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澳门旅游的导游词

| 实良

作为一名导游,通常需要用到导游词来辅助讲解,导游词一般是根据实际的游览景观、遵照一定的游览路线、模拟游览活动而创作的。以下是小编收集的关于最新澳门旅游的导游词的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

最新澳门旅游的导游词

最新澳门旅游的导游词【篇1】

各位游客:

澳门半岛开发最早,分布着澳门的市区,是澳门地区行政、经济、交通、文化中心的所在,绝大部分人口和工商业均集中于此。半岛形如一长靴,东北一西南走向,仅东北端以宽约240米的陆地与珠海市相连。长轴线从东北的关闸至西南的半圆形地(妈阁嘴)长约4公里,西北—东南走向的短轴线则从沙梨头海边至新口岸最新填海地区东南角长约2.5公里。西侧的狭窄河道是内港,沿岸有20多个码头,主要是货运及内河客运;东侧面向球江口的是外港,主要是港澳码头。南面有两座跨海大桥(通向氹仔),一长2570米,1974年通车;另一长约4400米,1994年通车。

半岛内分5区:

花地玛堂区位于半岛北部,面积最大(2.7平方公里,占半岛40.3%),人口最多(12.6万人,占半岛36.8%)。包括青洲、台山、马场、黑沙环、望厦、筷子基等地,大部分土地均为填海所得,目前仍在继续进行大规模的填海拓地工程。

圣安多尼堂区(花王堂区)在半岛西部,北接花地玛堂区,南连大堂区,东邻望德堂区,西临内港。面积1.1平方公里(占半岛16.4%),人口仅次于花地玛堂区(接近10.9万人,占半岛31.7%)。包括沙岗、新桥、沙梨头等地,著名的大三巴牌坊、大炮台、白鸽巢公园均在此区内。

望德堂区位于半岛中部偏东,被花地玛堂区、圣安多尼堂区和大堂区包围,包括荷兰园、塔石和东望洋山。面积最小,只有0.6平方公里(仅占半岛9%),而且约有1/3面积为东望洋山所占。人口约3.26万。

大堂区主要位于半岛东南部,但有一狭长地带沿新马路和草堆街之间延伸至半岛西岸。面积仅次于花地玛堂区,达1.4平方公里(占半岛约21%)。人口则为各区中最少的`,仅约2.9万人。大部分土地也为填海所得。是澳门地区的经济中心。

风顺堂区(圣老楞佐堂区)位于半岛西南段,三面环水,北邻大堂区。面积只有0.9平方公里(占半岛13.4%),人口4.56万。本区是澳门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是澳门的行政中心。

最新澳门旅游的导游词【篇2】

炮台占地约1万平方米,呈不规则四边形,边长均约为100米,4个墙角,外突成为棱堡炮台,内备有水池及军需库,军需库储备充足,足以应付长达两年的包围,炮台四周均置有巨型铜炮,现今,古炮虽已失去军事作用,却成为澳门的古旧文物和历史见证。

大炮台右侧有古钟,一口由著名的铸炮专家所造,曾经前往葡国安放数年,由修女会转赠回澳,而炮台入口处前顶的石雕记录了这座炮台抗御外敌的战绩。

炮台东北、西南及东南面墙身建基于3.7米宽的花岗石基础上,墙身以夯土砌建,并以蚝壳粉末作灰泥批荡,坚实非常,墙高约9米,往上收窄成2.7米宽。女儿墙高约2米,成雉堞状,可架设多达32门大炮,以防范来自此两方向之攻击。东南墙两角更设有碉堡。面向中国大陆的'西北墙身,主要以花岗石砌筑,女儿墙较矮且没有炮口设置,这主要显示其对海外的防御作用以及对当时中国官方的友好姿态。

炮台之正门入口设在东南墙上,大门后有一些简单房间,是当时军事用房。现作为旅游设施,沿著一条短短的弯曲坡道,可到达炮台宽敞的大平台,历史上炮台平台上及其下层空间有军事设施,如西面棱堡内的弹药库,现在就作为了小展览区,及储水池就作为了博物馆的一部分等。

最新澳门旅游的导游词【篇3】

玫瑰圣母堂又称板樟堂或多明我堂,始建于1687年,是天主教的明我会教士初到澳门时设立的,至今已有四百年的历史。教堂于1820_年重修,今天壮观的规模即源于此。

板樟堂供奉花地玛圣母,是葡国人很崇拜的神,堂内存有许多富有奇趣的油画及雕像,尤以耶稣__像最为著名,从中可窥见古西班牙的宗教艺术特异之处。

圣堂内的天花板饰满图案装饰,其中有一皇冠图案,图下便是主坛,大门雕工精细;圣堂内部色彩缤纷,形状不一的彩色玻璃组合而成的图案,予人以明快之感;祭颠坛上有圣母圣婴像,圣堂内则设放花地玛圣母像,每年五月十三日的花地玛圣母出游即以此圣堂为起点。

教堂通常于下午开放,可先按门铃,然后经旁边闸门进入,再绕过一条长廊便可进入圣堂内部,圣堂后面设有一小博物院,内藏圣保罗大教堂所遗留下来的早期著名雕刻及遗物。

南湾花园位于葡京酒店附近的加思搁兵营前,又称加思搁花园。

花园分为高低两部分:低部位于南湾街与家辣堂街之间;高部再分两级,有石阶相连,位于家辣堂街兵营斜巷,加思搁新马路及东望洋新街之间。

南湾花园高部在东洋望山麓,建有一座颇为别致的圆柱形建筑物,高为两层,为欧战纪念馆,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阵亡葡军。馆外四面有圆拱形的门窗,墙壁塑有圆案花纹,顶端筑有皇冠形状的装饰,引人注目。现时已改为伤残人士协会。

最新澳门旅游的导游词【篇4】

东望洋炮台位于澳门半岛的最高点,建于十七世纪。炮台上的小圣堂──圣母雪地殿教堂──约建于1622年,具有十七世纪葡国修院的建筑特色。经过1996年的修缮,恢复了圣堂和厅院的原貌。修缮过程中,在墙壁上发现被覆盖了许久的壁画,这些壁画糅合了中西文化的特色,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1]东望洋灯塔是中国沿海地区的第一座灯塔,由一名澳门土生葡人所建。灯塔旁有一望远镜,供游客俯瞰市内景色。

于东望洋 (松山)之巅,除了着名的灯塔外,还筑有数座炮台堡垒及防空洞。防空洞由四组隧道组成,是昔日的军事禁区,守卫森严。四组防空洞最长为456公尺,最短则只有47公尺。内有发电机、休息室及贮油池,并有登上灯塔炮台的升降机等。重新修葺后的防空洞于__年10月初对外开放。今天游人见到的不再是昔日阴森可怖的一面,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全新面貌的展示廊,游人可从墙上摆放的珍贵历史图片及介绍,领略防空洞的真实状况。

东望洋炮台又称松山炮台、东望洋山炮台

东望洋炮台,是位于澳门半岛最高的东望洋山上之古老炮台,为澳门八景之一,为中国现存最古老的西式炮台建筑群之一。

东望洋炮台是东望洋山上三大名胜古迹之一,__年作为澳门历史城区的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内。

东望洋炮台除数座炮台堡垒外,还有由四组隧道组成的防空洞。东望洋炮台范围包括两个著名的旅游景点:东望洋灯塔和圣母雪地殿教堂。在此可俯瞰澳门全景和珠江口的壮丽景色。

在这附近,还可以见到台风讯号的标记。每当刮台风时,气象局就会在炮台上悬挂相应的台风讯号标记,提醒市民作好准备。

最新澳门旅游的导游词【篇5】

由当地的耶稣会会士于1617年明神宗年间开始修建,耗时十年才得以竣工。原本炮台仅仅是为保护圣保禄教堂内的教士而兴建,用以防范海盗,但自1662年成功击退荷兰舰队之攻击,炮台就成为了重要部署的军事基地。炮台下面的备用水池以及巨大的军需库,便是在那次防御之后所兴建的,这座炮台成为了当时澳门防御系统的核心,构成一个覆盖东西海岸的宽大炮火防卫网。

而从1623年至1740年间,这里更一直是城防司令和澳督的住所,炮台上有大片空地,绿草如茵,参天古树生长茂盛,并置有不少古迹文物和历史性建筑物,如巨型钢炮雄踞于旁,又如炮台上的古塔,便是当年耶稣会的会址之一,此外,建于空地中心的南欧式建筑,现在是气象台的.办公室。

大炮台四周景观优美,可俯瞰全澳景色,更可远眺珠江口及拱北一带的风光,1966年,将炮台迁入后开放为游览区,大炮台城墙分别于1992、1993和1996年进行修葺,有关工程只限必需的以保持其真实性,除了清洗状况良好的物料外还清除表面杂草,用除草剂清除植物的根部,使用原有材料修补墙身裂缝,因此大炮台之结构被完整保存。1996年9月起,政府将原气象台的大楼拆去,原址改建为澳门博物馆,1998年落成启用。

最新澳门旅游的导游词【篇6】

澳门博物馆坐落在澳门著名的历史遗迹大炮台之上,于1998年4月19日落成并对外开放。是一间展示澳门历史和多元文化的博物馆,馆内的展品以其丰富和深刻的历史和文化,展示数百年来澳门的`历史变迁,讲述来自不同国家、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居民在澳门和平共处的生活。

博物馆规模较大,共有三层,各司其职。一楼展区讲述澳门历史,在这里,您能清楚地了解到澳门作为中国一部分时的历史、中葡文化在宗教、文化等方面的交融与发展,以及在葡萄牙人的统治下逐步形成的独特澳门文化。二楼展区主讲文化,在这里,您能通过一系列民间、官方的旧物件体会到澳门复杂又美丽的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并通过澳门民间生活场景的再现,得以窥探古时候澳门平民以及贵族的休闲娱乐、宗教仪式和民俗庆典。三楼展区则聚焦于当代,您在这儿可以看到澳门的新精神风貌,并能对澳门的当代文学艺术有所了解。

现在大三巴牌坊、炮台,澳门博物馆三位一体,构成了澳门现在最火爆的历史文化旅游线路,馆内的很多地方细节都非常精致,来这里会让您感到惊喜哦。

106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