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生命浪费到美好的事情上读后感

| 郅铿

直起腰来

我望见蓝色的大海和帆影

读书读到我这个年龄,有时会生出无书可读的感叹,这不是矫情,而是因为每年的新书榜单等等已经与我的需求无关,同时,受个人知识体系的局限,费力自觅新食的难度自然便增加了。

当我们在成熟期重读经典,我们就会重新发现那些现已构成我们内部机制的一部分恒定事物,尽管我们已回忆不起他们从哪里来。

昨日的叛逆,会渐渐演化成今日的正统,继而又供养成明日的经典。所不同的是,点燃的光芒将渐渐地烧成灰烬,而人们越来越少的追究光芒之被点燃的起源。

所有我们完成的美好事物,没有一件是可以迅速做成的,因为这些事物都太难,太复杂。

在与众不同的背后,往往是一些不足为外人道的辛苦。他们简单地长跑,简单地做一件事情。他们做事,只为意义本身。所谓的成功,只是一个结果,它也许水到渠成,也许永无来日。

我们总是被一些无解的使命所追问,被一些没有找着落的理想所驱赶。我们总是少数。

我只知道,我心澎湃如昨。

不知道爱你在哪一天 不知道爱你从哪一年 不知道爱你是谁的诺言 不知道爱你有没有变 只知道花开在眼前 只知道年年岁岁岁岁年年 我痴恋着你被岁月追逐的容颜

花开在眼前 已经等了很多很多年 生命中如果还有永远 就是你绽放的那一瞬间

花开在眼前 我们一起牵手向明天 每次我总是临风轻哼 更好的季节在下个春天

风流总归会星散,美好却始终难忘。人生那么短,好玩的事情那么少,偶尔遇到了一两件,就赶紧和相纸的朋友一起去做吧。

这一生中,你遇见怎样的人,然后有机会成为那样的人。

富贵不测似浮云,生命如草润细物。

美景之美,在于忧伤。

一切伟大的城市,大抵都是如此,它从历史中披星戴月地走出,在破坏中得到新生,每一代人都在它的肌肤上烙下印记,让它变的面目全非,然后在忧伤中退回到历史之中,只有城市永远存在,忍受一切,不动声色。

生命就应该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在遇见这句话之前,我一直被职业和工作所驱赶,我不知道生活的快乐半径到底有多大,什么是有意义的,什么则是无效的。是这句话突然间让我明白了什么,原来生命从头到尾都是一场浪费,你需要判断的仅仅在于,这次浪费是否是美好的。后来,我每做一件事的时候,我都会问自己,你认为它是美好的吗?如果是,那就去做吧。从这里出发,我们去抵抗命运,享受生活。

把生命浪费到美好的事情上读后感(篇2)

我是见过吴晓波老师的,当然,是在他的著作里。《大败局》系列、《激荡三十年》、《历代经济变革得失》……一本接着一本,算起来,也算是个吴老师的小粉丝了。

在《大败局》系列、《激荡三十年》、《历代经济变革得失》一类的书中,吴老师总是在扮演着一个旁观历史的智者,为历史,也为当代的中国。读吴老师的这一类的财经类著作,总能从无到有的吸收到很多自己过去闻所未闻,却不无精彩的见解,久而久之,自己的认知便也升级了。

《把生活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不同,这是一本吴老师的散文集。收录了吴老师近年散文作品60余篇,“不同于商业作品的理性客观,散文中有他为人父的舐犊情深,有与故人相交的依稀往事,有身为知识分子的冷眼世情,有浸淫商业世界几十载的犀利勾画。时 光有味,岁月留声,每一篇都是最诚挚的表达。”本书的简介中如是说,事实上呢?确实也是如此。

在这里,你会读到一个过去见所未见的吴老师。他远离财经界的嘈杂,跟你一起谈李普曼,说廖厂长及自己的青葱往事,也说读书与旅行之差异。很奇怪,不是吗?为什么一个财经作家不好好写财经类书籍,跑来出版一本他在文笔上注定输给专业文学类作家,在思想上未必胜得过生活大哲的生活相关散文?难道人钱赚够了就可以任性了吗?其实不然。

在藏传佛教里,活佛的遴选有很多步骤,其中一个略有趣:拿一堆物品在有可能是转世灵童的面前,让灵童自选。这时候灵童便会在一堆物品中选择那个多半是最不起眼的物品,那是他前世旧物。以此确定,他就是他。

我们不是活佛,我们都是一个又一个的普通人,吴老师也一样。但是人生的选择与放弃,却是谁都需要面对。吴老师选择了财经作家作为他展示给世人看的一面,却也会有自己的“前世旧物”,这“前世旧物”,就是“把生活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之情趣。

我们又何尝不应如此?我们每天有太多时间都花在了学习演讲技巧、驾车等“实用技术”,但这些“实用技术”并不能成为我们生活的全部,工作也不能,试问,如果我们不能像吴老师那样有自己的“前世旧物”,我们的生活不会少了不少乐趣吗?

是,我们每天都很忙,也很难去真正花时间去热爱自己的“前世旧物”,但心中姑且放着一个,时不时的去欣赏一番,不也是好事吗?为了我们自己,为了我们的品质生活,都去寻找些自己的“前世旧物”吧,毕竟,人生最宝贵的是生命,而生命只有一次。

把生命浪费到美好的事情上读后感(篇3)

——读吴晓波《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

他没有等到清晨的敲门声

也没有人走过来问:

“你长大后,喜欢做什么?”

图书馆里的一排排书

广阔世界的一条条道路

目光与脚步 还不足以解读

还要看到偶像们灰飞烟灭

辉煌的一败涂地

界线总是在狂热的洪水退去后

才清晰显现

还要逆流而上

在历史中发现历史

在现实中回忆现实

在狂风中目睹勇气与希望像野草生生不息

在喧嚣中想起那些不在场的沉默与委屈

然后回头

久久的注视那些微小却熠熠闪光的

美好的事物

把生命浪费到美好的事情上读后感(篇4)

这本书每天睡前会看,差不多用了半个月的看完。可能是自己懂得太少,第一次接触吴晓波,感觉他懂好多。看到他讲他的大学是一排一排的看书的时候,我就会想,我浪费的那些时光都干什么去了。

对这本书的五分好评,其中对书的内容的肯定只能占一小部分,毕竟我刚开始读书,对于书的意义及好坏还缺乏判断性。我只说一下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感受,因为前期的无知,导致我读起来特别的慢,里面提到的众多人物,之前都没见过听过,是这本书让我产生了想要去了解的念头,书内多次提到的他写的其他的书,我也想看一下,对中国的经济史发展也有了兴趣,所以我觉得他对我来说是有好的影响的。

书名确实想吐槽,有一种很鸡汤的感觉,而且是我个人不喜欢喝的汤,可能如果作者不是吴晓波,因为书名而买了这本书的读者会换成另一个年龄段的人吧,可能是初中生,哈哈。

不知道你看了后会不会有一种世事无常的感觉,多次提到了各企业家兴衰,虽然没有细致讲过程,但是结果也会让我感慨有那么多优秀的人都会失败,有那么多无愧于心的人都会受委屈,而且机会很少,不一定能翻身,所以我们如果遇到什么无法预测的事情也要保持好心态,因为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想办法去解决就好。

给自己定个小目标吧,吴晓波的书18年看够十本,还有那个纪录片也看了,加油哦,你可以的。

把生命浪费到美好的事情上读后感(篇5)

是看完本书的第3天,我也有一搭没一搭的想着以哪个角度写这本书的读书笔记。对于“论自由”这个主题是突然间出现在我的脑子里的,原因是读完这本书后,我有一种满满的对作者的羡慕感,羡慕他的才气,羡慕他的生活方式和态度。被印上“成功人士”的标签的人有很多,首富啦,明星啦,总统啦,但对于这些“成功人士”我却没有什么“羡慕”的意思,因为他们连上似乎写满了“压力”二字。然后在吴晓波的文字中我虽能看到压力,但这些压力都是别人的,与这位在旁描述的第三者无关,只有

——与妻女相伴,在杭州幸福生活的悠闲

——在某些固定时刻逃离到千岛湖中央的杨梅岛上,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惬意

——能养出好女儿,能做好节目,能写好书,能获得各种好口碑的能力

所以,我把这种随心所欲的生活状态定义成”自由“。

”财务自由“当然不用说了,书中有述吴如何依靠对房地产的眼光投资增值,再加上他畅销的书和节目,为妻女创造了无物质压力的生活状态。

在无财务压力的情况下,工作的动力必须来自自主的兴趣,吴自然是有兴趣而且动力十足的,能接触到海量的第一手咨询,能从中整理出完整而科学的观点,然后用清晰文字语言表达出来,成功的将兴趣转化成成果,这是”知识自由“和”能力自由“。

吴晓波已经是现在最炙手可热的财经类媒体人了吧,他仍然能静下心来写各种文字,做研究不断推出新的作品,没有为名利所累,这是”心态自由“。

好了,对于吴晓波的羡慕和赞美我暂且表达到这儿,这种super awesome的生活状态是我的目标,至于说这种高度我能不能够得到一点点,就看我的修行和机遇了。

把生命浪费到美好的事情上读后感(篇6)

生命从头到尾都是一场浪费,你需要判断的仅仅在于这次浪费是不是美好的。

——吴晓波

深圳是一个年轻而有效率的城市,身处这个城市的我们,每天忙忙碌碌,可停下来,却经常不知道自己在忙什么。前段时间朋友圈流行一篇文章《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打开一看,居然是擅长写企业史的知名财经作家吴晓波的感悟。我真的很难把《大败局》、《激荡三十年》那个大气磅礴的作者和这篇小文联系在一起,然而,这却让我更加看清楚了,哪怕是学经济学的“理性人”也不得不承认,“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其实就是对生命最好的尊重。

小的时候,我们都会被问一个问题“你的理想是什么?”,却很少人问我们“你喜欢干什么”。“理想”和“喜欢”两个字,却有着完全不同的内涵。于是我们的答案大多都是“科学家”、“警察”、“老师”、“医生”……这些都是大人希望我们成为的那种人。却很少问自己,“我喜欢什么?我擅长什么?”

喜欢,是一切付出的前提。只有真心地喜欢了,你才会去投入,才不会抱怨这些投入,无论是时间、精力还是感情;只有真心地喜欢了,才可以和物质与报酬无关,甚至可以与前途、成就、名利没有太大干系;只有真心地喜欢了,当遭遇挫折和失败的时候,你才会学着去勇敢面对,仍然享受“曾经拥有”的美好,然后擦干泪,继续前行。

吴晓波说“生命就该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是台湾黑松汽水的一句广告词,他大概十几年前在一本广告杂志上偶然读到。在遇到这句话之前,吴晓波说他一直被职业和工作所驱赶,不知道生活的快乐半径究竟有多大,什么是有意义的,什么是无效的。而这句话,就让他突然明白了什么,在以后的日子里,他便常常问自己“你认为它是美好的吗?如果是,就去做吧。”从这里出发,我们去抵抗命运,享受生活。

在这个世界上,不是每个国家、每个时代、每个家庭的年轻人都有权利去追求自己所喜欢的未来。所以,如果你侥幸可以,请千万不要错过。所以吴晓波没有阻止他的女儿退学去了一间第一次招生的音乐学校,虽然他很清楚其中的风险与不确定性。

所有的青春都在为中年做准备,这样的话年轻时的我们未必会同意,但在中年的某个午后,你能够安心坐在有春光的草坪上喝一杯上好的龙井茶,你有足够的心境和学识读一本稍稍枯燥的书,有朋友愿意花他的生命陪你聊天唠嗑,你可以把时间浪费在看戏登山旅游等诸多没有经济价值的美好事物上,这一切都是有“成本”的,而它们的投资期无一不是在你的青春阶段。

如果我们曾经错过了太多美好的事物,如果我们在做选择的时候往往以“是否有利”作为考虑因素,如果我们感觉被忙碌的生活压得喘不过气来……那不妨给自己一点时间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然后更加努力地生活。

73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