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的获奖感言范例
莫言获奖感言(精选篇1)
在各界熙熙攘攘的声音中,祝贺、欣喜声居多,毕竟莫言的获奖了了中国人一桩多年的夙愿。而高兴之余,我们更需要理性的思考:文学是一种纯粹个人化创作,莫言作品也只能代表他个人的水平。一个人获奖并不必然代表中国文学登上世界文学之巅,而中国当代文学缺少现实主义力作的遗憾,仍客观存在着。因此,莫言获奖固是好事,但更需要人们以平和心态来看待,就连莫言本人在得知获奖后也坦言“并不是特别兴奋”,反而“压力很大,忧虑重重”。
夙愿终了:中国人的“诺奖情结”
诺贝尔奖自1901年设立以来,已走过整整一个世纪,全世界共有近800人获得过该奖。但是在整个20世纪,中国与此奖项无缘。进入21世纪,虽然有包括诺奖得主在内的作家和科学家预测中国不久在文学和物理学等方面会有人摘得诺奖,然10年又过去,中国本土科学家和作家还是未能出现在这个获奖名单上,这不免让人有些五味杂陈,情何以堪。
若说过去中国经济落后,科学技术不发达,学术研究不受重视,文学也不繁荣,对诺奖不敢奢望,或者即使奢望也难以获得,是很正常的事情,那么,从本世纪开始,中国的国力和科学技术有了快速发展,尤其是近几年,奥运也举办了,航天员也在太空行走了,“嫦娥奔月”梦想也实现了,经济实力也已跻身世界第二了,唯独在科学和文学竞赛中,没有一个中国人以中国的名义获得诺奖。难道诺奖对中国的作家和科学家格外吝啬?这对自诩文化历史悠久,人口又众多的中国人来说,确实尴尬无比。
因此,国人有诺奖情结,为诺奖纠结、耿耿于怀甚至魂牵梦萦,都可以理解。正因如此,莫言的获奖更显得意义非凡。而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虽在意料之外,却也在情理之中,早在几年前,已有多名学者预测他将获此殊荣。的确,莫言立足于文学,并在自己的文学创作过程中长期站在人的角度关注社会,正如诺贝尔评审委员会授奖词所说的“莫言将现实和幻想、历史和社会角度结合在一起。”
文学世界:莫言和他的山东高密乡
莫言,原名管谟业,1955年生于山东高密县。莫言童年时在家乡小学读书,后因辍学,在农村进行了十几年的劳动。1976年加入,历任班长、保密员、图书管理员、教员、干事等职。1986年毕业于艺术学院文学系,1991年获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硕士学位,2005年12月被香港公开大学授予荣誉文学博士学位。2011年11月当选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同时也是青岛理工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客座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兼职教授。
莫言自1981年开始创作生涯,发表了《枯河》、《秋水》、《民间音乐》等作品。1980年代中期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提起莫言,人们首先想到的可能是电影《红高粱》里那些色彩鲜艳的画面和黄土地上张扬的生命力,那里就是莫言的故乡高密东北乡。高密不仅仅是莫言地理意义上的家乡,更是他几十年来在文学创作道路上一直苦心构筑的文学故乡。1986年莫言在《红高粱》中写道:”高密东北乡无疑是地球上最美丽最丑陋、最英雄好汉最王八蛋、最能喝酒最能爱的地方。”这无疑是莫言对高密这片成长之地最极端热爱又极端仇恨的一种表达。几十年来,莫言的小说创作几乎从未离开高密,那是独属于他的文学王国。他在这片充满想象力的土地上展开叙事,并向历史纵深挖掘,向广袤的中国乡村延伸。
“我的故乡和我的文学是密切相关的,”莫言说:“高密有泥塑、剪纸、扑灰年画、茂腔等民间艺术。民间艺术、民间文化伴随着我成长,我从小耳濡目染这些文化元素,当我拿起笔来进行文学创作的时候,这些民间文化元素就不可避免地进入了我的小说,也影响甚至决定了我的作品的艺术风格。”
在回答“您作品中的什么地方打动了评委”时,莫言说:“我想最主要的是我的作品中的文学素质。这是一个文学奖,授予的理由就是文学。我的作品是中国文学,也是世界文学的一部分,我的文学表现了中国人民的生活,表现了中国独特的文化和风情。同时我的小说也描写了广泛意义上的人。一直是站在人的角度上,一直是写人,我想这样的作品就超越了地区、种族、族群的局限。”
莫言在他的小说中构造了独特的主观感觉世界、天马行空般的叙述、陌生化的处理,塑造出神秘的对象世界,带有明显的“先锋”色彩。主要代表作有《蛙》、《檀香刑》、《生死疲劳》、《丰乳肥臀》、《红高粱家族》、《透明的红萝卜》、《酒国》、《四十一炮》等。其中,中篇小说《红高粱》由张艺谋改编为同名电影,1988年获得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那是新中国电影获得的第一个世界级大奖;长篇小说《蛙》不仅获得第八届茅盾文学奖,也是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代表作品,小说通过讲述从事妇产科工作50多年的乡村女医生姑姑的人生经历,反映新中国近60年波澜起伏的农村生育史,描述国家为了控制人口剧烈增长、实施国策所走过的艰巨而复杂的历史过程。
在世界上,莫言的作品也获得了多国读者的喜爱,很多重要的作品已经被翻译成英、法、德、意、日、西、俄、韩、荷兰、瑞典、挪威、波兰、阿拉伯、越南等多种语言出版,许多国家还出版过莫言的多种中短篇小说集和散文集。
振兴文坛:莫言获奖是一扇窗口
近几年,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国际影响力不断攀升,吸引了世界对中国作家的关注,但我们也需要清醒地认识到,即便中国作家问鼎了诺贝尔文学奖,也并不代表中国文学问鼎了世界。但另一方面,莫言的获奖打开了世界读懂中国文学的一扇窗口。
中国作为一个传统文学大国,诞生过屈原、曹雪芹、鲁迅等文学巨匠。然而近现代作家中却鲜有人能达到前人的高度。一项调查显示,莫言获奖之后,59%的受访者表示未关注过莫言的作品。由此而言,近现代中国文学作品在国内影响式微并非个别现象,而中国民众的“文学冷淡”也不是一日之寒。如果不是诺奖的“垂青”,寂寞的中国文学恐难唤醒广泛的关注。
莫言得奖也引发中国文学界的震荡。中国作协副主席高洪波认为,莫言获得世界性的文学奖项,是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象征;作家毕淑敏也表示,这对中国文化向世界传播是好事。文学界名人纷纷感叹神话终成现实,莫言获奖虽不足以证明中国文学在世界舞台已经赢得一席之地,但起码中国作家群体由此找到了与世界对话的文学自信,其鼓舞和号召的意义将不局限于莫言一人。
如今有关莫言的作品引发销售热潮,各大书店频频缺货、断货。莫言获奖也带来文学市场的回暖,对中国文学是一针兴奋剂,但其持久性还难下结论。
莫言获奖在振奋中国作家精神的同时,其更大的价值在于激励更多的中国作家深入生活、关注社会,将文学的根茎深深地扎入“丰乳肥臀”的文化土壤,吸取来自于中国历史和现实的养分。只要中国作家顺应内心、不负时代,中国的文学天空必将众星璀璨。.
中国当代作家这样多,莫言能成为最具焦点的那一个,总离不开两样东西:他的作品、他的人。对于这些,熟悉他的读者自有印象和评说,但在文学评论家和作家眼中,他们对莫言的作品和人品的了解,显然有着更专业和更真切的深度。
收入:两亿!将成中国作家首富
围绕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的各种开发刚刚开始。
莫言的新书已经提前上市;莫言著作的影视改编权正在激烈争夺中;莫言的故乡拟投资6.7亿元,弘扬红高粱文化;莫言的签约公司正在准备上市;莫言研究会的电话被打爆,都是想成为研究会理事的人;有高校已经在和莫言文学馆洽谈建立实习基地;有企业家声称,想送给莫言老师一套北京的别墅……
有人说,获奖后的莫言,不仅是中国人、中国文化的骄傲,也是中国极为难得的优质社会资源。
有人估算,获奖后的莫言,今年的收入将达到两个亿,绝对的中国作家首富。
莫言的第一笔收入是约合750万元人民币的诺贝尔文学奖奖金。我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国际组织颁发的科学、文化等方面的奖金可以免征个税。
更大的一块收入则来自于莫言作品的版税收入。
10月17日,莫言获奖后第7天,莫言的新作《我们的荆轲》面市,首批发行20万册。"这本书原计划在10月底上市,得到莫言老师获奖的消息之后,工作人员加班加点,硬是把时间提前到了10月中旬。新书前,责编已经三天三夜没睡觉了。"莫言作品在国内唯一全版权签约商--北京精典博维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下称"精典博维")的工作人员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据其介绍,即将出版的全套20部作品的《莫言文集》,准备印刷上百万册,整体定价大概在700元至800元。按照100万册,每套700元来算,《莫言文集》的定价总额就有7亿元之多。
此外,按照精典博维的原定计划,今年还将有四本莫言的新书面市。
据媒体报道,同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加西亚·马尔克斯,其正式授权的《百年孤独》中文版,自去年在中国上市以来,一年内已卖出220万本,版税收入为1100万元。
业内人士表示,与《百年孤独》相比,莫言的作品更贴近中国读者,除《莫言文集》外,其他五本新书,每本的销量突破220万册毫无问题。精典博维的工作人员表示,莫言的版税(即稿酬,按照图书销售总额的一定比例获取)属于商业机密,"至少在10%以上,绝对是国内作家中最顶尖的"。
照此粗略估算,《莫言文集》能给莫言带来7000万元的版税收入;《我们的荆轲》等五本莫言新作,按照《我们的荆轲》36元的定价、每本220万册的销量计算,则能给莫言带来近4000万元的版税收入。仅新书版税一项,莫言即可获得1.1亿元的收入。
除此之外,还有影视版权改编费。莫言获奖后十几个小时内,就有20多家电影公司向精典博维询价。
一家影视制作公司透露,如今国内知名作家的版权改编费在二三十万元,莫言"至少得100万了"。而精典博维的出版策划人张轩洋则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莫言作品的版权改编费现在已经达到千万极了。
在作家麦家看来,莫言获奖对于中国作家群体意义非凡,"感觉就像在奥运会上许海峰拿了首块金牌一样。"
今年伦敦奥运会上大放异彩的中国奥运冠军孙杨,家乡省市两级政府对其的奖励近500万元。而莫言的诺奖,在许多人看来,含金量绝对超过孙杨,山东省各级政府对莫言的奖励会比孙杨的奖金高很多。
莫言的超高关注度,国内目前确实无人能及。莫言用手机发条微博,几天之内就被转发5万多次,许多网友甚至对莫言用什么牌子的手机都大加讨论。莫言数年前创作的一部电视剧剧本,一直没有开拍,获奖后第二天,已有人出价120万元买这部手稿。
如果再加上已出版作品今年的版税收入、海外版权收入等,莫言今年的收入达两个亿,似乎不成问题。
接受访谈:脚踏实地继续写“人”
莫言获奖后,在故乡山东高密召开了新闻会,谈自己获奖后的感受。面对媒体络绎不绝地登门拜访,莫言依旧低调,除了接受少数媒体的访谈之外,自称已疲于采访的莫言无奈宣称不再接待任何人,要回归自己平淡安静的生活。而从莫言与媒体的对话中,我们也不难窥见一个作家平和的心态和开阔的视野。
对话白岩松:能够获奖很幸运
谈到自己所获得的成就,莫言表示要感谢自己成长的这片土地、感谢那里的父老乡亲给了他创作的源泉。“我生于斯,长于斯,我最早的作品,也都是以我在这个地方成长的经验、亲身经历,甚至有好多小说人物原形都是这里,所以我想没有这块土地,没有这块土地上我的乡亲们,也不会有我这样的作家。”
谈到获奖,莫言心态平和,“你自己不要把这当作一件什么了不起的惊天动地的大事情,它就是一个奖,你得了这个奖也并不注明你就是中国最好的作家,因为我心里很清楚中国作家有很多,写的很好的作家也是成群结队,具备了获诺贝尔文学奖资格的作家也有很多,所以我很幸运得了这个奖,但头脑要清楚,绝对不要轻飘飘的,要站稳脚跟。作家最重要的还是作品,而不是奖项,作家能够站稳脚跟,让他站稳脚跟的还是他对现实生活的一种关注,对于这个土地的热爱,最重要的还是一种脚踏实地的、勤勤恳恳的、忠诚的一种写作状态,所以我想尽快地从这个状态下摆脱出来赶快写作。”
对于今后自己的创作方向,莫言称将按照自己原来既定的方向,继续脚踏实地,描写人的生活,描写人的情感,站在人的角度写作。
对话董倩:幸福吗?我不知道
在面对董倩专访时,透露了自己获奖后的心情,同时也回忆了童年的种种苦难和几十年的创作经历,也表示现在的“莫言热”很快就会过去,文学的相对边缘、落寞,也没什么不好。
在被问到“你幸福吗”时,莫言干脆地回答说“我不知道,我从来不考虑这个问题”。这是因为,在他看来,“幸福”就是什么都不想,一切都放下,身体健康,精神没有什么压力。“我现在压力很大,忧虑重重,能幸福么?”莫言说,“我要说不幸福,那也太装了吧。刚得诺贝尔奖能说不幸福吗?”连日来接受媒体轮番“轰炸”的莫言谈话中显得有些疲惫,笑称最希望“结束采访”。
当被问到此次获奖的影响,莫言连说:“很快就过去了,很快就过去了”。他认为自己此次获奖,不会对文学有长期的影响,“很快就过去。大家该怎么写还是会怎么写”。民众对文学的热情也会很快过去,一切还是会按照生活自身的规律去发展。
对于“近期作品较少”的原因,莫言解释说,一方面是对自己的要求更严格,另一方面写得多了就容易重复,而自己不愿意重复。在莫言看来,作家是写人的,也是写人心的,只能通过写作改变自己、改变社会。文学作品发挥作用是潜移默化的,这种作用是非常微弱的。
对话凤凰卫视:力挺或批评都感谢
莫言获奖之后接受了凤凰卫视《时事直通车》节目的采访,表示很高兴他的作品得到认可,同时也坦言,不管网上支持他的人还是批评他的人,他都表示感谢。
莫言认为他的作品内在的文学品质,以及作品里面都包含了对人生、对社会的关注。真正的文学既是民族的,也是属于全人类的,真正的文学具有民族的特色,民族的风格,民族的气质,但它必然具有文学的共通性,能够超越族群、国家的地理疆域。”
最后,莫言还谦虚地表示:“不管在网上挺我的,还是在网上批评我的,都有他们的道理,这是一个可以自由发言的时代,每个人都可以表达对一个作家作品的看法,所以挺我也好,批评也好,我都非常的感谢他们,我觉得我就仿佛是经历了一场洗礼,因为在过去的时代,没有互联网的时代,一个作家不可能知道这么多人对自己的看法,这个时代提供这种可能,让我看到了原来有这么多的人喜欢我的作品,原来有这么多人不喜欢我的作品,原来我有这么多的优点,虽然夸耀,又提出了缺点变成批评,也是认知自我的一个很好的机会。”
文坛反响:莫言的作品,好在哪?
在当今众多的作家当中,莫言的“声音”是非常独特的。有评论认为,莫言提供了一种至少在国内称得上全新的语言方式和历史解读视角,正因为如此,对莫言的小说评价历来褒贬不一。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在大部分国人欢呼雀跃声中,有几人能读懂莫言?莫言的作品,好在哪里?世界文坛及中国文坛的评论家、作家都是怎么看待的?
彼得英格伦:莫言书中所写的故事是我听到的最恐怖的故事
获奖后,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主席彼得英格伦评价莫言的作品说,通过讽刺手法的运用,莫言让读者从书中阅读出社会的阴暗面,因为这个原因,他的作品也被认为是粗俗而的。莫言书中所写的故事是我听到的最恐怖的故事。
马悦然:莫言非常会讲故事,太会讲故事了
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之一、瑞典汉学家马悦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莫言是一位很好的作家,他的作品十分有想象力和幽默感,莫言非常会讲故事,太会讲故事了。我感觉他写得太多了,他的书有现在的一半厚就更好了。此次莫言获奖将会进一步把中国文学介绍给世界。
维佩曼:他的写作能力令人难以置信
德国法兰克福大学汉学系教授多罗特娅·维佩曼多年来从事中国文学研究。维佩曼就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一事说,莫言将中国主题与非常现代化、充满多样性且极具创意的叙事手法结合。尤其是他的魔幻现实主义,他在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现代史的现实叙述中添加了奇幻和神话的色彩,构成了很强的吸引力。
维佩曼说,他的写作能力令人难以置信。阅读他的文字,就像看一场富含创意的文字焰火,但其中又有一定程度的质朴。他采用多样性的写作技巧,不拘泥于传统叙述模式,而是运用不同的时间框架和叙述者,但读者仍能理解他的创作内容。受众也能注意到,莫言熟悉拉丁美洲的魔幻现实主义作品,也通晓各种国际文学中的现代叙事手法。纯粹从内容上看,他的作品主要叙述中国。他经常叙述20世纪的中国社会,但在审视中国现今情况的同时还反映出最普遍的人性。
他的作品都很有趣,也反映出中国历史不同的层面,特别是上世纪50年代末期的中国。莫言的作品总是富有全新的创意。维佩曼认为《酒国》充满爆炸性而且极为动人。它讲述一名侦探受委托调查一则谣传在一个中国城市中有许多婴儿被吃掉。这个主题一方面勾绘出改革时期经济繁荣的现代中国,另一方面呈现出过度消费和享乐的文化。从这本书里人们也能看到,莫言作为一个作家确实有能力描写这样的社会情况。
日本《东京新闻》:从农民视角描绘中国社会剧变
“文学的重要使命就是描写艰辛的生活和底层民众的痛苦。”莫言去年访日时接受了日本《东京新闻》报专访,如此阐述自己的文学观。
莫言作品的主要舞台是其出生地山东省的农村。他以饥饿和孤独为一大主题,从农民的视角描绘中国社会的剧变。他的作品中还有饿到吞咽煤炭的场景,不过据悉这些描写都基于其亲身经历。莫言说,文学家最好历经贫苦。在这样的环境下,才能更深刻地理解人性的本质。
去年日文译本问世的《蛙》聚焦在中国逐渐引发严重问题的政策。莫言说,其实在中国,文学创作也有很多禁忌。不过,他创作并出版了这样的作品,这证明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变,赋予作家的自由度也越来越大。
在日本作家中,莫言和大江健三郎有交往。关于东日本大地震,他说,大灾难时,人将暴露出最美的一面和最丑恶的一面。文学就是揭示人性的内涵。所以,灾难应该会对文学提供一次良机。
王安忆:他在喧哗背后有寂静
莫言回顾自己小说创作几十年的历程,曾谦虚地表示自己是“浪得虚名”,“我写小说原本也是"打家劫舍",没想到弄假成真。”但对这“弄假成真”最了解的,当数与他同时代、同经历的作家。同是“50后”的著名作家王安忆,上世纪80年代与莫言都是中国寻根文学的主将。都说文人相轻,但王安忆对于莫言的了解反而更客观。王安忆认为:莫言小说里常常是一片喧哗声,但在喧哗背后,有一种深沉的寂静作底衬,而这种寂静之音,又一定与人物的受苦、忍耐有关。这是莫言小说艺术中令她倍加赞赏之处。王安忆也直言莫言作品有的很好,有的很糟,“但莫言不怕自己写得糟,这可能是因为,有生命力的人是不怕糟下去的,他总能重新站起来。”
毕飞宇:曾把他想象成我
一个人有多成功,看他的粉丝都有谁就知道了。莫言的读者里,有个著名的作家毕飞宇,他毫不掩饰自己对莫言的崇拜。他说:“1986年,我读到了莫言。第一次阅读莫言的时候产生了一个令我颤栗的念头,也许还是一个令我不好意思的念头莫言的小说是我写的!这些小说之所以是莫言的,他只是比我抢先了一步。”毕飞宇对莫言小说的解读很形象:“我一直认为莫言是个酒鬼。他的写作总是在豪饮之后。我这样说当然有我的理由,这个理由就是,在莫言的笔下,名词与名词之间始终洋溢着浓郁的酒意。它们不安分、躁动,有时候甚至狂暴。我甚至想象在酒席上,许多人都不胜酒力,抱着脑袋摇摇晃晃地撞墙了,莫言却回家了。他打着酒嗝,用他笨拙的手指头野蛮地撞击他的键盘。”然而事实上,莫言并不喝酒。
连锁反应:“莫言热”急剧升温
莫言获奖后,在媒体的连番报道和大幅宣传下,很快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莫言”这两个字所激发的名人效应急剧升温,势不可挡。
连锁反应1作品实体店网店都断货
包括青岛、南京等多地的实体书店,莫言作品均已卖到断货,卓越亚马逊、当当网等网上图书卖场也是供不应求。卓越亚马逊网开设了莫言图书专区,然而点进去一看,《丰乳肥臀》直接显示缺货,其他书目则显示需要等待一段时间才能发货。同时,当当网上莫言的书也都被标注为“预售商品”,需要预订。
连锁反应2亲笔签名书网上售价18.8万
在孔夫子旧书网上,莫言亲笔签名的书籍纷纷涨价,最贵的是《檀香刑》,网上要价18.8888万元,第二名是《透明的红萝卜》,标价10万元。据购买了莫言亲笔签名的《十三步》的店主说:“前段时间,莫言的亲笔签名他卖800—2000元不等,现在莫言获奖,作品当然水涨船高,这本书他卖价10000元。”
连锁反应3海外版权水涨船高
“莫言热”已经瞬间烧到海外,世界各大出版社都对出版莫言作品反应非常热烈,莫言海外版权费必定水涨船高。在国内,拥有莫言作品“海外推介权”的精典博维公司已接到了无数来自海外的咨询电话。
连锁反应4手稿价格一夜飙升百万
十多年前,莫言曾与四川一书商合作创作了一部长达20多万字反映四川生活的电视剧本,但此剧一直没有开拍。该书商近日再次公开向莫言邀稿,并从原价20万直接跳到120万元,一夜飙升百万元。据了解,当今作家群中只有像贾平凹、莫言等少数人是不用电脑写作的,也正是基于这一点,这些作家留存下来的创作手稿无疑愈发弥足珍贵。
连锁反应5作品改编或成影视富矿
莫言获奖后,已有20余家公司洽谈影视版权开发,10余家大型电信、网络运营商前来接洽购买莫言作品电子版权。业内人士表示,莫言小说是一座影视题材富矿,故事性比较强,改编成为卖座的电影、电视剧比较具有可行性。
连锁反应6《透明的红萝卜》将入选高中语文
语文出版社中学语文教研组目前已确定将《透明的红萝卜》收录在高中语文选修课程中。《人民文学》杂志主编李敬泽认为,不要低估现在中学生的理解能力,莫言早期的短篇小说充满诗意,非常适合中学生阅读。
《透明的红萝卜》是莫言成名作、中篇小说,发表于1985年,创造了一个令人难忘的、被侮辱、被损害、被遗忘的“黑孩”形象。
连锁反应7莫言故乡的开发冲动
莫言获奖,高密的命运似乎开始改变。以往冷冷清清的莫言文学馆变得热闹起来,参观人数涨了十几倍。很多高密人在文学馆门口做起了生意,把之前收藏的莫言的照片、书籍拿出来卖,最高的叫价2000元。
据媒体报道,莫言老家所在辖区--高密市胶河疏港物流园区管委会,已经制定了一份拟投资6.7亿元的弘扬红高粱文化,打造半岛特色旅游带计划书。该项目包括莫言文化体验区,将种植万亩红高粱的红高粱文化休闲区,红高粱影视作品展示区等。
位于高密的莫言文学馆,现在仅有两层小楼,展览面积不过千平米,在莫言获奖后已无法满足接待需求。现在,高密政府已经设计出二期规划。
据高密市市长杨建华介绍,高密将着力打造"莫言家乡"文化旅游品牌,挖掘莫言"红高粱"文化旅游资源,把高密的旅游文化品牌推向世界。
高密诗人李丹平说,高密再也不是以前的高密了,"它是中国的文学高地,国家的圣地"。
莫言在西方
据《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吴子茹报道,莫言是海外学界最熟知的中国作家之一,不可否认,对于莫言的获奖,众多海外译者、出版商、媒体和学者的“共构”起到了重要作用
年届七十,瑞典汉学家罗得保还很清楚地记得他第一次听到莫言的名字时的情景。
那是上世纪80年代末,他朋友的家里住进了一位中国客人。罗得保曾在北京工作多年,对中国有着特殊的感情,所以经常过去聊天。有一次问起中国最近有什么不错的作家,“莫言吧,他有本《红高粱》不错,”那位中国客人很简短地说。
1990年,罗得保有机会再次来到中国。一到北京后,他就开始到处找莫言的小说。那位中国朋友所说的《红高粱》,还有一本《天堂蒜薹之歌》,当时也已经出版。他很快就读完了,“非常、非常喜欢,它反映了当代的中国,又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其中描述的有些事情我也很熟悉。”
七年后,《红高粱》被译成瑞典文出版,2001年,《天堂蒜薹之歌》的瑞典文版也得以出版。这两本小说与后来的《生死疲劳》一起,被许多人当作莫言进入瑞典文学院视野、并成功获得诺贝尔奖的重要契机之一。这三本小说的译者都是瑞典翻译家陈安娜,出版商就是罗得保,他直接促成了前两部作品的翻译。
时隔多年,罗得保回忆起他几十年来对中国文学的关注,无限感慨,“应该得的,很多中国作家都很优秀,就是西方人了解太少了。”
莫言主要作品内容简介
《蛙》内容简介
与莫言以往小说更注重历史幻想色彩不同的是,《蛙》更接近历史现实的书写,主要讲述的是乡村医生“姑姑”的一生。“姑姑”的父亲是八路军的军医,在胶东一带名气很大。“姑姑”继承衣钵,开始在乡村推行新法接生,很快取代了“老娘婆”们在妇女们心中的地位,用新法接生了一个又一个婴儿。“姑姑”接生的婴儿遍布高密东北乡,可丧生于“姑姑”之手的未及出世的婴儿也遍布高密东北乡。姑姑一面行医,一面带领着自己的徒弟们执行政策。让已经生育的男人结扎,让已经生育的怀孕妇女流产,成了“姑姑”的两件大事。
小说通过讲述从事妇产科工作50多年的乡村女医生姑姑的人生经历,反映新中国近60年波澜起伏的农村生育史,描述国家为了控制人口剧烈增长、实施国策所走过的艰巨而复杂的历史过程。
《檀香刑》内容简介
莫言潜心五年打造出来的一部长篇力作,被誉为当代汉语文学中“真正民族化的小说”。以1900年德国人在山东修建胶济铁路、袁世凯镇压义和团、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太后仓皇出逃为背景,通过讲述泼辣又深情的女性媚娘与其亲爹、干爹、公爹等男人之间的恩恩怨怨、生生死死的复杂关系,深入挖掘深厚的地域和民间戏文资源,用摇曳多姿的笔触、悲喜万分的激情,淋漓尽致地抒写了清朝末年“高密东北乡”发生的一场可歌可泣的反殖民抗争,一桩骇人听闻的血腥酷刑,一段缠绵悱恻的感人爱情,一曲惊天地泣鬼神的民间猫腔。采用“凤头——猪肚——豹尾”的神奇叙述结构,融入民间说唱艺术之精髓,凭借出神入化的文学语言,使小说成为一部诉诸声音,可以用耳朵阅读的神品妙构之作。
《丰乳肥臀》内容简介
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性”大书,是莫言进行民间史诗性书写的成功试验。作家倾情把母亲描绘成一位承载苦难的民间女神,或者就是圣母玛利亚的化身。但命运多舛,她生养的众多女儿构成的庞大家族与20世纪中国的各种社会政治势力和民间组织以及癫狂岁月下的官方权力话语发生了枝枝蔓蔓、藕断丝连的联系,并不可抗拒的被裹挟卷入20世纪中国的政治历史舞台,而这些形态各异的力量之间的角逐、争夺和厮杀是在自己的家庭展开的,造成了母亲独自承受和消解苦难的现实:兵匪、战乱、流离颠簸、亲人死亡以及对单传的废人式儿子的担心、焦虑,而她在癫狂年代用胃袋偷磨坊食物的行为更是鸟儿吐哺的深情……母亲是一种意象符号,是对他作品中“我奶奶”式女人的集合,同时也涵盖了“作为老百姓的写作”的莫言对民间苦难及其承受者的爱戴、同情和关怀。
《四十一炮》内容简介
小说的副线是一个老和尚的传奇人生。两条线索交叉进行,使整部小说在实和虚的场景不断变换、扑朔迷离、曲折迂回,又一次近距离地回看了农村改革初期的历史。本书依然诉说着我父亲和我母亲的故事,时间切换到了九十年代初农村改革的大背景。以一个孩子的视角,折射出了农村改革初期两种势力、两种观念的激烈冲突,以及人性的裂变,在伦理道德上的混沌和迷惘。通篇以一个孩子的口气讲述,既有孩子似的烂漫无知,又有极具时代特色和乡土特点的民间口语。看过这部小说的人都会被莫言幽默逗得捧腹大笑。“大师不愧为大师”,看过小说后不由会发出这样的感叹!
《生死疲劳》内容简介
小说叙述了1950年到2000年中国农村50年的历史,围绕土地这个沉重的话题,阐释农民与土地的种种关系。小说的主人公之一集中阐释着农民与土地的关系,而另一个主人公即小说的叙述者,则在六道轮回中,一世为人、一世为马、一世为牛……从不同的视角讲述他所看到的故事。小说透过生死轮回的艺术图像,展示了建国以来中国农民饱经患难的生活和他们顽强、乐观、坚韧的生命。故事情节极端、怪异、变形、荒诞,但是与寄寓其中的哲理浑然天成。全书从内涵到外延充满了作家的探索精神,充满了艺术灵气。究其所达到的艺术境界而言,这是一部划时代的史诗性作品,是中国文学终于跳出图解概念沼泽最辉煌的标志性著作。
莫言获奖感言(精选篇2)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与中国作家莫言在瑞典评委会中激烈争夺今年文学奖的局势,是本周一日本人山中伸弥获得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以来,日本社会就开始弥漫的期待与紧张感。
晚上7点后,东京千代田区办公楼林立的街道上已行人稀落,但丸之内的一个大型书店里仍灯火通明,书店柜台后预备了大广告牌“祝村上春树获诺贝尔文学奖”和小广告牌“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译著”待发。
8点刚过消息传来,一名女店员一边说“遗憾”,一边拿起小广告牌走向莫言译著的书架,把广告牌放在书架顶上,让人一进入书店就能找到莫言译著。书架上,莫言的《蛙》放在最醒目的位置,旁边还有《丰乳肥臀》等译著。然后她再拿起电话向出版社追加莫言的译著订单,准备接应可能增加的求购顾客。
“日本通”
莫言的书已有不少译成日语版,不过从未上日本畅销书榜。莫言本人也不时访日,并曾获得“福冈亚洲文化奖”。BBC中文网记者96年前后通过旅日中国作家毛丹青介绍,在东京见过莫言,印象中他寡言但幽默。莫言去年夏天还到日本兵库县的有马温泉修养,他被日本报纸《产经新闻》周五形容为“酷爱生鱼片的日本通”。
日本传媒周五也报道莫言周四晚在山东表示“感谢日本读者深深理解我的作品”的获奖反应,官方电视台NHK还邀请毛丹青分析莫言与200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高行健获奖的不同意义。
政治意识
日本也议论莫言获奖引发中国政府与流亡海外的中国评价诺贝尔奖本身的前后矛盾立场。
经常报道中国的《产经新闻》说,当中国政府去年起正致力推动软实力时,莫言获奖无疑成为宣传材料,“在日中围绕尖阁诸岛(中国称)关系恶化中,莫言击退村上春树获奖,难免中国当局今后政治利用莫言促进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恐惧”。
莫言获奖感言(精选篇3)
瑞典文学院常任秘书彼得·恩隆德当天中午(北京时间晚7时)在瑞典文学院会议厅先后用瑞典语和英语宣布了获奖者姓名。他说,中国作家莫言的“魔幻现实主义融合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
瑞典文学院当天在一份新闻公报中说:“从历史和社会的视角,莫言用现实和梦幻的融合在作品中创造了一个令人联想的感观世界。”
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之一、瑞典汉学家马悦然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莫言是一位很好的作家,他的作品十分有想象力和幽默感,他很善于讲故事。此次莫言获奖将会进一步把中国文学介绍给世界。
莫言出生于1955年2月17日,原名管谟业,山东高密人。他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一系列乡土作品充满“怀乡”、“怨乡”的复杂情感,被称为“寻根文学”作家。他的主要作品包括《丰乳肥臀》《蛙》《红高粱家族》《檀香刑》《生死疲劳》《四十一炮》等。其中,《红高粱家族》被译为20余种文字在全世界发行,并被张艺谋改编为电影获得国际大奖;长篇小说《蛙》2011年获得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致信中国作家协会,对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表示祝贺。李长春希望广大作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创作出更多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为中华文化繁荣发展,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国作家协会当天对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发表贺辞。贺辞如下:
欣闻莫言先生荣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我们表示热烈祝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