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书心得1500字

| 福萍

我的震憾,首先来自于雷夫老师“几乎每年48周,每周6天,每天12小时的和学生们涌进教室里,沉浸在莎士比亚、代数和摇滚的世界里”。其次,我的震憾还来自于雷夫老师那一次“教室里的火”——教师上课上得竟然连自己的头发着火了都还不知道!竟有如此投入教学的老师!而且学生们“抡起胳膊使劲地打我的头”时,他却“觉着当老师棒极了”!而更让我感到震憾的是,雷夫的学生们竟然都着迷般的每天提前2小时到校,放学后数小时内又仍不愿离去。这是一种怎样的“疯狂之举”,又是一种怎样的教育奇迹!

作者雷夫·艾斯奎斯老师,从教二十五年来,一直在一所叫霍伯特的小学担任五年级老师。这所学校位于美国的洛杉矶,高达九成的学生家庭贫困,并且大部分来自非英语系的移民家庭。可是,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雷夫老师班里小学生的成绩高居全美标准化测试前5%,而且孩子们谦虚有礼诚实善良。长大后,他们纷纷进入哈弗、普林斯顿等名校就读取得不凡的成就。作者的着眼点不在成功,而在过程上。他心态平和而自信地写了许多发生在第56号教室中他和他的学生们零碎的事儿。这些小事儿,在许多教室里都会发生,情形似乎大同小异,但是第56号教室却让这些小事具有了不同的功能和意义。

这本书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雷夫先生为了让孩子们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所付出了努力与艰辛让我真正体会到了成功无捷径的真谛。雷夫先生每天为了自己的学生早上三点多从家里出发,倒好几次车在早上六点多赶到教室,晚上六点离校。节假日还带着学生到学校去上课,这些都是免费的。他那所谓的“魔鬼式训练”、学习“8法则”——解释、示范、模仿、重复、重复、重复、重复、再重复,都是建立在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出于对学生的那份爱的基础之上的。爱好孩子是很容易的,但要爱那些调皮的孩子,就真的需要我们老师的爱心了。对于班上的任何一个学生,对他们的态度,雷夫先生都是不放弃,不抛弃。

在雷夫的用心、努力下,雷夫和他的学生受到了外界的高度赞扬。在我认为,雷夫心中最骄傲的应该是n年后他的学生还会回到56号教室去看望他、帮助他和他的学生们,这是多么令人高兴的事情啊!然而雷夫却说最骄傲的是学生们“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于是我豁然了!忘也好,记也罢,只要真心付出了,付出得有意义,何必计较、在意那么多呢?

很感谢学校为我们推荐的这本书《第56号教室的奇迹》,因为这本书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案例,还给我带来了一个教育家典范、引起了我很多的思考和启迪。感谢雷夫,因为他提醒了我,多一个角度去认识这个世界,还因为他用他的实际行动证明了教育的关键还在于不断地实践、反思、实践,因为“要达到真正的卓越是要做出牺牲的,需要从错误中汲取教训的同时付出巨大的努力。”

在美国的众多名师中,很难有人如雷夫·艾斯奎斯一般给人以震撼与惊叹——他在同一所学校的同一间教室,年复一年地教同一个年龄段的学生长达20多年,获得的荣誉不计其数,给他提供捐助的人也不计其数。他的事迹轰动整个美国,而且还被拍成纪录片,他的著作《第56号教室的奇迹》成为美国最热门的教育畅销书之一,但他仍然坚守在他的56号教室,证明着一个人能够在最小的空间里创造出最大的奇迹。一些孩子,他们有幸从这间教室走过,他们的人生,因此改变了走向,改变了高度……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书心得1500字(精选篇2)

我读书有一个习惯,就是每拿到一本书我会先看看这本书的序言,尤其是作者的自序。这本书序言开头是这样的“我清醒地知道自己并没有超越常人之处,我所做的工作和其他数以万计努力奉献、希望世界变得更好的老师们是相同的。教学过程中屡屡受挫和睡眠不足都是家常便饭。我经常大清早醒来,就开始为了一个无法得到妥善教育的孩子而烦恼不已,有时候觉得当老师真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这段话深深的吸引了我,因为我觉得这和自己的内心是极度相近的。抱着好奇的心理我仔细阅读了这本书。希望自己能在这本书中找到解决困扰自己问题的方法。雷夫,一位平凡的教师,他用创新的教育方式,把孩子变成了热爱学习的天使,他用热情的教育态度,把教室变成了温暖的家,造就了自己不平凡的人生。从这本书中,我看到了信任与耐心,感悟了热情与责任,留下了钦佩与感动。

书中说:第56号教室之所以特别,不是因为它拥有了什么,反而是因为缺乏了某样东西——害怕。单纯的信任比害怕的威信更重要。雷夫和我们大多数教师一样,最开始都认为要给学生下马威,这样才能树立教师的威信,这样学生才会听话。今年我接手初二学生心里就有一定的忐忑,因为听其他老师说过这届学生的种种不良行为。所以,刚开始的时候,我基本上是板着一张脸上课,严肃的处理每一件事情。经常性的大声呵斥,对那些问题学生的批评更为激烈。可开学没有几天就出现了三次学生顶撞老师的事情。其他老师每次告诉我的时候,我的怒气就急剧上升。心想:“多少年没遇到这样坏的学生了,怎么连最起码的尊重老师都做不到”。接着就是我找出这个学生先是严厉的批评,然后开始讲道理。但我发现这样做的效果并不明显,虽然当时给“镇”下去了,一转眼他们还是老样子。其中一个男孩子在我批评他的时候表现出来的抗拒是我很多年没有见过的。这是一个问题学生,对老师的批评充耳不闻,甚至说过一些与他这个年龄很不相符的狠话。他也是我学期初就打算重点教育的对象。前两个周就在我反复的批评与他反复的对抗中过去了。但这个学生依然我行我素,我也发现这两个周的我这越来越不像我了,与我自己所想的教育效果差距也越来越大。后来我开始尝试与他多交流,慢慢的我发现这个学生很喜欢“讲道理”,或者说是局限于自己所谓的“道理”中无法自拔。我就想是不是能在这方面有一个突破,从而取得意想不到的作用。

课外活动其他学生参加各种活动队的训练,教室里剩下四个学生,我在教师里监督他们自学。不大一会他又小动作不断,而且愈演愈烈。我告诉自己不要发火,要冷静。这次他的道理是课外活动应该是自由玩的时间。我顺着他的理由心平气和的一个个驳倒了他所认为的道理。从他的表情中我知道这次谈话的效果胜于以往任何一次,最后他也认识到了错误,真诚的道歉了。或许这次谈话的作用,这以后他经常到办公室告诉我某某同学违反纪律,在什么方面做得不好。遇到这样的情况,我都先表扬他能发现别人的不足,再利用这个机会问他应该怎么做,你能做到吗?同时也鼓励他发现班级的情况就来汇报,他很欣然的接受了。现在这个学生的改变仍不能达到我们的满意程度,但我知道他慢慢的在改变,朝着我们希望的`方向改变。读了这本书,也使我彻底明白:光镇的住是不行的。一方面,对他们严格要求是必须要做到的,另外一方面,要和学生们互相信任。信任可以取代恐惧,信任可以让学生对你敞开心扉,这样处理问题也变得容易起来。正如书中写到“为人父母、师长的我们,总是对孩子们发火,往往也气得很有理由。然而,遇到学生不懂的时候,绝对不该感到沮丧。我们应该用积极的态度与耐心来面对问题,打造出立即、持久,而且凌驾于恐惧之上的信任。”

最后,我非常感谢学校举办这次读书活动,让我能静下心来读到这样一本好书。总之,这本书需要我细心研读,慢慢消化。因为我们和作者雷夫一样,我们都有一个教室!一个注定不一样的教室!正如这本书的副标题“让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先把学生变成天使,再让他们爱学习,这是我今年班主任工作的目标和方向。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书心得1500字(精选篇3)

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是一个充满惊讶和感动的过程。全书字里行间处处渗透出雷夫老师二十多年的教育经验与教育智慧。一个小小的教室,竟然如此地吸引人,致使学生愿意提早两个小时上学,而又延迟放学时间,即使毕业了仍不忘每周回到这个教室,这其中究竟有着怎样的魔力?一个普通的最基层的老师,竟然获得了总统颁发的“国家艺术奖章”,感动了整个美国社会,这又是一个怎样的会施魔法的老师?读完再来反思自己的教师角色,不自禁地感叹:做教师就应做一个像雷夫这样有追求的教师!

读着这本书,我的内心还是翻腾起不小的“浪花”: 雷夫老师是一个敢讲真话、有智慧、充满爱心的老师。在《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一书封面的醒目处写着“让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我想这几个字其实是概括了雷夫老师的教育理想,或者说是折射出了雷夫老师教育追求。“让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说来简单,做起来并不容易。

《第56号教室的奇迹》全面而详细地阐述和介绍了雷夫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和有效行动。雷夫倡导“没有害怕的教育”和彼此信任,他反复强调知识本身就是最好的奖品,他运用了“道德发展六阶段”理论:我不想惹麻烦———我想要奖赏———我取悦某人———我要遵守准则———我能体贴别人———我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奉行不悖。这第六阶段的道德要求与儒家思想所倡导的“慎独”不谋而合。他在教学中,培养孩子终身阅读的习惯,注重写作的培养,并在游戏中学习数学,他让学生热爱地理和历史,和学生做实验,培养学生音乐和美术的修养,热爱运动,学会管理自己的财务。所有这些,看似和普通老师没什么两样,但在每项教育活动中,都充满了雷夫的智慧和激情,学生和他在一起快乐无忧,每项学习学生都投入极大的热情,尤其是演莎士比亚的戏剧和旅行两项活动,更让学生全情的投入和无限的热爱。

雷夫也是在标准化测试的大环境中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但他做到了“另辟蹊径”,即实现了“终身性”教育,也没有影响应试的效果。引起我心灵微震还有雷夫的自省和不断思考的态度。曾经他自认为自己的科学课上的很完美,并让他的继女来欣赏。女儿一句“将来没有一个学生会成为科学家或从事研究工作”,使雷夫陷入了思考。他没有固步自封,而是沉下心来寻找问题,最终找到原因,改变了方法,后来的学生不断的有科学家或医生等科研工作者出现。

因为对工作的爱与专注,才会出现“头发着火了”也不自知;因为对孩子的爱,才会不自觉得要对孩子进行终身有益的教育。让我想到我走上教育工作岗位的初衷:“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只有爱自己选择的职业,才会让自己的人生快乐而阳光,只有我们教育者充满了爱,才能“让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

在本书中,我看到了雷夫老师点点滴滴的有益的做法,也看到了在他眼里,学生都是可爱的天使,更看清了他的一切努力都是为着让这些天使变得爱学习、会学习这样一种最朴素的意识和想法。雷夫老师为什么能做得这么好,能让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产生最生动的、最大化的、最被大家所认同的效益?从本质上来看,这是因为他有爱心,有一颗热爱儿童的心,他是真正把自己的学生放在心上。雷夫老师对孩子的爱,在书中随处可找。是呀,爱是教育的根本。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有高低,但是教师对学生的爱心不能有高低。没有爱,便没有教育。爱生要胜过爱子,作为一名教师,要把爱洒向每个学生。我们只有心里时刻装着学生,学生心里才有你这个教师。尤其是学生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对于那些发展慢的学生,我们只有爱之切,才有可能唤起他们奋发向上的勇气、信心与激情,才能冰释他们心底积淀的自卑,大胆地去寻找失落的绿洲,才能使他们奔向健康发展的人生之路。

读完这本书让人感动和难以忘怀,“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做老师,应该向雷夫老师一样,时刻不能忘记爱学生是我们的根本。下学期马上要教初三了在新的一学年里我应为自己和孩子们创造些什么呢?雷夫说:“这是你拥有的时间,是你生命中无可逃避的又一段历程,假如你愿意的话,你可以用它来做很多事情,你可以找到你想要的生活。”我坚信我能做到让自己和孩子们满意!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书心得1500字(精选篇4)

雷夫,这位美国最有趣、最有影响力、最优秀的老师感动着全球无数的人。他创新的教育方式,把孩子变成热爱学习的天使,他热情的教育态度,把教室变成温暖的家。

这些天,手捧着这本书,细细研读,感动着、惭愧着、欣喜着。感动的是雷夫在一间会漏水的小教室里,用了将近四分之一世纪的时间,创造了一间充满爱与奇迹的第五十六号教室。惭愧的是自己也已从教十几年,可是教学上还是进步甚微。欣喜的是看了这本书,学到了很多,明白了自己以后努力的方向。

在这本书里,要学的实在是太多太多,但给我感触最深,最让我受用的还是以下几点:

一、营造像家一样温暖的教室。

第五十六号教室为孩子们打造了一座躲避暴风雨的天堂。在这里没有害怕,雷夫老师用信任取代恐惧,做孩子可以依赖的依靠,讲求纪律、公平,并且成为孩子们的榜样。正如他所说的:“孩子们以你为榜样,你要他们做到的事情,自己要先做到。我要我的学生和气待人、认真勤勉,那么我最好就是他们所认识的人中最和气待人、最认真勤勉的一个。”所以无论是走出去的还是呆在里面的孩子,都认为这里是最温暖的地方。

二、寻找第六阶段。

雷夫老师把劳伦斯·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六阶段”的观点导入任教的班级,使“六阶段”成为凝聚全班的粘着剂,引导学生学业和人格的成长。这“道德发展六阶段”仔细研究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第一阶段:我不想惹麻烦。从踏进校门的那一刻起,大多数的孩子就开始接受第一阶段的思考训练,一切行为几乎都以“不惹麻烦”为原则。“安静,老师来了!”孩子们紧张地彼此告诫。他们做作业是为了不惹麻烦,他们排好队是为了让老师高兴,在课堂上安静地听讲是为了赢得老师的宠爱。而为人父母、为人师长的我们,总是威胁说“不乖就要你们好看”,或是“等你爸回来,你就倒大霉了。”这种思维不断地被强化着。但是,这样教小孩是以恐惧为基础,而我们要孩子们有良好行为表现的最终目的,是让他们相信这么做是对的,不是因为害怕惩罚才去做。

雷夫老师在上课的第一天就开始和孩子们建立伙伴关系。他会先请孩子们信任他,同时承诺对他们的信任,让孩子们把第一阶段的思维拋在脑后。雷夫老师强调的是首要动机的正确引导,对孩子们的一生将有很大影响。

第二阶段:我想要奖赏。雷夫老师认为,用礼物或金钱换取孩子良好行为的做法是很危险的,我们要让孩子知道,行为得宜是应该的,不需给予奖赏。他的话是有依据的,可是纵观我们的课堂,从幼儿园到小学甚至是初中,有多少不是在奖与罚中进行的,奖励成了孩子们最爱的一种方式,“贿赂行为”常见于全国各地的教室。

第三阶段:我想取悦某人。孩子们慢慢长大以后,开始学会做些事情来取悦人。他们取悦老师,取悦父母,表现出符合我们期望的行为,他们的做法往往会使我们感觉很舒心,但他们这么做的理由全都是错的。为父母或老师努力的念头会给孩子们带来更大的压力,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会成为备感沮丧、厌恶工作的人,他们无法了解为什么自己对生活如此不满。

第四阶段:我要遵守规则。让孩子们懂规矩是必要的,好一点的老师会花时间解释制定某些规则的“理由”,也有不少富有创意的老师会带着学生一起参与班级规范的设计。老师们依据的理论是,参与制定班规的孩子比较愿意遵守规定。事实确实如此。但 雷夫老师通过许多例子发现完全遵守规则也未必是一件好事,比如他们缺乏真诚的感激和最大限度的创造性等等。所以雷夫老师认为能达到第四阶段是件好事,但我们必须更加努力,更上一层楼。

第五阶段:我能体贴别人。不论是儿童或是成人,第五阶段都是很难企及的,能帮助孩子们对周围的人产生同情心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第六阶段:我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奉行不悖。第六阶段不但是最难达到的,也是最难教的,因为行为准则存在于个人的灵魂中,其中还包括了一份健全的人格在内。这种组合使得仿效成为不可能:就定义而言,第六阶段的行为无法教,也无法讲述,“看看我现在在做的事情,这就是你们应有的表现。”一旦你做出示范,就等于违背了第六阶段的定义。在某种程度上,这是一条自相矛盾的行为准则,让教学者陷入两难的困窘。

读到这里,我在想,如果在以后的班级管理中,我也把这六阶段发展教给我的孩子们,那我们的班级也一定会更上一个台阶。

三、培养终身阅读的孩子。

在这本书中,雷夫认为通过文学,孩子们会用不同的眼光看世界,敞开心扉接受新观念,踏上光辉的大道去远行,所以他培养终身阅读的孩子。也因为写作能力会令孩子终身受用,所以才用四种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我也发现,雷夫老师的一些创新之举,如开办读书会,帮助孩子挑选图书,撰写每月读书心得等无一不是好方法,都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因此,读着这些文字,我有的是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当然还有很多的理论需要细心研读,慢慢消化,但是我相信,只要我们也有这样一种信念——我们还可以做得更好。从现在开始给自己制定一个新的目标,并且确信自己的学生也可以做得这么好,因为我们都有一个教室,在这个教室里每天都在上演着不同的故事。如果我们能够像雷夫老师一样细心观察,从爱每一个孩子出发,那么我们也会有自己不一样的教室,就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努力让我们的教室变成孩子们心中向往的地方。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书心得1500字(精选篇5)

《成功无捷径》

这个题目并非我的创作,而是一本书名,其副标题为《第56号教室的奇迹》,是美国一个叫雷夫的老师自述个人的从教经历和做法,读来感受颇深。

多年前,曾断断续续读到过黄全愈所写的《素质教育在美国》,得知在美国很小的孩子就被老师领进图书馆,走进网络,在搜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便开始写我们国内在大学才可能让孩子涉足的论文时,我深深地感叹于美国学校里那种看似无章但其实有法的教育——不仅培养了学生们自主探究的能力,且让学生们融会贯通了很多的知识。

几年前,也曾读过一本《阿莫的秘密日记》。在书中,我读到了阿莫学校生活的丰富,什么游泳课、做饭课,还有专门的做义工实践课……让我感到美国的教育内容似乎更加贴近生活实际。一个孩子受了这样的教育,将来即使不一定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但一定可以成为一个会生活、懂生存的公民……

就这样,在零碎的阅读和自己的定势思维里,以为我们在教育中的种种现实问题美国不存在,甚至以为他们的教育价值观、思维方式都和我们不一样。可这次,读到又一本有关美国教育的书籍时,竟也读到了美国学校跟我们一样都有的弊端。比如公立学校按照死规定进行的学习,还有在面对学生基本技能的考察时,个别老师在考场上不动声色暗示学生把错题改对以赢得学校100%的通过率,从而抬高学校的声誉的现象。诸如此类的做法让我知道,雷夫老师在校园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和我遇到过的差不多;雷夫老师在教育教学中产生的困惑,在我们的校园中也正困扰着一些教师。

但也正是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才更突显了雷夫老师的与众不同,他用自己超凡的勤奋与卓越的教育才能实践了他对教育的思考。在洛杉矶市中心一间会漏水的小教室里,他年复一年地教同一个年龄段的学生长达20多年,这间教室就是56号教室。他创新的教育方式,把孩子变成热爱学习的天使;他热情的教育态度,把教室变成温暖的家。第56号教室的孩子大多贫困,来自移民家庭,英语也不是他们的母语,这些似乎注定平凡的学生却在一个充满爱心与智慧的老师的培养下,全国测试成绩高居全美TOP5%,他们长大后纷纷就读于哈佛、斯坦福等顶尖大学并取得不凡成就。雷夫老师的着眼点不在“成功”,而在过程上。他心态平和而自信地写了许多发生在第56号教室中他和他的学生们零碎的事儿。这些小事儿,在许多教室里都会发生,情形似乎大同小异,但是第56号教室却让这些小事具有了不同的功能和意义。一些孩子,他们有幸从这间教室走过,他们的人生,因此改变了走向,改变了高度……

感叹先就此打住,整理一些对自己有用的理念或做法:

首先,让孩子们树立“成功无捷径”的信念。与孩子们一起阅读《独立宣言》,让孩子们明白“生命、自由和幸福的诉求”。让成功的人士告诉孩子:成功没有捷径,必须要努力才行。并将其悬挂在教室前方。让其变成植根每个人心中沉静的、坚决的信念。同时,跟教过的孩子尽量保持联系,比如可以为他们开设“周末辅导班”,让他们为如今的孩子做点服务性工作,既是一种实践,也是一种传承,更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让孩子们懂得:当意识到生活并不公平时,同时应记得这世界的美好,任何时候,都不要失去了对世界的好奇心。

其次,点燃孩子们的阅读热情。让孩子明白,阅读是学校里最重要的一门课程,如果一个人不能好好读书并且习惯阅读,那么在其他方面发现成功和幸福的机会就会很低,热爱阅读的孩子将拥有更美好的人生,这些孩子将终生阅读,为自己的人生而读;与孩子们一起阅读文学名著,让每个孩子拥有这本书并且一起阅读。雷夫老师的做法:跑遍整个图书馆,不惜改头换面,让每个孩子有同样的书可读——没有什么可以阻挡一个有创意有奉献精神的老师。读到喜欢的书,还可以排演,穿上自己喜欢的衣服。和学生一起读你喜欢的书籍,他们一定会感受到你的热情。应策划哪些章节是需要老师大声读出来的,哪些章节是需要孩子们朗读的,还应知道哪个孩子能够应付最困难的章节片段……总之,孩子们需要成年人的大量引导才能成为一个很好的读者。

再次,理解学习八法则:解释、示范、模仿、重复、重复、重复、重复、再重复。一个有着不可动摇之信念的老师,一个对学生充满期望的老师,才能教育好一个班级,学生们才能有杰出的成就。对孩子的期望值决定孩子的表现。让每个孩子为将来过上一流的生活做准备。

还有,就是道德六阶段,非常的科学、明晰:1、我不想惹麻烦;2、我想要奖赏;3、我想要取悦某人;4、我要遵守规则;5、我能体贴别人;6、我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奉行不悖。

当然,除了这些基本的理念,我还欣赏雷夫老师的班级经济体系,在到校的第一天,他要班上每个孩子都申请一份工作,申请表格被发出去后,学生们必须要填好表交上来,对于某些要求高的工作,如金融类职业,学生们必须要有几天时间从另外一位老师或某个成年人那里获得一份推荐信,以此来确认他是否值得信赖。那么,做这些工作所获得的报酬就用来交付教室里的座位租金,靠前的座位租金更贵一些,还可用以拍卖班级的一些纪念品。更生动的是,他把班级的座位区域按照一些街市上的地名来命名,让孩子们获得兴趣,得到有效管理的同时,更培养了孩子们的生活技能和日后生活中用得着的常识。

此刻,我还是想用书名来总结我最深的感受“成功无捷径”。取得如今的成效,雷夫老师付出了很大的艰辛,那种处处为孩子成长而煞费苦心的思虑,那种在没有得到孩子的理解而无端遭受的打击,那种牺牲几乎所有休息时间而带着孩子们远游的行为,不是随随便便可以做到的。

我佩服他!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书心得1500字(精选篇6)

每本书都有其独有的气质,《第56号教室的奇迹》是美国一本关于教育的气质高雅的书。读了《第56号教室的奇迹》这本书,我的心灵一次次受到震撼,从快乐、素雅的封面,到独特的教育理念以及全书用浅显通俗的语言所谈所描绘的一切,我看到了一个将教育作为自己终生事业,并沉醉其中的教师,他对孩子的爱,对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令我深受感动。雷夫。艾斯奎斯老师从教二十五年来,一直在一所叫霍伯特的小学担任五年级老师。这所学校位于美国的洛杉矶,高达九成的学生家庭贫困,并且大部分来自非英语系的移民家庭。可是,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雷夫老师班里小学生的成绩高居全美标准化测试前5%,而且孩子们谦虚有礼诚实善良。长大后,他们纷纷进入哈佛、普林斯顿等名校就读取得不凡的成就。作者的着眼点不在成功,而在过程上。他心态平和而自信地写了许多发生在第56号教室中他和他的学生们零碎的事儿。这些小事儿,在许多教室里都会发生,情形似乎大同小异,但是第56号教室却让这些小事具有了不同的功能和意义。这本书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首先是雷夫先生为了让孩子们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所付出的努力与艰辛让我真正体会到了成功无捷径的真谛。雷夫先生每天为了自己的学生早上三点多从家里出发,倒好几次车在早上六点多赶到教室,晚上六点离校。节假日还带着学生到学校去上课,这些都是免费的。他那所谓的“魔鬼式训练”、学习“8法则”——解释、示范、模仿、重复、重复、重复、重复、再重复,都是建立在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出于对学生的那份爱的基础之上的。爱好孩子是很容易的,但要爱那些调皮的孩子,就真的需要我们老师的爱心了。对于班上的任何一个学生,对他们的态度,雷夫先生都是不放弃,不抛弃。其次就是教会孩子善待他人。

“三剑客”的确深深地刺痛了雷夫先生,并使雷夫先生陷入艰难的境遇。但雷夫先生并没有因此而气馁,并没有因此离开他所钟爱的教育事业,而是领悟到要想教育孩子的前提是首先了解自我。所以雷夫先生想让孩子们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他首先让自己先成为那样的人,他为孩子们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他在实践教育中,不断总结和思考,逐步形成了“让孩子们站在同一条起跑线”,“我们的期望决定孩子们的表现”、“做一名智慧而成功的教师”、“为孩子将来过上一流的生活做准备”、“不要把信仰强加于孩子”、“孩子也是教师和家长的老师”、“教孩子终身受用的技能”、“永远不要失去对孩子的关注”等等观念和认识。雷夫老师就是这样以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向我们阐释了:教育是没有捷径的。雷夫的教育历程和教育信念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为人师者思考和学习的。作为在教育一线的学校,推荐阅读、学习《56号教室的奇迹》这本书,对我们学习、借鉴雷夫的教育观点和信念,学习他的敬业精神是非常有意义的。雷夫的教育观点和信念可以帮助我们建构崭新的教育观和学生观,他的成长经历对我们每一个教师“做一名好教师”非常有借鉴意义。他独特的教育方式和班级管理形式,值得我们实践和探讨。

一、增强责任意识、奉献意识和爱心老子在其《道德经》第七章中说: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天地之所以能够长久,乃是因为它的一切运作都不为自己,所以能够长久。因此,圣人处处谦虚、退让,反而能够赢得爱戴;事事不计较利害得失,反而身受其益。这不正是因为由于他无私,结果反而成就了他自己吗?看一下这位坚守在第56号教室的雷夫·艾斯奎斯老师,他是个在教育中总能准确找到目标,从不偏离跑道的人。他对教育和学生有信徒般的坚持、父亲般的亲切,所以他拥有爱心,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才驱使他在同一所学校的同一间教室,年复一年地教同一个年龄段的学生长达20多年,获得的荣誉不计其数,给他提供捐助的人也不计其数。他的事迹轰动整个美国,而且还被拍成纪录片,他的著作《第56号教室的奇迹》成为美国最热门的教育畅销书之一,但他仍然坚守在他的56号教室,证明着一个人能够在最小的空间里创造出最大的奇迹?,这是爱心和责任并举的奇迹,相同面积的教室,有的显得很小,让人觉得局促和狭隘;有的显得很大,让人觉得有无限伸展的可能。是什么东西在决定教室的尺度——教师,他的面貌决定了教室的内容;他的气度决定了教室的容量。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也要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和对工作、学生的.爱心,永远想着“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为教师愉悦工作而努力,方能有动力做好自己的工作。

二、善用智慧才有力量雷夫·艾斯奎斯老师不但有爱心和责任心,他还有哲人的敏锐、专家的自信、战士的勇敢——他拥有智慧,拥有力量,所以他创造出奇迹。他的第56号教室变得无比开阔,变成一个任由孩子们自由舒展,健康成长的乐园。他提倡的是“没有害怕的教育”和彼此的信任;我们让孩子们有良好行为表现的最终目的,是让他们相信这么做是对的,不是因为害怕惩罚才去做。他反复强调知识本身就是最好的奖品;雷夫借用了教育学家劳伦斯?科尔伯格的道德成长路线图并奉行不悖:第一档,我不想惹麻烦——靠惩罚在起作用;第二档,我想要奖赏——靠贿赂起作用;第三档,我想取悦于某个人——靠魅力起作用;第四档,我要遵守规则——靠自律起作用;第五档,我能体贴别人——靠仁爱之心起作用;第六档,我奉行既定的准则——靠境界起作用;他深信:着利于孩子的品格培养,激发孩子自身的高要求才是成就孩子一生的根本。他让学生人人树立“成功无捷径”的信念。“成功无捷径”是56号教室的座右铭,“好孩子,行事要努力”是56号教室的口号。正是由于雷夫。艾斯奎斯老师注重学生品格的培养,正是由于他的学生人人树立了“成功无捷径!”的信念,使这群平凡的学生在一个充满爱心与智慧的老师的培养下,在“成功无捷径”信念的支持下,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了不平凡的成绩。他设计各样的旅行,并做好充分的行前准备,他努力让孩子们有机会接触到更广大的世界,同时发掘自身最好的部分。如《默记》中所言:“学者只守一乡,则滞于一曲,则隘吝卑陋。必游四方,尽见人情物态,南北风俗,山川气象,以广其闻见,则为有益于学者矣。”也许有的老师也有此种认识,但仅限于自己的子女,而面对这种实施之所可能遇到的困难已经望而却步,经费的筹措、安全的保障,效果的可预期,人言可畏等等,他做了,他做到了!如他所言,要帮助孩子出人头地,就要拿能让他们终身受用的课程来挑战他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让孩子们在旅途中改变生活。这就是他的选择。

三、有效的阅读才能拥有智慧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积三十年的经验,使我确信学生的智力取决于良好的阅读习惯”。一个拥有智慧的人,一定是一个热爱学习和阅读的人。如今的孩子们是“傻瓜联盟”的受害者,这些势力包括电视、电玩、劣质的教学、贫穷、普遍欠缺的成人指导等。教育部门为了毫无教育热情或无法胜任工作的教师及其他种种的原因,实行单调的共同读本,并要求所有教师一律用相同的进度和教材来教学。很多教师从这种组织化的管控中受惠,然而用心教学且满怀热忱的老师却倍感拘束。所有的老师因为部分教师的无能而受罚,但蒙受最大损失的是无辜的孩子,听听雷夫的阅读指导:我阅读,是因为我喜欢这么做。阅读不是一门科目,它是生活的基石,是所有和世界接轨的人们乐此不疲的一项活动。要让孩子在长大后成为与众不同的成人————能考虑他人观点、心胸开阔、拥有和他人讨论伟大想法的能力——热爱阅读是一个必要的基础。通过文学,孩子们会用不同的眼光看世界,敞开心扉接受新观念,踏上光辉的大道去远行。上图书馆是为了建立孩子们的价值观,置身于热爱阅读的人群中对孩子们是很有益处的。

总之,雷夫老师总是试图让阅读和世界联结起来。钱三强说过:“知识主要是靠主动‘抓’出来的,不是靠‘教’出来的。”想想雷夫的孩子们能取得日后惊人的成绩也就不奇怪了,学生不仅能在全国标准化测试中取得高居全美标准化测试前5%的好成绩,而且雷夫还依据“道德发展六阶段”理论引导学生的人格成长,他所提倡的“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奉行不悖”甚至与儒家思想所提倡的“慎独”不谋而合。在这种引导下,孩子们的品行发生了令人惊异的变化,个个谦逊有礼、诚实善良的,收获了受用一生的财富——高尚的人格和坚韧的信念,长大后他们纷纷顺利进入哈佛、普林斯顿、斯坦福等美国的常春藤名校就读,一时间成为美国教育界的佳话。雷夫说:“要达到真正的卓越是要做出牺牲的,需要从错误中汲取教训同时付出巨大的努力,毕竟,教育使没有捷径的。”热情、态度、智慧,乃至一个小小的鬼点子,巧妙的做,坚持不懈的做,才会充满力量,令人叹服。阅读这本书吧,你会受益无穷!如果你好好读读《论语》更可体会到两人竟有惊人的一致,成功、伟大总有相似的地方。起码他们都唤起了人性的温暖。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书心得1500字(精选篇7)

作为老师的我们对于雷夫这个人,这个名字一定不陌生。雷夫·艾斯奎斯现为美国洛杉矶市霍伯特小学五年级教师。霍伯特小学是全美第二大小学,这所小学高达九成学生的家庭是贫困的,并且他们还多是非英语系的移民家庭。然而,雷夫所教的小学生的成绩高居全美标准化测试前5%。这就如他所写的这本书的题目一样,真是一个奇迹。

这本书不是很厚,全书主要讲述了雷夫对教育的理解以及他如何将他的理解实施到具体的教学之中。因此,我读这本书,没有“拜读”的朝圣感,而是像在听一位资深的教育实践者讲他的教育故事。书中没有许多高深教育理论,讲述的都是雷夫在教学中的切身感受,深刻思考;书中的教育事例都不是一个个规范严整的教学模式,而是一个个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那么,雷夫是如何在56号教室创造奇迹的呢?他在书中做了详细的解答。

这本书有三个部分,共十七章,每个章节对应着一个教学内容。谈到教育,我们不可避免要回答“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雷夫书中的第一章“给我一些真相”,就是解释“为什么教?”“给我一些真相”,真相是什么呢?这年头,大多数的教师都被一种东西控制着,那就是“害怕”。这确实是真相,我们在课堂上,辛辛苦苦讲了许多知识,可能这些都没能让学生记住,相反我们对他们的惩罚或者批评,让他们产生的害怕感,却让他们深深地记住了。这样虽然看起来教室整齐了,但是这整齐是由于“害怕”,师生的角色由于这个“害怕”,是对立的。这样,学生怎么学得好呢?雷夫很明白,老师和学生应该是一伙的,他们应该一起去攻坚克难,习得知识。因此,雷夫实行“以信任取代恐惧”、“做孩子们可靠的肩膀”、“纪律必须合乎逻辑”、教师就是榜样等一系列方法,让孩子们体会到:师生是一体的,应该互相信任。这就是雷夫老师的“为什么教”。为了一起学知识而教,而不是为了“害怕”害怕的事情发生而教。我想,雷夫老师通过这个章节告诉我们,我们教育者应该目标明确。其实不仅是教育,做任何事都是这样的,总是会有这样那样不完美的情况出现,不应该过于注重那些不相干的东西,主要目标达成了就行,不能因小失大。

书中的第二章“寻找六阶段”,在我看来,就是“教什么?”学生信任老师,你们信任我,我很高兴。但是我希望的不仅仅是你们信任我,你们最终是要独立的,那么,你们没有我在的时候,你们会怎样去面对这个世界呢?雷夫老师嘲笑那些自以为是“孩子王”的老师:“老师可以带班级,但决定这个班级优秀或平庸的,是班上的学生。学习的主体,是学生,老师能力再强,传导不到学生那里去,也不是一个好老师。”为了让学生成为独立的自己,雷夫用“六阶段”来说明他要教会给学生什么。“我不”“我想”“我要”“我能”“我有”,始终有一个学生主体的“我”。相比直接灌输学生怎么做,雷夫老师更注重的是学生们自己会怎样看待自己。因此他问:你们是为了我才刷牙的吗?你们是为了我才系鞋带的吗?将外在的要求内化为他们自身的准则,由他律进而自律。让学生有独立思想,自由人格,是雷夫老师的终极追求。是啊,知识是无穷无尽,学不完的,但是学习知识的态度却是只要培养起来,就可以无往而不利。培养学生成为一个“三观”正确的、独立的人,这不就是我们中国提倡的“素质教育”么?

书中的第二、三部分,方法和疯狂之举。通过学科的教学活动,课外组织的活动,雷夫向我们展示了他在具体的教学之中是如何做的。也就是我理解的“怎样教”。第二部分“方法”主要展示的是课堂教学。雷夫的课堂教学,在我看来,就是通过一个一个的活动,让课堂上的教与学真实地发生。我们都是当老师的,因此很清楚,在教学过程中课堂很容易成为老师的一言堂,老师讲老师的,学生想他自己的。之所以会这样,因为我们教给孩子的知识,孩子们没有体会到这是知识,即使体会到这是知识,也不觉得这有用。雷夫的课堂,最多的是师生互动,让学生有参与感。书中的第二部分,有两个例子令我印象深刻。一个是科学课的故事,课堂中有一位来班访问的老师看到一组孩子在组装火箭时犯了错,正准备为孩子示范正确的组装方法时,却被雷夫阻止了,因为雷夫认为失败也是一种经验。现在想来雷夫的做法是明智的,联想到上个星期我们观摩薛法根老师的《珍珠鸟》,薛老师鼓励孩子们要有自己的真情实感,本质是一样的,因为所有的教育其实都是自我教育。孩子从现实的失败中学来的经验,肯定要比老师告诉他的正确答案,来得要真实,感受要深刻。还有一次在体育课上,雷夫让孩子们看比赛的时候用学过的积分方式记录比赛的分数,雷夫的这一做法就是让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真实的生活当中,让教育更有意义。

“疯狂之举”这部分主要讲的是雷夫如何带领学生开展课外活动,这部分我感觉学生的参与感更强了。也让我觉得雷夫也太“贪心”了,居然还“占用”孩子们的课外时间。难怪他把这些课外活动称为“疯狂之举”。这些“疯狂之举”都是雷夫的“额外工作”,雷夫通过这些“额外工作”向我们诠释了“教育即生活”的真谛。对于雷夫来说,他是教师,他生活的全部就是教育;对于孩子们来说,雷夫让他们明白:凡是值得做的事情,就值得好好做,而生活中的一切,无时无刻都是需要我们去学习,去受教育的。当孩子们明白了这个道理,怎么会不成为“爱学习的天使”呢?

讲到这里,我想,大家跟我一样,都感受到了雷夫对教育的“疯狂”热爱之情,因此,我给自己这篇分享稿取的题目是“易得无价宝,难得有情师”。因为在我看来,雷夫对教育的真诚近乎“疯狂”的热爱,是他能在56号教室创造奇迹的根本原因,因此这份热爱是无价的。因热爱投入时间,雷夫的生活就是他的教育事业,他把自己的时间都用在了教育孩子上,或者说,他把自己的时间都花在了和孩子们一起的活动上。书后面附有雷夫一天的生活纪事表,这个纪事,可谓是满满当当。因热爱产生智慧,正是雷夫对教育的热爱,才让他一直努力地思考着怎样让孩子学得更好。书中的每个章节都有闪烁着雷夫教学智慧的话语。无论是课堂上的指导学习,还是课外活动的指导人生。热爱――让雷夫的教学充满智慧。

最后,我想跟大家分享两句雷夫的话,一句是,我这个老师没有突出的创造力,于是,我决定给他们我能力范围内最宝贵的东西——时间。一句是,好的表演和其他的事情是一样的,都是由十分的天赋加上九十分的努力而来的。这两句话是雷夫教学活动的生动写照。而这两句话也告诉了我们雷夫创造奇迹的秘诀:时间加努力。这一秘诀在雷夫所带的孩子身上,也得到了鲜活的证明。天道酬勤,一分付出,一分收获。雷夫教给孩子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人生的道理。易得无价宝,难得有情师。雷夫用他的真情打动他的学生,用热情感染他的学生,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考察清楚学情指导学生,师生共同努力,浇灌出了第56号教室这朵“奇迹之花”。雷夫的事迹告诉我,真诚的热爱自己的事业,肯花时间和努力,就一定会取得成功。这个道理不仅仅限于教育事业,我想,这是雷夫这本书给我最深的教益。

66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