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壁荒漠上的石油人秦文贵事迹

| 刘慧

感动中国人物秦文贵事迹

“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氧气吃不饱。”这是人们对柴达木盆地生存环境的形象概括。

然而,正是在这片盆地内,却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也被人们称为“聚宝盆”,柴达木盆地石油、天然气储量十分丰富,早在上世纪60年代初,青海油田就成为我国当时继玉门、四川、克拉玛依之后的又一个石油基地。

多年来,在柴达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中,涌现出一批批石油人,秦文贵便是其中之一。秦文贵以顽强的毅力克服重重困难,扎根油田,拼搏奉献,一步一个脚印,由一名大学生成长为油田的科技骨干,为油田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怀揣豪情走向瀚海戈壁

1982年,华东石油学院毕业的秦文贵怀着憧憬来到了青海油田。当时,他也犹豫过,因为那里是石油行业人人皆知的全国海拔最高、生活最苦的油田。但他也深知,那里地域辽阔,油气发展潜力大,年轻人到那里一定会有所作为。于是,他怀着“头戴铝盔走天涯,昆仑山下送晚霞”的豪情走向了瀚海戈壁。

秦文贵家在河北省平山县的一个小山村。临行前,年近80岁的老父亲特地去买了本地图,可查了半天,也没有找到儿子所说的原油生产基地花土沟。老父亲有7个孩子,秦文贵是最小也是唯一走出大山的孩子,却去了一个地图上都找不到的地方。

虽然有些不舍,但曾当过游击队小队长的老父亲懂得小家与大家谁轻谁重的道理。他叮嘱儿子:“孩子,你记住,不管走到哪里,不管那地方有多苦,你都要对得起国家!”

至今,秦文贵都记得刚到井队时的情景:先是坐了3天火车,又坐了两天汽车,当懵懵懂懂的他下车时,迎接他的是一阵打得脸颊生疼的黄沙。当时的花土沟只有几间低矮破旧的泥坯房,职工都住帐篷。有些人干脆在荒滩上斜着挖一个坑,支上废钻杆,铺上油毛毡,再盖上沙子,就是个家了,外面看起来与荒漠无异,俗称“地窝子”。刚来时,秦文贵常被从“地窝子”钻出来的人训斥和埋怨,因为他踩到了人家的“房顶”上。

人生的第一次跨越

初到井队,队长让他从最细小的事情做起———扫钻台、擦机器、收工具、打吊钳……

两个月后的一天深夜,大地被惊醒。井喷了!不一会儿,井口压力已上升到了200多个大气压,而放喷管线又被结晶盐堵死,若不立即处理,将会抬翻井口,造成井毁人亡的严重后果。

秦文贵看到睡梦中惊醒的钻工们连安全帽都没来得及戴,甚至光着膀子就跳进齐腰深的泥浆中。在巨大的地层压力作用下,数千米深的盐水泥浆狂龙般喷涌而出,暴虐地扑向靠近它的每一个人。但是,没有一个人退缩。

秦文贵感到血在往上涌。愣怔片刻,他把外衣一脱,跳进泥浆,加入到抢修管线的人群中。

黎明时分,井喷终于被制服了。为了洗掉身上的泥浆和油污,秦文贵学着师傅们的样子,先用汽油一遍又一遍地擦,再用肥皂一次又一次地搓,浑身蜇得火辣辣地疼,不久身上开始脱皮。

经受了盐水泥浆的“洗礼”,秦文贵意识到,来柴达木需要勇气,而为柴达木献身更需要一种崇高的精神。在身边钻工们的身上,秦文贵看到了那些柴达木英烈们的影子——那位为了寻找失踪的骆驼而倒在柴达木的年仅18岁的范建民;那位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宁舍生命不舍油井的肖缠岐……从钻工们身上,秦文贵感受到了柴达木人顾全大局、艰苦奋斗、为油而战的可贵精神。

渐渐地,大漠的风沙吹粗了他的皮肤,高原强烈的紫外线晒黑了他的面庞。在全队掰腕子比赛中,秦文贵已经能排第二了。打钳子、甩钻杆、扶刹把、下套管……钻井的每一道工序,他都了如指掌。

闯过了生存关的秦文贵,实现了人生的第一次跨越。在高高挺立的钻塔上,他建立了自己的人生坐标。那就是,只有为社会创造价值的人,他的人生才有价值。

自主创新干出精彩

秦文贵在最艰苦的井队一干就是5年。5年中,他从不摆大学生的架子,和工人们一起摸爬滚打。

硫酸钡重晶石粉能增加井压,但是要靠肩膀扛到井上。油田高价雇来的民工刚扛了两袋石粉,就不干了,卷起铺盖往戈壁里跑。钻工们追上去,这些甘肃山丹来的民工说:“我们那儿驴子也不干这活儿。”

秦文贵就和师傅们一起扛。6袋重晶石粉压在他的身上,鼻血浸透了胸前的工服,但他仍一步一步向井架挪去。3个月下来,他们硬是扛了1万多吨的重晶石粉,相当于2000辆解放卡车的运量。

渐渐地秦文贵发现,柴达木盆地恶劣的自然条件和油田相对落后的技术装备严重阻碍了青海油田的进一步发展。要改变现状,出路只有一条,那就是实干。他深知,在艰苦地方苦熬不算真本事,只有自强创业,干出一番事业才有真正的价值。一种强烈的责任心、紧迫感促使他努力学习、刻苦钻研。

为学好英语,秦文贵自费订阅了英文《中国日报》《北京周报》等报刊,常年坚持用英语记工作日记。劳累了一天后,别人已酣然入睡,他还就着昏暗的灯光学习。秦文贵坦言,扎实的英语底子,为他日后查资料、搞科研创造了便利条件。

在钻井队,他还不断琢磨研究各种设备,练就了一套千里眼、顺风耳的本领:看板房的灯光明暗,就知道井上启动了什么电机设备;听钻机的异常声音,就可判断出井上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在油沙山一口井的施工中,为了防止把井打斜,他根据自己所掌握的专业知识,提出采用刚性满眼钻井技术和钟摆钻井组合工艺。他的建议被采纳了。实践证明,不仅井身质量合格,而且钻井速度提高了20%,节约成本20多万元。这一成功,使秦文贵进一步认识到,油田的开发需要艰苦创业、吃苦耐劳的精神,更需要科学技术。作为一名年轻的科技人员,他应该在这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1995年,秦文贵在处理一口井的技术套管事故时,闪现出一个大胆的想法:能不能简化套管程序呢?这一技术一旦成功,将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他放弃冬休,送走妻子和孩子,一头扎进研究中,查阅资料,设计方案,用去的草稿纸摞起来有1米多高。睡眠被压到了三四个小时,方便面成了他的一日三餐。两个月后,可行性报告通过了,秦文贵被任命为实验小组组长。当年2月17日,实验井正式开钻。从那天起,秦文贵就没日没夜地守在井旁。

初春的柴达木仍是寒风凛凛,秦文贵却虚汗淋淋。沾满油泥的双手冻裂了,结成血痂的双唇又冒出殷殷鲜血。实验终于成功,整个井场欢腾了。此时,秦文贵却说不出一句话来,唯有热泪潸然而下。此项技术在类似地质条件油井的不断推广,给油田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

真情融入戈壁荒漠

疲惫不堪的秦文贵回家了。孩子盯着眼前这位形销骨立、满头花发的“陌生人”,惊恐地躲在了妈妈的身后。妻子也惊讶得瞪大了双眼———这个又黑又瘦的人真是自己的丈夫吗?他那一头乌黑的头发去哪里了?过了好半天,妻子才反应过来,一把搂住他的脖子放声大哭:“文贵,你的头发怎么都白了,你才34岁呀!”就是从那时起,年轻的秦文贵就开始染发了。

在为企业、为社会创造价值的同时,秦文贵也实现着自身的价值,毕业10年,组织上派秦文贵到国外学习。临行前,他来到冷湖烈士公墓,那里安葬着他敬重的师傅。为了祖国的石油事业,许多人把宝贵的生命永远地留在了那里。他在他们的墓碑前默默地站了许久,最后抓了把沙土用一帕白方巾裹好,深深地鞠了三个躬。

在海外,他如饥似渴地学习石油工业的先进技术。在学习将要结束时,一个选择摆在了他面前。一家国外石油公司,以高出他在国内10倍的薪水,请他去工作,并承诺办理爱人和孩子定居海外的手续。面对这个机会,秦文贵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回国。烈士墓前带来的那一把沙土,时刻提醒他,柴达木需要新一代奋斗者,去完成他们未竟的事业。

2000年,秦文贵再次出国,攻读MBA。学成后,他依然回国。后来,秦文贵先后在中国石油集团总部机关、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工作,但他的思绪常回青海,回到柴达木。

秦文贵把自己融入戈壁荒漠,把对事业的追求化作实实在在的行动,走出了一条当代青年知识分子在苦干、实干中成长、成才的道路。他曾荣获全国劳动模范、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团公司特等劳动模范、学科带头人、石油青年的楷模。2009年9月,当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2020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谢军--北斗灿繁星

【颁奖辞】

滴答,滴答,中国在等待你的回答。你的夜晚更长,你的星星更多,你把时间无限细分,你让速度不断压缩。三年一腾飞,十年一跨越。当第五十五颗吉星升上太空,北斗,照亮中国人的梦。

【人物事迹】

谢军,1959年出生,山西临汾人,中共党员,研究员。1982年毕业于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电子技术系雷达专业,获学士学位;1987年毕业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通信与电子系统专业,获硕士学位。历任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04所副所长、所长,北斗二号导航卫星总设计师。现任北斗三号工程副总设计师、北斗三号导航卫星首席总设计师,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副总设计师。

谢军与北斗的故事很早就开始了。1982年,谢军大学毕业后即投身航天工业,参与了东方红二号通信卫星、风云二号气象卫星、海洋二号卫星等国家重大航天工程,并用了3年多的时间,让北斗卫星用上了自主研制的精准的原子钟。2004年,谢军担任北斗二号导航卫星总设计师。

2020年6月,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最后一颗卫星发射成功,这代表着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全面完成。北斗三号卫星研制中,谢军团队创造性地实现了卫星批量化生产,仅用1年零14天将19颗导航卫星送入太空,创造了航天发射史的新纪录!

感动中国2008年度人物名单

唐山十三农民:奔忙在冰雪地震灾害前线的志愿者

(宋志永、杨国明、杨东、王加祥、王得良、宋志先、王宝国、王宝中、曹秀军、尹福、宋久富、杨国平、王金龙)

李隆:冒着生命危险在救灾前线抢险的消防队员

经大忠:带领群众抗震救灾的北川县长

武文斌:累死在救灾前线的河南青年战士

金晶:维护奥运圣火尊严的残疾人火炬手

吉吉:把圣火送上地球最高点的藏族火炬手

张艺谋奥运团队: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

神舟七号航天员:成功实现中国首次太空行走

韩惠民:照顾瘫痪女友34年的苏州市民

李桂林、陆建芬:扎根悬崖小学18年的支教夫妻

全体“中国人”:特别奖(特别致敬)


40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