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劳动模范罗建夫事迹

| 刘慧

全国劳动模范罗建夫事迹篇1

罗健夫(1935年9月21日-1982年6月16日),汉族,湖南省湘乡县人,中共党员,生前系原航天工业部771所工程师。

1983年2月,他被国务院追授为全国劳动模范。

人物生平

罗健夫,1935年9月21日出生于湖南省湘乡县城关镇南正街。1948年考入湘乡一中。1950年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6年考入西北大学原子物理系原子核物理专业。1959年4月14日,罗健夫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毕业后,先后在西北大学、中国科学院西安电子计算机技术所、航天工业部陕西骊山微电子公司(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工作。1965年,罗健夫开始研究微电子技术。1968年,参加北京电机厂技术攻关协作。次年,主持国家空白项目———图形发生器攻关。“-”期间,他力排干扰,以顽强的毅力,攻读电子线路、自动控制、精密机械、应用数学、集成电路等多门课程,并在短时间内掌握了第二外语。有时,他整日不出工作室,饿了啃块馒头,困了就躺在地板打个盹。1972年,他研制出了第一台图形发生器。1975年,他又研制成功了“Ⅱ型图形发生器”,为我国航天工业作出了重大贡献。1978年,“Ⅱ型图形发生器”获得了全国科学大会奖。面对荣誉和奖励,罗健夫想得最多的是其他同志。在Ⅱ型图形发生器申报国家科技成果时,他把自己的名字写在了最后。他对职务、名利看得很淡,甘愿当“普通一兵”,兢兢业业干好本职工作。1980年和1981年两次评定高级职称时,他都没有申报,认为自己的水平还不够。“Ⅱ型图形发生器”研制成功后,他再接再厉,继续研制Ⅲ型图形发生器,至1981年10月已独立完成全部电控设计。 [3] 正当罗健夫积极投身Ⅲ型图形发生器的改良工作时,病魔却悄然向他袭来。一次调试设备时,他突然病倒。1982年2月,罗健夫被确诊为癌症晚期。面对沉重的打击,他想得最多的仍然是手头的科研工作不能停,为此,他请求医生不要将病情告诉家人。面对绝症,他看得很开,不止一次对主治医生说:“死后我的身体捐献给国家,你们可以解剖好好分析一下,希望对以后其他人的治疗有帮助。” [3] 1982年6月16日,正在调试设备的罗健夫突然病倒,被诊断为晚期淋巴癌,医治无效去世,年仅47岁。

人物荣誉

1978年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 [3]

1982年下半年,《工人日报》,《光明日报》及其他国家报刊连续刊登其生平事迹。他的事迹在全国人民、特别是在广大知识分子中引起极大反响,成为新一代知识分子学习的榜样和楷模。

1983年2月,被国务院追授为全国劳动模范。 [4]

2009年,当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6]

2019年9月25日,被评选为“最美奋斗者”。

个人事迹罗健夫对工作兢兢业业,脚踏实地,把个人的待遇、荣誉、地位置之度外,他是Ⅰ、Ⅱ、Ⅲ型图形发生器课题负责人,主要设计者和研制者,但在呈报科研成果时要求不署自己名字,3000元奖金也一分不取。婉言谢绝吸收他为中国电子学会成员,并两次让出评高级工程师的机会。在攻关日子里,罗健夫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全部业余时间用来刻苦读书、翻阅资料、思考设计。为了事业,罗健夫把个人生活简化到不能再简化,身上穿戴的仍是当年部队发的旧军装。家人为他添置衣物的钱,常常被他用来买了科研需要的书籍。 [5] 他平日酷爱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并以书中主人公保尔为榜样,身体力行,忘我工作,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利害,从不表现自己,多次自动放弃评聘高级职称和提升干部的机会,颁发奖金分文不受,被同事誉为“中国式保尔”。

全国劳动模范罗建夫事迹篇2

罗健夫生前是航天工业部陕西骊山微电子公司一名工程师。他短暂的一生都与图形发生器发生着关联。

图形发生器是电子计算机控制的自动制版设备。没有它,研制半导体大规模集成电路几乎不可能。这个在今天早已被CAD技术取代的笨重“家伙”,曾经却帮我国航天电子工业发展打开了一扇门,也承载了一段罗健夫个人的奉献史。

心中有家国,才会舍小为大、竭尽所能。

1970年,罗健夫受命研制图形发生器,并担任课题组组长。当时,图形发生器是国外“禁运”的设备,没有资料,没有样机。而且,研制图形发生器需要电子线路、自动控制、精密机械、应用光学等多方面知识,可罗健夫大学学的是核物理,这可怎么办呢?

一切从头学起。接到研制任务之后,他一头扎进图书馆和新华书店,搜集所有能找到的相关资料,“恶补”有关专业知识。

研制过程中,课题组里负责计算机的技术员因有其他项目被抽调。无人负责计算机,对于罗健夫的研制工作来说,不亚于斩断了一条胳膊。当大家以为他就此会撂挑子时,他却坚持下来:“我们研制图形发生器,是国家急需,党的事业急需!作为一个党员,我为什么不替党着急?调走了一个人,没有人搞计算机了,我为什么没有承担起双份工作的勇气,自己顶上去?”

罗健夫是这样想的,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这就是科学家的真情实意。

1972年,罗健夫克服重重困难和阻力,终于成功研制出了我国第一台图形发生器,填补了我国电子工业的一个空白。

3年后,他又成功研制出Ⅱ型图形发生器,为我国航天电子工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1978年,Ⅱ型图形发生器项目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励。当时申报奖项时,罗健夫把同事的名字写在前面,自己的名字则放在最后。

这是科学家的淡泊与超然。

在科研事业这条路上,罗健夫拼搏奋进,唯独忘了自己。1981年10月,他在进行Ⅲ型图形发生器的改良工作时,病魔向他袭来。为了Ⅲ型图形发生器能早日投入使用,他以惊人的毅力,一直坚持工作。

1982年2月,罗健夫被确诊为癌症晚期,面对这样沉重的打击,罗健夫异常镇定,他问医生:“我相信唯物主义,对癌症并不畏惧,请告诉我,我还有多少时间?”随后,他嘱咐同去的同志:“不要告诉我爱人,也别做切片检查了,现在,每分每秒对我都是宝贵的!”这个已知自己的寿命屈指可数的人,没有哀叹人生的短暂,没有眷恋小家庭的温暖,也没有考虑给妻儿留下什么遗言,他的心里只有一桩心事:“我还有许多工作没有做完。”

胸腔的癌肿把胸骨顶起,皮肤如烧灼般剧痛,但他仍扎在资料堆里,修改Ⅲ型图形发生器的图纸。

癌细胞在急剧扩散,罗健夫承受着难以言状的折磨,但他心心念念的都是党的事业,他还忍着病痛对前来看望的同志详细讲解难题。除了工作,罗健夫想得最多的就是别人。在病房的49天中,他从未要求护土打过一次止疼针,从未拉过一次信号灯,甚至从未呻吟过一声。夜里上厕所,他从不叫人,也不开灯,总是自己一步一步的挪着去。他还不止一次对医生说,可以在他身上做实验,死后他的身体捐献给国家,可以解剖好好分析一下,希望对以后其他人的治疗有帮助。

1982年6月16日,罗健夫同志逝世了,终年47岁。按照他生前的遗愿,遗体做了病理解剖,医生们惊异地发现:他周身布满癌瘤,胸腔里的肿瘤比心脏还大;胸骨已酥脆,一碰就碎了。经过化验:“低分化恶性淋巴瘤”,是癌症中最凶的一种,潜伏期已经在两年以上。医护人员们都哭了,他们说:“很少见这样的病,更少见罗健夫这样的人,他真是特殊材料制成的!”

罗健夫去世时年仅47岁。1983年2月,他被国务院追授为全国劳动模范。2009年,罗健夫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2019年9月25日,被评选为"最美奋斗者"。

全国劳动模范罗建夫事迹篇3

罗健夫

罗健夫(1935—1982)航天工业科学家,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湖南省湘乡县(今湘乡市)人,1935年9月21日出生于湘乡县城关镇南正街。1948年入湘乡一中读书。1950年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部队利用业余时间,自学初中三年二期及高中三年的全部课程。1956年考入西北大学原子物理系原子核物理专业。1959年4月14日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毕业后,先后在西北大学、中国科学院西安电子计算机技术所、航天工业部陕西骊山微电子公司工作。1965年开始研究微电子。1968年参加北京电机厂技术攻关协作。1970年主持国家空白项目——图形发生器攻关。图形发生器是中国发展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关键设备之一,为了更快更好地完成这一任务,他在较短的时间内,以顽强的毅力学会了两门外语,先后攻读了电子线路、自动控制、精密机械、应用数学、集成电路等多门课程,掌握了丰富的专业知识。他经常整日不出工作室,饿了啃块馍,困了躺在地板上打个盹,带领研制组人员克服了许多困难,研制成功中国第一台图形发生器,1975年又研制成功Ⅱ型图形发生器,为中国航天工业作出了重大贡献。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这一年,他又带领研制组成员技入了皿型图形发生器的研制工作。1981年10月完成了全部电控设计,进入调试阶段。1982年6月18日因患晚期淋巴癌不幸逝世,年仅47岁。

他是一位无私奉献的共产党员。平时酷爱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并以保尔的志趣行为作榜样,身体力行,忘我工作,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出了成果从不表现自己,发了奖金分文不取,多次放弃评聘高级工程师和升任领导干部的机会,连去香港考察的机会也让给别人,专心致志完成科研任务。因此,他被人们誉为"中国式保尔"。1981年10月,他正带领研制组人员试制皿型图形发生器时,突然感到胸口阵阵作痛,仍不去医院检查,也没有告诉同事,只抓了几副中草药吃,照常拚命工作。1982年春节后,病情恶化,医院诊断为低分化恶性淋巴瘤。他知道后保持镇静,更加奋不顾身地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把自己的一切献给了党的事业。

他临终前交待,将其遗体献给医学事业。1982年9月16日,航天工业部追授他为优秀共产党员。11月11日,中共陕西省委追授他为省特等劳动模范。12月,中华全国总工会向全国发出通知,号召向他学习。《工人日报》、《光明日报》等全国性报刊连续报道了他的感人事迹,他成为全国人民学习的楷模。1983年2月12日,国务院追授他为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掀起了向科技先进人物罗健夫学习的热潮。

全国劳动模范罗建夫事迹篇4

罗健夫,男,汉族,中共党员,1935年9月出生,湖南湘乡人,毕业于西北大学原子物理系原子核物理专业。1965年,开始研究微电子技术,1969年主持国家空白项目——图形发生器攻关。1972年、1975年先后研制出第一台“图形发生器”、“Ⅱ型图形发生器”,为我国航天工业作出重大贡献。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后继续研制Ⅲ型图形发生器,至1981年10月已独立完成全部电控设计。一次调试设备时突然病倒,诊断为晚期淋巴癌,医治无效去世。生前多次自动放弃评聘高级职称和提升干部的机会,颁发奖金分文不受,被同事誉为“中国式保尔”。

图形发生器,这个今天早已被淡忘的普通电子设备,却承载了我国电子工业发展的一段辛酸历史。如今这个不起眼,甚至显得粗笨的“大家伙”,早已被先进的CAD技术取代,但在30多年前,它的研制成功为航天电子工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镌刻着一位英年早逝的科技工作者的名字——罗健夫。

罗健夫生前是原航天工业部陕西骊山微电子公司(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九研究院第771研究所)一名普通工程师。虽然去世多年了,但是他所凝聚的航天精神却代代相传。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九研究院党委副书记、771研究所所长张俊超说:“罗健夫对本职工作的高度事业心和责任感,为航天科研事业奋斗的精神,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图形发生器是电子计算机控制的自动制版设备,没有它,研制半导体大规模集成电路几乎不可能。1969年担任图形发生器任务课题组组长时,34岁的罗健夫对这一领域十分陌生。面对国际封锁和当时国内“--”的动乱,科研环境十分艰难。

研制图形发生器需要电子线路、自动控制、精密机械、应用光学等多方面知识,而罗健夫大学学的是核物理,只能一切从头学起。接到研制任务后,罗健夫一头扎进了图书馆和新华书店,搜集所有能找到的相关资料。

1970年,罗健夫领导的科研组也受到“--”的冲击。攻关组白天得参加“革命”运动“改造思想”,只有晚上才有时间搞科研。当年和罗健夫同在非标准设计组的同事蔺振声说:“他这种身处逆境仍然投身科研工作的精神一直鼓舞着大家。”

1972年,历时3年,克服重重困难和阻力,中国人终于拥有了自己的第一台图形发生器。这一成果填补了我国电子工业的一个空白。3年后,性能改进的Ⅱ型图形发生器研制成功,为研制大型集成电路微处理机奠定了基础。Ⅱ型图形发生器获得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的奖励。

1981年10月,正当罗健夫积极投身Ⅲ型图形发生器的改良工作时,病魔却向罗健夫袭来。但为了Ⅲ型图形发生器能早日投入使用,他以惊人的毅力,一直坚持工作。1982年2月,医院确诊为“癌症晚期”。面对这样的沉重打击,罗健夫要求医生不要将病情告诉家人。他想得最多的仍然是手头的科研工作不能停。领导让妻子休假照顾他时,他表示:“自己因病已经影响工作了,妻子不能再耽误公家的事。”

除了工作,他想得最多的就是别人。面对绝症,他看得很开,不止一次对主治医生说:“你们现在就可以在我身上做实验,死后我的身体捐献给国家,你们可以解剖好好分析一下,希望对以后其他人的治疗有帮助。”

面对职务、名利,罗健夫看得很淡。他甘愿当“普通一兵”,兢兢业业干好本职工作。他说:“作为一名党员,自己搞技术比当领导更合适。”

1983年2月,罗健夫被国务院追授为全国劳动模范。虽然47岁英年早逝,但在我国的图形发生器历史上,却永远地写下了罗健夫这个名字。

2007年罗健夫逝世25周年,771研究所为他塑像,号召新一代航天科技工作者学习罗健夫忘我工作、勇于攻关的精神。2009年,罗健夫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全国劳动模范罗建夫事迹篇5

罗健夫,湖南省湘乡县人,中国共产党党员,全国劳动模范。1950年距初中毕业尚差一学期,带头报名参军。在部队利用业余时间,学完初中三年二期及高中三年全部课程。1956年考入西北大学原子物理系原子核物理专业,学业成绩优异,工作积极。1959年4月14日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后先后在母校及西安电子计算机技术所、骊山微电子公司工作。1965年,开始研究微电子技术,1968年,参加北京电机厂技术攻关协作,次年,主持国家空白项目一一图形发生器攻关。“--”中力排干扰,以顽强毅力,短时间内掌握第二外语,攻读电子线路、自动控制、精密机械、应用数学、集成电路等多门课程,有时整日不出工作室,饿了嘴块馒头,困了就躺在地板上打个盹。1972年、1975年先后研制出第一台“图形发生器"、"Ⅱ型图形发生器",为我国航天工业作出重大贡献。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后,他再接再厉,继续研制"Ⅲ型图形发生器",至1981年10月已独立完成全部电控设计。一次调试设备时他突然病倒,诊断为晚期淋巴癌,医治无效去世,年仅47岁。他平日酷爱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并以书中主人公保尔为榜样,身体力行,忘我工作,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利害,从不表现自己,多次自动放弃评聘高级职称和提拔的机会,颁发奖金分文不受,被同事誉为“中国式保尔”。

1982年全国不少报刊连续报道其生平事迹。1983年,国务院追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41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