部要将自己当作一粒学习的“种子”,在乡村“沃土”中修身养性,用好到村任职、蹲点调研、驻村帮扶等舞台,抓住与群众相处的机会,拜人民为师,甘当“小学生”,保持静下心来、耐下性子的“态度”,善学善思、善谋善成,多练就“几把刷子”、学会用“十八般武器”,把农家话语镶嵌于口、把农业技能加傍在身、把农民情谊根植于心,真正在乡村热土上培好振兴之“苗”。
“俯身”争做“孺子牛”,在解民忧的“泥土味”中绽放“振兴之花”。“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要与民同乐同忧,就要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地深入乡村主动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了解群众期待需要,用“趾间”丈量民意,用“指尖”记录民生,用“真心”解决民忧。广大年轻干部要将自己当作一粒实干的“种子”,在乡村“沃土”中俯身扛担,从衣食住行的温饱问题到农林牧渔的产业发展,从家长里短的邻里纠纷到携手共创的文明乡风,从疫情防控到危房排查,从防汛治涝到防火抗旱,如“孺子牛”一般无私耕耘,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忧群众所忧,做好每一件小事,解决每一个难题,真正在乡村热土上绽放振兴之“花”。
《山乡新巨变》观后感及感想(精选篇5)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乡村振兴责任制实施办法》,要求各部门压紧压实责任,将乡村振兴落到实处。 要将乡村振兴这条康庄大道修好修直,广大党员干部需将责任扛在肩上、记在心中、落在实处,在田间地头修炼振兴“山海情”。
修炼“山海情”,始于志在千里的追梦人。过去,有无数的前辈毕生致力于打造山川锦绣、海晏河清的新时代,他们都是志在千里的追梦人。“山海情”就寓于黄文秀走在泥泞山路上决绝的背影中,也寓于席世明带动群众增收致富挥洒的汗水中,还寓于张桂梅照亮贫困女孩大学梦的灯光中。在田间地头,首先要有梦,才有新目标,方能造就新境界。这个梦,可以小到修建一条新路,也可以大到实现乡村振兴。“不啻微芒,造炬成阳”,当无数的梦汇聚在一起,终能让梦之旭日东升。
修炼“山海情”,基于日月不肯迟的奋斗者。知不足而奋进,望远山而力行,眺阔海而致远。逐梦并不是口头说说就能够实现的,而是要在田间地头久久为功、坚持不懈。唯有奋斗是前进的“定星盘”“压舱石”“指南针”。在乡村振兴中,要有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的坚持,要有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韧劲,还要有四时相催迫的紧迫意识。“道虽迩 ,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莫畏前路多险阻,扬鞭奋蹄皆可达,保持抓铁有痕的精神面貌,激发勇往直前的拼搏力量,以奋斗之姿书写乡村振兴大问卷。
修炼“山海情”,成于善作善成的实干家。“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广大党员干部需牢记,到基层一线不是去“镀金”,而是“炼金”,倘若拘泥于“眼前苟且”只会让人停滞不前,“镀金”终会掉色,只有脚踏实地、一锤一响,方能炼就真金白银般的本领。“山因脊而雄,屋因梁而固”,停止“精神内耗”,拒绝“摆烂”,学好、用好党的精神和党的科学理论,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掌握农业技术知识,将技术和知识推广到农村中去,向实处着力、以实干开路,以真才实学有力推动乡村振兴进程。
《山乡新巨变》观后感及感想(精选篇6)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乡村振兴责任制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遵照执行。制定出台《办法》,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落地见效具有重要意义。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快车道”,必须改装党建“赛车”,调准班子“方向盘”、加固干部“传动轴”、换装产业“四驱轮”,从而行稳发展“路径”、输出担当“力量”、提升致富“速度”。
调准班子“方向盘”,行稳发展“路径”。赛车要想跑得稳,离不开指向精准的方向盘。如果把党建看成是一辆“赛车”,那么班子就是这辆“赛车”的“方向盘”。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全面统筹,科学推进,必须调准班子“方向盘”。因此,要聚焦乡村振兴的发展方向,坚持党建引领,更科学地谋划班子队伍建设,在数量上、结构上、素质上,让班子队伍更符合乡村振兴的需要,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铁军”。同时,要加强班子队伍的教育引导,通过导师帮带制,让更多新进入班子的干部能快速成长起来。
加固干部“传动轴”,输出担当“力量”。赛车要想动力足,离不开轻量高效的传动轴。如果把党建看成是一辆“赛车”,那么干部就是这辆“赛车”的“传动轴”。推进乡村振兴,不仅要擘画美好蓝图,更要加固干部“传动轴”。因此,要创新基层治理的方式,通过网格化管理的模式,实现群众“点单”、组织“派单”、干部“接单”,既能让干部快速地出现在群众的身边,更好地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也能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和能力。同时,要在真抓实干的行动中,让群众真正地信任和认可,得到群众的支持,更好依靠群众、团结群众。
换装产业“四驱轮”,提升致富“速度”。赛车要想跑得快,离不开抓地力强的四驱轮。如果把党建看成是一辆“赛车”,那么产业就是这辆“赛车”的“四驱轮”。产业是发展的根基,推进乡村振兴,必须换装产业“四驱轮”。因此,要聚焦产业发展,分析面临的具体难题,坚持党建引领,引导党员干部,主动站到以产业谋振兴的最前线,打通产业升级的“中梗阻”,探索培育适合农村的新产业和新业态,延伸农业产业链。同时,要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增强乡村产业发展的竞争力,助力百姓增收致富,让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
《山乡新巨变》观后感及感想(精选篇7)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乡村振兴责任制实施办法》,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遵照执行。其中指出,构建职责清晰、各负其责、合力推进的乡村振兴责任体系,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迈步新时代,广大党员干部当执“三笔”,以实干担当、创新思维、躬耕付出,绘就“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三农振兴“新画卷”,用心用情用力让百姓“向往的生活”走进现实。
执“民以食为天”的“农业之笔”,以实干担当绘就“农业强”的振兴“新画卷”。“民以食为本,国以粮为安。”古往今来,粮食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头牵着国家战略的落地,一头牵着百姓生活的质量,在源远流长的华夏农耕文明里,一代代辛勤的农民更是用奋斗的双手托起了一个个“丰收年”,让“稻米流脂粟米白”的收获、“丰年留客足鸡豚”的热闹、“金秋硕果满枝桃”的幸福围绕在我们的身边。广大党员干部当稳固“民以食为天”的农业底盘,继续花力气、下功夫筑牢乡村振兴的农业“基本盘”,带着“解题思维”去答好三农“考卷”,既要解决耕地、化肥、种业、机器设备、环境监测等现实问题,又要将惠农政策、补贴福利落实到地,真正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自驱力,以实干担当绘就“农业强”的振兴“新画卷”。
执“依依墟里烟”的“生态之笔”,以创新思维绘就“农村美”的振兴“新画卷”。“环境好了,生活才能更好。”良好的人居环境、优美的自然风光是群众心头的期盼,更是农村的天然优势和宝贵财富。在多少次的梦乡里,故乡的呼唤都在心头萦绕盘旋,故乡的画面都在眼前清晰显现,那是“依依墟里烟”的温暖烟火、那是“采菊东篱下”的恬淡悠然、那是“新晴原野旷”的开阔舒展、那是“泥融飞燕子”的生机勃勃。广大党员干部当建设“依依墟里烟”的美丽村居,在推动乡村建设工作时,一定要尊重民风民俗、要守护绿水青山、要打造特色名片,让排排新居都有花香草绿、让乡村处处都有自然盛景、让生态发展开创全新局面,以创新思维绘就“农村美”的振兴“新画卷”。
执“为人民服务”的“情怀之笔”,以躬耕付出绘就“农民富”的振兴“新画卷”。“治国之道,富民为始。”过往十年里,每次调研时都要走村入户,在拉家常、问寒暖、品甘苦、听烦忧中了解群众的喜怒哀乐和急难愁盼,而如何让农民“致富”更是他心头记挂的大事。“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这句话是嘱托、更是责任、是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当永葆“为人民服务”的炙热情怀,更要涵养“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境界,在乡村振兴的奋斗火热场里,既要用心回应群众的需求和期盼,更要铆足劲、躬下身去办实事、办好事,将产业发展、农产品销售、生态旅游等致富道路走踏实、走长远,以躬耕付出绘就“农民富”的振兴“新画卷”。
《山乡新巨变》观后感及感想(精选篇8)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乡村振兴责任制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实施办法》提出,实行乡村振兴责任制,实行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乡抓落实的乡村振兴工作机制,构建职责清晰、各负其责、合力推进的乡村振兴责任体系,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要坚持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政府负责、党委农村工作部门统筹协调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
在脱贫攻坚实践中,各地探索建立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如精准统计、“五级书记”抓扶贫、“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大数据监管等,这些都起到了压舱石的关键作用。__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新的战略部署,明确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在新时代“三农”工作历史性转移到乡村振兴战略以后,“五级书记一起抓”不仅是工作机制,更是实践遵循,需要继续坚持和强化,要靠实五级书记同样的政治责任,坚持问题导向,才能把“措施要硬,执行力要强”落到实处。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解决好“谁来振兴”的问题。总体上讲,五级书记要落实乡村振兴的政治责任,要把实施乡村振兴作为“三农”工作总抓手,要落实好“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方针,“须臾不可放松”;在实际工作中,谋划思路、部署工作、制定政策、提出措施时都要自觉同党中央的方针政策对标对表,确保不偏向、不变通、不走样,切实把党的领导落实到乡村振兴战略的各方面、全过程。具体来看,就是省委书记层面对全省乡村振兴工作负总责,做好全省层面的顶层设计,着力解决目标确定、政策供给、区域统筹、检查指导、督促考核等工作;市委书记层面履行好主体责任,着力解决市域层面统筹规划、要素保障、上下衔接、域内协调、督促落实等问题,起到以市带县、以上率下作用;县委书记层面处在承上启下的重要位置,起着“一线总指挥”的重要作用,主要是抓好县域层面乡村振兴的谋划推进、协调保障、组织实施;乡镇党委书记层面发挥基层基础的关键作用,主要抓好乡镇域层面乡村振兴工作任务的落地落实;村党组织书记层面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领导本村党组织团结、组织、动员群众,抓好各项任务落实。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解决好“为谁振兴”的问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就是要站稳人民立场,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乡村振兴为农民而兴,这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乡村振兴领域的具体化。“五级书记一起抓”乡村振兴,就是要求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坚持乡村振兴为农民而兴的工作理念,既要完整落实中央的顶层设计,也要鼓励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发展道路,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在“五级书记一起抓”这一工作机制中,乡村两级党组织及书记是农民的带头人,与农民的联系最直接、最广泛,农民是否有积极性和主动性,农民的主体性能否得到坚持,与乡镇党委和村党组织能否发挥带头作用密切相关。对那些与农民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如:土地集体流转、村庄建设、厕所改造、人居环境整治等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团结动员广大农民群众投身乡村振兴伟大实践,齐心协力建设美好家园。要坚持和保护农民的利益和权利,将五级书记的领导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切实解决乡村振兴为了谁和依靠谁的问题,实现高质量的乡村振兴。
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解决好“怎样振兴”的问题。推进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全域、全员、全面的振兴,是一场持久战,需要全党全社会总动员、部门地方齐发力。要借鉴脱贫攻坚经验,围绕“五级书记一起抓”工作机制,健全完善责任落实、组织推动、社会动员、要素保障、考核评价、工作报告、监督检查等一揽子推进机制。总体来说,要求是“四个不摘”,即“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监管。”具体来说,在领导机制上,要充分发挥各级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在工作机制上,要落实“五级书记一起抓”的工作要求;在投入机制上,由脱贫攻坚财政投入体系转向乡村振兴财政投入体系;在规划衔接上,遵循乡村建设规律,科学规划,形成城乡融合、区域一体、多规合一的规划体系;在政策衔接上,保持脱贫攻坚中行之有效的成熟经验、政策措施向长效性、常态性、普惠性政策转变;在考核机制上,完善督查、考核和评估制度,强化结果运用,压紧压实各方各级各部门落实乡村振兴的政治责任,确保乡村振兴各项政策举措落到实处。
《山乡新巨变》观后感及感想(精选篇9)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乡村振兴责任制实施办法》,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遵照执行。《乡村振兴责任制实施办法》的印发,表明中央一以贯之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决心,为各地区各部门实施乡村振兴提供了精细化指导、进一步明确了责任分工。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乡村要振兴,就要寻根于农业、扎根于农村、生根于农民,多维度提升农村发展的综合实力。我们要以更昂扬的姿态,聚焦粮食生产、产业发展和系统推进,点面结合,绘就乡村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壮美画卷。
聚焦粮食生产,保障粮食生产基础性地位。粮食安,天下安,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把确保粮食供给作为首要任务。要稳定粮食产能,端牢“中国饭碗”,始终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位置,把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真正落实到位,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农业供给结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积极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积极推动农业转型升级;要做好科技融合,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和种子库建设,确保种源安全,积极有序开展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提高农业良种化水平。
聚焦产业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大力发展乡村产业对深入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来说具有重要意义。乡村振兴实施仍需要保持一鼓作气的状态,决不能歇歇脚、松口气。要坚决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狠抓“增收致富”与“防止返贫”,以产业兴旺为重点,以特色为支撑,结合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等资源和种养习惯,因村施策,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游则游,既巩固现有的产业,又拓宽新的产业,不断把产业做大做强,带动群众增收致富;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完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巩固基本兜底保障线,实行防返贫动态监测常态化,筑牢防止返贫的坚实堤坝,精准做到防止返贫。
聚焦系统推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乡村振兴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全方位的振兴。在大力发展产业的同时,要有系统思维、着眼全局,注重环境整治,降碳减污,美化绿化,持续打造青山绿水的农村环境;要做到物质、精神同步富有,积极引导农民讲文明,树新风,大力推进农村地区移风易俗、摒弃陈规陋习,开展多样化的农村娱乐活动,丰富农民业余生活;要扎实开展重点领域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从水、路、电、网等多维度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大力推进数字乡村建设,促进信息技术与农机农艺融合应用;统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一盘棋,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能。
《山乡新巨变》观后感及感想(精选篇10)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乡村振兴责任制实施办法》,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遵照执行。
在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乡抓落实的乡村振兴工作机制的基础上,构建职责清晰、各负其责、合力推进的乡村振兴责任体系,旨在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当工作机制、责任体系建立起来后,一盘大棋就开局了。但上头千条线,落脚一根针。从基层来看,最重要、最紧要的是牵住“村庄规划”这个“牛鼻子”,做好它的编制、修订、实施。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村庄规划”蓝图当作先导。俗话说,做事没计划,盲人骑瞎马。反之,计熟事定,举必有功。日常工作生活中,往往会出现瞎折腾、烂尾事、重复低效、东一榔头西一锤子等现象,究其原因就是缺少一个长远的周密的计划安排。“百年寿限不准有,百年计划不可无”,规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乡村振兴同样如此。都说乡村要振兴,可是到底要振兴成什么样子、怎么振兴呢?可能很多村社干部的心中并没有谱。实际上,从国家到省市县等宏观层面的规划早就有了。但乡镇、村社层面上的规划还严重缺失。而这却是最最重要的一环。有的还是空白,有的还停留在头脑里、概念上,有的只是个大写意,有的可能要作出新的调整和完善。值此《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完结、新的规划即将出台以及《乡村振兴责任制实施办法》施行之际,编制或修订好未来5—10年的“村庄规划”,无疑是每个乡镇和村社首当其冲的大事。是的,牵“牛”就要牵住“牛鼻子”。
“凡谋之道,周密为宝”,“村庄规划”蓝图要绘精妙。很难想象,行军作战连个地图都没有,或者说地图不精确。同理,乡村振兴之“村庄规划”图也必须绘得准确而精妙。科学编制规划至少要遵循以下原则。从组织编制来看,首先提级由乡镇党委政府来组织统筹协调,这是十分恰当的。可以很好地避免出现以村为单位各自为政的封闭割据、以邻为壑的状态。各乡镇还要注意加强与周边乡镇的融合协调。其次应以村社为主体来编制规划,毕竟“自己的事自己办”。要充分调动广大村民群众的主动性、能动性、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人翁精神,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充分汲收他们的聪明智慧。须知,规划的制定往往比规划本身更重要。做规划的过程本身既是一个集思广益、开拓创新的过程,也是一个宣传动员、统一思想的过程。从编制要求来看,应遵循好全面系统、协调均衡、高瞻务实、长远可持续等原则。要找准定位,科学拟制发展目标、远景谋划、实施路径,要大手笔绘就乡村振兴新格局。比如,要统筹城乡发展空间,完善城乡布局结构、优化乡村发展布局;要统筹利用生产空间、合理布局生活空间、严格保护生态空间等。一方面,要志存高远,一个崇高的目标,只要不渝地追求,就会成就壮举。另一方面,也不能好高骛远、贪大求洋、贪多图快,不能让“计划夭折于实施之前”,而要实事求是、循序渐进。总之,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是的,牵好“牛鼻子”,“牛”就不会乱跑。
“计划之道,执行为要”,“村庄规划”蓝图须变实效。一流的规划还需要一流的执行。怎么来实施规划呢?一般地,采用夯实基础、抓住主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综合施策、分步实施等策略都是可行的。其次,理顺工作机制,以机制的力量推动实施。第三,建立责任体系,以责任的力量驱动落实。诚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指出的那样,规划实施要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各方责任、强化法治保障、动员社会参与、开展评估考核等;要准确聚焦阶段任务、科学把握节奏力度、有序梯次推进乡村振兴。此番出台《乡村振兴责任制实施办法》,主要目的是以责任落实推动政策落实、工作落实,确保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各项重点任务落到实处。办法对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推进乡村振兴主要责任内容、责任要求和责任主体作出了具体规定,旨在进一步压实部门责任、强化协同配合。办法围绕责任落实构建了一整套全方位考核监督机制,旨在切实发挥“指挥棒”作用。是的,牵好“牛鼻子”,“牛”就不会空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