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刘玲琍事迹

| 思恩

《感动中国》是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推出、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社会专题部活动直播组承办的一档精神品牌栏目,那么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刘玲琍事迹有哪些?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刘玲琍事迹,供大家参考!

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刘玲琍事迹

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刘玲琍事迹篇1

2023年,刘玲琍提交关于“推进特殊儿童融合教育发展”“优化残疾青年创业扶持政策”等建议。

刘玲琍建议,结合现有扶持政策进一步健全服务机制,完善扶持功能,信息双向互通,及时准确捕捉残疾人就业创业需求。比如通过实名制调查,科学合理地按照调查结果配置培训项目;由政府及残联牵头,与企业建立联动机制,采取订单式上岗配置,保证有效上岗,同时积极开发孵化项目,为残疾人创业搭建平台。

刘玲琍建议,财政、民政部门在加大投入的同时精细划分扶持资金,采取专项专用,让扶持资金精准帮扶残疾人的就业创业需求。在银行贷款方面,也期待政府加强金融帮扶引导,携手银行建立方便快捷的特惠政策,使残疾人不再因贷款问题阻碍创业之路。

同时,刘玲琍呼吁社会各界加大宣传残疾人就业、创业成功典型,树立一批在社会上有影响的先进人物,利用榜样的力量引导和带动更多残疾人走上就业、创业道路。

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刘玲琍事迹篇2

推开教室门,一个五彩斑斓的小世界映入眼帘。游玩照片、班级荣誉、绘画手工作品、暖心便利贴、益智玩具、彩色书架……与常见的教室形成强烈反差。另一边后侧,则是老师的办公桌与学生的床位,老师日常办公与学生上课、午休,都在这个教室里。

课堂上,刘玲琍为了让班里的8名孩子都能够正确发音,一遍遍耐心地重复着同一音节。遇到个别特殊发音时,她引导孩子们用手指触摸自己的鼻翼,感受鼻腔颤动。“有时候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可能要教上几天、甚至一个月。”刘玲琍说。

在平凡的岗位上耕耘,为平凡的人群发声。走在前列、干在实处,争做人民满意代表。

“舌头放松,跟着我一起来发音……”初见衡阳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刘玲琍时,她正在教室上课。

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刘玲琍事迹篇3

耕耘特教讲台33年,教会听障孩子开口说话、找到打开有声世界的“钥匙”,衡阳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刘玲琍代表湖南当选“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再次走上人生高光时刻。

1991年,刘玲琍从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校毕业后,一直在衡阳市特殊教育学校任教。为了在带班中途不换老师,结婚多年一直不敢要孩子。直到刘玲琍32岁时,初为人母,不幸的是,孩子在7个月时被诊断为先天性神经性耳聋。

为了不耽误教学工作,刘玲琍白天教学生,晚上回家教儿子,经过多年坚持不懈地听力和发音训练,儿子终于能正常说话,进入普通学校就读。

33年来,刘玲琍先后教过80多名听障学生。这些孩子中,有的自己创业开店、有的成为设计师、有的成为舞蹈演员……也有的重返课堂,像刘玲琍一样成为特教老师。

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刘玲琍事迹篇4

1991年,她从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校毕业后,一直在衡阳市特殊教育学校任教,32年来,先后培养80多名学生。

为了在带班中途不换老师,她怀的第一个孩子没敢要,直到32岁才有孩子,但不幸的是,孩子在8个月时被诊断为先天性神经性耳聋。

刘玲琍白天教学生,回家教儿子,经过多年坚持不懈地训练,她的儿子终于能正常说话,进入普通学校就读,2023年高考,取得超本科线近30分的好成绩。

在她的教育培养下,20余名听障学生进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并成功考上大学,80多名听障孩子回归社会,有的成为设计师、教师,有的通过职业教育,成为糕点师、园艺师,有了美好的前途和家庭。

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刘玲琍事迹篇5

特殊教育,每天都与被命运抛弃的“折翼”天使们打交道。可以说,选择了特殊教育,就意味着选择了枯燥且艰辛的生活。

少年刘玲琍因一名聋哑人邻居阿姨而与特教结缘,18岁从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校毕业后回到家乡,从此义无反顾地将人生最美好的32个青春年华奉献给了特教事业,成为残障孩子们心中的最尊敬的“刘妈妈”!她将每一名特殊儿童当成亲生子女对待,教他们文化知识,陪伴他们学会生活自理,在“润物无声”中帮助这些“折翼”天使重燃希望之火,从此眼前有光、脚下有路,得以改写人生。

榜样在前,党员干部应读懂“刘妈妈”的无悔抉择与默默坚守,揽一束“爱心之光”,将内心感动转化为躬身行动、转化为温度情怀,真正用心用情用力办好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以爱心暖民心换真心。

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刘玲琍事迹篇6

她,坚守特殊教育一线_年,用教师的神圣职责和母亲般的博大胸怀,在特殊教育这片贫瘠的土地上,为残疾孩子撑起了一片爱的天空;她,勤于钻研业务,育残成才,所教的80多名聋生中有20多名考上了大学;她,在离异后独自带着残疾儿子生活,克服重重困难,经过长期探索实践,自创出唇舌操、触摸法和情景教学法,为听障孩子找到了打开有声世界的钥匙。她就是衡阳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刘玲琍。

她28年来坚持做一件事——教听障孩子开口说话,让这些曾经被命运抛弃的孩子能够一步步实现自己的梦想,改写自己的人生。

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刘玲琍事迹篇7

刘玲琍,女,汉族,1973年3月生,湖南新邵人,2007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1年从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校毕业后,成为了衡阳市特殊教育学校一名普通教师。

她没有惊天动地的丰功伟绩,也没有荡气回肠的豪言壮志,有的只是扎根特教讲台30年,日复一日的辛勤耕耘和无怨无悔的奉献。她在平凡的岗位,用自己的执着与爱,诠释着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2021年6月,刘玲琍获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刘玲琍事迹篇8

刘玲琍有个学生叫康康,当时4岁多,只会叫“爸爸”,不会叫“妈妈”。

因为康康妈妈无意间的一句“好想听到孩子叫妈妈”,让刘玲琍暗下决心,开始对康康进行强化训练。经过一个月反复练习,康康第一次清晰地喊出了“妈妈”,康康妈妈瞬间泪流满面。

回忆起当时的场景,刘玲琍依旧感慨万千,虽然过程很艰难,但孩子们的点滴进步就能鼓舞人心。

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刘玲琍事迹篇9

“春—眠—不—觉—晓—”这样简单的一句诗,刘玲俐在半个小时的时间里,一边用手语比划着,一边夸张地张嘴,展示着嘴、舌、牙、喉的变化。

台下坐着8名大小不一的孩子,模仿着老师的嘴型,费力地跟读。

这样的一幕在过去的33年间不断地上演。

“眼耳鼻舌身意,色香声味触法,用尽所有为生命解锁,她从命运那里夺回一副又一副翅膀,带领孩子们飞离寂静的牢笼,听每一个新的发音,都打开一个新的世界。”这是《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组委会给予刘玲俐的颁奖辞。

谈及获得荣誉后的感受,她话语平实:“我庆幸选择了特教这个行业,它让我创造出奇迹,以此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认可,非常感恩。”

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刘玲琍事迹篇10

由于听力缺陷,聋哑学生没有有声语言思维,学习语言十分困难。

为帮助学生发准音,她反复把嘴唇贴近孩子的手背,让孩子感受气流变化,或者将孩子的手指伸进她的嘴里,触摸发音的位置。每天下班,她都声音嘶哑,说话困难。但是,每当孩子们用含混的声音喊出“刘老师好”时,每当那些快要失去信心的家长听到孩子喊出“妈妈”,抱着她流下滚滚热泪时,刘玲琍的决心和信心都更加坚定了。在多年从事听力语言康复教学中,她把用到自己儿子身上的训练方式进行改进,不断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探索出“情景教学”、“合作学习”等教学模式,自编了“舌操”和语训教材,都应用在教学工作中,取得明显成效。

她撰写的《聋校语文教学应做好“三个转变”》等20多篇论文多次在全国、省里获奖。

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刘玲琍事迹篇11

现年46岁的刘玲琍是衡阳市第一批骨干教师。1991年,18岁的刘玲琍从南京特殊教育学校聋哑教育专业毕业,随后便进入衡阳特殊教育学校工作,担起了听障儿童特殊教育的重任。那时的孩子们叫她“姐姐”。

工作第一年,刘玲琍便担任了听障班的班主任。那时,班上有个叫刘晓慧的女学生,她不仅聋哑而且伴有中度智障,生活不能自理。一天,刘晓慧大便完了,不会擦拭,便用手去抓,往嘴里塞。

刘玲琍知道后,连忙赶过去,将刘晓慧抱起,帮她擦拭,接着又轻轻地仔细清洗刘晓慧的双手和口腔。一切弄完后,她这才发现自己身上已经沾满了大便。

“我怕臭、怕脏,我那个时候也才18岁,正是爱美的时候。但是面对学生,面对这一群七、八岁就离开父母的特殊孩子,我知道自己就是他们的‘妈妈’。” 刘玲琍从那个时候开始下定决心,照顾好这些“折了翅”的孩子,用自己的爱为他们撑起一片蓝天。

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刘玲琍事迹篇12

1973年,刘玲琍出生于衡阳市一个普通工人家庭,邻居是一名聋哑人,不识字也不能讲话。她心想,如果有学校能让他们从小就识字、学说话,那该多好。后来,她毫不犹豫报考了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校。18岁毕业那年,成为衡阳市特殊教育学校听障一年级的班主任。

32年的辛勤耕耘,刘玲琍自创唇舌操、触摸法和情景教学法,先后荣获全国“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称号及“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第四批岗位学雷锋标兵”“湖南省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2021年“七一”前夕,她被评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成为全省特教岗位唯一当选的教师……

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刘玲琍事迹篇13

3月21日上午10时,正值一项残疾人体育活动在衡阳市特殊教育学校举行,校园内热闹非凡。

活动现场,刘玲琍一刻不停地来回走动维持秩序,规劝着“不听话”的学生,或手舞,或加大嗓门……

“刘老师既是老师,又是妈妈。”一旁的孩子家长告诉记者。

“我们经常拗不过、管不了孩子,只有来求助刘老师。”在家长心里,刘玲琍就是“救命稻草”。

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刘玲琍事迹篇14

刘玲琍她常说:“儿子和学生,都是我的天使,需要我守护。”作为衡阳特殊教育界的名师,许多康复机构曾向她抛出橄榄枝,但都被她拒绝了。多年来,她独自抚育儿子,虽然经济条件有限,但依然资助4名贫困残疾学生完成学业。虽然每周要上20多节课,忙得像陀螺一样,但她依然第一个报名参加“送教上门”,到社区里为那些不能到学校接受教育的重度残疾孩子上课,努力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感染着学生。

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等称号。

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刘玲琍事迹篇15

刘玲琍在衡阳市特殊教育学校连续带了两届学生顺利毕业,一门心思心扑在孩子们身上,期间由于操劳过度流产一次,直到2005年,32岁的刘玲琍在结婚6年后再次怀孕,但老天爷却和她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

“我的儿子差一点就永远不会叫‘妈妈’了。” 刘玲琍的儿子在8个月大时被确诊为先天性神经性耳聋,她当时失落万千,万念俱灰。

“我真的是没想到,孩子6个月大的时候去做体检,医生说他对声音反应迟钝,我当时就觉得不可能吧,也不能接受这回事。”但刘玲琍当时还想着不能因为自己的事而耽误孩子们的学习。“我就有一种想法,一直要把他们带到毕业我才放心。”

在同事和学生的关心帮助下,刘玲琍重拾斗志,决定凭着自己14年教聋声语文的经验,慢慢摸索着帮助儿子恢复听力。皇天不负有心人,她终让铁树“开了花”。儿子在一岁半的时候会叫妈妈了,在两岁半的时候能跟正常孩子一样说简单的话语。现在,刘玲琍的儿子已在重点中学就读。

204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