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300字电子版

| 新华

观后感300字电子版篇1

感觉俞老师是一个幽默风趣又勤奋执着,特别有奉献精神的人。他成功的经历让我明白,不是只有天才才能成功,任何事情都不是凭空取得的,是靠自己争取的。

特别是他在讲北大给他的意义的时候,在讲北大校园北大学子的时候,感觉北大是崇高而又伟大的,是真正学子的天堂,真正历练人的地方。更让我明白,大学时成功的开始而不是结束。我们之前的学习全是按着家长老师的意思去做的,大学才是我们真正自主学习,培养目标的地方。如果在大学里没有把握好时间,庸庸碌碌,那么未来将是一片琐碎。虽然我们不是北大学子,但我们同样是经过高考选报上来的。可能我们之前做的不够好,但之后的路是漫长的,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我们同样要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大学的学习中去,用我们青春的活力去开创美好的未来!

知道俞老师当年是考了三年才考上的北大,让我很震惊——这是一种多么坚强的毅力啊!就像他说的那样“你们五年干成的事情,我干十年。你们十年干成的事情,我干二十年。你们二十年干成的事情,我干四十年。''可以想象当年俞老师坐在班里的时候,他是下了多大的决心,他的目标多么坚定。他一定是每天都像高考那样,全身心的投入,为了北大而不懈努力!这就是他的能力——持续不断的努力。我觉得我们就需要这样的能力,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中。尤其是在大学里——这个格外开放的场所。没有人要求你必须去干什么,只有自己努力!要想在大学里学有所成,靠的就是这种毅力。当然,这种毅力不是一两天就能炼成的,需要长期的磨练。因此,需要我们坚持,坚持才会胜利!

俞老师说的成就自己人生的.两样东西——理想和良心。我认为可能还需要信念等。但这两样东西确实是不能少。也许我们以前是庸庸碌碌,没有理想,可是现在再没有的话,真可就前途渺茫了。想以前的名人异士,哪个不是早早的定下理想,才成就了一番大业。不用去举许多例子,单说我们这些大学生。从五岁就开始上学,一直到现在,经过层层选拔越上越高。我们的思想已经到达了一个高度,一个可以对这个世界有独特看法的高度。因此,我们不能像那些中途辍学甚至没上过学的人那样随波逐流。“历史赋予了我们责任,我们就应该承担起来。”从现在起,我们就要树立理想,坚定信念。我们还要有良心,也就是要有道德。我觉得俞老师做的很好。我佩服他的就是他对室友那种无私的不怕吃亏的精神。自己吃点亏没什么,都是亲人朋友。如果在亲人朋友面前也斤斤计较,那就太失败了。道德,文明其实离我们很近,它可能是举手的高度,可能是一张纸的厚度,也可能是一只手的力度。所以。我们要尽自己所能,做一些有道德有良心的事。

成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他或许离我们有点遥远。然而,从现在做起,一点一滴积累起来,就会离目标越来越近。俞老师给了我深深的启迪,让我明白了许多道理。我一定要像俞老师那样成为一个有功之士!

观后感300字电子版篇2

世界上总有一些人是有缺陷的,受到别人的歧视,甚至连自己的父母的不了解自己,老师给我们看的就是一部这样的电影。

这片影片大致写的是:一个患了妥瑞氏症的青年——布拉德一直到长大,一开始布拉德的抽搐声和甩脑袋,引起了所有和他相处的人的注意,他的爸爸有时候还在嫌弃他,当他考试是不停的抽搐引起了老师的注意,老师还认为是他故意的,可就是停不下来,直到他的妈妈去给学校解释。他的妈妈认识到了不能够这样下去了,就带他去了解这是什么病,终于找到了原来是妥瑞氏症,他的妈妈带她去与那些也得了妥瑞氏症的人去交流,可总不那么理想。可是等他长大的时候,碰到了一个理解他的校长改变了他的命运让他的才智得以了发挥,让他成为了一个成功的人。

从这部影片我懂得了每一个人都有他的优点,只要自己去挖掘它就会显现他的智慧。

观后感300字电子版篇3

最初,电影的名字让我误以为它会充满死亡的气息。当我一个人安静地看完了这部电影,想起梭罗说的“死亡,是汲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这句话时,我才终于明白,只有让不属于自己的那部分思想和灵魂死去,才能真正把握住属于心灵的那部分生命,开始真实的生,清醒的生,有意义的生。

基廷先生让学生们停下浮躁的脚步,去面对那一张张年代久远的发黄照片,去聆听静默的忠告,去感悟时光的短暂和生命的消亡。基廷先生用他的心血让学生们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诗歌,让他们不受世俗的羁绊,为自己的梦想去奋斗。

悲剧的发生是出乎我意料的。随着那一声枪响,故事里的一幕幕在我脑海里定格:

第一节课时,基廷先生让他的学生们撕去书上对诗歌评判与赏析规定那一页,让他们喊自己“船长”。年轻的心在呼唤中得到指引和鼓舞,学生们在意气风发的青春岁月里,深深地感受到生命本真的喜悦和自由的照耀。

基廷先生带领大家去一个简陋的山洞里去寻找自己精神的家园。

尼尔慢慢拉开抽屉,拿出被白布裹着的手枪,指向自己。

陶德得知尼尔的死后在雪地疯狂地奔跑。

基廷先生被学校开除后缓缓走出教室,陶德不顾校长的阻拦,毅然站到桌子上,高声呼喊:“船长,我的船长!”

那些被基廷先生感动过的学生们都站到桌子上呼喊他们的船长。

……

基廷就像一个船长,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着这一群在禁锢里压抑太久的年轻人,那种不受拘束的血性与追求深深震撼了我。他的无畏与学生们的渴望自由充满活力也永远定格在我的脑海中。

当电影在一群站在课桌上的孩子深情的注视下划了句号时,电影所要表达的主题也深深地再一次定格在我的心中。

我忽然懂得,理想是不可能对抗现实的,或许生命有时会是痛苦的,但不要忘了灵魂深处面向生的勇气和对生的渴望。

观后感300字电子版篇4

周末,我们一家人从安康出发,来到爸爸单位----镇坪县曾家镇。听爸爸说,这里有一个叫桃花村的地方,山清水秀,风景优美,现在正是菊花盛开的时节!

中午,我们吃过午饭,爸爸就开着车,带我们去桃花村观赏菊花!一路上,我很开心!沿途的美景目不暇接,有静静流淌的河水,有高大粗壮的柳树,有造型独特的房子,远处,还有连绵起伏的大山。车子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很快便开进了村子。

走进村子,我看见满山遍野金黄金黄的,像铺了一层金色的地毯,那就是菊花!菊园里有很多忙碌的身影,有的人背着筐子飞快地采摘菊花,有的人正把摘好的一筐筐菊花放到车上。我们的车继续往前走,一会儿就到达了目的地,爸爸说:“我们也去帮农民采菊花吧!”我说:“好呀!好呀!”在向导叔叔的引导下,我们来到了一块最大的菊园,这里种着最大、最漂亮的“金丝黄菊”!我学着大人们的样子,两根手指夹着花朵底部,轻轻一提一摘,就采下一朵。大人们时不时顾着拍照,最后,还是我采的最多,我真高兴!

时间过得很快,一会儿太阳就要下山了。爸爸又开车带我们去了一个名叫“七彩菊公司”的生产车间。我看见有很多员工正在把菊花往“大盘子”里放,“盘子”上有很多正方形的小孔,“哦,原来这就是摆放菊花的!”我恍然大悟。听公司老板说,菊花摆好后,直接放到炕房里,经过高温烘炕,三天后就变成“菊花茶”了,听说菊花泡水喝可以去火,对身体健康有益哦!

今天,我真得有很大收获,不仅学会了采菊花,知道了生产菊花茶的过程,还学到了知识,真是快乐的一天!

观后感300字电子版篇5

凡是用来做笛子的竹子都需要经年历冬,让“风刀霜剑严相逼”,质地才能更加紧密结实,做出来的笛子才能不变样,不走调。

文章作者孙君飞小时候认为能做成笛子的竹子也没什么奇特的,觉得家里的木匠只是在敷衍他了事。当多年后,在卖笛人手中买笛、请教退休音乐教师解答疑惑,才知晓其中的“奥秘”——不是每根竹子都能做成笛子,春夏的竹子都长得太散漫,只有到了冬天,生长的环境恶劣,风霜对竹子的摧残,使它的质地变得更加紧密结实;而这些并不是每根竹子都愿意经历的。

不是每根竹子都能做成笛子,不是所有人都能成材。现在生活中很多家长都同作者一样,认为只要是根竹子就能做成笛子。家长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龙、成凤,却因此而无视孩子的发展顺序和个体差异,觉得别人家的孩子能这样,自己家的孩子一样可以,认为孩子什么都能学会,什么都能学好,从而逼迫孩子学。一旦学不会学不好,那就是孩子没尽力。“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只有经历过风霜,经得起挫折,才有可能成为对社会对家庭都有用的人才。一味的提高要求只会和“拔苗助长”的结果不谋而合。

表面上一样的东西,而实质上是不同的。我们要用心取材、分辨事物的好坏。正所谓“知人知面不知心”,不能光看其表面的光鲜亮丽,还要透过表面看清实质。

观后感300字电子版篇6

怀着好奇与激动地心情,我观看了微电影《希望》。这部微电影由我校的领导和师生参与拍摄,讲述了一个与奶奶相依为命的单亲女孩赵向男的故事,塑造了一个拾金不昧、诚实守信、文明有礼、爱护环境的新时代好少年形象。

整部影片的故事情节虽然很简单,但引发了人们的深思。让我感触最深的是记者问赵向男为什么这么执著地寻找失主时,赵向男说:“这还问为什么呀!人家大老远慕名来到咱梨乡,在咱这里丢了东西,找不到会怎么想呀?咱要叫人家知道,咱梨乡呀,不但梨好,人更好!”

她使我想起了我以前亲眼看到的一件事。一个寒风凛冽的早上,我裹紧衣服走在街上。街上行人不是很多,一个个行色匆匆。走到十字街路口,我发现一个小姑娘正在四处张望,脸冻得红红的,满脸焦急的神情。这时,我注意到,她那胖乎乎的小手紧紧地攥着一个包。

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走了过来,边走边四处找寻着什么。她小声地询问着行人:“我的钱包掉了,你看见没有呀?”行人摇摇头。老奶奶急得眼泪都要掉下来了。“老奶奶,这是你的钱包吗?”正是那个小姑娘从远处走了过来,老奶奶接过钱包,抚摸着小姑娘漆黑的头发,激动地说:“是我的,是我的,你真是个拾金不昧的好孩子!”小姑娘羞涩的笑了,像开在阳光下的迎春花。

拾金不昧是我们国家的传统美德,“金”不仅是指财物,而更多应该看到的是一颗发光发亮的金子般的心灵。我更希望通过观看微电影《希望》,让每一个人都能学榜样,做榜样,让《希望》的希望落地生根,让向男的精神内植于心,外践于行,让作为祖国花朵的我们竞相开放,绽放出我们新一代好少年的光芒!

观后感300字电子版篇7

当历史的年轮压过奥斯威辛,听到的是男人的怒吼与女人的尖叫,看到的是母亲的哭泣与孩子的惊恐。而今,奥斯威辛的天空湛蓝而且透明,一排排高耸的建筑直插云霄,似要打破这里的宁静。

难道时间已将历史风化,坚忍的犹太民族已似“一笑泯恩仇”。没有!不但犹太人没有忘记那曾经的苦难,德国人民也没有忘记。每当犹太人纪念日那天,德国总理总是跪在营前,默默悔过。男儿跪地惊天动地,何况总理,而这又是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没有忘记。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任时间长河滚滚不息,他们没有忘记。犹太人没有忘记,因为他们知道知耻而后勇,于是在诺贝尔奖面前,他们经常是胜利者。德国人没有忘记,因为他们把昨日的罪过,当作今日的教训,防止明日的错误。全世界的人民都不会忘记,因为和平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渴望。

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谁都不想让奥斯威辛的哥特式建筑真正打破世界的宁静,但这也不会影响到我们记忆中的伤痕,它只会作为我们的一个和平的标志,以示警钟长鸣。现在犹太民族早已得到了公正的对待,但他们也未曾将自己的历史忘掉,即使那是一段令人不堪回首的记忆。

古人云“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行。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佩乎塞苍溟”。犹太人正是凭着这一股浩然之气,将心中的愤怒转化为一股复兴民族的决心。不要以为不声不语的他们已将历史忘却,时间永远不会使有些记忆风化,就像叶延滨永远不会将荒野无灯的感触忘记一样,奥斯威辛也永不会讲屈辱的历史遗忘,即使时间不断轮回。

那天,奥斯威辛警钟长鸣;那天,犹太人民饱含热泪;那天,记忆流经这和平的世界;那天,和平在向极端的功力者和道貌岸然的战争者宣判:胜利的钟声会在和平者的心中响彻整个胸膛。

时间永远不会将奥斯威辛风化在记忆底层!

观后感300字电子版篇8

第一遍看完吓一跳,在李宝莉身上看到太多自己的影子:一心为家庭,为孩子,到头来却谁都不领情,反而厌烦的厌烦,憎恨的憎恨,自己是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说到底,还是情商的问题。刀子嘴,豆腐心,一心为整个家庭,从来没考虑别的,换来的却是丈夫和儿子对自己日渐的疏离。

李宝莉身上也折射出很多过得并不那么幸福的女人的影子。不会说话,不会绕弯子,不能考虑别人的感受,只会闷头做事。可是,做再多事,也不及一句暖心的话;做再多事,也抵不过一句伤人的话。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电影的后半段,看李宝莉一个人早出晚归,披星戴月,靠挑扁担养活一家人,供孩子上学,着实心酸。“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李宝莉的一切,说难听点,是咎由自取。小景劝过李宝莉:你要是不想跟他过,你就把钱财抓在手上,好聚好散,你不吃亏;你要是想跟他过,就想办法好好留住他……可惜李宝莉没有听。以她的性格,她也听不进去。即使她听进去了,也不懂如何去做,后面碰到事情,一样简单粗暴,不留余地。因为她的情商对应的处事方式就是这样,所以才有了后面的报警捉奸,马学武跳河……

小景说:你不要拿马学武跟刘东峰比,刘东峰本来就是稀烂,而马学武,是被你逼到这条路上去的……是啊,跟搬家公司讨价还价,不让马学武敬烟,不让儿子买饮料,出发点都是好的,是为了这个家。可是,马学武要的,不关是一个省吃俭用,勤俭持家的妻子,他要的,更是一个,懂得尊重他的女人。可是李宝莉,始终不明白。

所以人啊,谁能过什么日子,都是自己决定的。像小景,从她劝李宝莉的话来看,她的情商绝对甩李宝莉好几条街。如果是她来跟马学武过日子,马学武的结局也许就不会是跳江。所以小景与李宝莉的情商决定了一个开豪车,一个挑扁担。

其实李宝莉也明白,所以后来马学武跳江后,小景邀李宝莉来跟自己干时,李宝莉说,我就适合出力气,你那些要口脑并用,劳心的事,我真的做不来。她明白她的缺点,可是她不明白,她需要改变,或者说,她不愿意,改变。

看电影第二遍的时候,理解了李宝莉为什么不愿意改变。因为,她认为自己改变不了。她的阶层决定了她改变不了,她的眼界决定了她不去改变。

很多人的劣根性也在这里:对未知的恐惧,对不熟悉事务的排斥,宁愿呆在固有的,自以为的舒适圈里一直辛苦,也不愿接受为了更好的生活而受的那在整个生命中微不足道的一点未知的苦。

所以,这就是菜农女儿的思维,这就是菜农女儿的眼界。没有尝试,就认为自己做不到。

其实在这部片子里,也可以看到教育。让我们反思该如何去教育我们的孩子。就像小宝暴躁地对李宝莉说:“从小到大,你除了问我作业做完了没,作业做完了没,你还会说什么?”李宝莉愣了:“我的心是好的呀!”

是呀,你的心是好的。你什么时候的心不是好的?你那么善良,那么坚强,然而呢?你的好心,你的坚强,把你的生活弄得一团糟!所以,你也意识到了,你没文化,你没见识。所以,你希望儿子不要像你,你希望他能靠文化过上比你更好的日子。所以你才不停督促他做作业;所以你那么辛苦,也要供他上学;所以他考了第一名,你的脸上笑开了花……

可是,孩子不光是学习就行了的。现在这个社会,更多的是眼界。你见的越多,你了解的越多,你的思维就越开阔,碰到事情,你才有更多更好的解决办法。

就像李宝莉的婚姻,如果,她不是菜农的女儿,如果,她的成长环境不是菜市场,如果,她受更好的教育,如果,她有更开阔的眼界和思维,她的婚姻,不会走到那一步;她的半生,也不会如此辛苦……

所以,让孩子成长得更好,更自信,勇敢,就该让他去见识更多更广阔的世界,拥有更开更广阔的思维。

老祖宗教导我们,婚姻要讲究“门当户对”,是一点也没错的。马学武的父母都是老师,可以说是书香门第,而李宝莉的父母是菜农,注定了他们的说话方式,处事方式都是截然不同的,注定了他们的结合不会幸福……

这个片子里,李宝莉和健健,才是一对。而马学武,和周芬是同一类人。如果李宝莉开始就选择和健健在一起,不会像跟马学武在一起时有高他一等的感觉,健健也不会像马学武一样嫌她没文化,没素质,因为健健与李宝莉一样,虽出身城市,但是同是城市最底层的一员。他们说话直接,脏话连篇,却同样善良,耿直,他们才是“门当户对”。而马学武,喝过几年墨水,是厂办主任,男人,都有自尊,尤其是像他这样,靠自己努力从农村跻身大城市的男人,更渴望有人崇拜,满足其出身的相对卑微。

李宝莉从来没有认识到这点,反而因着自己的卑微,找不是城里人的马学武,来凸显自己的优越。所以,马学武压抑,憎恶,转而投向会认同自己“好像真的是这样耶”的周芬也就不足为怪。

也许,一个女人,以崇拜认同的眼神与语气对待自己,马学武在家从来没有享受过。那一刻,他是开心的,愉悦的,甚至,幸福的。出轨周芬,也就顺理成章……

可惜李宝莉直到发现丈夫死后没给自己留一个字,儿子几年不叫自己,都没有觉悟到,是自己,造成了这整个家庭,包括自己,的不幸……

当然,这些不幸也有马学武的责任。这个男人,太没有担当,太不负责任。自己一了百了,却把那样一个家庭的重担,扔给一个女人,甚至绝情到遗笔都不提她一个字!这是带着多大的怨恨,多少绝望去跳的江?

李宝莉没有恨他,甚至来不及怨他,就挑起了整个家庭的重担。这就是他们的不同:一个有文化,但胆小,懦弱,一个没文化,但坚强,勇敢,根本就是两个世界的人,却因为各自的虚荣或自我满足而结合了,最终造成了各自的悲剧……

还是那句话,婚姻需要“门当户对”。愿天下所有未婚男女都能明白:门当户对,频率相同的婚姻,才是一辈子幸福婚姻的根基。

观后感300字电子版篇9

每个事情都有它的故事,比如是甜的、苦的、酸的今天我观看了《超级演说家》里面的内容真是震撼人心。

《超级演说家》每轮有四人,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薛来。他的导师给他取了一个称号叫“薛不来”,因为他为了这次比赛而突然失踪。今天他讲得是关于人能不能突破二维,二维指的是人的眼睛所看见的事物。由此而能把它画出来。但盲人是看不见的,他只有思维。举个例子,比如说我们正常人触摸某种事物能把它一模一样地画出来,而盲人用他们的手去触摸某种事物,却画的和我们不一样。

我们能突破二维去看三维、四维吗?薛来认为是有可能的。在二维中如果前面有阻碍就必须得突破它,这样你的思维才能有所提高。薛来认为二维世界是一个正常人的一生,如果你没有创造出奇迹,那么,你的一生也就平淡的度过了。

薛来可以说他是一个天才,他在科学的领域中畅通无阻,无论什么时候他都有自己的想法和思维。例如,这次的“我们能突破二维”。他就用自己独特的思维把一个不可能的事情变成了可能,让人们知道思维也是可以突破的。薛来的思维是独特的,在人们眼中一切都是平凡的,没有那么多的奇迹。可他用科学的方法,证明了这一点。他的导师认为薛来是科学界的王,他可以在这个舞台上越飞越高,让我们知道科学的力量是无穷的。

《超级演说家》这个大舞台,凝聚了许多震撼人心的故事,也让我认识到了他们演说的是一个故事,更是一个令人回味无穷的道理。舞台对我们来说只是一个令人想往的地方,而对他们来说舞台是一个神圣的地方,在那里停留一次也会令他们很满足。但如果他们成功地站在那里,他们还会有许多神奇的故事。我们将深刻地记住他们的往事,也会让我们在生活中得到启示。

薛来的故事让我明白了科学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的。只有你真正的去了解科学,才能明白其中的奥秘。

189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