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阅读的心得

| 新华

《西游记》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是由明朝的小说家吴承恩撰写的。今年暑假我在妈妈的引领下有幸拜读这一名著,受益颇丰。

《西游记》主要讲述的是一石猴自仙石中生出,因发现水帘洞而被众猴称为王,石猴为长生不老,漂洋过海,访得菩提老祖,得传七十二般变化,筋斗云和长生不老之术,还得名孙悟空。后因卖弄本领被老祖赶走回到花果山,后在四海龙王处得到披挂和兵器,在幽冥府勾画猴属名号,先后被两次招安,最后大闹天宫,和如来佛祖赌胜,被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后得唐玄奘解救,保唐玄奘西天取经,途中收伏了白龙马,猪悟能,沙悟净,途径十万八千里,历经十四遍寒暑,取得真经。

《西游记》虽然讲述的是传说中的神话故事,可实际上是影射现实,反映了现实中的真善美,假恶丑形象。赞扬了那些勇敢善良,正直无私,聪明机智的正义形象,讽刺了那些阿谀奉承,溜须拍马,好吃懒做,阴险狡诈的假恶丑现象,当读到小说中的某些人物时,就会想到现实中的一些实实在在的人,例如那些搜刮民财,中饱私囊,假公济私的贪官形象,吃人不吐骨头,口蜜腹剑,搬弄是非的小人,当然也能展现出当今社会的正义形象,如大义凛然,铁公无私,政治清明,为官清廉的干部,勇敢顽强,机智善良,大公无私的英雄。这些正义形象都在传递人与人之间,社会之间的正能量,而那些邪恶形象正是在向人们警醒,不要做哪些损人利己的事,否则等待的不是利益,而是正义交织的大网。

《西游记》同时也能改变我们自己。那书中的九九八十一难,在现实社会中也是真实存在的,它们代表着我们人生的挫折与磨难;那取经的师徒四人,也代表着一往无前,不怕吃苦,顽强拼搏,永不言弃的正能量。我们应向他们学习:当遭遇生活和学习上的挫折时,不放弃,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解决自己所面临的难题;永远不向困难言败,要相信自己的力量,没有什么问题是不能解决的,要学习那些人物的优良品质,充实自己。

《西游记》反映了现实,让我们领会了这部名著的真谛,只有我们阅读的更加透彻,我们才能真正领会书中的奥秘。

西游记阅读的心得篇2

四百多年前,吴承恩写成《西游记》这部东方神怪小说。十余年来,由这部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更让其中的人物、故事家喻户晓。不管是看小说,还是看电视,休闲可以看热闹,但学习就要看门道。大作家吴承恩到底想要说什么呢?

不妨从孙悟空身上来解读。

《西游记》中孙悟空最迷人。这一石猴,性急无拘、机智勇敢,使如意金箍棒,有七十二般变化,可上天入地。他闹龙宫,取走金箍棒,淘得第一桶金;他闹地府,改变自己的命运。他闹天庭,向命运的主宰挑战,练就火眼金睛,立下齐天大圣的名分,与玉帝分天下!后来,他保唐僧,一路降妖除怪,历尽九九八十一难,终成正果!

这个扬善惩恶的孙悟空,这个武艺高强的孙悟空,这个不怕天不怕地的孙悟空,可谓正义的化身,进步的代表。可是,取经路上,他真正降了几个妖?除了几个怪?他除的妖,都是小妖;他除的怪,都是小怪!天上下凡的鲤鱼、门童、坐骑等等,凭借着手中从天上带下来的宝物,即使神通广大的孙悟空也对其无计可施。他们在人间干下坏事,可还是到头来被免得一死,并“官复原职”!很简单,因为他们都是“佛祖”身边的人,动不得!

不过,每过一难,孙悟空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继续西行,执着地干他的取经大业!即使天上的神灵屡屡下凡滋事,即使玉帝一直未能加强“制度管理”,但孙悟空还是保护师傅取回真经!这才是孙猴子的聪明。这也启示世人:愤世嫉俗是愚昧的,唯有顺从“天”的旨意,因时制宜,才能有所成就。

四百年后,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物质富裕,生活小康,杨利伟翟志刚也像孙大圣那样遨游太空。但,打眼看看,从明末清初到现在,社会到底进步了几步?这大抵是大作家吴承恩最终想说的吧。他留下一部大作,具备穿凿时空的眼力,佩服!

西游记阅读的心得篇3

《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也是最为优秀的神话小说,深受老幼喜欢啊!近日,我又认认真真地读了一遍,受益匪浅啊!

《西游记》这本书里面讲的是:唐僧师徒经过种种困难,走过千山万水,收复各种妖魔鬼怪,如:黑风怪、黄风怪、白骨精、黄袍怪、红孩儿、金鱼精、铁扇公主、牛魔王、盘丝洞女妖、黄花观老道等……历尽千辛万苦来到西天,向佛祖取了真经,四个人最后都修身成佛的故事。

读了这本书,使我明白了一些做人的道理,那就是,做人要像沙和尚那样忠厚踏实;做事要像孙悟空那样勇往直前,坚持不懈!

我喜欢孙悟空,因为他有着可贵的品质。例如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后,唐僧误会他乱杀无辜,犯了杀戒,就赶他回花果山。可是他没有放弃,也不记恨他师傅,依旧在唐僧身边保护他去西天取经。孙悟空的坚持不懈令我很感动,为此,就算生活、学习上出现再多再大的困难,我也要坚持不懈的奋斗。

记得那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们一家人去爬山,当登上半山腰时大家都说累,不爬了。我突然想起了书中孙悟空坚持不懈的情节,心想:我一定要坚持下去!咬了咬牙,继续向上爬。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登上了山顶,山顶上“一览众山小”,俯瞰足下,仿佛自己就像一个巨人,看着山下的人群,优胜之心油然而生!而这些美好的风景,是那些在半山腰就放弃的人,永远都欣赏不到的!通过这件事情,让我明白了做什么事都要坚持不懈,只要你肯付出,就肯定会有回报。

毛泽东说得好: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一日不读。《西游记》是一本好书,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更让我学到了做人的道理,我要阅读它!建议大家也多多阅读它,传承中国文化,让世界看到我们中国文化是多么的博大精深!

西游记阅读的心得篇4

唐僧师徒四人一路向西,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得真经,这不禁使我想起了共产党。伟大的人民领袖带领共产党经历了二万五千里长征,最后才把侵略者赶出中国的领土。一个是为了取经造福百姓,一个是为了国泰民安,两者都是为了人民。

现如今的我们早已无法辨别那段充满神奇色彩的故事是真是假,但唐僧师徒四人那种与妖怪斗智斗勇,不惧怕邪恶势力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去学习。西游记中为我们塑造了四个鲜明的人物形象本领高超的孙悟空,胆小如鼠的唐僧,贪财好色但不缺乏善良的猪八戒,沉默寡言的沙僧。这四个人性格各不相同,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孙悟空一路上降妖除魔,像“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这些家喻户晓的神话故事都是发生在孙悟空身上。孙悟空也是我在西游记中最喜欢的角色,因为他神通广大、技艺高超,一路保护唐僧成功地取得了真经,他就成了我心目中的英雄。而且在他身上还有一种叛逆心理,以及他敢于和强大势力做斗争的勇敢的精神令我十分欣赏。

而八戒则不同,他好吃懒惰,常常打退堂鼓,心里老想着高老庄的媳妇;他有时爱撒个谎,可笨嘴拙腮的又说不圆;他还时不时地挑拨唐僧念紧箍咒,让孙悟空吃点苦头,虽然如此,但在战斗中从不退缩,可以说得上是孙悟空的得力助手。

唐僧和沙僧就更不同了,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慢热型”,他俩给人的感觉就是不急不慌的。唐僧耳根子特别软,经不住挑唆。沙僧没主见,经常附和孙悟空和唐僧,总说:“大师兄说得对”“师傅说得对”

他们师徒经历的坎坷就像我们人生路上的坎坷。记得有一次,我参加学校的书法比赛,比赛过后,我好几天心神不宁,为了这次比赛我准备了好几天,万一落选,不就前功尽弃了吗?比赛结果下来了,我还是落选了。放学后,我躲在房间里哭了,爸爸特地打来电话安慰我,说:“这有什么好哭的了,照你这样,我生意失败了,我还不得哭死啊,儿子,这就是挫折,哭是没有用的,要吸取这次的教训,争取下一次成功,这才是面对挫折的办法,这个道理你是一定要明白的。”

是啊!人生中的挫折太多了,不能每次都哭啊,就像西游记中孙悟空打妖怪,那也是挫折啊,迟早要懂得去面对。

西游记阅读的心得篇5

《西游记》是由吴承恩写的神话小说。书中讲了唐僧三徒历经千辛万苦,经过九九八十一难,到西天取回真经的故事。

孙悟空,相信大家一定知道吧!它是一只从石头跳出来的猴子,上天入地,无所不能。它会七十二变,连玉皇大帝也奈何不了它。一次因为王母娘娘没请孙悟空参加蟠桃会,孙悟空就大闹天宫,把天庭搞得鸡犬不宁。唐僧是金蝉子化身,从东土大唐来,是皇上的御弟。沙僧来自流沙河,猪八戒来自高老庄。

读完这本书,我知道了一个又一个故事:大闹天空、三打白骨精、真假美猴王、大战蜘蛛精…许多妖精想吃唐僧肉,吃了可以长生不老。妖精变着花样让唐僧走进自己设得一个又一个的圈套,但都被聪明机智的孙悟空识破了,一次次虎口脱险,一次次惊心动魄,一次次如履薄冰,但都脱险了。

《西游记》一书,使我懂得了只要肯吃苦,没有做不成的事。

西游记阅读的心得篇6

《西游记》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里面的一些情节大家也都耳熟能详,光听一个开头就知道下面的情节。

但是大部分人看的都是白话文版的《西游记》,其实,原著版的《西游记》更加精彩。原著的一些场景描写十分生动精彩。比如“金光万道滚红霓,瑞气千条喷紫雾。只见那南天门,碧沉沉,琉璃造就;明晃晃,宝玉妆成,琉璃盘内,放许多重重叠叠太乙丹;玛瑙瓶中,插几枝弯弯曲曲珊瑚树。”它采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把南天门形象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它的人物描写也刻画地入木三分。比如:“猪八戒村愚,把长嘴掬一掬,叫道:让路!让路!“这里就写出了猪八戒的不拘小节,没礼貌。也正是这一处处细节描写,使人物形象变得更加鲜明。

在这本书中,我喜欢的人物有很多,但是我最喜欢的人物,还是那神通广大的孙悟空。从他一出生时,他就如此地不同凡响:当那块“孕育”他的石头裂开时,顿时金光四射,连身在天宫的玉帝都被吓了一跳,急忙派顺风耳和千里眼去看看发生了什么。他似乎是一个永远也长不大的小孩,几乎每一回都有他那顽皮的言行举止。当然,他也十分聪明,当初如果他不够聪明的话,那他也不会听懂菩提祖师的暗语,也就不会成为菩提祖师的关门弟子,更不会学到那么多本领了。他还十分忠诚,对唐僧始终在保护他。虽然在三打白骨精时遭到陷害,被唐僧赶出取经的队伍,但得知唐僧一行遇到危险时他还是挺身而出,打败了妖精,救出了唐僧。

在现实中,也的确有人去取经,而且唐僧的原型就是他,他就是玄奘。他是奉唐太祖之命去西域也就是现在的印度去取经。只不过他可没遇到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一路上都是他一个人。那些妖精啊什么的都是作者想象出来的。

最后,吴承恩为什么会写这本小说呢?其实这也与他生活的那个时代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他生活在明朝中后期,国势虽然强盛,可也有种.种弊端:宦官当权,人民生活困苦等。于是,他就想要用《西游记》这本书来表达自己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所以,我们可以发现《西游记》中的人物都可以与当时的人联系起来。

这就是我关于《西游记》的一点认识。

西游记阅读的心得篇7

每当我翻开《西游记》时,总有不一样的心境。它在四大名著中,是最生动活泼的,小时候的我读起它来总觉得既过瘾又趣味。但今时今日,不变的是那光怪陆离,色彩斑斓的神话世界,我的领悟却变了。

这是一部所有人都爱读的经典大作,每个人都能在解读它时获取不一样的感觉和启示,有人喜欢它鲜明的人物个性;有人喜欢它瑰丽的整体形象;有人喜欢它活泼诙谐的对话旁白;有人还研究它的历史背景、社会现象。但在我看来,他那曲折的情节中暗藏着人们渴望而不可及的生活梦想和人性追求,那就是――自由。

在经历了日复一日个性受约束的日子,廿一世纪的人们都格外向往自由,向往那个自由的化身:孙悟空。孙悟空破土而出,“不伏麒麟辖,不服凤凰管,又不服人间王位所约束”,闯龙宫,闹冥司,自花果山上目在称王。能够说已经到达人性摆脱一切束缚,彻底自由的状态。孙悟空其实就是自由的化身,他的品质中最突出的就是向往自由,他始终在追求自由,它的一切斗争也是为了争取自由。这样一个鲜活的形象给予了读者一种追求自由,追逐自由的力量和勇气。然而,每个人都明白,在此刻,即使是将来,完全的自由终究是不可能的,人始终要受到这般那般的约束。尽管包围着我们的是个受约束的世界,但我们能够让内心尽量变得广阔而幽深,让它能够无边无际、包容天地。

然而,目前社会上还有许多人被一些价值不大的东西所束缚,却自得其乐,还觉得很满足。经过几百年的探索和发展,人们对物质需求已不再迫切,但对于精神自由的需求却无端被抹杀了。总之,我认为现代人最缺乏的就是一种开阔进取,寻找最大自由的精神。

在厉尽时间锤炼的《西游记》中,竟深深蕴含着新世纪人们最渴望的自由精神……我更明白为什么它能够传承至今了。

157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