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课题创意报告

| 新华

__年11月,我校承担了《写画结合培养低年级学生习作的实践与探究》的研究任务,经过两年的研究,已完成了该课题的预定研究任务,现将研究工作汇报如下。

一、对本课题研究的认识

写作一直是学生最头疼的事情,那么写话也就成为低年级学生最恐惧的一项作业,如何能降低写话的难度,让学生爱上写话,有话可写,成为低年级教师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课题提出的现实依据

g   我在低年级写话教学中发现,每次训练学生动笔写话,都是正正规规的,可学生却觉得单调、乏味,无话可写,无从下手。另外一个原因可能是因为教师对写话要求过高,如规定字数,还要写生动,使学生产生畏惧心理,导致提笔无言。加上低年级学生识字有限,所以写起来难度就更大了,这就造成相当一部分学生处于应付状态。因此如何让学生在写话中感到“易、趣、活”?如何让学生把心中所想到的内容通过文字写下来就成为写话的难点。

虽然看到了这样的现状,有部分教师还是会有这样的想法,学生大了,随着阅历的增加,自然就会写了。要么有的教师直接开始给孩子们传授一些写作方法,而这些方法难以被低年级的学生所接受,难以让学生学以致用,因此每次写话的时候,也是学生最头疼的时间。

放任自流,任其发展自然不对,但“拔苗助长”的方式同样也帮不了学生。因此学生的写话陷入了两难境地,怎样能让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行写话,成为低年级教师最头疼的难题。

针对孩子的具体情况,我和其余几位老师于__年11月申报了《写画结合培养低年级学生写作的实践与探究》一课题,在低年级习作训练中,进行写话配画训练,让学生自己画自己写,达到画中有文,文中有画。

(二)理论意义:

1、为了降低写作起始阶段的难度,《语文课程标准》把低年级的习作教学定位于写话教学,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这打通了从口头语言到书面表达之路,鲜明地倡导写话要以兴趣为首,表达自然的童心童趣,为孩子提供自由的空间,是否会写并不重要,关键是让刚入学的孩子从中得到乐趣。《美术课程标准》(试验稿)也在“评价建议”一节中指出:“对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操作技能、探究能力、认识水平以及交流表达能力等进行全方位的综合评价。”因此,对于孩子们的配画不追求是否完美,重在激发他们画的欲望。

2、国内外相关课题研究综述:

随着课程标准的出台,广大一线教师对低年级画写结合写话模式进行了不懈地研究和探索,认为低年级孩子主要是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来思维的,如果把抽象的写话训练和形象直观的绘画结合在一起,既激发了孩子的写话兴趣,又给他们提供了鲜活的写话素材。

由画到文,是一种思维向语言的转化,在转化中可以提高孩子的想象表达能力;由文到画,是一种语言向思维的转化,在转化过程中可以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同时对画写结合的实效性达成了共识。

(三)实践意义

1、画写结合符合低年级孩子的思维特点。低年级孩子主要是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来思维的,把抽象的写话训练和形象直观的绘画结合在一起,既激发了孩子的写话兴趣,又给他们提供了鲜活的写话素材。由画到文,是一种思维向语言转化,在转化中可以提高儿童的想象表达能力;由文到画,是一种语言向思维的转化,在转化过程中可以培养儿童的创新能力。

2、画写结合符合孩子的认知规律。心理学家认为:“人的认知活动与自我需求紧密联系。只有当这种‘需求’转化为愿望时,才能形成浓厚的兴趣。兴趣是学习一切知识的强大动力。”画画介于游戏和心理表象之间,使孩子情绪高涨,跃跃欲试,急于创作,乐于表达。通过画画锻炼了孩子们手、眼、脑高度和谐统一的能力,又培养了他们热爱生活、热爱自然,勇于探索的精神。

3、画画创作与写作过程具有共性。作家秦牧曾说过:“绘画可以说是用线条和颜色来表现的文学,文学也可以说是用文字来表现的绘画。”首先,儿童画与作文在内容上是统一的。它们都来源于孩子们的生活。那些充满童真、童趣的绘画作品,洋溢着儿童纯真、质朴的天性,又何尝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素材呢?其次,儿童绘画与作文在形式上具有相似性。儿童画是儿童心灵的自然流露,是他们心灵的需要,是以己之手画己之心;而学生作文时,是对人和事物的所思所想,是以己之手写己之心,但不管以哪一种形式表达,都是学生心灵的表达。

其实文学与绘画结合,自汉代开始就有。苏轼评王维曾说过,体味王维之诗,诗中有画,欣赏王维之画,画中有诗。诗画结合成为民族艺术的一个特色和优良传统,至今还在发展。我们尝试与美术老师结合进行《小学低年级配画写话有效指导方法研究》课题研究,让学生为日记配画。

二、研究工作的具体过程

(一)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全力支持课题研究

为了确保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我们将课题研究列入学校的工作计划,接着我们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选拔优秀的骨干教师担任实验教师,按教师个人特长进行具体分工,同时还建立完善的课题制度,如经费保障制度、人员奖惩制度等,从人员与管理上确保课题的研究质量。

(二)分析整合学校资源,搭建实践活动平台

__年12月,课题组成员对学校资源进行了分析。我校拥有广阔的宣传阵地,比如宣传栏、校广播室,教师墙壁等。

(三)抓好教师培训,加强教研力度。

为了使课题研究落到实处,形成特色,我校十分重视师资培训。在培训中,我们坚持内培和外培相结合的原则,不失时机地到外地学习经验,拓宽培训渠道。在课题研究的时间里,采用网络主题教研、发放学习材料、专题培训观摩课等形式定期举行专题学习,每学期都要进行课题研究情况分析会。

三、研究工作的成效

通过两年的实践与探索,实验班的写画结合训练已很见成效,并形成“以画促写,配画写话”的写话模式,孩子们乐写、愿写,喜写,,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写话的积极性与参与热情。

仅仅把心中的所思所想写在日记本上,只能让全班五十几个同学欣赏,已经不是我和孩子们追求的目标。宣传栏校园广播这些好平台,为孩子们的“涂鸦”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让更多的人欣赏,同时也欣赏更多的优秀作品,以便于孩子们取长补短,更好地参与到配话写话中来。实践证明:在广阔的空间里,孩子们的视野更辽阔,参与度更广,写话的劲头儿更足。两年时间里,孩子们张贴发表共计2000余篇,有的孩子已经超过100余篇,虽说数量并不能代表着什么,但至少证明孩子们在不懈地努力,量变到质变的转变有时也是长时间积累的过程。

四、研究工作的体会

通过两年多的研究,我们体会到要保证研究的顺利进行,需要做到以下几点:学校的领导要重视,亲自参与研究的策划、组织与实施,保障实验的人力与物力的投入。学校要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通过多种方式调动学校教师参与研究的积极性。学校要主动争取专家的指导,为教师提供理论上的支持与帮助。与家长建立有效的联系,吸引家长参与活动,得到家长的大力支持。

五、课题研究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1、教师的专业水平制约着课题的研究

由于自身素质的制约,无法对学生的绘画进行专业的指导和点拨,导致学生的配画总处于游离状态,没有突破性的进展;虽然和美术老师进行协商,让美术老师在课堂上进行指导,但总觉得语文教师与美术教师的指导存在有“两张皮”的嫌疑,不能使两者有效地融合在一起。另外在写法指导上,真的有点“深不得浅不得”的感觉,“深”了怕学生产生抗拒心理,“浅”了达不到写法指导的目的,这个力度还真不好把握。在以后的工作中,需要进一步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2、学生的惰性制约着课题的研究

虽然孩子们喜欢上了写话,虽然在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激励措施,但是他们毕竟是孩子,总需要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支持,才能让他们坚持下去。

针对存在的问题,需要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继续探索适合教师和学生发展的有效方法。

创新课题创意报告篇2

一、本课题的意义和价值

1.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及价值

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要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拥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而国学就具备这种独一無二的特质。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中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思想等各方面都影响极大,对于传承文明、增强民族凝聚力,以及中华民族的复兴都起着重要作用。而中国的国学思想,是中华民族共同的血脉和灵魂,国学经典中就蕴藏着中华五千年全部文明和智慧的精髓,作为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基础,它构成了中华民族精神生活的客观环境,维系着中华文化之根。

20__年3月26日,教育部下发《完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文件,此时距中华民国总长蔡元培先生全面引进西方教育体系1,距陈独秀先生开启新文化运动,中国教育在经历了百年学习西方之路后,终于回头重新审视和学习自己的传统了,传统文化教育将成为学校教育的必不可少的部分。此时,如何建设一种适应当代学校、简单易行、切实有效的国学教育,就成为当务之急。而学校的国学教育是基础教育,是属于国民基本教育。国民基本教育就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接受的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基础部分,其主体应在中小学幼儿园的教育中完成。古人说:“童蒙养正”,就是这个道理。只有在童蒙时期,形成“做好人”的习惯,把自私的心、自私的行为改变过来,从原人变成好人,才能激发其善性的本能。而如何养?怎么养?就是本课题需要在内容、形式和方法上的研究。

2.省内外同类研究现状述评及本课题的创新之处

如今,随着传统文化的重要地位重新被人们认识,国学教育也随之广泛开展。但是,针对幼儿国学教育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以“幼儿国学教育”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上搜索,仅有18篇论文,最早发表论文的时间为20__年。这一情况说明,直到最近几年,国内学界才意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而相关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都还处于探索阶段。我们省内这方面的研究,更是处于拓荒阶段,目前还没有文献著录。就现有成果来看,杜洁琼的《幼儿国学教育内容选择及方法》着眼于幼儿国学教育的内容选择及方法,做了比较基础的分析和研究;李静的《国学经典与幼儿礼仪教育》研究的是幼儿礼仪教育与国学经典的结合,因篇幅所限,只有较为简单的分析。闫蕾的《小议幼儿国学经典教育的现状及改进措施》,关注的是现在幼儿国学经典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材料翔实,立论中肯。除此之外,还有《幼儿国学教育之我见》、《在国学教育中促进幼儿品德和习惯的养成》等几篇文章,大都从一两个侧面来研究幼儿国学教育的某个方面,整体而言,还需要加强实践基础,这样才能更好地推进幼儿国学教育研究的进展。

创新之处:(1)本项目在国学教育的视野下,对幼儿品性、生活及学习能力的培养进行整体观照研究,省内还未见有学术文献报道;(2)本项目的研究方法将在传统的文献资料研究基础上,将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方法结合,以幼儿行动及个案研究为依托开展工作,在方法和视角上较为新颖,走在了幼儿教育研究的前沿。

二、研究目标、内容、思路

1.研究目标

本课题的最终完成,要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目标:(1)本课题的研究,要培养起幼儿对本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和认同感,培养幼儿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一致的道德认知与道德品质,为其未来成为讲文明、有爱心、知荣辱、守信用、有理想、有国际视野、敢于担当的现代中国人奠定基础;(2)本课题的研究,要培养幼儿正直、善良、真诚的品性,这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所谓童蒙养正,必须从孩子入手,才可能完成;(3)本课题的研究,要针对幼儿生活及学习态度、习惯、能力等方面完成。(1)学习生活常识和基本自理能力;(2)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进而初步培养正确的人生态度;(3)掌握学习的基础知识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研究内容

以古代传统蒙学读物《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增广贤文》、《孝经》、《声律启蒙》等内容,对3—6岁幼儿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潜移默化的渗透与影响,探索实施幼儿国学教育,根植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策略。具体从以下方面开展研究:

(1)构建“家园合一”的教育影响策略。国学教育归根到底毕竟是品性教育,即使缺乏各种物质条件,但只要有老师和家长的品格在,言行在,就可以培育出善良、有气节、有品位的孩子,那么国学教育的基本目的就达到了。所以国学培训、读书研讨、提升自我是实施国学教育的关键所在;

(2)探索幼儿一日生活中的教育影响策略。通过每天对幼儿进行视听环节的学习,潜移默化的对3——6岁幼儿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教幼儿学习有韵律感的吟诵,影响幼儿的性格倾向、价值取向、精神气质和审美情趣;每周开展一次主题教育。如,尚礼崇德,尊重生命,感恩父母,学习爱等;

(3)培育特色教育活动,建构幼儿园园本课程。以实验班为重点,各年龄组制定子课题,加强每学期国学特色的课程建设。通过课程实施培养幼儿良善品性。

3.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收集国学教育素材,分析和整理有关传统文化的资料和教育理论,通过学习研究,提高在课题实施过程中的有效融入与渗透;

(2)行动研究法:本课题的研究与幼儿一日生活紧密结合,在研究过程中,针对幼儿年龄特点,设计具体的教育实施方案,及时反思、调整教师的指导策略,并优化与改良教育环境;

(3)个案研究法:针对不同的幼儿,有不同的教案、不同的教法、不同的进度,有不同的教育目标,并做好详细的分析与记录,找寻适合幼儿学习的方法;

(4)总结研究法:教师通过学习、实验,总结教育实践中的成功经验,撰写经典案例、报告及论文。

4.研究思路

结合我国目前幼儿园国学教育的理论观点和研究现状,了解与学习国学文化精神,找寻国学教育在幼儿园实施的方法和途径;以培育特色教育活动为突破口、家园合一,在一日生活中渗透国学教育,根植传统文化;提出实施国学教育的理论原则,形成园本文化课程,培养幼儿良好品行和习性。

三、研究基础

本课题负责人郁东利曾主持参与了“十一五”以来的多项省市重点科研课题,主持的省重点课题“通过案例研究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已顺利结题,并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师培养模式。课题研究人员朗瑞平是河北北方学院国学教师,研究成果丰厚。这些研究成果,都是本课题研究的重要基础。

创新课题创意报告篇3

结题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在搜集和整理资料与数据的基础上,进行提炼,形成某种形式的研究成果,并对这些成果进行完善。

课题研究成果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是对课题研究的最为集中的阐述和说明,是最重要的研究成果之一,是专家和上级科研部门鉴定研究成果的主要依据。撰写好研究报告是结题工作中极为重要的一项工作。

撰写研究报告,可以组成“写作小组”,由他们拟出“报告的详细提纲”,提纲经研讨通过后再动笔写出初稿,初稿经过研讨修改后,再成定稿,从而提高报告的质量。

研究报告是整个教育实验结题的理论核心,也是教育实验的价值所在,研究报告的结论将直接影响课题的推广价值。因此,我们必须重视研究报告的编制,而且必须用科学的、学术的方法来编制研究报告,所以研究报告中措辞应当是高雅而简洁明了,而不能使用抒情式的华丽辞藻。

研究报告的大致结构是:课题的提出、课题的研究目标、课题的研究内容、课题的研究方法、课题研究的结果以及讨论与建议。

—— 课题的提出部分要说明课题的研究背景,尤其要说明其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教育实验课题尤其要说明其教育意义,特别是对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意义);

——课题的研究目标必须具体、详细,但又必须具有宏观指导意义,这样才能保证课题的理论价值;

——课题的研究方法必须具体、科学,必须强调学术研究的必须的应用方法(对于教育实验就必须包括实验的方法);

——课题的研究结果是课题研究报告的核心,也是一项教育实验的价值所在,研究结果将决定课题是否具有推广价值; [以“少年儿童行为习惯与人格的关系研究”为例,可以从“研究中着力培养的习惯是否养成?这些习惯的养成对儿童健康人格的发展有什么样的影响?在研究中积累哪些经验?发现了什么样规律?本项研究得出了哪些有价值的结论?本项研究是否有所创新?集中体现在哪些方面?”思考,用定量分析、典型分析和定性分析“三结合”的方法说明教育的效果,围绕课题研究的假说、行动(培养习惯的方法)、习惯与人格的关系、研究方法,总结经验、发现规律,并进行理论阐述]

——问题讨论(提出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反思研究工作中的不足);——附件或附录(课题组人员名单、调查数据、问卷等);

——参考文献目录。

(二)工作报告

与研究报告不同,工作报告主要是从课题组织管理的角度写,其主要内容包括: ——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和活动(课题研究的方案设计,研究计划执行情况等。如课题形成前的调查,课题的形成,课题形成后的设计,课题的申请与批准,课题的开题,实验教师的培训,实验教学的演示,实验教学的进行,实验教学的研讨与指导,实验教学的总结,课题的阶段性总结,课题的结束等); ——课题成果的出版、发表情况,转载、采用和引用情况等;

——课题成果的代表作等。

如果课题在实施过程中有变动情况,最好把课题研究变更情况(课题负责人、课题名称、研究内容、成果形式、管理单位、完成时间等)也写入。

工作报告应该是课题研究全过程的全面的、忠实的记录,特别是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尤其要全面、忠实地记录。

(三)其它

其他形式的研究成果包括:

论文和经验总结,其主要目的是就某一方面进行总结或论述,一般不超过3000字(这样便于发表);

教育案例,其主要作用是选取来自教师和学生的典型案例,反映课题研究理念的,每个案例一般不超过1000字;

调查报告,围绕着课题研究所进行的调查,并对调查数据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以不超过3000字为宜;

活动设计,用课题研究理念为指导的活动设计(1000字以内);·校本教材,音像资料等;

问卷、量表、学生作品等。

创新课题创意报告篇4

几年来我们项城市第二初级中学课题组在全国中语会“创新写作教学研究与实验”课题组领导下,在项城市教研室语文教研员朱伯英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在学校领导的全力支持下,通过全体老师的通力协作,在“写作兴趣的激发与写作情境的创设”研究与实践方面作了一些有益尝试和不懈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现就我们所作的工作向各位领导、专家汇报,请给予评审、鉴定。

一、实验与研究背景

1、时代的需要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学生需能读书,需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叶圣陶)我们现在大力推进的素质教育,语文素质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语文写作的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教学的成败,关乎语文教育的成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创设易于让学生表达内心情感的写作情境,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也是每一位语文教师的时代责任,是培养时代新型人才的前提。在世界进入多元化的今天,我们更应该重视学生写作能力的开发,重视学生的兴趣培养。“写作兴趣的激发与写作情境的创设”是培养时代的新型人才的重要手段。

2、新课程标准的需要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对学生进行写作兴趣的教育,是学生主动发展的需要,对于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极为重要。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必须倡导和重视学生的兴趣学习。让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去参与,去体验;让学生在体验锻炼中去思考、去学习、去表达,从而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勇于创新的精神。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有创意的表达”。这就为作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鼓励引导学生写创新作文就是摆在师生面前的重要课题。“写作兴趣的激发与写作情境的创设”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进行创新作文的重要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意表达的重要措施。

3、作文教学的现状

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方式,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最好形式。但是,由于教育观念的相对滞后,教学思维的定势化,作文教学无本可依,无章可循,盲目性,随意性很大,即便是教师讲作文,也只是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巧,致使学生的写作兴趣低下,作文效果差,作文的语言表述能力低下。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过于单一,写作流程漫长,不能将双边活动有效的结合起来;师生活动脱节,学生处于被动状态,不能主动地投入到写作中去,学生对作文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与教学投入、教学目标相背离;老师的辛勤劳动换来的是学生的无动于衷。面对困境,我们曾经作过许多尝试,但仍然受传统思想的束缚,进展不大。新的课程改革就像春雷一般,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也给作文教学带来缕缕春风。自20__年立项以来,我校迅速成立课题组,制定课题研究及实验计划,工作迅速开展起来。

二、开展“写作兴趣的激发与写作情境的创设”课题研究与实验工作情况

(一)根据课题与实验计划,认真开展工作。

1、认真研究新课程标准。

我校课题组在市教研室和学校的直接领导下,对新课程标准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探讨和研究,从课程的性质、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教材编写、课程资源的开发等方面入手,论证了“写作兴趣的激发与写作情境的创设”作文教学创新研究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和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意表达的重要措施。从课程标准中找到了“写作兴趣的激发与写作情境的创设”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写作兴趣的激发与写作情境的创设”作文教学创新研究也是让学生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重要举措。呆板、教条是不会让学生形成良好个性的,只有激发兴趣,创设写作情境,学生才能愿意去写,作文才会富有生机。

2、“写作兴趣的激发与写作情境的创设”课题组的成立及其组织机构

课题理论指导:

课题实验组长:

课题研究人员:

“写作兴趣的激发与写作情境的创设”课题组成立后,迅速制定了各项工作计划,同时,课题组对参加实验的教师进行了分工,以保证实验能够有序进行。由赵光印、王树东负责收集、整理课题研究的有关信息,资料;由吴锦云、石留营、范铭华负责具体的实验班教学;由张广义、刘杰组织编写《“写作兴趣的激发与写作情境的创设”师生同题作文选》,《“写作兴趣的激发与写作情境的创设”教师论文选》,编辑校报《未来报》。由张广义校长负责召集组织各种教研活动和实验汇报会。使“写作兴趣的激发与写作情境的创设”课题实验与研究工作分工具体,任务明确,按部就班,有序开展。

3、激发写作兴趣,尽快让学生动起来。

学生是作文教学研究与实验的主体,只有让学生动起来,实验才能够顺利进行。为此,教师必须发挥主导作用,积极倡导“创设作文教学情境”创新研究,通过黑板报、“语文天地”专栏、课堂教学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当然,“写作兴趣的激发与写作情境的创设”课题研究的前提是必须对现有的作文教学进行改革。改革不仅仅是变换样子,作文教学的改革从形式到内容都有,涉及的面也非常广。例如,作文模式的改革,开展课题研究之前的作文模式一般是这样的:出示文题—作文指导——学生写作——作文批改——作文讲评——补偿作文。一次作文要经历两周的时间,时间跨度长,老师是主角。现在,作文模式可就多了,有读写式作文教学模式;有发表式作文教学模式:有情境作文教学模式;有模仿式作文教学模式;有个性化作文教学模式;有新概念作文教学模式;有自批自改式作文教学模式;还有几段式作文教学模式。林林总总的作文教学模式,确实给作文教学带来生机。教师可以给学生加以介绍,让学生能够尽快地了解。再比如,发表式作文教学模式,用发表作品的形式,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将作文课堂教学的主体还原给学生,老师只是起到组织教学的作用。学生组建文学社团,创办刊物和手抄报,批改选取优秀作文,在自办刊物上发表,优秀的推荐发表。这种作文模式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学生有自己的作文选,自己的事自己做,这本身就是对写作能力的培养。

作文教学改革,在训练内容上也有很大的改革:有根据学生实际的序列化训练;有自定内容的专题训练;有配合教材的扩展性作文训练;也有跟随中考而制定的作文训练。在作文类型上有记叙文训练专题;议论文训练专题;说明文训练专题;有命题作文训练;半命题作文训练;话题作文训练;看图作文训练;自由作文训练;片断作文训练;有写作技巧的作文训练;有作文语言的训练;有作文结构形式的训练;有作文写作心理训练;有作文写作速度训练。内容的革新也是丰富的,成效也是引人注目的。特别是序列化专题化作文训练,训练目标明晰,可操作性强,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作文教学改革中,涌现出许多符合作文教学实际的新形式、新内容。“写作兴趣的激发与写作情境的创设”就是找寻符合新时代作文教学特点和规律的方法及路子。时代是在前进的,事物是在发展的,事物的特点也在悄悄的发生变化,这就需要老师要有写作创新的思想意识,努力探寻事物的发展规律,在作文教学改革和创新的实践中,那些富有生命力的作文教学形式和内容都符合新时期作文教学的规律,因此把握作文及作文教学的规律尤为关键。

4、创设写作情境,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学生对写作有了兴趣,并不意味着学生就能够写出好作文来,要知道,写作其实就是思维,没有良好的思维训练,就不可能写出好作文来。因此,写作必须进行思维训练,会思维才会创新,即使是顺势思维,也能创造出新意来。“写作兴趣的激发与写作情境的创设”是指打破传统作文模式,充分尊重创作个性,发挥学生自己的创造天地,具有创意表达的作文实践。思维创新是作文教学创新研究的重要途径,“写作兴趣的激发与写作情境的创设”就是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引导学生提出具有独创性的新思想、新思路、新方案、新问题,独出心裁、标新立异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训练分四步:形象思维的训练(想象思维,联想思维),抽象思维的训练(纵向思维,横向思维,类比思维),辨证思维的训练(对立统一思维,肯定与否定思维,比较思维,多角思维),创造思维的训练(发散思维,聚合思维,逆反思维)这就需要学生去观察自然,观察生活,深入社会。学生见得多了,感受深了,事物的形象自然就会浮现在头脑中,再通过想象和联想,学生的头脑就会充实起来。因此,在形象思维阶段,要多让学生到自然中去,到生活中去。从思维的角度来看,写文章是一个输入与输出的关系,没有输入也就没有输出。让学生到社会中去,到自然中去,去观察,去体会,去感悟,让学生去采集创作之营养,去酝酿思想感情。累积生活,丰富创作之源,量的累积达到一定的程度,写作就像泉水一样喷涌而出。创设情境就是基于这一点来进行形象思维训练的。我们分年级进行创新作文训练。七年级的学生,从年龄上看,大多是十二、三岁,还带有些天真和稚气。学生好玩耍,对过去玩耍过的事情总是念念不忘,并且善于联想和想象,而对现时的紧张学习又时时静不下心来,强迫学生去写作,学生只能是无病呻吟。如果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去联想,去想象,学生的创作就会接连不断的进行,因此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感受生活、让学生敢于模仿、敢于联想和想象从而给学生以希望和力量,激励学生去探索新的科学领域。当今世界,正处在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时期,人类的未来将怎样生活?同学们在二十年后将从事什么工作?科学文化将会怎样发达?宇宙定居点该怎样设计?青少年对这些问题颇感兴趣,我们可以设计类似于《我在20__年国庆的时候》、《20__年畅想》这样的题目让学生写作,既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又激发了学生为实现新生活、新目标而奋发学习的热情。而七年级的学生又是刚刚离开父母来到学校这一陌生的环境中的,因此亲情友情的培养也是写作的重点。让学生在兴趣中闪现创新的火花,在亲情的感召下迸发创新的灵感。八年级是基础年级,通过一年的学习,学生的语文素养有了提高,学生也有了一定的语言基础,因此在八年级主要研究如何使学生在语言方面有所创新。九年级是升学年级,通过两年的学习,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发展和锻炼,因此九年级作文教学主要研究在思维方面如何创新。三个年级课题分工明确而又互为一体,课题组教师密切合作,群策群力,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在集体研究的基础上,上好观摩研究课,其他教师听课后提出意见,使理论更完善,使写作实践更完美。同时,课题组注意积累资料,搞好总结,反复实践,努力提高。

抽象思维的训练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具有较强的判断能力,具有一定的是非观念,对社会对生活有一定的了解,能够从不同的事物中归纳概括出其共同点,同时还要根据某一特点想到具备这一特点的事物,对于不同的事物还要加以比较,看他们有什么共同点,有什么不同点,对于这些思考,如果用文学性的语言描绘出来,就会相当精彩,给人以深沉的思考,让人回味无穷,这也是抽象思维之所以打动人的地方。思维的变通能够创造出新的天地,辨证思维可以使人变得镇静、理智;如果运用到写作中,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们不可否认,模式化、程式化的教学形式给课堂教学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有利于普及新型的教学路子,但是,在同一模式同一路子的影响下,全局上下一个号,全部都吹一个调,模式的单一同时也严重影响着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思维的凝固、模式的束缚、方法的僵化,久而久之人们就会将之转化为一种习惯。习惯思维,既定方式,简单化、概念化诸如此类积习已久的痼疾,会严重束缚了学生能力的发展,特别是在写作教学中,束缚了学生写作创新的发展,抑制了学生写作兴趣的提高,也使作文教学陷入了困惑。其实造成这种被动的主要原因还在于我们老师自己思想太保守,理念过于落后,改革创新意识不强,拘泥于事件之中而不能自拔,不能跳出三界之外,立身局内,身在此山,难识庐山面目,困惑就会永远伴随着我们。如果立身局外,不在山中,我们就会发现:山重水复与柳暗花明之间,只是眼界的问题,困惑与豁朗之间,往往只隔着一层模糊并且遮挡人的视线的虚拟膜,一旦眼界开阔,灼灼目光释化了这层虚拟膜,立刻就会出现令人耳目一新的景象。我想“反弹琵琶”就会引导我们到达另一种境界,跳出习惯思维、传统模式的窠臼,把逆向思维合理地运用到写作中,以此来收到别出心裁不落俗套的效果。

能不能在初中阶段进行逆向思维训练呢?实验尝试的结果还是令人满意的。具体形象的事物也能够开发学生的逆向思维,更何况初中生思维发展的特点表明他们已经能够离开具体事物,根据抽象的命题进行推理和思考。因此逆向思维在初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已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在写作教学中怎样进行逆向思维训练呢?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尝试,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一是从教学内容、教学材料和教学设计上触发学生在文章立意方面的逆向思维,强调反其意而用之。我们都知道,初中这一阶段,学生的逆反心理特别强,这也表明初中生的思维具有很强的批判性,他们喜欢怀疑、争论,不轻信教师、家长甚至是书本的意见。对一切都抱着批判的态度。对于这一心理特点,我们应该辨证的看待,至少应该看到它的优势,不能只看到它的缺陷。通过创设一种情境,找准一个触发点,让学生从多方思考,积极踊跃的发言,同时适当进行点拔,充分发挥思维批判性中的积极作用,充分利用学生的逆反心理,从而使学生意识到写作并不一定要按常规思路来定格。这就与他们的个性合拍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就象找到了知音,话也多了,思维也开阔了,话匣一下就打开了。怕写、厌写的心理也就自然而然地消失了。这不仅能使一篇文章的写作获得成功,还能使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如把成语“画蛇添足”的故事提到课堂上来,在使学生明白了这则故事的内容之后,不妨告诉学生,根据思维定势,人们总是一味地批判这个画蛇添足的人,说他不仅骄傲,而且愚蠢,弄巧成拙,到口的酒反被别人喝了。喝不成酒事小,害人害已事大。有的人办事,总是觉得自己高明,比别人了不起,于是不顾客观实际,主观武断,失败了,不论对国家、人民或自己,都具有危害性。对于这位画蛇添足者,你们觉得这样是否合理?思维的批判性决定了学生固然要对这批判提出反对意见。于是教师可以因势利导:“你们为什么觉得不合理呢?请讲出理由。”好胜心理激发了他们思维的活跃性,答案多起来了。“画蛇添足者也许有独到之处,他能给蛇画足,这一行径绝非可笑,也许这人的见识要比别人多,他不仅要想画好这条蛇,而且要想画的与众不同,这说明这位舍人具有非凡的才能”;“但就从画技和画速而言,画蛇添足者已远远超越了其他的舍人,饮酒却是其次的事。从这点上看,画蛇添足者并没有把饮酒看得特别重,我觉得这个人是能够成就大事的人”;“从画蛇添足这一故事我们似乎可以发现,古代蛇的物种可能要比今天的多得多,我们也不能否认就绝对不存在有足的蛇,这也为我们研究古代蛇的物种提供了有利的证据”……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从思维批判性出发强调在立意上反其意而用之的目的也达到了。于是一篇篇精彩纷呈、见解独到的《读〈画蛇添足〉有感》也就出现了。二是充分把握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变被动为主动,调动学生逆向思维的积极性。特别是善于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独创作用,让学生主动地去进行逆向思维。初中生的心理极其复杂多变。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摸准学生心理变化的特点,把握准初中学生心理变化的脉搏,探寻行之有效的方法。那么,如何从学生心理特点出发,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开拓作文教学的新天地呢?我们都知道,初中学生追求花样翻新,不信老一套,不甘于墨守陈规,敢于标新立异,独树一帜,大胆创新。这是好事,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那就是生活阅历还不够丰富,在写作上还存在着“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现象,会出现“心中有,笔下无”的情况。这时,我们就应该善于发挥学生特定年龄阶段的优势,让学生大胆的想象,让学生根据现实生活情形尽情地去创造,并且旗帜鲜明地允许学生去虚构,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这样才会符合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这才是实事求是的。相反,如果一味地让学生去写生活中的真实感受,由于学生的阅历少,能够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事情就更少,学生的作文就会出现生编硬造的现象。极大的挫伤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不仅在内容上要求学生大胆的去创新,而且在写作形式上,也要求学生以独特的超乎常人思维的方式去创新,追求形式的新颖独特。这样,学生敢想敢写,不惧怕写作,这就是极大的进步。这也是学生跳出“怕写”、“厌写”心理压力拘束的重要途径。只要学生敢想敢写,我们就不会担心学生在写作上写不好。这就为学生的成功写作迈出坚实的一步。三是树立辩证关系,在逆向思维中注重学生心理感受的抒发,让真善美之真气得以充分的发挥。有情才有义,有情才有真善美。初中生的思想感情已经比较丰富了,他们的感知能力和情感因素已经达到成人水平。初中学生基本上能够感知真善美,辨别假恶丑。因此,在写作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这方面的特长。一些在作文写作上非常困难的学生,一旦写起情书来,洋洋洒洒数千言,情真意切,荡人心肠。究其原因,无非有两点,一是“情”字引领,感情的萌动触发了他们强烈的写作愿望。二是他们有兴趣,感兴趣。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煽情,善于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创设易于让学生表达的写作情境,要引导学生抒发真情,注重发展他们的观察力,在写文章时,取旁人之不取,制胜于别人不起眼之处。于细微处闪烁感情的光芒。这种反向、发散思维法即从问题的相反方向进行思索,从而得出新的结论,发现新的形象。例如,有这样一个题目:“你眼中的人”,通常人的思维是写人眼中的人是怎样的,但是,能否考虑一下,动物眼中的人是怎样的?如果从这个角度去写,定能够写出新的东西;又如写牵牛花,一般人多赞美它勇于攀登,奋发向上,逆向思维则讽刺它沿着绳索树枝上爬,是不能自立的软骨头;写荷花,歌颂它“出淤泥而不染”,逆向思考,也可以赞颂滋养荷花的厚实“淤泥”。总之,逆向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如果准确地把握了学生的心理特点,找准了指导学生写作的最佳突破口,有目的地进行逆向思维训练,就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开拓出写作教学的新天地。

5、创设写作情境,激发语言创新的兴趣。

有创意的作文就是运用具有自己个性的语言进行有创意的表达。训练可分四步:积累创新、模仿创新、改造创新、美化创新。语言是文章的表现形式,俗话说:“人靠衣裳,马靠鞍装。”文章就靠精美的语言。纵观天下好文章,哪一篇不具有独特的语言魅力!为此我们平时注意学生写作情境的创设,努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引导学生大胆的去运用词语,大胆的想象,引导学生运用成语、俗语、名言、警句、谚语等,引导学生运用多种多样的修辞格来美化语言,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丰富文章的内容。如让学生去写草丛里的鲜花,学生是这样写的:花儿掉在草丛里,急切地向外张望;花儿藏在草间,在和我们捉迷藏;花儿散在草丛里,在做健美体操;一阵风吹来,草丛里露出一张张笑脸;花儿闪进草间,不愿出来了——————

(二)、实验对象及试验方法

1、实验班与对比班进行对比实验,设实验班四个,对比班四个。

(1)对比研究法。教师分析研究实验班与对比班的作文情况,收集资料,形成经验。

(2)个案研究法。教师建立学生写作档案,进行个案研究,形成经验,进行交流。

(3)文献研究法。参研教师收集有关理论与经验等文献资料,分析与借鉴研究成果。

(4)信息反馈法。收集学生的信息,实验班的信息,实验教师的信息,进行分析研究;

2、作文教学模式与教学内容创新

针对我校作文教学的实际情况,在作文教学中,我们侧重从两个方面去探讨。一是对写作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可能大规模的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不可能获得大面积的丰收。试想,一年只让学生写上二十来篇作文,一个学期只让学生写上十几篇作文,那怎么能够去更好更快的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因此,我们在写作教学中,化繁为简,直指重点,加大写作的次数,重点通过写作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而不是重点通过写作指导和作文讲评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二是对作文教学的内容进行创新。传统的作文教学没有一套完整的训练体系,纵观语文教材,很难发现在作文教学上的连贯性、体系性。教材中关于写作的教学内容也是比较凌乱的,甚至是无序的。而传统的语文教学是必须依照课本来进行的。因此大胆的改革作文教学内容也是我们研究和实验的内容之一。通过大胆的尝试,让写作内容更贴近学生生活,作文教学方式更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乐学,乐意去写,这样才有利于写作创新。

3、交流经验,推进科研。

在研究与实验活动中,全体成员努力学习并借鉴一些优秀的作文教学理论,展开讨论,并将适合我校的一些理论运用到教学中,对“写作兴趣的激发与写作情境的创设”课题研究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把《“写作兴趣的激发与写作情境的创设”教学与实验”简报》作为指导业务提高的重要理论依据和实践材料,仔细研读,认真体会,丰富了实验教师作文教学研究理论知识,扩大了思维的空间,提高了实验教师的业务能力。

4、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充分占有写作时间。

没开展“写作兴趣的激发与写作情境的创设”课题研究之前,作文课堂一般都是教师讲解,学生听记,上周作文课第一课时作文指导,第二课时学生写作,中间时间教师批改作文;下周作文课第一课时讲评,第二课时补偿,这样两周四课时的写作模式从形式上看似乎很合理,但从实践上看,效果甚微,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没有充分的占有时间,仍然处于被动地位。再者,写作能力的提高只能靠学生的写作,这样四周一次作文,学生一学期到底能写多少作文?充其量也就是十几篇,这样的课上的再好也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必须缩短写作流程,让学生一周至少能写一篇文章。为此我校实验教师经过反复研究实践,提出三种基本课型:

(1)读写一体化训练模式

(2)展示发表式作文模式

(3)自批自改式评价模式

作文批改能够让学生更好的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学生通过批改,能够知道自己在写作上的优点,也能够知道自己在写作中存在的不足和失误,从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对学生的作文批改要进行指导。从浅易简单出发,逐渐的深入,逐步的提高,逐渐达到完全自行批改作文。

5、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促进课题研究深入开展。

学生的生活,不论是家庭生活、社会生活,还是学校生活,相对来说都比较单调,学生的生活阅历浅,往往写不出内容丰富的文章来。为了改变这种现状,为写作注入新的活力,就需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提高学生写作的兴趣和积极性。

(1)、开展各种形式的阅读活动。阅读与写作是分不开的,没有阅读,学生就不会写出好文章来。从阅读文学名著到读千字文,从阅读测试到阅读竞赛,从课内阅读到课外阅读,我们采取不同的形式去督促学生阅读,这样就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开拓了学生的思路,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如开展课前五分钟演讲,然后写出自己朗读这篇文章的心得体会,装订成册,这就为创新作文的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成立拓荒文学社,创办《未来报》。报纸每月出版一期,从学生作文中选出独具创新色彩的文章,进行分类整理,对比鉴定,编排出版,这样极大鼓舞了学生作文写作的兴趣,提高了学生作文的积极性。

(3)、举行各项语文活动,推动“写作兴趣的激发与写作情境的创设”实验工作的进展。举行全校范围的阅读大赛、作文大赛、演讲大赛、诗歌朗诵比赛等活动,组织师生进行“同题作文擂台赛”、定期举行“写作兴趣的激发与写作情境的创设”课题研究与实验报告会,积极组织师生参加第二、第三、第四届全国中小学生迎奥运作文大赛,这些活动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为学生作文创新提供广阔的天地。

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上级领导的具体指导是我校“写作兴趣的激发与写作情境的创设”作文教学创新研究和实验取得成绩的关键所在。张广义校长亲自挂帅,任课题组组长,副校长赵光印、业务主任王树东、语文组长吴锦云都直接参加课题研究,市中学语文教研员朱伯英直接负责、指导我校“写作兴趣的激发与写作情境的创设”作文创新研究与实验工作,及时对课题组工作进行检查指导,指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方法,研究布署下一步工作,使课题研究与实验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学校出台了许多相关文件,在政策上、资金上给予特殊的支持和关注,为“写作兴趣的激发与写作情境的创设”课题研究与实验提供了大力支持。校长多次指示,要加大教科研力度,让教科研与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多出成果。学校的重视极大的鼓舞了全体参加实验教师的斗志,作文创新研究与实验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势头。市教研室对我校的“写作兴趣的激发与写作情境的创设”创新作文研究与实验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帮助和指导,对课题组的研究工作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指出工作中应该发扬的优点,也指出了需要改进的问题,有力地促进了课题研究进程。

沐浴着教改的春风,我们会以更加饱满的热情,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谋求更大的发展。

创新课题创意报告篇5

面对小学语文教学中晨读意识淡薄,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如何提高我校学生的晨读习惯和阅读水平,我申请了小学语文有效晨读的研究这一课题,经过半年的研究初见成效,取得了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的成果,达到了预定目标。现将半年来课题研究工作总结如下:

一、课题沿革

(一)课题的立项。20__年12月份,上报《小学语文有效晨读》课题研究申请,20__年1月10日得到市教研室的立项批准,课题编号为125__2567。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

第一阶段(20__年12月—20__年2月):研究准备阶段。

1、确定研究课题;

2、文献研究、寻找理论依据和研究价值;

3、确定子课题,制定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20__年3月-20__年4月):课题实施阶段。

1、确定研究的具体内容和方式;

2、进行课题研究实践,围绕研究目的,按照研究计划实施课题研究,填写活动记载,具体体现月工作或周工作计划与总结,积累相关材料;

3、课题组总结分析实验情况写出阶段性研究报告。

第三阶段(20__年5月-20__年6月):课题总结结题阶段。

1、总结实验结果,汇集子课题成果,撰写总结报告。

2、结题鉴定。

二、组建了课题小组

我校组建了课题研究小组,组长谷利明同志,组员有胡柏、贺春艳、杜苗苗同志。本课题由谷利明同志具体负责实施和研究。

三、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从量变到质变,又从质变到新的量变。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达到一定的程度,突破了一定的界限,就会出现质变。小学语文晨读也是如此,学生认识一个个汉字,达到一定的量,就能阅读;阅读达到一定的量,就能作文。正如古人所云:“能读千赋,则能为文。”

(二)激发学生浓厚的晨读兴趣。教育心理学认为,兴趣是激发学习动机的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也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要想使学生养成晨读习惯,就得先千方百计点燃学生心灵上兴趣之火。有了饱满的读书兴趣,学生才会对晨读产生强烈的需要,积极地投身其中。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生参与的原动力,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晨读,教师必须创造某种条件或利用他们已有的其它行为动机和需要的迁移,使晨读成为他们生活中所必需的东西。教师要善于唤起和利用学生晨读兴趣,促使他们兴味盎然地去阅读、体会,积累语言信息,使语言仓库里有丰厚的积蓄,需用时,才能游刃有余,写起文章来,才能妙笔生花。

(三)利用各种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使得学生对晨读产生极大的兴趣,就能变“要我读”为“我要读”。学生扩大了阅读面,增加了阅读量,积蓄了足够的内存,还怕大量而快速的输出吗?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一)调查法:在实验前期、中期、后期采用问卷、谈话、观察等方法进行调查,为研究提供依据。

(二)个案分析法:选取有代表性的学生个体作为长期观察对象,观察并分析其发展动态,进行科学比对,最终得出结论。

(三)经验总结法:在研究过程中,及时进行总结,既总结切实可行的有效的经验,以便推广;也总结存在的问题或失败的教训,以利于今后的提高。

五、课题研究成果

本课题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有效晨读能力,课题研究在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以下几种有效提高的`方法和形式:

(一)晨读方法

1、明确晨读目标。晨读内容要明确,这使提高晨读课效率的前提。如课文的预习、复习,初中必背古诗文。教师应当在晨读课开始前,最好在前一天的晚上就让每一名学生明确晨读课读什么,达到什么样的层次。晨读内容要定量,这是提高晨读课效率的保障。教师对于晨读课的任务布置要适中,量的确定要根据学生的能力,不宜太多或过少,要让多数学生有信心完成任务。

2、加强阅读训练与指导。以领读求规范,学生的晨读水平参差不齐,即使学生会背诵的文章,也不代表其已经会读。要读好文章,晨读课上教师就要领读,当然也可以让一些晨读能力强的学生领读,让大家读准、读好、读出享受。

3、追求阅读形式多样化。可以采用集体晨读,集体背诵,小组赛读,男女分读,分角色晨读、吟诵读、自由读、接力读、表情晨读、大声读、小声读和默读等各种形式活跃晨读课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4、加强目标反馈。检查根据学生学习层次,注意优差兼顾,难易适中。比如让学困生晨读词、段、篇等;中等生听写单词、短语或句子;优生复述或背诵课文。只有这样,才不会使检查流于形式,才不会使学生养成得过且过的坏毛病。

(二)晨读形式

1、齐读。有利于营造读书氛围。声音洪亮、富于节奏、大造声势的齐读能快速地让学生亢奋起来,很快地进入到读书的情境中去。

2、散读。散读,或称自由读,最有个性特色,大部分晨读课采取散读的方式,需要说明的是,散读绝对不等于放羊。

3、其他读书方式。

(1)声情并茂的范读。引导学生通过语言得到美的熏陶,使学生受到老师情绪感染,入情入境地晨读,使学生在晨读时达到音与情融为一体。

(2)诗情画意地配乐读。音乐以特有的旋律和节奏塑造形象,把人们带入特有的意境之中,唤起人们的情感。当文字与情调相吻合的音乐交相辉映时,便会产生和谐共振的效果。

六、课题的创新和意义

有效晨读对语文教学,乃至学生的身心健康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其主要有以下好处:

(一)一夜好睡,早上头脑清静,思路清晰,记忆效率高,大声读书有利于理解和记忆知识;

(二)大声读书,倾听自己的声音,能给自己带来自信,获得充实和满足感;

(三)大声读书,眼、耳、手、口、脑各种记忆器官的综合运用,有利于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和智力的开发;

(四)早上大声读书,调动了口腔、鼻腔、喉咙、肺部、胸腔等部位的协调运动,有利于身体健康;

(五)长久坚持,形成习惯,量的积累,质的飞跃,知识储备会渐渐丰厚。

创新课题创意报告篇6

首先我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关于个人课题研究过程中的一些感受,有许多不成熟的想法还请各位批评指正。

说实话,当时在申报市第三期个人课题之前,我对于这“课题”二字是既茫然又惊恐。因为在思维定势里,课题都是那些经验丰富、理论和知识水平都达到一定高度的学者所研究的。我这样的“菜鸟”怎配得上这“研究”二字?而且对于要怎样主持“个人课题”,我一无所知。这时,多亏了李校长的督促和指导,我对“个人课题”有了逐步的了解,原来的茫然也变成了期待。因为当我将平时教学中的主要困惑定为研究对象后,便豁然找到了自己的方向,而且这个任务极具挑战性,能够不断激励我们去阅读、观察、实践、探索。

相对于、省级、市级、区级和校级等集体课题,“个人课题”是由教师个人自主申报,独立主持,为了自身的专业发展,研究个人在教育教学中具体而微观的教育问题的课题,也属于教育科学研究课题范围。

华东师大博士生导师叶澜教授认为“没有教师的生命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高的教育质量;没有教师的精神解放,就没有学生的精神解放;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而个人课题项目,最重要的意义就是引导教师自我解决教育中遇到的问题、难题,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教师在个人课题研究中,紧密联系日常工作,积少成多,使科研进入常态化。只有这样,教师自身生命质量的提高才能更好的让学生得到发展。

但万事开头难,在最初选题时,我就遇到了极大的困难,不了解什么样的题目适合个人课题,在李校长的帮助下,我了解到:1)选题应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2)研究范围宜小3)已有一定的经验积累4)视角新颖创新。我曾列出过几个题目向李校长请教,如英语词汇抽查中数学概率知识的运用、理论讲解中直观比喻用法的运用,但这些问题其实是论文题,却不适合作课题题目。因为这些问题只要我们将实践联系理论稍加研究就可解决,并不需要我们花费一年乃至更长的时间去调查、实验。而我的另一个题目“英语阅读课常见环节的效度和创新”也有问题,首先,“常见环节”这一概念就不严谨,且无法界定。其次,“效度和创新”,选材范围太大,无法作为只有一年期的个人课题的研究对象。课题的名称应具有问题性,不宜用肯定语句,而且也不宜用比喻和拟人,否则无法清楚表达研究的“是什么”。那评委自然而然没兴趣知道你要陈述的“为什么”和“怎么办”了。

同时提醒大家在选题前可以进行文献检索,以避免重复前人已讨论过的问题,并可从文献检索过程中发现研究的空白区,获得灵感。

经过筛选,我结合我校英语教学中遇到的一些特殊情况,定下了“高中农村生源学生英语现状及教学对策”这个题目,并有幸获得了立项。

在个人课题的研究有多种方法,其中个人课题的调查与实验方法有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问调查法、观察法、实验法等,而“个人课题”的行动研究则有行动研究法、案例法等。在这里我就不赘述。

从第四期个人课题开始,教研室设立了个人课题中期检查,主持人就已完成的任务和已取得的成果进行汇报,如果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发现自己课题的不足之处,可以在此时申报课题变更。

另外还有几个小提示:

第一:我们最初申报课题的“个人课题”申报表,一定要留着,因为后面我们最重要的研究报告,其中很多内容有重复,特别是研究目标及理论依据,研究过程及方法,后面只需要结合实际的研究过程,再补充完善。

第二:可以先把最主要的教学案例和教育论文先完成!中间研究过程中所用的过程性材料记得要收集,特别是与课题相关的学生或教师调查问卷,还有访谈记录,特别是和本课题相关的学生作业,体现成果的学生成绩,还有一些相关的获奖文章都是后面我们需要的。

第三个:课题研究过程中有好几次市级的课题培训及交流活动,专家会对课题研究中的常见问题给予指导,并为大家提供优秀的个人课题研究的案例。而且在结题时必须上交课题培训会议的参会证,否则无法结题,所以请各位密切留意市教研室网站的通知,不要错过会议。

在主持课题的过程中,我出现的问题就是时间分配很不合理,前轻后重,导致到后面手忙脚乱的,甚至修改的时间都没有。从“个人课题”申报表通过审核之后,我们正式开题算起,我们将近有一年的时间去完成这个课题,但不能总觉得有的是时间,不断往后拖。我结题时那叫个悔不当初啊。因此,我深刻感受到:个人课题不是一篇论文,需要我们要做的东西很多。要及时收集过程性材料,对文献进行研究,夯实理论基础。记得去年我和汤老师去参加课题培训会,约在新街口见面。当别人提到新街口时,我第一反应是:逛街。而当我找到汤老师时,他正在新华书店孜孜不倦的阅览挑选课题相关理论书籍。当时,我被他严谨的治学态度所深深感动,同时也认识到:要成为研究型的教师,我们需要倾注心血,不断学习。

希望大家通过我做的这不成熟的介绍,对个人课题有个初步的了解,并能避免我犯过的错误,更有效率的进行专业化发展,并祝愿大家的课题都能够立项,个人课题成为促进我们教师团队共同发展的助推器,成为我校文化发展的添加剂。

创新课题创意报告篇7

工作报告与研究报告是不同的,是对立的,但它们又是统一的,是课题研究中不可缺少的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区分它们:

1、字数要求不同

工作报告一般要求3000字左右;研究报告大致要求10000字左右。

2、角度不一样

工作报告主要是从课题组织管理角度写。研究人员在课题研究进行了一段时间或课题研究结束后,向评委报告工作的过程和结果,主要写清楚怎样进行研究的。

研究报告主要是从具体实施的角度写。研究人员旨在通过对一定的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剖析和探讨,从而在理论和实践方面揭示某些教育教学规律,解决某些教育难题以便进一步推广。

3、主要内容不同

工作报告包括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和活动、课题成果的发表以及成果的代表作、引用情况、课题实施过程的变更情况等。

研究报告主要包括课题提出的背景、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结果以及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提炼而成的结论,还有对遇到问题的反思和对后续研究的展望。

4、地位不一样

研究报告与工作报告都是课题研究中不可缺少的。如果说工作报告是扼要叙述怎样进行研究,处于相对次要的地位,而研究报告除了阐述研究的前因后果,主要说明课题研究了什么,处于主要地位并且也是评审专家和上级科研部门鉴定研究成果的主要依据。

因此,工作报告主要强调怎样研究,也就是howtodo;研究报告主要是强调研究了什么,即whattodo。这是它们的主要区别。工作报告与研究报告的区别与联系让我们明白它们各自地位和侧重点的不同,自然各自的写法也应有相应的区别。

一、工作报告的写法

工作报告要对研究的全过程进行客观的、全面的、发展式的记录。它要综述课题的来源、目标以及为了达到目标经历了哪些阶段(从开题到实施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再到课题的阶段性总结和结束的时间与工作进展)、主要成果以及待继续研究的问题和对未来的展望。

它的内容应涵盖:1、写清课题的名称、立项编号、研究经历的时间、从那几个方面对课题展开了研究并取得哪些研究成果,这部分主要说清楚课题的研究的线索。2、组建课题小组,说明谁负责和实施研究。3、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强调思想是灵魂的作用。4、课题研究的步骤和采用的方法,这部分简明扼要就行。5、提炼研究的结果并指出研究成果的表现形式有哪些。6、研究的创新和意义。7、课题变更情况的说明。

简而言之,工作报告就是说清楚谁在什么时间从哪些方面,采用何种方法获得了研究成果以及说清楚成果的表现形式。

二、研究报告的写法

研究报告是在收集和整理资料与数据的基础上,对研究的结果进行提炼,形成结论,升华为研究成果的过程。它要求精炼,明了,切忌使用抒情式的华丽辞藻。它主要回答3个问题:(1)、为什么要选择该课题进行研究?(2)、怎样展开该项研究?(3)、课题研究取得了什么研究成果?

虽然研究报告的撰写没有固定的格式,但它基本应包含以下几个部分:1、课题提出的背景

2、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这两部分主要回答为什么要做该课题,即回答上面的第(1)个问题。

3、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4、课题研究的目标

5、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6、课题研究的方法

7、课题研究的步骤

8、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

从第3部分到第8部分主要是回答研究是怎么做的,即回答上述的第(2)个问题。

9、课题的研究成果

10、课题研究存在的问题及该研究的未来展望

这两部分是回答上面的第(3)个问题,即课题研究做得怎样以及对该课题研究的反思和讨论。

总之,研究报告主要是阐述清楚谁在何种背景下,为了什么目标,从哪些方面完成研究任务,从而获得了什么研究成果。明白了研究报告的构成要素,下面让我们继续探讨以上各要素的大致写法:

1、课题提出的背景

该部分须简要说明做该课题的原因,回答好为什么要选择这个课题进行研究。其中主要是教育教学实践的需求和教育技术的发展要求或是其他缘由。它往往充当引言的作用,除了要写清楚研究的背景,还要综述国内外有关该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和研究现状,找到该研究领域的盲点,才可能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

2、研究的意义

这一部分主要写明该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它是进一步补充说明我们为什么要选择该课题进行研究。

3、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课题研究需要一定的理论指导,具体包括新课改理念、新课程标准、教育理论、哲学等等。在写作过程中,切忌把某一专家、领导人的讲话、教育理论原原本本摘抄上去,应该根据研究的需要,结合研究的主题,进行一定的糅合与加工。

4、课题研究的目标

课题研究目标必须具体、详细,但又必须宏观指导意义。因此目标不能太宽泛,比如,“把学生培养成自主学习的群体”,“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水平”等目标不明确,自然会影响以后的研究进度。另外要注意的是研究目标与研究成果的关联,否则目标与成果的成为“两张皮”会让评审专家判为“文不对题”。

5、课题研究的内容

课题研究的内容本质是研究任务,也就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研究目标必须完成什么任务,因此,研究的内容应该与研究目标保持一致。

6、课题研究的方法

对于教学一线的教师进行课题研究通常采用的行动研究法,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从而升华为研究成果。除此还有问卷法、调查法、统计法、分析法等。该部分简要就行。

7、课题研究步骤

一般课题研究主要分成研究前准备、研究中、研究的总结三个部分。当然还可以把三个部分细化,比如把研究前准备阶段分成:开课题研究的有关会议、调查分析、教师培训等部分。

8、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

这一部分要花相当时间与精力来阐述。研究人员要通过回顾、分析、整理出采取哪些措施、方法来展开研究。

9、课题研究成果

该部分历来被看作是整篇研究报告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该课题研究的价值体现。一般该部分要占整篇研究报告的大半部分。它表明通过研究,研究者在理论层面有什么新的认识,发现了什么新的规律;在实践的层面上,它有哪些具有可操作性、科学性的研究成果。

因此,该部分要科学地、合理地、深入地对课题研究的材料与数据进行分析,从而获得具有一定价值的研究成果或研究结论。还有这一部分的撰写不仅要讲实践成果,还要讲理论成果。比如通过研究学生成绩提高、教师业务能力提升这些只是实践成果。我们还要从实践成果中提炼出像教学模式、学习策略等理论成果,这样才有更好的应用价值和推广意义。

10、课题研究问题与展望

这一部分简要就行,主要点出由于研究的某些原因导致某个问题的未能解决,在今后的研究提出展望并与同行交流讨论。

11、其他

这部分主要是说明与课题研究有关的附件、问卷、参考文献等

写工作报告与研究报告是我们做课题、完成课题的必需,因此我们可以从它们的区别与联系中进一步去完善它。

创新课题创意报告篇8

(一)课题名称

课题名称就是课题的名字。这看起来是个小问题,但实际上很多人写课题名称时,往往写得不准确、不恰当,从而影响整个课题的形象与质量。这就是平常人们所说的“只会生孩子,不会起名字”。那么,如何给课题起名称呢?

1、名称要准确、规范

准确就是课题的名称要把课题研究的问题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比如“小学语文指导自主教学模式研究”,这里研究对象就是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的问题就是指导自主教学法。有时候还要把研究方法写出来,例如“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验研究”,其研究的对象是小学生,研究的问题是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实验法,这就说得很清楚,别人一看就知道这个课题是研究什么。而有些课题名称则起得不是很准确。如,“集中识字,口语突破”这个名称,别人只看题目,就无法看出研究的是什么问题,好象是语文,又象是英语,是中学或是小学,是小学高年级还是小学低年级更没办法看出来。若改为“集中识字,口语突破——小学英语教学模式研究”,这样就一目了然了。总之,课题的名称一定要和研究的内容相一致,要准确地把你研究的对象、问题概括出来。

规范就是所用的词语、句型要规范、科学。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个题目如果是一篇经验性论文,或者是一个研究报告,笔者觉得不错,但作为课题的名称就不是很好,因为课题就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正在探讨,正开始研究,不能有结论性的口气。

2、名称要简洁,不能太长

不管是论文或者课题,名称都不能太长,要简明扼要,通俗易懂,能不要的文字就尽量不用,一般不要超过20个字。但要尽可能表明三点:研究对象、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首先,要阐明课题研究的背景,即根据什么、受什么启发而进行这项研究的。因为任何课题研究都不是凭空来的,都有一定的背景和思路。其次,要阐明为什么要研究这个课题、研究它有什么价值,能解决什么问题。第三,要认真、仔细查阅与本课题有关的文献资料,了解前人或他人对本课题或有关问题所做的研究及研究的指导思想、研究范围、方法、成果等。把已有的研究成果作为自己的研究起点,并从中发现以往的不足,确认自己的创意,从而确定自己研究的特色或突破点。这样既可以更加突出本课题研究的的价值、意义,也可以使自己开阔眼界,受到启发,拓展思路。一般可以先从现实需要方面去论述,指出现实中存在这个问题,需要去研究,去解决,本课题的研究有什么实际作用,然后,再写课题的理论和学术价值。这些都要写得具体,有针对性,不能漫无边际地空喊口号,写成诸如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一般性的口号。有位老师在课题申请表中对它的课题意义是这样说的:“高考实施3十X方案后,化学学科作为一门选考科目,其教育、教学必将受到一定影响。如何在当前的形势下进一步提高高中化学教学和教育水平,这是化学工作者所面临的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本课题正是以3十X对高中化学教学的影响为引线,以届至届为观察样本,运用观察、统计、访问等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研究如何在3十X实施过程中调整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等问题,为在教学改革的新形势下提高高中化学教学水平进行有益的探讨”。这样有针对性地写使别人一看就觉得科学性、实用性比较强,的确有价值。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课题研究的目标就是通过研究,要达到什么目标?要解决哪些具体问题?研究的目标是比较具体的,不能笼统地讲,必须清楚地写出来。只有目标明确而具体,才能知道工作的具体方向是什么,才知道研究的重点是什么,思路就不会被各种因素所干扰。下面是“学科教学与素质教育”研究实验方案所写的课题研究目标:

1、通过实验研究,总结出中小学各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特点和规律;

2、提出在中小学学科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

3、制定中小学各学科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和评价方案;

4、初步形成素质教育机制下的中小学学科教学基本理论;

5、全面提高实验学校学生的素质,促进实验学校教育质量的大面积提高;

6、促进实验学校教师素质的提高,造就高水平的科研队伍。

确定课题研究目标时,一方面要考虑课题本身的要求,另一方面要考虑课题组实际的工作条件与工作水平。

(四)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有了课题的研究目标,就要根据目标来确定这个课题要研究的内容,研究内容要比研究目标写得更具体、明确。目前在这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只有课题而无具体研究内容;2、研究内容与课题不吻合;3、课题很大而研究内容却很少;4,把研究的目的、意义当作研究内容。

这对我们整个课题研究十分不利。因此,我们要学会把课题进行分解,一点一点地去做。这里给大家举一个例子:

某省“九五”重点课题《初中语文活动课研究和实验》的研究方案指出,本课题研究的中心是,如何科学有序、切实有效地开展初中语文活动课。具体内容包括下列三个方面:

1、根据初中各年级学生的情况和语文教学要求,对初中各年级语文活动课对学生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素质的发展进行详细的目标规定,从而建立初中语文活动类课程的目标体系。

2、根据初中各年级语文活动课目标和语文学科的特点,安排初中各年级语文活动课的内容,内容的安排力求充实、精确、有序,并初步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活动课内容体系。

3、根据初中各年级语文活动课目标内容和初中各年级学生的特点,探索初中语文活动类课程的学习活动方式,确定活动类课程的教学时间、空间及程序,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多种切实可行的可操作的语文活动教学模式。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任何科学研究除了要应用哲学方法和一般科学方法之外,还要有具体的研究方法、技术手段。“研究方法”这部分,主要反映一项课题的研究通过什么方法来验证我们的假设,为什么要用这个方法?以及要“做什么”、“怎么做”。教育研究的方法很多,包括历史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实验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理论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等。一个大的课题往往需要多种方法,小的课题可能主要是一种方法,但也要利用其它方法。我们在应用各种方法时,一定要严格按照每一具体科研方法的要求,不能凭经验、常识去做。比如,我们要通过调查了解情况,我们如何制订调查表,如何进行分析,不是随随便便发一张表,搞一些百分数、平均数就行了。这是在今后的科研工作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和计划

课题研究的步骤,就是课题研究在时间和顺序上的安排。研究的步骤要充分考虑研究内容的相互关系和难易程度,一般情况下,都是从基础性问题开始,分阶段进行,每一阶段从什么时间开始,至什么时间结束都要有规定。每一阶段的工作任务和要求,不仅要胸中有数,还要落实到书面计划中。从而保证课题研究按时保质保量完成,课题研究的管理也可据此对课题研究进行检查、督促和管理。

(七)课题预期的成果与表现形式

课题研究成果预测即研究过程可能出现哪些情况、问题?研究会带来什么成果?有什么对策?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包括研究报告、教育论文、专著、软件、课件等多种形式。课题不同,研究成果的内容、形式也不一样,但不管形式是什么,课题研究必须有成果,否则,就是这个课题没有完成。在开题报告中设计出成果形式,可以使研究者明确将来用什么表现研究成果,以便从开始就可以着手努力积累材料、构思框架、进行分工,以利于研究成果的顺利问世。同时也有利于课题管理者据此对课题进行检查验收。

(八)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和人员分工

课题小组成员如何分工合作,在方案中,要确定课题组长、副组长、课题组成员以及分工。课题组组长就是本课题的负责人。一个课题组应该包括三方面的&39;人,一是有权之士,二是有识之士,三是有志之士。有权了课题就可以得到更多的支持,有识了课题质量、水平就会更高,有志了可以不怕辛苦,踏踏实实去做。课题组的分工必须明确合理,让每个人了解自己的工作和责任。当然在分工的基础上,也要注意全体人员的合作,大家共同研究,共同商讨,克服研究过程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同时,还要注意课题组成员的整体素质与水平,尤其是课题负责人的水平。如果课题组成员和负责人既没有理论又没有实践经验,这个课题就无法很好地完成,也就难以得到批准立项。

(九)课题研究的经费及设备条件需要

任何研究都需要一定的研究经费和设备条件,教育研究也不例外。对课题研究有价值的资料,如有关测验题和问卷题等研究工作与材料、经费预算及设备条件的需要,必须写清。但要实事求是,不能多多益善,胡写乱要,要加强管理,监督使用。

总之,科研课题开题报告是研究人员科研知识和能力的“缩影”。只有重视并认真、科学地做好研究课题方案的设计,制定好开题报告,才能为获取教育科研优秀成果打开成功之门。一句话,没有科学周密的开题报告,没有对研究设计的精心准备,就没有科研活动的发生,更不会有什么真正意义上的学术突破。

创新课题创意报告篇9

关于如何写课题开题报告

▲确定课题名称

因为课题就是我们要去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是正在探讨,正开始研究,所以不能有结论性的口气。一个课题名称起的是否准确、恰当直接影响课题的形象与质量。那么课题名称该怎么起呢?

第一、课题名称要准确

准确就是课题的名称要把课题研究的问题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

比如有一个课题名称叫“职业学校学生学习能力与发展能力的研究”,这里面研究对象就是职业学校学生,研究的问题就是学习能力与发展能力。

有时候还要把研究方法写出来,比如“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实验研究”,这里面研究的对象是职业教育,研究的问题是教学方法,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实验研究,这就说的很清楚,别人一看就知道这个课题是研究什么。总之,课题的名称一定要和研究的内容相一致,要准确地把你研究的对象、问题概括出来。

第二、课题名称要规范

规范就是所用的词语、句型要规范、科学,似是而非的词不能用,口号式、结论式的句型不要用。

第三、课题名称要简洁(一般不要超过20个字)

定好了课题名称,下一步就是行动,行动的第一步,是做科研课题的开题报告。

▲撰写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也叫课题研究方案,它主要说明这个课题应该进行研究,自己有条件进行研究以及准备如何开展研究等问题,也可以说是对课题的论证和设计。

撰写开题报告有什么意义?

通过开题报告的思考与写作可以帮助我们清楚地了解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个课题?究竟想做什么?想得到什么?怎么做?能否达到自己的预期目标?更重要的是,这其中的工作计划可以成为我们日后开展研究工作的准绳,“言而无文,其行不远”,有了开题报告,它可以作为课题研究工作展开时的一种暂时性指导,可以使我们避免无从下手;或者是研究一段时间后,觉得有偏差,它也可以作为课题修正时的重要依据。所以说开题报告对一个科研课题能否顺利开展是非常重要的。

一个完美的课题研究方案,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课题名称

2、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3、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本课题与之联系及区别

4、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5、完成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6、课题界定及支撑性理论

7、研究目标、内容、过程、方法设计

8、完成本课题研究任务的保障措施

9、预期研究成果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课题提出的背景主要指特定的时代背景,回答的问题是为什么要进行该课题的研究,该课题的研究是根据什么、受什么启发而确定的。一般从现实需要角度去论述。例如国家、教育部新近出台的政策法规,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对教育教学提出了什么新的要求;现行学校教育、学科教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差距。例《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设计的操作性研究》这个课题提出的背景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新课程理念的呼唤,二是新课程实施中的“盲区”。因为新课程理念与教师课堂教学设计间出现了问题,所以就有了这个课题。课题的研究就是要建构新理念与新设计间的立体桥梁。

因为新要求、新标准、新政策、新理念与现实存在问题,课题研究就是奔着问题而来,为问题的解决而研究。问题是教育科研的支点。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要有针对性、可操作性,这是课题研究的生命力所在。解决的重要问题与提出的背景间有着必然的、照应的联系,不能游离或架空。

二、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的历史和现状,阐述本课题与之联系及区别

阐述这部分内容必须采用文献资料研究的方法,通过查阅资料、搜索发现国内外近似或界于同一课题研究的历史、现状与趋势。

历史背景方面的内容:按时间顺序,简述本课题的来龙去脉,着重说明本课题前人研究过没有?哪些方面已有人作过研究?取得了哪些成果?这些研究成果所表达出来的观点是否一致?如有分歧,那么他们的分歧是什么?存在什么不足,通过历史对比,说明各阶段的研究水平。

现状评述,重点论述当前本课题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着重评述本课题目前存在的争论焦点,比较各种观点的异同,阐述本课题与之联系及区别,力求表现出自己课题研究的个性及特色。这一部分的内容应力求精当,力求体现自身研究的价值。

159916